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大唐破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叔,卓叔,你们可有什么要说的?还有,接下来的路,我们应该怎么走?这都需要有一个万全准备。”
“多谢公子理解!”
卓不凡拱了拱手,他定下心神道:“金雕送来消息后,我们对于是否救援村子也有过争论,可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保留这最后的血脉才是最重要的事,回村跟同胞们一起殉难是不智之举,都死绝了,就没一点希望了,就再也没有人去复仇了。”语声中流露着一丝丝伤感。
陈成亦道:“是的,兄弟们现在都还要去复仇,去村子看一看。我跟老卓都快撑不住了。我跟老卓觉得仇要报,但绝对不是现在。敌人势大无比,我们以这八百之力与一国抗衡,简直痴人说梦。”
这剩下的八百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虽然,全部活着也未必能改变什么,但这至少是个希望,陈成、卓不凡不想带着绝望离开这个世界,这才有了这个痛苦的决定,但是,知根知底的他们也知道,这也是乔望北的决定,之所以让金雕传讯,不是让他们一同殉难,而是让他们有所准备,不要再去村子,上了敌人的当。
乔北溟赞许道:“二位叔父说得对。兄弟们的情绪,就由我去安抚吧。我跟凝裳一路走来,遇到的高句丽斥候不下百人,若非警觉,我们早已被人发现,凤凰谷虽说偏僻,但我认为天下没有绝对的安全之所,为安全计,我们要尽快离开。”
卓不凡道:“孙先生通过金雕传递了一条消息,说国内城频繁动兵,建议我们早做打算!”
乔北溟没有说话,只是听着。
这件事并不奇怪。痛打落水狗的好事难得一遇,只要高惠贞还有一点点脑子,就会趁势将他们这些“异族”剿灭干净。
因此,这样的事情不值得卓不凡着重汇报。他知道定然还有下文。
“高惠贞就任国内城城主,目的就是为了剿灭咱们!这些年来我们跟他可没少发生过争斗。因此对于他的为人卓某也有所了解。此人志大才疏,根本没有具备打一场大仗的能力,他打打顺风仗还行,如果是他主导此役,根本瞒不过我们的耳目,所以,指挥此战的肯定另有其人。”
隋军幸存者在太白山繁衍生息数十年,能够在高句丽陪都国内城军安插耳目,乔北溟对此一点也不奇怪。
“孙先生传讯称,说高惠贞在大动干戈前,曾大摆筵席,为乙支文德老贼接风洗尘。”
乔北溟并没有出声,但大家清楚的感受到乔北溟的身体猛然颤栗了一下。众人感觉到,周围的温度在不断地下降,一股从心底透露出来的冰冷,弥漫在空旷之中。
“乙支文德”这个名字,这个人,在高句丽人的心目中如同救世主一般,近乎尊为神的人物。因为他,高句丽才免除了灭顶之灾。
那一年隋炀帝杨广出动百万雄师征伐高句丽,前前后后横亘一千余里。面对隋朝的大举来袭,高句丽王高元把全国的军队都集结到了辽东,决心与隋朝奋起一战。
隋军攻打辽东不下,杨广决定兵分三路:他兵多将广,欺负的就是高句丽兵少将寡。留个六十七万主力继续留在辽东,围攻辽东城;大将军来护儿和周法尚统领江淮水军从海路进攻平壤;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万大军越过辽东诸城向鸭绿江挺进,与水军南北夹击平壤。
这一下高句丽懵了,也慌了。只因他们主力聚在辽东,平壤哪有什么军队去抵挡四十万隋朝大军。
危急之际,乙支文德横空出世,他看破隋军后勤不济的弱点,以诱敌深入的战术送给了隋朝七场大胜,拉长隋军战线。然后诈降逼退隋军,紧接着一把大水将三十万隋兵冲的七零八落。然后派主力大军向隋军发起猛攻。饥肠辘辘的隋军无力再战,各军一触即溃,落荒而逃。直到鸭绿江边才摆脱了高句丽军的追击,可最终渡过鸭绿江的三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两千七百人逃回辽东,军械物资损失殆尽。败得太惨太彻底,杨广不得不放弃辽东城,下令退兵。
隋军一百一十万大军,打兵力消耗,高句丽怎么样也拼不过。
乙支文德一举葬送了三十万隋军,对于形势占优的隋军是致命的。故而高句丽上下对主导萨水之战,扭转战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乙支文德一战成名,以至于有高军神、救世主的称号。
乔北溟想了一想,道:“高惠贞也好,乙支文德也罢,谁是主导这场惨剧的黑手已经不复重要了!不过,我看乙支文德居多。”
卓不凡提醒道:“公子,乙支文德虽然下作,但却有几分本事,此人文武双全,在高句丽有‘军神’之誉。”`
乔北溟嗤之以鼻道:“真正的军神是千锤百炼的,一场漂亮的战役就拥有这个称谓,军神这等至高荣誉也太廉价了吧。不过那家伙确实是个棘手的人物,大隋确实是因为他而惨败,这才二世……”乔北溟不知大家知不知道中原的变化,便及时止住了这话意。
卓不凡道:“这几天,大家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天幸公子无恙,我们希望公主站出来,子承父业,当大家的族长!”
陈成亦是期盼的说道:“是啊,公子。”
其余人等亦是纷纷劝说。
“好吧!这个头我先担着。”乔北溟稍一思忖,便应了下来。在这以前,乔望北、卓不凡、陈成是这支残部的三大首领,他们威望素著,深得人心。
可经过“拒不发兵”之事,无论是卓不凡还是陈成都不适合担任这个重担,因为他们任何一人上位都容易让底下的人误会成见死不救只为八百兵权。
日子一长了,种种流言就会发生,最终在绝境下,存在着哗变、甚至是叛乱的可能,一旦哗变或者叛乱,这支隋军就势必会互相攻伐、四分五裂,最终就再也不复存在了。
而这,自然是最糟糕的结果,也绝不是乔北溟想要的结果。
一旦乔北溟“子承父业”,这种隐患就不会产生,大家就能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度过难关。
:“陈叔,卓叔,你们可有什么要说的?还有,接下来的路,我们应该怎么走?这都需要有一个万全准备。”
“多谢公子理解!”
卓不凡拱了拱手,他定下心神道:“金雕送来消息后,我们对于是否救援村子也有过争论,可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保留这最后的血脉才是最重要的事,回村跟同胞们一起殉难是不智之举,都死绝了,就没一点希望了,就再也没有人去复仇了。”语声中流露着一丝丝伤感。
陈成亦道:“是的,兄弟们现在都还要去复仇,去村子看一看。我跟老卓都快撑不住了。我跟老卓觉得仇要报,但绝对不是现在。敌人势大无比,我们以这八百之力与一国抗衡,简直痴人说梦。”
这剩下的八百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虽然,全部活着也未必能改变什么,但这至少是个希望,陈成、卓不凡不想带着绝望离开这个世界,这才有了这个痛苦的决定,但是,知根知底的他们也知道,这也是乔望北的决定,之所以让金雕传讯,不是让他们一同殉难,而是让他们有所准备,不要再去村子,上了敌人的当。
乔北溟赞许道:“二位叔父说得对。兄弟们的情绪,就由我去安抚吧。我跟凝裳一路走来,遇到的高句丽斥候不下百人,若非警觉,我们早已被人发现,凤凰谷虽说偏僻,但我认为天下没有绝对的安全之所,为安全计,我们要尽快离开。”
卓不凡道:“孙先生通过金雕传递了一条消息,说国内城频繁动兵,建议我们早做打算!”
乔北溟没有说话,只是听着。
这件事并不奇怪。痛打落水狗的好事难得一遇,只要高惠贞还有一点点脑子,就会趁势将他们这些“异族”剿灭干净。
因此,这样的事情不值得卓不凡着重汇报。他知道定然还有下文。
“高惠贞就任国内城城主,目的就是为了剿灭咱们!这些年来我们跟他可没少发生过争斗。因此对于他的为人卓某也有所了解。此人志大才疏,根本没有具备打一场大仗的能力,他打打顺风仗还行,如果是他主导此役,根本瞒不过我们的耳目,所以,指挥此战的肯定另有其人。”
隋军幸存者在太白山繁衍生息数十年,能够在高句丽陪都国内城军安插耳目,乔北溟对此一点也不奇怪。
“孙先生传讯称,说高惠贞在大动干戈前,曾大摆筵席,为乙支文德老贼接风洗尘。”
乔北溟并没有出声,但大家清楚的感受到乔北溟的身体猛然颤栗了一下。众人感觉到,周围的温度在不断地下降,一股从心底透露出来的冰冷,弥漫在空旷之中。
“乙支文德”这个名字,这个人,在高句丽人的心目中如同救世主一般,近乎尊为神的人物。因为他,高句丽才免除了灭顶之灾。
那一年隋炀帝杨广出动百万雄师征伐高句丽,前前后后横亘一千余里。面对隋朝的大举来袭,高句丽王高元把全国的军队都集结到了辽东,决心与隋朝奋起一战。
隋军攻打辽东不下,杨广决定兵分三路:他兵多将广,欺负的就是高句丽兵少将寡。留个六十七万主力继续留在辽东,围攻辽东城;大将军来护儿和周法尚统领江淮水军从海路进攻平壤;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万大军越过辽东诸城向鸭绿江挺进,与水军南北夹击平壤。
这一下高句丽懵了,也慌了。只因他们主力聚在辽东,平壤哪有什么军队去抵挡四十万隋朝大军。
危急之际,乙支文德横空出世,他看破隋军后勤不济的弱点,以诱敌深入的战术送给了隋朝七场大胜,拉长隋军战线。然后诈降逼退隋军,紧接着一把大水将三十万隋兵冲的七零八落。然后派主力大军向隋军发起猛攻。饥肠辘辘的隋军无力再战,各军一触即溃,落荒而逃。直到鸭绿江边才摆脱了高句丽军的追击,可最终渡过鸭绿江的三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两千七百人逃回辽东,军械物资损失殆尽。败得太惨太彻底,杨广不得不放弃辽东城,下令退兵。
隋军一百一十万大军,打兵力消耗,高句丽怎么样也拼不过。
乙支文德一举葬送了三十万隋军,对于形势占优的隋军是致命的。故而高句丽上下对主导萨水之战,扭转战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乙支文德一战成名,以至于有高军神、救世主的称号。
乔北溟想了一想,道:“高惠贞也好,乙支文德也罢,谁是主导这场惨剧的黑手已经不复重要了!不过,我看乙支文德居多。”
卓不凡提醒道:“公子,乙支文德虽然下作,但却有几分本事,此人文武双全,在高句丽有‘军神’之誉。”`
乔北溟嗤之以鼻道:“真正的军神是千锤百炼的,一场漂亮的战役就拥有这个称谓,军神这等至高荣誉也太廉价了吧。不过那家伙确实是个棘手的人物,大隋确实是因为他而惨败,这才二世……”乔北溟不知大家知不知道中原的变化,便及时止住了这话意。
卓不凡道:“这几天,大家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天幸公子无恙,我们希望公主站出来,子承父业,当大家的族长!”
陈成亦是期盼的说道:“是啊,公子。”
其余人等亦是纷纷劝说。
“好吧!这个头我先担着。”乔北溟稍一思忖,便应了下来。在这以前,乔望北、卓不凡、陈成是这支残部的三大首领,他们威望素著,深得人心。
可经过“拒不发兵”之事,无论是卓不凡还是陈成都不适合担任这个重担,因为他们任何一人上位都容易让底下的人误会成见死不救只为八百兵权。
日子一长了,种种流言就会发生,最终在绝境下,存在着哗变、甚至是叛乱的可能,一旦哗变或者叛乱,这支隋军就势必会互相攻伐、四分五裂,最终就再也不复存在了。
而这,自然是最糟糕的结果,也绝不是乔北溟想要的结果。
一旦乔北溟“子承父业”,这种隐患就不会产生,大家就能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