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农家药女:富贵临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的模样生得很好,别让坏人起了歹心冒充病人设圈套把你掳走。”
李如意心道:我只是个黄毛丫头而已,又不是天仙。
李敏寒嘀咕道:“我长这么大从未听说过女铃医。”
李福康插不上嘴,急道:“我说妹妹,你要以为铃医能赚银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铃医没有官府的医书,不能在城府县镇的药堂坐诊,地位比有医书的郎中低的多。他们在街上、村里游走给人医病,医好了病人,病人是看心情付诊金,医不好却是要挨骂甚至挨打。你不要命了吗?”
“原来是这样。”李如意心里咯噔一下,之前有向村里的小姐妹打听过铃医,她们只是说铃医来过村子给村人开了药方,赚到的不是银钱而是吃食,但没有李福康说的这么详细。
李家四个少年倒是没有怀疑李如意会不会医术,毕竟不久前有一次她跟着家人去镇里卖粮食、菜、绣品时,曾经救过一个昏厥将死的胖老头性命,后来李如意几次跟家人说过在梦里梦到有老人教她医术。
李健安等着李如意走了,方跟三个弟弟道:“我们上山多砍柴回来,过三天挑到集市去卖。”
到十五里外的县城去卖柴,不但远还有税,一捆柴才能卖两个铜钱,税就得一个铜钱。集市在县城与礼村之前,路程近一半,一捆柴也能卖两个铜钱,就是怕到时好多人都卖柴,卖不掉还得降价卖。
以前上山砍柴到集市卖的活是李山兄弟做的。
一捆柴重达一百多斤,从家到集市来回几里路,李山怕伤着儿子的身子,一直没有让他们跟着卖柴。
李福康道:“一捆柴两个铜钱。我们四个人能挑四捆卖八个铜钱。”
李家的儿女都跟着赵氏学了识字算术。这是村里其他人家不能比的优势。
李英华提醒道:“集市十天才一次。”
李健安却是微笑道:“聚少成多。一个月我们能赚到二十个铜钱左右。妹妹做葱花饼买卖的本钱三十文,我们卖两个月的柴肯定够了。我们先不要给她说,若是说了,她肯定会拦着不让。两个月后,我们把钱给妹妹,她一定会很高兴。”
闻言,三个弟弟都兴奋的点点头。
就这样李家的四个少年瞒着赵氏与李如意,从今天开始就顶着毒日上山砍柴存着。
三天后,李家四个少年准备轮流挑着柴去集市上卖。家里只有两根扁担,无法同时都去,就分成两组。
李健安、李福康先去,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有十几个卖柴的。
集市只有一上午,下午就没了。李健安为了早点回家把扁担给李英华、李敏寒,不得不降价,三个铜钱就把两捆柴卖了。
李英华、李敏寒得了扁担,赶紧挑着柴去集市。
他们今年才十一岁,以前在地里挑过麦子,顶多六、七十斤,从未挑过一百多斤,何况这一下要走七里路。
沉重的担子把他们的压得腰身都在颤抖,可是想到为了给妹妹凑本钱,咬紧牙关往前走,直到实在是挑不动了才歇息一气。
这一路歇了五气才到集市,这时来集市卖柴的人更多,随便一瞧竟然有二十几个。
最后,李英华、李敏寒也是只得了三个铜钱就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不用挑柴,空手走着,可是刚才累狠了,肩膀很疼腰胀,衣裤都被汗湿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加上日头太毒,就在土路旁边找了个有树荫的荫凉处坐下背靠背歇会。
夏风徐徐,两个少年又饿又困,竟是睡着了。
李英华睁眼醒来,瞧了一下日头,叫道:“四弟,我们睡了快一个时辰,快起来。”
这时,一个声音洪亮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从土路上传来,“两个小娃娃,你们可知道礼村的李家?”
你的模样生得很好,别让坏人起了歹心冒充病人设圈套把你掳走。”
李如意心道:我只是个黄毛丫头而已,又不是天仙。
李敏寒嘀咕道:“我长这么大从未听说过女铃医。”
李福康插不上嘴,急道:“我说妹妹,你要以为铃医能赚银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铃医没有官府的医书,不能在城府县镇的药堂坐诊,地位比有医书的郎中低的多。他们在街上、村里游走给人医病,医好了病人,病人是看心情付诊金,医不好却是要挨骂甚至挨打。你不要命了吗?”
“原来是这样。”李如意心里咯噔一下,之前有向村里的小姐妹打听过铃医,她们只是说铃医来过村子给村人开了药方,赚到的不是银钱而是吃食,但没有李福康说的这么详细。
李家四个少年倒是没有怀疑李如意会不会医术,毕竟不久前有一次她跟着家人去镇里卖粮食、菜、绣品时,曾经救过一个昏厥将死的胖老头性命,后来李如意几次跟家人说过在梦里梦到有老人教她医术。
李健安等着李如意走了,方跟三个弟弟道:“我们上山多砍柴回来,过三天挑到集市去卖。”
到十五里外的县城去卖柴,不但远还有税,一捆柴才能卖两个铜钱,税就得一个铜钱。集市在县城与礼村之前,路程近一半,一捆柴也能卖两个铜钱,就是怕到时好多人都卖柴,卖不掉还得降价卖。
以前上山砍柴到集市卖的活是李山兄弟做的。
一捆柴重达一百多斤,从家到集市来回几里路,李山怕伤着儿子的身子,一直没有让他们跟着卖柴。
李福康道:“一捆柴两个铜钱。我们四个人能挑四捆卖八个铜钱。”
李家的儿女都跟着赵氏学了识字算术。这是村里其他人家不能比的优势。
李英华提醒道:“集市十天才一次。”
李健安却是微笑道:“聚少成多。一个月我们能赚到二十个铜钱左右。妹妹做葱花饼买卖的本钱三十文,我们卖两个月的柴肯定够了。我们先不要给她说,若是说了,她肯定会拦着不让。两个月后,我们把钱给妹妹,她一定会很高兴。”
闻言,三个弟弟都兴奋的点点头。
就这样李家的四个少年瞒着赵氏与李如意,从今天开始就顶着毒日上山砍柴存着。
三天后,李家四个少年准备轮流挑着柴去集市上卖。家里只有两根扁担,无法同时都去,就分成两组。
李健安、李福康先去,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有十几个卖柴的。
集市只有一上午,下午就没了。李健安为了早点回家把扁担给李英华、李敏寒,不得不降价,三个铜钱就把两捆柴卖了。
李英华、李敏寒得了扁担,赶紧挑着柴去集市。
他们今年才十一岁,以前在地里挑过麦子,顶多六、七十斤,从未挑过一百多斤,何况这一下要走七里路。
沉重的担子把他们的压得腰身都在颤抖,可是想到为了给妹妹凑本钱,咬紧牙关往前走,直到实在是挑不动了才歇息一气。
这一路歇了五气才到集市,这时来集市卖柴的人更多,随便一瞧竟然有二十几个。
最后,李英华、李敏寒也是只得了三个铜钱就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不用挑柴,空手走着,可是刚才累狠了,肩膀很疼腰胀,衣裤都被汗湿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加上日头太毒,就在土路旁边找了个有树荫的荫凉处坐下背靠背歇会。
夏风徐徐,两个少年又饿又困,竟是睡着了。
李英华睁眼醒来,瞧了一下日头,叫道:“四弟,我们睡了快一个时辰,快起来。”
这时,一个声音洪亮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从土路上传来,“两个小娃娃,你们可知道礼村的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