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漫步歌神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尹喜兰只说了一个开头,手上的事儿却停了下来。
毕文谦坐在录音室中央的凳子上,看着尹喜兰的侧脸,那脸上似乎有一丝忐忑。
“撤消……包括你以前所在的剧团吗?昨天孙经理稍微提了一句。”见她默认了,毕文谦若有若无地点了点头,“兰姐姐,先随便放一写外国的歌曲吧,再说说你想说的事情?”
“……好。”
这次,尹喜兰很快挑了一张唱片,放了出来。
《红梅花儿开》,关牧乡的女中音。
毛熊儿味儿十足的手风琴旋律、柔和细腻的歌声在录音室里漫开。这个选择有些出乎毕文谦意料之外,但又很显然在情理之中。
伴随着的,是尹喜兰一句句,慢慢的讲述。关于她从小学越剧,在越剧团参加工作的事情,然后是越剧团撤消,她没了工作,家里人托关系让她进了唱片公司,却没有她觉得“门当户对”的实际工作。
一个单纯喜欢越剧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份不喜欢却需要珍惜的工作,换句话说,理想不见得丰满,现实也的确骨感——毕文谦听完之后,总结着尹喜兰的话里的内容,当然,这话是不适合直接说出口的。
“那么,这和你建议我听越剧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唔……我听广播里说,你写《血染的风采》,是在火车上听了战斗英雄的事迹之后,来了灵感,一挥而就的。”
好吧,不知道哪个电台的广播替自己脑补了一挥而就的场面,不过,这不是重点。
“然后呢?”
“所以我想……文谦你如果能喜欢越剧,会不会写出好的新曲目?”尹喜兰站在毕文谦面前,居高临下地正对着,眼睛却有些怯怯地味道,“那样,喜欢越剧的人可能会重新多起来……”
说到这里,毕文谦倒是听出了一点儿味儿了:“你是认为……最近越剧团的大规模撤消,是因为喜欢听越剧的人少了?”
尹喜兰垂下头,没有回答。
但毕文谦也不具备回答的条件——能不能一针见血是一回事儿,人家信不信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兰姐姐,你的问题,我只能说记下了。”
录音室里的歌声飘荡着——“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慢节奏的中音忐忑中有些无助,手风琴带起一点儿哀伤的悠扬,冬风河畔夕照的氛围生一些寂寥,毛熊味儿若有若无地就出来了。
也许,这并不是真正的毛熊味儿,只是中国人心中的毛熊味儿。也许,再过不了几年,这种味道就会和自己所知的“历史”一样,随着毛熊的自杀而渐渐在多数中国人的心里束之高阁了。
而戏曲,也会遭遇差不多的窘境。
时代不一定永远正向发展,但一定在不断变迁。优秀的艺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但从事艺术的人却可能因此而饿肚子。自诩不食周粟并身体力行的,永远是少数人。
就像眼前的尹喜兰,喜欢越剧,却在剧团撤消之后遵从了家人安排的新工作——这还是好的,唱片公司至少还隐约沾边儿。那些没有门路的人呢?
授人以渔,渔在何方?
也难怪尹喜兰会生着怯怯的神态了,哪怕自己更多意义上只是一个孩子,一个远观着有所成绩的孩子。
“《红梅花儿开》,很好听,老大哥的经典名作嘛。不过,这样的歌,我们中国这些年来已经广为流传了。兰姐姐,替我找那些在国内流传不广的外国歌吧。毕竟,无论我想做什么,或者是你希望我做什么,首先,我都得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吧?而这个年代,是对外交流的时代啊!”
(PS:纠结了那么多天了,终于作了决断。下一章,大约会开始涉嫌作死了。总之,最近几章里,会有一章的名字叫《邂逅长者》。)
了……”尹喜兰只说了一个开头,手上的事儿却停了下来。
毕文谦坐在录音室中央的凳子上,看着尹喜兰的侧脸,那脸上似乎有一丝忐忑。
“撤消……包括你以前所在的剧团吗?昨天孙经理稍微提了一句。”见她默认了,毕文谦若有若无地点了点头,“兰姐姐,先随便放一写外国的歌曲吧,再说说你想说的事情?”
“……好。”
这次,尹喜兰很快挑了一张唱片,放了出来。
《红梅花儿开》,关牧乡的女中音。
毛熊儿味儿十足的手风琴旋律、柔和细腻的歌声在录音室里漫开。这个选择有些出乎毕文谦意料之外,但又很显然在情理之中。
伴随着的,是尹喜兰一句句,慢慢的讲述。关于她从小学越剧,在越剧团参加工作的事情,然后是越剧团撤消,她没了工作,家里人托关系让她进了唱片公司,却没有她觉得“门当户对”的实际工作。
一个单纯喜欢越剧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份不喜欢却需要珍惜的工作,换句话说,理想不见得丰满,现实也的确骨感——毕文谦听完之后,总结着尹喜兰的话里的内容,当然,这话是不适合直接说出口的。
“那么,这和你建议我听越剧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唔……我听广播里说,你写《血染的风采》,是在火车上听了战斗英雄的事迹之后,来了灵感,一挥而就的。”
好吧,不知道哪个电台的广播替自己脑补了一挥而就的场面,不过,这不是重点。
“然后呢?”
“所以我想……文谦你如果能喜欢越剧,会不会写出好的新曲目?”尹喜兰站在毕文谦面前,居高临下地正对着,眼睛却有些怯怯地味道,“那样,喜欢越剧的人可能会重新多起来……”
说到这里,毕文谦倒是听出了一点儿味儿了:“你是认为……最近越剧团的大规模撤消,是因为喜欢听越剧的人少了?”
尹喜兰垂下头,没有回答。
但毕文谦也不具备回答的条件——能不能一针见血是一回事儿,人家信不信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兰姐姐,你的问题,我只能说记下了。”
录音室里的歌声飘荡着——“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慢节奏的中音忐忑中有些无助,手风琴带起一点儿哀伤的悠扬,冬风河畔夕照的氛围生一些寂寥,毛熊味儿若有若无地就出来了。
也许,这并不是真正的毛熊味儿,只是中国人心中的毛熊味儿。也许,再过不了几年,这种味道就会和自己所知的“历史”一样,随着毛熊的自杀而渐渐在多数中国人的心里束之高阁了。
而戏曲,也会遭遇差不多的窘境。
时代不一定永远正向发展,但一定在不断变迁。优秀的艺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但从事艺术的人却可能因此而饿肚子。自诩不食周粟并身体力行的,永远是少数人。
就像眼前的尹喜兰,喜欢越剧,却在剧团撤消之后遵从了家人安排的新工作——这还是好的,唱片公司至少还隐约沾边儿。那些没有门路的人呢?
授人以渔,渔在何方?
也难怪尹喜兰会生着怯怯的神态了,哪怕自己更多意义上只是一个孩子,一个远观着有所成绩的孩子。
“《红梅花儿开》,很好听,老大哥的经典名作嘛。不过,这样的歌,我们中国这些年来已经广为流传了。兰姐姐,替我找那些在国内流传不广的外国歌吧。毕竟,无论我想做什么,或者是你希望我做什么,首先,我都得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吧?而这个年代,是对外交流的时代啊!”
(PS:纠结了那么多天了,终于作了决断。下一章,大约会开始涉嫌作死了。总之,最近几章里,会有一章的名字叫《邂逅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