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琉璃世琉璃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六,朝鲜宜宁公主奉旨上奉天殿见驾。此时距朝廷册封她为皇太孙东宫淑女,已经过了一年多。
莲花站在午门外,等候宣召。冬日的寒风凛冽,猎猎作响着刮过午门外辽阔的广场;莲花一身淡淡蓝色的朝鲜宫服在风中衣袂飘扬,宽大的裙裾被吹得膨胀鼓舞,似乎随时都会随风而去。赵胖冻得瑟缩着脖颈,却连手也不敢搓一搓。
大明天朝的皇宫,远非汉城的景福宫可以比拟,宏伟轩昂,气度森严。莲花眺望着远处的午门,宫禁层层,林立的武士只如蚂蚁;更远处的奉天殿双檐重脊,琉璃金瓦在清晨的阳光中闪耀着金光。
莲花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来到这里,究竟是福,是祸?
等了足有一个多时辰,终于听到太监宣召:“宣朝鲜国宜宁公主,朝鲜国知密直司事赵胖觐见!”第一声自奉天殿内传出,每隔一段有太监接着宣,一层一层地直传出午门,嘹亮如在耳边:“宣朝鲜国宜宁公主,朝鲜国知密直司事赵胖觐见!”
二人整了整衣衫,肃容起步。进午门,过内五龙桥,穿奉天门,才是奉天殿。莲花一路走来,不由的想起那一日自景福宫出发,无数的朝鲜人民在挥手,在呼唤:“永结天朝之谊!”“永昌后嗣!”,那一声声热切的呼喊,那一张张诚挚的面容,那一只只挥舞的手臂,都是将满腔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朝鲜,必须得到天朝的友谊;而自己,必须成为这友谊的使者。
晨曦自东斜照在身上,莲花抬步迈进奉天殿内。多少人为自己的这一步甘愿牺牲了生命?这一步,会成功吗?奉天殿内高宏阔大,金碧辉煌,文武百官林立两侧,乌压压不知几何,莲花一阵眩晕。
缓步走到奉天殿的正中,对着金銮宝座,盈盈拜倒:“鄙邦小臣权知朝鲜国事李旦小女宜宁,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不高不低,温润悦耳。
赵胖也拜倒:“鄙邦小臣朝鲜国知密直司事赵胖,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是带着重重卷舌的生硬口音。
朱元璋摆摆手,司礼太监宣道:“免礼,平身!”朱元璋打量着这个朝鲜来的公主。文武百官太监侍卫,也都好奇地端详着。
莲花一身朝鲜宫服略显单薄,云鬓高耸特意梳了朝鲜的传统发髻,插着一只白玉簪,薄施脂粉的玉颜在午门外久立冻得有点儿发红,一双明澈的眼睛黑白分明干净得见底,容光照人身形袅娜。虽掩不住紧张无措,倒也不似化外小邦之人,言语得体进退有度。自朱元璋至百官,震动之余,都松了口气。
户部侍郎卓敬第一个站出来:“恭喜吾皇!朝鲜小邦向来恭谨尊我大明,此番恭敬朝贡,贡品丰厚,宜宁公主不远万里诚意可嘉,实乃我大明和朝鲜两邦之幸!”
工部侍郎张昺也站出来说道:“贺喜圣上!天下太平,天子圣德英明,朝鲜国恭敬来拜,与我朝永结厚谊,真乃我大明和朝鲜盛事!”
文武百官纷纷进言,恭喜祝贺。
大明此时建国才三十一年,并无很多外交往来,万邦来朝的盛况是在十几年后郑和下西洋之后;此时也就是朝鲜和暹罗(今泰国)琉球(今琉球群岛)正式尊大明为宗主国,连安南(今越南)也不稳定。又尤以朝鲜国王最为恭敬,直接自认藩国。所以朝鲜进贡品,送公主,对于这时的大明是件稀罕事,朱元璋在百官的恭维中也不禁飘飘然觉得很有泱泱大国的体面,毕竟如果仅自己一国再吹捧也不过是自大。
朱元璋一生阅人无数,向来有识人之明,此时犀利的目光又看了看莲花,觉得这个朝鲜公主确实不错,明艳照人也罢了,难得纯真质朴尤其一双眼睛如此干净。当下含笑问道:“公主远来辛苦,路上走了多久?”
莲花恭敬答道:“宜宁是洪武三十年三月二十九自汉城出发”。
郑谨在一旁解释:“后来在铁岭卫遭蒙古人劫持,到了大宁府,又经北平,十一月二十二自北平出发”。
朱元璋叹道:“一路艰辛,公主不容易。蒙古人狼子野心,倒连累公主了。燕王和宁王这两个不懂事的,也害你吃苦了”。
莲花还是恭恭敬敬地:“仰仗圣上天恩,宜宁没什么辛苦,两位王爷待宜宁也很好”。莲花并不知道朱棣和朱权在奏折里主动做了恶人,此时实话实说;朱元璋却当她有意维护自己父子和气,不由好感又增了几分,接着问道:“朕看到礼单里有《高丽大藏经》,博大精深,这个可不容易,朝鲜盛行佛教吗?”
莲花答道:“托佛祖洪福,佛法在我朝鲜昌盛,佛弟子甚多。宜宁也是自幼皈依”。
“哦,你是佛弟子?”朱元璋听的有趣:“朕当年也出家做过和尚”。
“蒙古人暴虐,多亏了圣上雄才伟略,解民于倒悬。圣上所为正是我佛的金刚大慈悲之心。我朝鲜百姓都对圣上感激不尽,很多人家供奉圣上的圣像,百姓膜拜陛下如拜观音菩萨”。
莲花的此番话倒不全是拍马屁。要知道,元朝时朝鲜(当时叫高丽)是元的属国,不仅要进贡粮食布匹银两,还要提供军事基地,出海港口乃至船只舰艇水军船员,盘剥极重。而且蒙古人种族观念狭隘,把蒙古人以外的其他民族都当做贱民,对高丽人不是一般的歧视;元朝一百年,欺压高丽也一百年,直到大明把元赶到了漠北,朝鲜才逃脱了蒙古人的淫威。而大明待朝鲜甚是宽厚,前文说过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划给了朝鲜,也从不索要什么,政治上待朝鲜还算平等。所以朝鲜人民对大明的感激是真实不虚的;至于有无百姓供奉皇帝画像,笔者无从考证不敢妄言也。
朱元... -->>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六,朝鲜宜宁公主奉旨上奉天殿见驾。此时距朝廷册封她为皇太孙东宫淑女,已经过了一年多。
莲花站在午门外,等候宣召。冬日的寒风凛冽,猎猎作响着刮过午门外辽阔的广场;莲花一身淡淡蓝色的朝鲜宫服在风中衣袂飘扬,宽大的裙裾被吹得膨胀鼓舞,似乎随时都会随风而去。赵胖冻得瑟缩着脖颈,却连手也不敢搓一搓。
大明天朝的皇宫,远非汉城的景福宫可以比拟,宏伟轩昂,气度森严。莲花眺望着远处的午门,宫禁层层,林立的武士只如蚂蚁;更远处的奉天殿双檐重脊,琉璃金瓦在清晨的阳光中闪耀着金光。
莲花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来到这里,究竟是福,是祸?
等了足有一个多时辰,终于听到太监宣召:“宣朝鲜国宜宁公主,朝鲜国知密直司事赵胖觐见!”第一声自奉天殿内传出,每隔一段有太监接着宣,一层一层地直传出午门,嘹亮如在耳边:“宣朝鲜国宜宁公主,朝鲜国知密直司事赵胖觐见!”
二人整了整衣衫,肃容起步。进午门,过内五龙桥,穿奉天门,才是奉天殿。莲花一路走来,不由的想起那一日自景福宫出发,无数的朝鲜人民在挥手,在呼唤:“永结天朝之谊!”“永昌后嗣!”,那一声声热切的呼喊,那一张张诚挚的面容,那一只只挥舞的手臂,都是将满腔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朝鲜,必须得到天朝的友谊;而自己,必须成为这友谊的使者。
晨曦自东斜照在身上,莲花抬步迈进奉天殿内。多少人为自己的这一步甘愿牺牲了生命?这一步,会成功吗?奉天殿内高宏阔大,金碧辉煌,文武百官林立两侧,乌压压不知几何,莲花一阵眩晕。
缓步走到奉天殿的正中,对着金銮宝座,盈盈拜倒:“鄙邦小臣权知朝鲜国事李旦小女宜宁,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不高不低,温润悦耳。
赵胖也拜倒:“鄙邦小臣朝鲜国知密直司事赵胖,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是带着重重卷舌的生硬口音。
朱元璋摆摆手,司礼太监宣道:“免礼,平身!”朱元璋打量着这个朝鲜来的公主。文武百官太监侍卫,也都好奇地端详着。
莲花一身朝鲜宫服略显单薄,云鬓高耸特意梳了朝鲜的传统发髻,插着一只白玉簪,薄施脂粉的玉颜在午门外久立冻得有点儿发红,一双明澈的眼睛黑白分明干净得见底,容光照人身形袅娜。虽掩不住紧张无措,倒也不似化外小邦之人,言语得体进退有度。自朱元璋至百官,震动之余,都松了口气。
户部侍郎卓敬第一个站出来:“恭喜吾皇!朝鲜小邦向来恭谨尊我大明,此番恭敬朝贡,贡品丰厚,宜宁公主不远万里诚意可嘉,实乃我大明和朝鲜两邦之幸!”
工部侍郎张昺也站出来说道:“贺喜圣上!天下太平,天子圣德英明,朝鲜国恭敬来拜,与我朝永结厚谊,真乃我大明和朝鲜盛事!”
文武百官纷纷进言,恭喜祝贺。
大明此时建国才三十一年,并无很多外交往来,万邦来朝的盛况是在十几年后郑和下西洋之后;此时也就是朝鲜和暹罗(今泰国)琉球(今琉球群岛)正式尊大明为宗主国,连安南(今越南)也不稳定。又尤以朝鲜国王最为恭敬,直接自认藩国。所以朝鲜进贡品,送公主,对于这时的大明是件稀罕事,朱元璋在百官的恭维中也不禁飘飘然觉得很有泱泱大国的体面,毕竟如果仅自己一国再吹捧也不过是自大。
朱元璋一生阅人无数,向来有识人之明,此时犀利的目光又看了看莲花,觉得这个朝鲜公主确实不错,明艳照人也罢了,难得纯真质朴尤其一双眼睛如此干净。当下含笑问道:“公主远来辛苦,路上走了多久?”
莲花恭敬答道:“宜宁是洪武三十年三月二十九自汉城出发”。
郑谨在一旁解释:“后来在铁岭卫遭蒙古人劫持,到了大宁府,又经北平,十一月二十二自北平出发”。
朱元璋叹道:“一路艰辛,公主不容易。蒙古人狼子野心,倒连累公主了。燕王和宁王这两个不懂事的,也害你吃苦了”。
莲花还是恭恭敬敬地:“仰仗圣上天恩,宜宁没什么辛苦,两位王爷待宜宁也很好”。莲花并不知道朱棣和朱权在奏折里主动做了恶人,此时实话实说;朱元璋却当她有意维护自己父子和气,不由好感又增了几分,接着问道:“朕看到礼单里有《高丽大藏经》,博大精深,这个可不容易,朝鲜盛行佛教吗?”
莲花答道:“托佛祖洪福,佛法在我朝鲜昌盛,佛弟子甚多。宜宁也是自幼皈依”。
“哦,你是佛弟子?”朱元璋听的有趣:“朕当年也出家做过和尚”。
“蒙古人暴虐,多亏了圣上雄才伟略,解民于倒悬。圣上所为正是我佛的金刚大慈悲之心。我朝鲜百姓都对圣上感激不尽,很多人家供奉圣上的圣像,百姓膜拜陛下如拜观音菩萨”。
莲花的此番话倒不全是拍马屁。要知道,元朝时朝鲜(当时叫高丽)是元的属国,不仅要进贡粮食布匹银两,还要提供军事基地,出海港口乃至船只舰艇水军船员,盘剥极重。而且蒙古人种族观念狭隘,把蒙古人以外的其他民族都当做贱民,对高丽人不是一般的歧视;元朝一百年,欺压高丽也一百年,直到大明把元赶到了漠北,朝鲜才逃脱了蒙古人的淫威。而大明待朝鲜甚是宽厚,前文说过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划给了朝鲜,也从不索要什么,政治上待朝鲜还算平等。所以朝鲜人民对大明的感激是真实不虚的;至于有无百姓供奉皇帝画像,笔者无从考证不敢妄言也。
朱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