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平岁月(5)
这种日子对林雨桐来说其实挺无所谓的。但她特别不喜欢没有大户人家的钱财和权利了, 偏还存着大户人家那些繁琐的规矩。
比如,外面寒风呼啸, 大雪纷飞。天不亮被外院的仆妇叫醒, 好容易睡个囫囵觉吧,早早的被儿媳妇堵在被窝里了。
儿媳妇过来请安来了, 结果婆婆还没起床。
这放在当时, 就是比较难看的事了。婆婆赖床, 以后还怎么说儿媳妇?
林雨桐这种婆婆没事也不说儿媳妇, 但……到底是不好看, 是吧?
还是四爷起了, 从里面出去, 声音低低的, “……天冷,你们从结巴那里先都拿点炭,把屋里烘热。你大伯母早早的打发人来, 你娘起来取药, 冻得又发热了……”
意思是病了,起不了身了。
昨晚白氏跟璇姐儿一起住的,白氏起来了, 璇姐儿自然就起来了。四爷不好跟儿媳说, 话是跟璇姐儿说的。
璇姐儿就急了:“我进去看看我娘去?”
白氏作为儿媳妇,当然要伺候婆婆梳洗的。
林雨桐真不想起,但不起真不行了。她裹着衣服坐起来,“我这就起了, 家里还没收拾,哪里能躺的住。璇姐儿,扶你嫂子回去躺着去,叫人把炕烧热,捂着。”
“娘,我没事。”白氏忙道。
“怎么没事?大人能扛住,孩子怎么办?你也看见了,这天,求医问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子熬点姜汤,都喝点。听话,快回去。”
白氏之前听说大伯那边不好了,还说要过去看看大伯母,也得给祖母请安的,但是婆婆有话下来,她一时倒是不好去了。
璇姐儿就扶着白氏,“嫂嫂,我送你回去。”
四爷把炭火弄来,给璇姐儿递过去,让她赶紧续到炉子里,然后回来给添炭火……几个儿子没起,他去开门给续了。这几个是真累了,路上又是车又是马的颠簸,也没叫嚷。
他一进去,琨哥儿就抬头,四爷给摁住了,低声道:“安心睡,好好歇歇,不着急起来。”
大的才十五,按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琨哥儿是累了,见爹叫睡,浑身疼的也确实起不来,就干脆躺下了。四爷给把炭火续起来,又叫粗使婆子,把三个屋里的炕都烧了。一人又给了二两银子……钱一到手,果然就尽心的很。
桐桐一起来,热水也端来了。
林雨桐叫她们找干净的锅,找生姜大枣来,也都给麻利的就弄来了。她也不去厨下熬姜汤,就在屋里借着炉火,给熬上了。
随后又给两人一钱银子,叫她们找东院的管家或是下人,买些鸡蛋来。果然,林雨桐梳洗完,这鸡蛋就送了一篮子来。
起的早没饭吃,林雨桐一锅煮了二十个姜糖荷包蛋,她吃两个,其他人三个。
他叫四爷先吃,吃了得去正院的。她就不急着去了,先给闺女和儿媳妇送去。两人正在炕上,白氏也没歇着,比划着放在针线箩筐里的一点布,怕是想给孩子做衣裳吧。见了婆婆进来就要起身,林雨桐给摁住了,碗放在炕桌上,“先把这个趁热吃了,别的都不要你们管。”又说白氏,“给孩子的衣服你别愁,回头就买细棉布回来,多浆洗几遍。这个过了年弄都成,你养着吧。”
璇姐儿就拉林雨桐:“娘,我跟你忙吧。”
我不忙!“那么大的雪我忙什么呀?呆着吧。”
可璇姐儿不愿意只跟嫂子呆着,“我跟我嫂子在书房的小炕上呆着吧……娘……”
成吧!“先把姜汤蛋趁热吃了。”
给这边送了再回去,四爷已经吃完了。他得去正院,也得找找,看药从哪买,需要的东西从东院那边能买点先挪用不。
可这大冷天的,连个挡雪的斗篷都没有。
这种天,穿什么都冷,没差别的。他起身,“我就去说句话,半个时辰就回来了。”
林雨桐正想找东西给他披上,他装硬汉的坚决不用,跑出去了。
到院子门口,四爷还跟结巴道,“你把屋里弄暖和,炭一会子就回来。”
结巴着急说不上话,但手上不慢,拿了一块毡毯出来递给四爷,意思再明白不过,拿着挡挡风雪吧。
“……”行吧!
顶着这玩意一出大门,四爷恨不能缩回来。这长长的甬道,就是个通风口,那风抽的,呼呼的。
雪都到小腿肚了,下人们进进出出的,倒是踩出一条道来。顺着这条道去了正院,大房婆媳和三房一家都在。如今是连个回避的地方都没有,彼此见了礼,徐氏就问:“怎么不见你媳妇和孩子。”
四爷还没说话呢,金匡就拦了:“你坐在马车上,几个孩子骑马护了一路……”他没太在儿媳妇面前给徐氏没脸,转脸问起小儿子,“几个小子怎么样?”
“大腿磨烂了,当时没言语,这会子又疼又痒的,裤子都穿不到身上。”四爷也不是夸张,是真的。痒是因为冻着了,一到热被窝,就越发的痒了,“琨哥儿媳妇出来不便,雪大路滑……林氏天不亮起来给大哥和瑞哥儿找药,就又起热了……璇姐儿在家照看呢。”
徐氏这才急了,“怎的又起热了,这一家子还指着她管家呢。”
管什么家?
金匡瞪眼过去,又扫了一眼站在另一边的大房和三房,他之前去给老太太请安去了,并不知道大儿媳和三房两口子打的什么主意,原来是撺掇的叫四房管家。他冷着脸,只说徐氏:“我看打明儿起,你去母亲那里伺候吧。老太太把话吩咐下来了,你不听?”
徐氏是一肚子的苦水,庶子又不是自己生的,难道我能为了庶子为难我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这不是……大房这边实在是没个帮手不行。
但男人说话了,她没敢呛声,只低头脸涨的通红。
金匡还是之前的话,“各自的日子各自去过。我跟你娘这里,也没有多余的开销。你们要是有呢,孝敬两个,要是没有,管好自己就成。反正也饿不着,冻不着。”
牌位里还藏着金子呢,这肯定也不是全部。金匡能提前告知老太太,就证明他早留着后手,那么,钱财转移出来的就不是一星半点。
但世事难料,这一落下来,起复这种事,只能看机缘,谁也不知道将来的变化会如何。所以,就得叫儿孙学会自立。要真还是跟在侯府一样,养尊处优,花着老本,那将来万一起复不了,走仕途只能等到三代之后,那这一家子不是擎等着饿死吗?
因此,哪怕现在艰难,四爷也觉得,老太太和金匡的想法,才是对的。
但因着有病人,四爷就又道:“各房所需的药钱,还是从公中出最好。”四房很少用药,主要是大房父子和三房的孩子。
金匡也是这么想的,但这话得叫四房主动说出来。毕竟谁吃亏,谁占便宜,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他直接取了钱匣子塞给老四,“这是一千两银子,你哥哥和两侄儿的药都交托给你办。”
“账目我会列清楚。”四爷干脆就收了钱,有桐桐在,这钱就是干赚来的。
大房和三房就都松了一口气,小徐氏和孙氏朝四爷福了福身,“有劳四弟了。”
拿了钱,四爷就去忙去了。
原来府里的管家,叫金守家,他是老侯爷从战乱的废墟里捡回来的,赐姓金,取名守家。如今这管家是有名无实了。也只伺候在金匡身边。
但金匡身边是有常随的,也是跟在身边超过二十年的老人了。于是,金守家就被四爷征用了。他不急着找东院去,而是带着金守家先回自家的小院。
回了小院也不进里面,而是直接进了结巴对面的那间门房。以后这里就当处理事情的地方。隔着照壁,也不怕惊扰了里面。
四爷一回来,琨哥儿就过来了。刚才林雨桐给几个儿子送了早饭进去,硬是叫是三个在被窝里吃了喝了继续睡。可等娘走了,作为长子怎么睡的着?
起来了就听见爹回来了。
刚到门口就听到爹说:“老太太是个有成算的,知道咱们这个时候来,必然是早就把一应的准备好了。你去问,那么东院那边必然是有多余的的。要紧的是柴火,木炭,一次性就把用到明春的量都给采买齐备了。粮食都有,但细粮还是不够。大房三房有病人,这边又孕妇,二房那边只一个,二哥没的早,委屈谁也别委屈二嫂。这么着,你去把人请来,咱们在屋里细说。”
周围的环境也不了解,总得打听一二。
金守家利索的去了,四爷又叫他把毡毯披上。
琨哥儿就弄了个炭盆到这边,招呼仆妇把这屋子的炕给烧热了。
林雨桐知道要请客,弄了下酒菜端过去。一碟子的酸辣白菜,一碟子的凉拌粉条,一碟的油炸花生米,再就是路上没喝完的烈酒,给烫了两壶,先给端过去了。
前面吃着饭,她就烙了南瓜馅的烙饼,连午饭都有了。就着油锅,再用酸菜烧了一锅汤,点着白胡椒,又酸又辣好驱寒。
这宅子原先的管家叫金一钱,他原是老侯爷的亲兵,因着伤才被安排会老家的。这宅子里庄子里的护院,都是老侯爷当年那些亲兵的子孙。
怪不得金匡敢回来呢,这里便是金家的根据地。老夫人在这里经营这么多年……不容易。
金一钱年岁也不小了,被请过来,四爷以礼相待,琨哥儿在边上给执壶,他也不拿大,“……咱是从西南方向回来的,一路上除了几个村子,您也没见啥。但咱们文定山并不偏僻。出了山口往西,也就三里地,就是这一片最大的镇子。从镇子往北半日的路程,就是银州。往西一日的路程,就看见海了。”
这个方位描述,给四爷的感觉好像是铁岭附近似得。又像是红楼里的黑山庄所在的大致位置,记得乌进孝孝敬的年礼,包含了各色的野物,还有活虾干虾,又有松子榛子。这肯定是靠北,且靠海的地方。
如今这个文定山也有点那个意思。而且,金家住的地方不叫村,叫山。
文定两个字,只怕是后来给改的。
他就问:“文定山只金家?”
“那不是!”金一钱抿了一口烈酒,辣的直吸溜,赶紧塞了一口菜,只觉得从没有过的爽口,“多是金家的族人,不过金家原也不住这里……嗐!现在跟常四爷您说这个,也不打紧。当年遇到兵祸,金家后生都跟老侯爷一样,杀兵自救。可这兵是朝廷的兵,民杀兵,这是死罪。后生们杀了人了,不敢回家了,干脆就在山上住下了。避过了风头,就偷摸着把家里人都接了来,在山上安家。”
就是落草为寇的意思。
祖上当过土匪,怪不得老太太和金匡都把这一茬给隐下了。
这跟当皇帝的把不光彩的那一段掐了是一个道理,四爷特别能理解。只叫金一线接着往下说。
金一线就继续道,“当年老祖宗还活着……”
是说老侯爷的爹,金匡的祖父。
“老祖宗就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撒出几个后生出去,犯事留个后手。一共出去了五个,包括老侯爷在内。当时老太太怀着大姑奶奶,也是应了这个事的……那样的乱世,活着最要紧……”
只怕老祖觉得老太太怀的是小子,把儿子撒出去,把孙子留下,两厢保险。却不料儿子一去断了音讯,儿媳妇生了个闺女。
金一钱就说:“果然,当年撒出去是对了。老侯爷封侯拜相……文定山这就是民不是匪了……咱们家大爷,本也是过继的当年山上大头领的小孙子……”
意思是,捆绑的更紧一些,以保证这么多族人的利益。
而老侯爷又坚信留后手的重要性,默许了这件事情。再加上对原配的亏欠,过继一个儿子给她养老,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剩下的不用说,四爷就懂了。原本头领那一家,就算是退到一边去了。这边由着老太太当家,其实还是由着这边大爷当家。两家其实是一家。
“再加上当年,这山里确实是收留了不少人。您可看了,这地方易守难攻,再加上后来我们这些老亲兵们被老侯爷安排回来,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如今,咱们也好几百户人呢。”
也就是说,这些老亲兵和当年的山上的‘土匪’,不是一股势力。用老亲兵融合这里,分化这里……不能叫一家独大。到了如今,只要收拢住两拨人,这里才是金家的地盘。
这里占着地形优势,又因文定侯的缘故,来回回旋的余地较大。遇上世道好时候,入仕是一条路子。遇上世道不好的时候,回来耕读,亦可传家。再赶上乱世,关上山门,这里自成一体,上山可为匪,下山可为民。
这也就是家族聚居的好处。
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四爷就安排了采买的事,叫他牵线搭桥。这事容易,金一钱满口的答应了。
四爷回来就说:“是好是歹,这个冬天得叫好好的先过了。炭火走公中银钱……”
林雨桐便明白,自家人口多,需要的也多。便是占了便宜,因着他们都吃药的吃药,花费不小,谁也不能提出异议。
晌午饭吃过了,林雨桐也得忙了。家里使唤的嬷嬷不好使了,这些人都想回京城,所以,这各家的情况都差不多,都是得需要人手。林雨桐就先去了三房,叫上孙氏,再一起... -->>
清平岁月(5)
这种日子对林雨桐来说其实挺无所谓的。但她特别不喜欢没有大户人家的钱财和权利了, 偏还存着大户人家那些繁琐的规矩。
比如,外面寒风呼啸, 大雪纷飞。天不亮被外院的仆妇叫醒, 好容易睡个囫囵觉吧,早早的被儿媳妇堵在被窝里了。
儿媳妇过来请安来了, 结果婆婆还没起床。
这放在当时, 就是比较难看的事了。婆婆赖床, 以后还怎么说儿媳妇?
林雨桐这种婆婆没事也不说儿媳妇, 但……到底是不好看, 是吧?
还是四爷起了, 从里面出去, 声音低低的, “……天冷,你们从结巴那里先都拿点炭,把屋里烘热。你大伯母早早的打发人来, 你娘起来取药, 冻得又发热了……”
意思是病了,起不了身了。
昨晚白氏跟璇姐儿一起住的,白氏起来了, 璇姐儿自然就起来了。四爷不好跟儿媳说, 话是跟璇姐儿说的。
璇姐儿就急了:“我进去看看我娘去?”
白氏作为儿媳妇,当然要伺候婆婆梳洗的。
林雨桐真不想起,但不起真不行了。她裹着衣服坐起来,“我这就起了, 家里还没收拾,哪里能躺的住。璇姐儿,扶你嫂子回去躺着去,叫人把炕烧热,捂着。”
“娘,我没事。”白氏忙道。
“怎么没事?大人能扛住,孩子怎么办?你也看见了,这天,求医问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子熬点姜汤,都喝点。听话,快回去。”
白氏之前听说大伯那边不好了,还说要过去看看大伯母,也得给祖母请安的,但是婆婆有话下来,她一时倒是不好去了。
璇姐儿就扶着白氏,“嫂嫂,我送你回去。”
四爷把炭火弄来,给璇姐儿递过去,让她赶紧续到炉子里,然后回来给添炭火……几个儿子没起,他去开门给续了。这几个是真累了,路上又是车又是马的颠簸,也没叫嚷。
他一进去,琨哥儿就抬头,四爷给摁住了,低声道:“安心睡,好好歇歇,不着急起来。”
大的才十五,按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琨哥儿是累了,见爹叫睡,浑身疼的也确实起不来,就干脆躺下了。四爷给把炭火续起来,又叫粗使婆子,把三个屋里的炕都烧了。一人又给了二两银子……钱一到手,果然就尽心的很。
桐桐一起来,热水也端来了。
林雨桐叫她们找干净的锅,找生姜大枣来,也都给麻利的就弄来了。她也不去厨下熬姜汤,就在屋里借着炉火,给熬上了。
随后又给两人一钱银子,叫她们找东院的管家或是下人,买些鸡蛋来。果然,林雨桐梳洗完,这鸡蛋就送了一篮子来。
起的早没饭吃,林雨桐一锅煮了二十个姜糖荷包蛋,她吃两个,其他人三个。
他叫四爷先吃,吃了得去正院的。她就不急着去了,先给闺女和儿媳妇送去。两人正在炕上,白氏也没歇着,比划着放在针线箩筐里的一点布,怕是想给孩子做衣裳吧。见了婆婆进来就要起身,林雨桐给摁住了,碗放在炕桌上,“先把这个趁热吃了,别的都不要你们管。”又说白氏,“给孩子的衣服你别愁,回头就买细棉布回来,多浆洗几遍。这个过了年弄都成,你养着吧。”
璇姐儿就拉林雨桐:“娘,我跟你忙吧。”
我不忙!“那么大的雪我忙什么呀?呆着吧。”
可璇姐儿不愿意只跟嫂子呆着,“我跟我嫂子在书房的小炕上呆着吧……娘……”
成吧!“先把姜汤蛋趁热吃了。”
给这边送了再回去,四爷已经吃完了。他得去正院,也得找找,看药从哪买,需要的东西从东院那边能买点先挪用不。
可这大冷天的,连个挡雪的斗篷都没有。
这种天,穿什么都冷,没差别的。他起身,“我就去说句话,半个时辰就回来了。”
林雨桐正想找东西给他披上,他装硬汉的坚决不用,跑出去了。
到院子门口,四爷还跟结巴道,“你把屋里弄暖和,炭一会子就回来。”
结巴着急说不上话,但手上不慢,拿了一块毡毯出来递给四爷,意思再明白不过,拿着挡挡风雪吧。
“……”行吧!
顶着这玩意一出大门,四爷恨不能缩回来。这长长的甬道,就是个通风口,那风抽的,呼呼的。
雪都到小腿肚了,下人们进进出出的,倒是踩出一条道来。顺着这条道去了正院,大房婆媳和三房一家都在。如今是连个回避的地方都没有,彼此见了礼,徐氏就问:“怎么不见你媳妇和孩子。”
四爷还没说话呢,金匡就拦了:“你坐在马车上,几个孩子骑马护了一路……”他没太在儿媳妇面前给徐氏没脸,转脸问起小儿子,“几个小子怎么样?”
“大腿磨烂了,当时没言语,这会子又疼又痒的,裤子都穿不到身上。”四爷也不是夸张,是真的。痒是因为冻着了,一到热被窝,就越发的痒了,“琨哥儿媳妇出来不便,雪大路滑……林氏天不亮起来给大哥和瑞哥儿找药,就又起热了……璇姐儿在家照看呢。”
徐氏这才急了,“怎的又起热了,这一家子还指着她管家呢。”
管什么家?
金匡瞪眼过去,又扫了一眼站在另一边的大房和三房,他之前去给老太太请安去了,并不知道大儿媳和三房两口子打的什么主意,原来是撺掇的叫四房管家。他冷着脸,只说徐氏:“我看打明儿起,你去母亲那里伺候吧。老太太把话吩咐下来了,你不听?”
徐氏是一肚子的苦水,庶子又不是自己生的,难道我能为了庶子为难我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这不是……大房这边实在是没个帮手不行。
但男人说话了,她没敢呛声,只低头脸涨的通红。
金匡还是之前的话,“各自的日子各自去过。我跟你娘这里,也没有多余的开销。你们要是有呢,孝敬两个,要是没有,管好自己就成。反正也饿不着,冻不着。”
牌位里还藏着金子呢,这肯定也不是全部。金匡能提前告知老太太,就证明他早留着后手,那么,钱财转移出来的就不是一星半点。
但世事难料,这一落下来,起复这种事,只能看机缘,谁也不知道将来的变化会如何。所以,就得叫儿孙学会自立。要真还是跟在侯府一样,养尊处优,花着老本,那将来万一起复不了,走仕途只能等到三代之后,那这一家子不是擎等着饿死吗?
因此,哪怕现在艰难,四爷也觉得,老太太和金匡的想法,才是对的。
但因着有病人,四爷就又道:“各房所需的药钱,还是从公中出最好。”四房很少用药,主要是大房父子和三房的孩子。
金匡也是这么想的,但这话得叫四房主动说出来。毕竟谁吃亏,谁占便宜,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他直接取了钱匣子塞给老四,“这是一千两银子,你哥哥和两侄儿的药都交托给你办。”
“账目我会列清楚。”四爷干脆就收了钱,有桐桐在,这钱就是干赚来的。
大房和三房就都松了一口气,小徐氏和孙氏朝四爷福了福身,“有劳四弟了。”
拿了钱,四爷就去忙去了。
原来府里的管家,叫金守家,他是老侯爷从战乱的废墟里捡回来的,赐姓金,取名守家。如今这管家是有名无实了。也只伺候在金匡身边。
但金匡身边是有常随的,也是跟在身边超过二十年的老人了。于是,金守家就被四爷征用了。他不急着找东院去,而是带着金守家先回自家的小院。
回了小院也不进里面,而是直接进了结巴对面的那间门房。以后这里就当处理事情的地方。隔着照壁,也不怕惊扰了里面。
四爷一回来,琨哥儿就过来了。刚才林雨桐给几个儿子送了早饭进去,硬是叫是三个在被窝里吃了喝了继续睡。可等娘走了,作为长子怎么睡的着?
起来了就听见爹回来了。
刚到门口就听到爹说:“老太太是个有成算的,知道咱们这个时候来,必然是早就把一应的准备好了。你去问,那么东院那边必然是有多余的的。要紧的是柴火,木炭,一次性就把用到明春的量都给采买齐备了。粮食都有,但细粮还是不够。大房三房有病人,这边又孕妇,二房那边只一个,二哥没的早,委屈谁也别委屈二嫂。这么着,你去把人请来,咱们在屋里细说。”
周围的环境也不了解,总得打听一二。
金守家利索的去了,四爷又叫他把毡毯披上。
琨哥儿就弄了个炭盆到这边,招呼仆妇把这屋子的炕给烧热了。
林雨桐知道要请客,弄了下酒菜端过去。一碟子的酸辣白菜,一碟子的凉拌粉条,一碟的油炸花生米,再就是路上没喝完的烈酒,给烫了两壶,先给端过去了。
前面吃着饭,她就烙了南瓜馅的烙饼,连午饭都有了。就着油锅,再用酸菜烧了一锅汤,点着白胡椒,又酸又辣好驱寒。
这宅子原先的管家叫金一钱,他原是老侯爷的亲兵,因着伤才被安排会老家的。这宅子里庄子里的护院,都是老侯爷当年那些亲兵的子孙。
怪不得金匡敢回来呢,这里便是金家的根据地。老夫人在这里经营这么多年……不容易。
金一钱年岁也不小了,被请过来,四爷以礼相待,琨哥儿在边上给执壶,他也不拿大,“……咱是从西南方向回来的,一路上除了几个村子,您也没见啥。但咱们文定山并不偏僻。出了山口往西,也就三里地,就是这一片最大的镇子。从镇子往北半日的路程,就是银州。往西一日的路程,就看见海了。”
这个方位描述,给四爷的感觉好像是铁岭附近似得。又像是红楼里的黑山庄所在的大致位置,记得乌进孝孝敬的年礼,包含了各色的野物,还有活虾干虾,又有松子榛子。这肯定是靠北,且靠海的地方。
如今这个文定山也有点那个意思。而且,金家住的地方不叫村,叫山。
文定两个字,只怕是后来给改的。
他就问:“文定山只金家?”
“那不是!”金一钱抿了一口烈酒,辣的直吸溜,赶紧塞了一口菜,只觉得从没有过的爽口,“多是金家的族人,不过金家原也不住这里……嗐!现在跟常四爷您说这个,也不打紧。当年遇到兵祸,金家后生都跟老侯爷一样,杀兵自救。可这兵是朝廷的兵,民杀兵,这是死罪。后生们杀了人了,不敢回家了,干脆就在山上住下了。避过了风头,就偷摸着把家里人都接了来,在山上安家。”
就是落草为寇的意思。
祖上当过土匪,怪不得老太太和金匡都把这一茬给隐下了。
这跟当皇帝的把不光彩的那一段掐了是一个道理,四爷特别能理解。只叫金一线接着往下说。
金一线就继续道,“当年老祖宗还活着……”
是说老侯爷的爹,金匡的祖父。
“老祖宗就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撒出几个后生出去,犯事留个后手。一共出去了五个,包括老侯爷在内。当时老太太怀着大姑奶奶,也是应了这个事的……那样的乱世,活着最要紧……”
只怕老祖觉得老太太怀的是小子,把儿子撒出去,把孙子留下,两厢保险。却不料儿子一去断了音讯,儿媳妇生了个闺女。
金一钱就说:“果然,当年撒出去是对了。老侯爷封侯拜相……文定山这就是民不是匪了……咱们家大爷,本也是过继的当年山上大头领的小孙子……”
意思是,捆绑的更紧一些,以保证这么多族人的利益。
而老侯爷又坚信留后手的重要性,默许了这件事情。再加上对原配的亏欠,过继一个儿子给她养老,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剩下的不用说,四爷就懂了。原本头领那一家,就算是退到一边去了。这边由着老太太当家,其实还是由着这边大爷当家。两家其实是一家。
“再加上当年,这山里确实是收留了不少人。您可看了,这地方易守难攻,再加上后来我们这些老亲兵们被老侯爷安排回来,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如今,咱们也好几百户人呢。”
也就是说,这些老亲兵和当年的山上的‘土匪’,不是一股势力。用老亲兵融合这里,分化这里……不能叫一家独大。到了如今,只要收拢住两拨人,这里才是金家的地盘。
这里占着地形优势,又因文定侯的缘故,来回回旋的余地较大。遇上世道好时候,入仕是一条路子。遇上世道不好的时候,回来耕读,亦可传家。再赶上乱世,关上山门,这里自成一体,上山可为匪,下山可为民。
这也就是家族聚居的好处。
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四爷就安排了采买的事,叫他牵线搭桥。这事容易,金一钱满口的答应了。
四爷回来就说:“是好是歹,这个冬天得叫好好的先过了。炭火走公中银钱……”
林雨桐便明白,自家人口多,需要的也多。便是占了便宜,因着他们都吃药的吃药,花费不小,谁也不能提出异议。
晌午饭吃过了,林雨桐也得忙了。家里使唤的嬷嬷不好使了,这些人都想回京城,所以,这各家的情况都差不多,都是得需要人手。林雨桐就先去了三房,叫上孙氏,再一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