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梦回大明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银子,终于把事情给办成,朝廷批准其可以再次拥有王府卫队。
这种智障决策,是杨廷和干出来的!
虽然杨慎后来在《丹铅杂录》当中,帮老爹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什么杨廷和丁忧回家了,是梁储给宁王恢复的卫队。但从时间推测就不可能,因为杨廷和是今年离京的,而宁王卫队去年就已经恢复了!
按照杨慎的狡辩,等于让自己的爷爷早死了一年。
当时,靳贵刚刚入阁一个月,还没有处置大事的权力。梁储虽然糟烂事一堆,却拒绝收受宁王贿赂。费宏更是坚决反对恢复宁王卫队。
因此整个内阁,只有杨廷和可以帮助宁王。
根据一些官员的私人著作披露,杨廷和为了避免费宏阻止此事,趁阁臣都在东阁批阅殿试答卷时,由太监卢明独召杨廷和一人草诏。当时靳贵已经不再掌管制敕房,写诏书的也是杨廷和党羽。杨廷和绕过内阁同僚,又勾结司礼监太监,居然把这事儿给办成了,让宁王拥有发动叛乱的基本兵力。
杨廷和这样做,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朱厚照太过荒唐,杨廷和已经彻底失望;第二,朱厚照多年无子,宁王正在密谋把儿子过继给皇帝,很可能杨廷和也有同样的心思;第三,杨廷和收了宁王大量贿赂。
杨廷和的心腹陆完,也在其中出了大力,凑请恢复宁王护卫,就是陆完这家伙提出的。理由是江西反贼多年未平,以皇明祖训为依据,恢复宁王护卫可以镇压反贼。
不管如何,反正费宏被提前搞下台了,大明内阁成员又只剩下三个。
梁储被吓得不轻,主动帮皇帝游说六部,君臣之间展开正式谈判。
之前文官是拒绝合作,朱厚照漫天要价,他们都懒得落地还钱,现在总算有了商量的余地。
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互相做出让步——
首先,改封朱当沍为西凉王,依旧属于郡王待遇,只不过拥有实际封地,并可以统管辖地内的军政。但是,西凉王不得擅自进入关西,便是要带兵救援关西七卫,都必须获得朝廷的批准,一旦越界形同造反。
其次,关西七卫继续由甘肃镇兼管,西凉王的封地,就此与大明实际领土相隔绝。新设西域都司,西至昌吉,东至柳城,西凉王兼任都指挥使;新立昌吉卫和柳城卫,分别由卜儿孩、牙木兰担任指挥使,西凉王的直属封地只剩吐鲁番和火州。
再次,西凉王不得染指茶马贸易,直接断了他的重要财源,把相关利益留给文官、太监和勋贵集团。不过嘛,西域贡道的初步接待权,由哈密王转交给西凉王,西域诸国想要进行贸易,都得通过西凉王禀报朝廷。
封王之事,就此搞定。
在户部抠抠搜搜拨款时,朝廷勒令陕西组织移民,将今年受灾的陕西流民都扔去吐鲁番屯垦——这笔银子花得石玠心头滴血。
同时也把王渊给气炸了。
王渊一直留在吐鲁番镇场子,害怕自己离开之后有人闹事儿。
直至十月底,移民和钱粮终于运到。
结果移民只有三千多人,银子只有五千多两,粮食只有一万二千石,耕牛仅仅只有八头。不要问,问就是长途消耗,一路上人吃马嚼也得耗费钱粮啊。
仅靠这点物资,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幸好王渊还有个陕甘总督的身份,强令甘肃挪了一些军粮过来。又用抢来的财货,扣除分给各部的那些,其余全部拿出来吸引商人,通过商业手段买来粮食度过难关。
不要认为西北缺粮,官府确实很缺,但武将和太监却富裕得很。
洪武、永乐两朝,在西北开垦了那么多军田,当时可以就地征粮北伐蒙古,现在那些军田和军粮哪里去了?都在世袭武将和镇守太监手里。甚至朝廷运去边地的军粮,他们都暗中吞没无数。
只要王渊这边给得起银子,分分钟就能在西北买到粮食。
明年就要好过得多,因为吐鲁番卡着丝绸之路,并且得到番邦进贡的初步接待权,朱当沍靠收商税就能富裕起来。
王渊这几个月留在西域,除了招商买粮之外,也不是啥都没干。他正带领弟子们,改进传统毛纺技术,并且大量收购羊毛,打算跟便宜老丈人一起兴建毛纺厂——总共俘虏上万妇女,当然要给她们找点事做,顺便发展西域经济。
几千年前就有毛纺技术,但到了明代的新疆,用能做毛毡、毛毯等用品,做成衣服则又重又粗糙。
一旦王渊改进毛纺技术,弄出轻便暖和的毛衣,不仅能够赚钱无数,还能很大程度控制草原部落,让那些游牧民族对西域都司产生经济依赖。
王渊在西域忙碌,朱厚照在朝堂忙碌。
好不容易搞定封王事宜,礼部和鸿胪寺终于开始接待西域诸番,顺便在午门搞个简单的献俘仪式。
嗯,朱英、张伟和李三郎回来了,由他们代表王渊献俘阙下。
的银子,终于把事情给办成,朝廷批准其可以再次拥有王府卫队。
这种智障决策,是杨廷和干出来的!
虽然杨慎后来在《丹铅杂录》当中,帮老爹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什么杨廷和丁忧回家了,是梁储给宁王恢复的卫队。但从时间推测就不可能,因为杨廷和是今年离京的,而宁王卫队去年就已经恢复了!
按照杨慎的狡辩,等于让自己的爷爷早死了一年。
当时,靳贵刚刚入阁一个月,还没有处置大事的权力。梁储虽然糟烂事一堆,却拒绝收受宁王贿赂。费宏更是坚决反对恢复宁王卫队。
因此整个内阁,只有杨廷和可以帮助宁王。
根据一些官员的私人著作披露,杨廷和为了避免费宏阻止此事,趁阁臣都在东阁批阅殿试答卷时,由太监卢明独召杨廷和一人草诏。当时靳贵已经不再掌管制敕房,写诏书的也是杨廷和党羽。杨廷和绕过内阁同僚,又勾结司礼监太监,居然把这事儿给办成了,让宁王拥有发动叛乱的基本兵力。
杨廷和这样做,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朱厚照太过荒唐,杨廷和已经彻底失望;第二,朱厚照多年无子,宁王正在密谋把儿子过继给皇帝,很可能杨廷和也有同样的心思;第三,杨廷和收了宁王大量贿赂。
杨廷和的心腹陆完,也在其中出了大力,凑请恢复宁王护卫,就是陆完这家伙提出的。理由是江西反贼多年未平,以皇明祖训为依据,恢复宁王护卫可以镇压反贼。
不管如何,反正费宏被提前搞下台了,大明内阁成员又只剩下三个。
梁储被吓得不轻,主动帮皇帝游说六部,君臣之间展开正式谈判。
之前文官是拒绝合作,朱厚照漫天要价,他们都懒得落地还钱,现在总算有了商量的余地。
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互相做出让步——
首先,改封朱当沍为西凉王,依旧属于郡王待遇,只不过拥有实际封地,并可以统管辖地内的军政。但是,西凉王不得擅自进入关西,便是要带兵救援关西七卫,都必须获得朝廷的批准,一旦越界形同造反。
其次,关西七卫继续由甘肃镇兼管,西凉王的封地,就此与大明实际领土相隔绝。新设西域都司,西至昌吉,东至柳城,西凉王兼任都指挥使;新立昌吉卫和柳城卫,分别由卜儿孩、牙木兰担任指挥使,西凉王的直属封地只剩吐鲁番和火州。
再次,西凉王不得染指茶马贸易,直接断了他的重要财源,把相关利益留给文官、太监和勋贵集团。不过嘛,西域贡道的初步接待权,由哈密王转交给西凉王,西域诸国想要进行贸易,都得通过西凉王禀报朝廷。
封王之事,就此搞定。
在户部抠抠搜搜拨款时,朝廷勒令陕西组织移民,将今年受灾的陕西流民都扔去吐鲁番屯垦——这笔银子花得石玠心头滴血。
同时也把王渊给气炸了。
王渊一直留在吐鲁番镇场子,害怕自己离开之后有人闹事儿。
直至十月底,移民和钱粮终于运到。
结果移民只有三千多人,银子只有五千多两,粮食只有一万二千石,耕牛仅仅只有八头。不要问,问就是长途消耗,一路上人吃马嚼也得耗费钱粮啊。
仅靠这点物资,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幸好王渊还有个陕甘总督的身份,强令甘肃挪了一些军粮过来。又用抢来的财货,扣除分给各部的那些,其余全部拿出来吸引商人,通过商业手段买来粮食度过难关。
不要认为西北缺粮,官府确实很缺,但武将和太监却富裕得很。
洪武、永乐两朝,在西北开垦了那么多军田,当时可以就地征粮北伐蒙古,现在那些军田和军粮哪里去了?都在世袭武将和镇守太监手里。甚至朝廷运去边地的军粮,他们都暗中吞没无数。
只要王渊这边给得起银子,分分钟就能在西北买到粮食。
明年就要好过得多,因为吐鲁番卡着丝绸之路,并且得到番邦进贡的初步接待权,朱当沍靠收商税就能富裕起来。
王渊这几个月留在西域,除了招商买粮之外,也不是啥都没干。他正带领弟子们,改进传统毛纺技术,并且大量收购羊毛,打算跟便宜老丈人一起兴建毛纺厂——总共俘虏上万妇女,当然要给她们找点事做,顺便发展西域经济。
几千年前就有毛纺技术,但到了明代的新疆,用能做毛毡、毛毯等用品,做成衣服则又重又粗糙。
一旦王渊改进毛纺技术,弄出轻便暖和的毛衣,不仅能够赚钱无数,还能很大程度控制草原部落,让那些游牧民族对西域都司产生经济依赖。
王渊在西域忙碌,朱厚照在朝堂忙碌。
好不容易搞定封王事宜,礼部和鸿胪寺终于开始接待西域诸番,顺便在午门搞个简单的献俘仪式。
嗯,朱英、张伟和李三郎回来了,由他们代表王渊献俘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