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不醉不归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去岛上坐坐亭台、看看风景。在湖心亭或阮阮公墩看西湖的风光是和站在白堤苏堤上看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湖东岸的现代建筑,南岸的车来车往,西岸的弱柳扶风,北岸的保俶流霞当然在岛上是不易停留过长的,停留久了就失去了泛舟的意义了。
从岛上下来,我们可以去看三潭印月,三潭印月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只鼎的三只脚,所以有好事者编出这是从宝石山上滚下的一只鼎的传说,但我们驶近看就会发现这是三个石塔,而且塔里是空的,有几个空,大概是在里面点燃灯火来给湖上的船照明或者是之路的吧。我们当然不会去考证这三潭印月的来历,船绕了一圈便往回驶去。
在船上领略风光的好处就是随着船的移动而变换着不同的角度,我们绕阮公墩一周,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领略阮敦环碧的风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味道,从每一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山水画,绕一周就等于领略了一幅山水长卷,这是站在岸上和乘那些画舫所感受不到的。
泛舟西湖最好是水面有点风,水波微微荡漾着,船轻轻的摇晃着,有点刺激,但更多的是诗意,这时你会想起苏轼前赤壁赋里面的句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情此景,与此最吻合不过了。
泛舟西湖,最好的季节是春季,草长莺飞,柳芽初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骑”在这个季节领略西湖风光,就好像是走进了西子那善睐的眸子里:温柔、诗意
爬山
杭州的山和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山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必有山,西湖除了东面是市区外,南西北三面都环山,九溪十八涧就是一条山沟,虎跑泉也在一个山谷里。山少了水就缺少灵气,水没有山就显得单调,一汪碧水,背后衬上层峦叠嶂,才会使层次感更丰富。
在杭州的日子里,去爬过的山有不少,但爬得次数最多的是三处,一处是离市区最近的宝石山,一处是浙大附近的将军山,一处就是西湖南麓的玉皇山了。
宝石山位于西湖之北,与葛岭一起成为西湖的北屏。这里的山岩呈赫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当朝阳或落日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就在于此。山上有据说是北宋初年吴越王建的保俶塔,站在宝石山上东面可以望见繁华的市区,南面可以望见碧波万顷的西湖,西面是层层青山,北面现在据说建成了杭州新城。
宝石山由于就在市区边上,所以去的次数是很多的,由于去多了,宝石山在记忆中反而显得模糊了,只记得上宝石山是有很多路的,可以从南面西湖边上的北山路上去,也可以从保俶路上,还可以从北面的黄龙洞附近上去,宝石山西边是葛岭,葛岭据说是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结庐修道炼丹之处,杭州有名的道教场所抱朴道院就在此处,,从宝石山依路西行就可以到达。
爬宝石山记忆较深的是两次。一次是我过生日,邀了几个同学夜上宝石山,后来在山上喝酒,大概有点喝醉了,具体情形也记不太清楚了,后来稀里糊涂地连怎么下来也不知道了,只记得下来在西湖边上走的时候,一个女同学还担心我掉到西湖里,让人来搀我,当时是使我很感动的。另一次好像是一个人去爬的,一个人独自从黄龙洞上山,一路走到葛岭,后来就坐在葛岭的石头上看西湖,一个人呆呆的看了几个小时。也就是在那次,我发现看西湖全景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有点忧伤又有点浪漫,很符合我的心境。
许多年以后,宝石山应该是更漂亮了吧,去杭州的时候我远远地望过她,但是我缺少再次去爬爬的勇气,只能远远地注视着,在记忆里藏一个淡淡的轮廓。
爬将军山主要是因为浙大的一位女同学,因为是和我同村的,每次回家她的母亲总会托我带点东西给她,我每次都帮她送过来,送来之后总是要吃顿饭,然后去爬爬山的。
邀几位同学,我们就去爬浙大后面的将军山。将军山其实是很普通的一座山,没有多大的意趣,我们爬山主要还是去植物园,植物园就在浙大的旁边,跨过一到栅栏就可以到,但这样去我们觉得缺少点意趣,于是就远远地爬山进去。从浙大背后上山,沿着山脊走,不要半个小时就可以从植物园的后门进去。
植物园的后门处环境是很幽静的,其实应该是将军山的一个山谷吧,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树,一条石阶从将军山上延伸下来,然后蜿蜒的通往外面的植物园去了,路边都是一些花草,是什么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有梅花吧。
从将军山下来便可以在植物园游玩了,植物园的范围很大,从后门走到前门横穿需要半个小时,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一块块的草皮,我们可以在树林里聊聊天,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等到日暮就朝前门走回去,回去便再在浙大同学处拐一顿晚饭,再回到自己的学校。
玉皇山处西湖与钱塘江之间。登玉皇山据说有好几条路可走,但我们几次去都是从北面上去的,经南山路、丝绸博物馆,然后沿着一级级石阶拾级而上。
玉皇山上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我是没有多大的兴趣的,登玉皇山主要还是领略玉皇山四周的风光。山顶有据说是“内看西子外眺钱江”西望群山的“登云阁”站在登云阁上,可以望见南面的“八卦田”据说是南宋皇帝祭祀农耕的地方,望去确实是一个完整的八卦。至于“内看西湖,外眺钱塘”之说倒不是很真实,我去了几次都没看清楚过。
山上的紫来洞我是去了一次以后就不愿在进去了,无非是塑了几个菩萨,再加上一些光电效果罢了,俗气得很。倒是山上那块镇压杭城火魔的七星缸,很有一点意思,旁边那副“七星缸,八卦田,紫来洞天,皆神工奇构;东浙潮,西湖景,龙山胜迹,极武林大观”的对联,很大气。
据说玉皇山上有很多古迹,有慈云岭古道,石窟等,但那时几个朋友一起去意见是很难统一的,独自一个人去又害怕在树林中乱钻迷路,终于没有成行,只有一次呆呆的看着南麓的一条石板路发了一会呆
那时爬山,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间,星期天没处去就邀几个人去爬山,至于爬山的意味是很少去领略到,倒是十多年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来,倒有许多回味了!
离开杭州后,我就再也没有去爬过这三处,不是没有时间,只是我担心再次爬山之后就会破坏了这三处在我记忆中的影响了。我还是喜欢那中朦胧的记忆的,即使记忆渐渐的模糊!
,去岛上坐坐亭台、看看风景。在湖心亭或阮阮公墩看西湖的风光是和站在白堤苏堤上看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湖东岸的现代建筑,南岸的车来车往,西岸的弱柳扶风,北岸的保俶流霞当然在岛上是不易停留过长的,停留久了就失去了泛舟的意义了。
从岛上下来,我们可以去看三潭印月,三潭印月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只鼎的三只脚,所以有好事者编出这是从宝石山上滚下的一只鼎的传说,但我们驶近看就会发现这是三个石塔,而且塔里是空的,有几个空,大概是在里面点燃灯火来给湖上的船照明或者是之路的吧。我们当然不会去考证这三潭印月的来历,船绕了一圈便往回驶去。
在船上领略风光的好处就是随着船的移动而变换着不同的角度,我们绕阮公墩一周,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领略阮敦环碧的风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味道,从每一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山水画,绕一周就等于领略了一幅山水长卷,这是站在岸上和乘那些画舫所感受不到的。
泛舟西湖最好是水面有点风,水波微微荡漾着,船轻轻的摇晃着,有点刺激,但更多的是诗意,这时你会想起苏轼前赤壁赋里面的句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情此景,与此最吻合不过了。
泛舟西湖,最好的季节是春季,草长莺飞,柳芽初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骑”在这个季节领略西湖风光,就好像是走进了西子那善睐的眸子里:温柔、诗意
爬山
杭州的山和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山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必有山,西湖除了东面是市区外,南西北三面都环山,九溪十八涧就是一条山沟,虎跑泉也在一个山谷里。山少了水就缺少灵气,水没有山就显得单调,一汪碧水,背后衬上层峦叠嶂,才会使层次感更丰富。
在杭州的日子里,去爬过的山有不少,但爬得次数最多的是三处,一处是离市区最近的宝石山,一处是浙大附近的将军山,一处就是西湖南麓的玉皇山了。
宝石山位于西湖之北,与葛岭一起成为西湖的北屏。这里的山岩呈赫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当朝阳或落日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就在于此。山上有据说是北宋初年吴越王建的保俶塔,站在宝石山上东面可以望见繁华的市区,南面可以望见碧波万顷的西湖,西面是层层青山,北面现在据说建成了杭州新城。
宝石山由于就在市区边上,所以去的次数是很多的,由于去多了,宝石山在记忆中反而显得模糊了,只记得上宝石山是有很多路的,可以从南面西湖边上的北山路上去,也可以从保俶路上,还可以从北面的黄龙洞附近上去,宝石山西边是葛岭,葛岭据说是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结庐修道炼丹之处,杭州有名的道教场所抱朴道院就在此处,,从宝石山依路西行就可以到达。
爬宝石山记忆较深的是两次。一次是我过生日,邀了几个同学夜上宝石山,后来在山上喝酒,大概有点喝醉了,具体情形也记不太清楚了,后来稀里糊涂地连怎么下来也不知道了,只记得下来在西湖边上走的时候,一个女同学还担心我掉到西湖里,让人来搀我,当时是使我很感动的。另一次好像是一个人去爬的,一个人独自从黄龙洞上山,一路走到葛岭,后来就坐在葛岭的石头上看西湖,一个人呆呆的看了几个小时。也就是在那次,我发现看西湖全景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有点忧伤又有点浪漫,很符合我的心境。
许多年以后,宝石山应该是更漂亮了吧,去杭州的时候我远远地望过她,但是我缺少再次去爬爬的勇气,只能远远地注视着,在记忆里藏一个淡淡的轮廓。
爬将军山主要是因为浙大的一位女同学,因为是和我同村的,每次回家她的母亲总会托我带点东西给她,我每次都帮她送过来,送来之后总是要吃顿饭,然后去爬爬山的。
邀几位同学,我们就去爬浙大后面的将军山。将军山其实是很普通的一座山,没有多大的意趣,我们爬山主要还是去植物园,植物园就在浙大的旁边,跨过一到栅栏就可以到,但这样去我们觉得缺少点意趣,于是就远远地爬山进去。从浙大背后上山,沿着山脊走,不要半个小时就可以从植物园的后门进去。
植物园的后门处环境是很幽静的,其实应该是将军山的一个山谷吧,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树,一条石阶从将军山上延伸下来,然后蜿蜒的通往外面的植物园去了,路边都是一些花草,是什么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有梅花吧。
从将军山下来便可以在植物园游玩了,植物园的范围很大,从后门走到前门横穿需要半个小时,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一块块的草皮,我们可以在树林里聊聊天,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等到日暮就朝前门走回去,回去便再在浙大同学处拐一顿晚饭,再回到自己的学校。
玉皇山处西湖与钱塘江之间。登玉皇山据说有好几条路可走,但我们几次去都是从北面上去的,经南山路、丝绸博物馆,然后沿着一级级石阶拾级而上。
玉皇山上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我是没有多大的兴趣的,登玉皇山主要还是领略玉皇山四周的风光。山顶有据说是“内看西子外眺钱江”西望群山的“登云阁”站在登云阁上,可以望见南面的“八卦田”据说是南宋皇帝祭祀农耕的地方,望去确实是一个完整的八卦。至于“内看西湖,外眺钱塘”之说倒不是很真实,我去了几次都没看清楚过。
山上的紫来洞我是去了一次以后就不愿在进去了,无非是塑了几个菩萨,再加上一些光电效果罢了,俗气得很。倒是山上那块镇压杭城火魔的七星缸,很有一点意思,旁边那副“七星缸,八卦田,紫来洞天,皆神工奇构;东浙潮,西湖景,龙山胜迹,极武林大观”的对联,很大气。
据说玉皇山上有很多古迹,有慈云岭古道,石窟等,但那时几个朋友一起去意见是很难统一的,独自一个人去又害怕在树林中乱钻迷路,终于没有成行,只有一次呆呆的看着南麓的一条石板路发了一会呆
那时爬山,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间,星期天没处去就邀几个人去爬山,至于爬山的意味是很少去领略到,倒是十多年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来,倒有许多回味了!
离开杭州后,我就再也没有去爬过这三处,不是没有时间,只是我担心再次爬山之后就会破坏了这三处在我记忆中的影响了。我还是喜欢那中朦胧的记忆的,即使记忆渐渐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