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资本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极宫太极殿内,太宗李世民正在与众臣商议朝政,刚好谈的就是关于吐蕃和亲的这件事。
“陛下,现在吐蕃rì渐强大,已经击败了周围数个国家与部落,现在吐蕃赞普心幕天朝,多次派人求亲,这本是拉拢吐蕃的一个大好机会,所以微臣认为,应当应允吐蕃求亲!”身材干瘦的孔颖达上前奏道。
“此事万万不可!”还没等孔颖达退下,尚书左仆shè房玄龄就站出来反对道。
“房相,和亲之事早已有之,古有秦晋之好传为佳话,我大唐也有公主嫁于突厥、吐谷浑的先例,为何不能嫁于吐蕃?”别看孔颖达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还是一副火爆的脾气,面对号称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也毫不退缩。
“孔大人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吐蕃国力rì盛,对我大唐时常表现出不敬之态,如果现在答应将公主下嫁吐蕃,只会助长吐蕃的嚣张气焰,于国于民都不利。”房玄龄休养极好,对于孔颖达的质问丝毫不动气,十分冷静的将自己的? 意见讲解出来。
房玄龄虽然说的十分有道理,但孔颖达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引经据典和房玄龄辩论起来。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两派,一派以于志宁这帮正统的儒生为首,为和亲大唱赞歌支持孔颖达,认为联姻有助于加深两国邦交。另一派则以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帮李世民打天下的谋士为主,他们的想法和房玄龄一样,都反对与吐蕃和亲。
两帮人都是朝廷重臣,孔颖达和于志宁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边人数较少,而且两人平时不和,但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每个人说话的份量都极重,所以两帮人吵了个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
朝堂上没参于争吵的就剩下一些中间派和那些武将,中间派站在那里装傻充愣,对于两边的话都赞成,却又都不明确表态,个个都是油滑的老狐狸,而武将则是抱着肩膀看热闹,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们也根本插不上嘴,除非是要动刀子打仗了,那时才是他们发挥的时候。
李世民也被两帮人的意见搞的左右为难,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灭了**之后,横在李世民心中的敌人,只剩下一个高句丽,前隋时杨广发兵数十万攻打高句丽,却依然落得兵败的下场。如果他能够打败高句丽,完成前隋未能完成的事业,那么也就证明了大唐要比前隋更加强盛,以唐代隋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
但若想征服高句丽,肯定需要举全国之兵。如此一来,就要先安抚大唐周围各国,以免在征伐高句丽时被这些小国捣乱。他本以为灭了北方的突厥,征服了西南的吐谷浑后,大唐周边再无敌手,但没想到竟然又有一个吐蕃异军突起,如果现在和吐蕃交恶,必然牵扯大唐不少的兵力,这样一来,他想要征服高句丽的愿望,还不知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但如果和亲的话,房玄龄说的也很有道理,吐蕃以为打败了周边几个小国之后,已经能和大唐正面叫板,时不时就有挑衅之举,如果现在就答应和亲,在别人看来,确实是一种示弱之举,不但会助长吐蕃的气焰,也会让大唐的颜面受损。做为一个高傲的帝王,李世民也绝不希望用自己的女儿来换取和平,之前虽有公主嫁于吐谷浑和突厥贵族,但那都是征服他们之后的笼络人心之举,与现在的xìng质截然不同。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的**是何等的强盛,就是因为颉利可汗趁大唐权力变更之时,起兵直指长安,逼他定下了渭水之盟,迫使大唐向突厥进贡金帛财物,这让李世民引为奇耻大辱,后来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贞观三年发兵灭了强大的**,为了抓住颉利可汗,大军一直追到漠北才功成身退,一雪当年之耻。对于吐蕃之前的挑衅,李世民都记在心里,只要有机会和实力,他绝对不会介意再灭一国。
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殿外黄门进来禀报,说李恪和李愔带着帮人求见。李世民心中奇怪,李愔先不说,李恪可是一个知进退的儿子,自己在殿中议事,按说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进来打扰才对?
“喧他们进来!”忍住心中的疑惑,李世民开口说道。
等李恪他们一进殿,立刻吓了李世民一大跳,周围正在争吵的大臣也都停了下来,一脸震惊的看着这帮凄惨的纨绔子弟。只见李恪一瘸一拐的第一个进殿,后面的李愔却被人抬着进来,而且还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不停呻吟着,程怀亮顶着两熊猫眼,和秦怀玉等人都是一身的乞丐装,露出的皮肤上还带着一道道的血痕,看上去十分吓人。同样被抬着进来的还有李孝节、李景恒和燕北等人,因为这些家伙身手最差,刚才挨打最多,样子也最凄惨,装重伤员最合适。
“父皇,请您为儿臣与众位兄弟作主啊!”李恪这家伙演戏也很专业,一上来就扑倒在地大哭起来,身后的人也很配合,干嚎的请李... -->>
太极宫太极殿内,太宗李世民正在与众臣商议朝政,刚好谈的就是关于吐蕃和亲的这件事。
“陛下,现在吐蕃rì渐强大,已经击败了周围数个国家与部落,现在吐蕃赞普心幕天朝,多次派人求亲,这本是拉拢吐蕃的一个大好机会,所以微臣认为,应当应允吐蕃求亲!”身材干瘦的孔颖达上前奏道。
“此事万万不可!”还没等孔颖达退下,尚书左仆shè房玄龄就站出来反对道。
“房相,和亲之事早已有之,古有秦晋之好传为佳话,我大唐也有公主嫁于突厥、吐谷浑的先例,为何不能嫁于吐蕃?”别看孔颖达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还是一副火爆的脾气,面对号称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也毫不退缩。
“孔大人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吐蕃国力rì盛,对我大唐时常表现出不敬之态,如果现在答应将公主下嫁吐蕃,只会助长吐蕃的嚣张气焰,于国于民都不利。”房玄龄休养极好,对于孔颖达的质问丝毫不动气,十分冷静的将自己的? 意见讲解出来。
房玄龄虽然说的十分有道理,但孔颖达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引经据典和房玄龄辩论起来。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两派,一派以于志宁这帮正统的儒生为首,为和亲大唱赞歌支持孔颖达,认为联姻有助于加深两国邦交。另一派则以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帮李世民打天下的谋士为主,他们的想法和房玄龄一样,都反对与吐蕃和亲。
两帮人都是朝廷重臣,孔颖达和于志宁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边人数较少,而且两人平时不和,但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每个人说话的份量都极重,所以两帮人吵了个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
朝堂上没参于争吵的就剩下一些中间派和那些武将,中间派站在那里装傻充愣,对于两边的话都赞成,却又都不明确表态,个个都是油滑的老狐狸,而武将则是抱着肩膀看热闹,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们也根本插不上嘴,除非是要动刀子打仗了,那时才是他们发挥的时候。
李世民也被两帮人的意见搞的左右为难,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灭了**之后,横在李世民心中的敌人,只剩下一个高句丽,前隋时杨广发兵数十万攻打高句丽,却依然落得兵败的下场。如果他能够打败高句丽,完成前隋未能完成的事业,那么也就证明了大唐要比前隋更加强盛,以唐代隋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
但若想征服高句丽,肯定需要举全国之兵。如此一来,就要先安抚大唐周围各国,以免在征伐高句丽时被这些小国捣乱。他本以为灭了北方的突厥,征服了西南的吐谷浑后,大唐周边再无敌手,但没想到竟然又有一个吐蕃异军突起,如果现在和吐蕃交恶,必然牵扯大唐不少的兵力,这样一来,他想要征服高句丽的愿望,还不知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但如果和亲的话,房玄龄说的也很有道理,吐蕃以为打败了周边几个小国之后,已经能和大唐正面叫板,时不时就有挑衅之举,如果现在就答应和亲,在别人看来,确实是一种示弱之举,不但会助长吐蕃的气焰,也会让大唐的颜面受损。做为一个高傲的帝王,李世民也绝不希望用自己的女儿来换取和平,之前虽有公主嫁于吐谷浑和突厥贵族,但那都是征服他们之后的笼络人心之举,与现在的xìng质截然不同。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的**是何等的强盛,就是因为颉利可汗趁大唐权力变更之时,起兵直指长安,逼他定下了渭水之盟,迫使大唐向突厥进贡金帛财物,这让李世民引为奇耻大辱,后来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贞观三年发兵灭了强大的**,为了抓住颉利可汗,大军一直追到漠北才功成身退,一雪当年之耻。对于吐蕃之前的挑衅,李世民都记在心里,只要有机会和实力,他绝对不会介意再灭一国。
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殿外黄门进来禀报,说李恪和李愔带着帮人求见。李世民心中奇怪,李愔先不说,李恪可是一个知进退的儿子,自己在殿中议事,按说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进来打扰才对?
“喧他们进来!”忍住心中的疑惑,李世民开口说道。
等李恪他们一进殿,立刻吓了李世民一大跳,周围正在争吵的大臣也都停了下来,一脸震惊的看着这帮凄惨的纨绔子弟。只见李恪一瘸一拐的第一个进殿,后面的李愔却被人抬着进来,而且还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不停呻吟着,程怀亮顶着两熊猫眼,和秦怀玉等人都是一身的乞丐装,露出的皮肤上还带着一道道的血痕,看上去十分吓人。同样被抬着进来的还有李孝节、李景恒和燕北等人,因为这些家伙身手最差,刚才挨打最多,样子也最凄惨,装重伤员最合适。
“父皇,请您为儿臣与众位兄弟作主啊!”李恪这家伙演戏也很专业,一上来就扑倒在地大哭起来,身后的人也很配合,干嚎的请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