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沉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哎——又累又贵!
——走出世博的人说
也许,累有所获,贵有所值。
为了对公司骨干员工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公司凝聚力,七月初,我带着公司骨干员工29人赴上海参观世博会。
为了能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我们起个大早,在五点前赶到五号门排队等候。到了那里才发现门前人头攒动,我忧心忡忡!担心能否拿到票?既然来了,耐心地等待吧。
天公不作美,雨,间歇落下几场阵雨戏弄人,淋湿了我们,考验着排队等候的参观者,起早饿肚,换来一席之地,来自不易!谁也舍不得离开队伍。有人撑开雨伞,雨伞重叠,大家不管生熟,像筷子筒里的筷子紧紧地挤在一起;没伞的只能挨雨淋,硬挺苦熬!
参观者怨声载道:
“怎么不放人进去?”
“里面巨大的候客厅可以避雨,让参观者淋雨,怎么会事?”
“人性化的设备隔着一道铁栏杆空置着,怪可惜的。”
其实,怨谁呢?我们来得太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酣睡梦乡。
在队伍外围,流动小贩偷偷摸摸地兜售食品
“需要雨伞吗?”
“需要小凳吗?”
“小凳多少钱?”一位妇女问。
“十元。”一个年青小贩从背包里掏出一只塑料折叠小凳,眼睛瞄着不远处的协警。
“我买一只。”妇女掏钱。
小贩迅速地转过身,从身后递过来一只小凳。
协警发现情况,急步而来。
小贩来不及收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开了。
我欣赏着小贩和协警在捉迷藏,非法买卖在这里很有市场。
协警是一个五十来岁男子,走到我跟前。
“请问,几点开园?”我问。
“早哪——七点多进里面排队,九点正,安查——”他大声地告诉我和所有想知道同样问题的人们,省得多费口舌,皱了皱眉头“到你这里,谁知道能不能拿到预约券呢?”
排在我后面的人们骚动了,唧唧喳喳
我回头望去,密密匝匝的队伍已经看不到尾了,为自己担心也后来者担心:能拿到预约券吗?都大老远来的。
“每天对外只有五千张预约券,这么多门在排队等,难说呀!”
此话不无道理。排队等候,我深有体验。在六十年代前后,排队太平常了,买电影票、车票、商品、住旅馆,买轮船票、火车票更甚,都得熬夜排通宵。记得就在黄浦江边的公平路轮船码头和十六浦轮船码头,上海至温州的轮船票很紧张,排队通宵达旦,人们得自己维护秩序,成立临时维持队,一个盯着一个,弄不好,天亮被人蓄意挤乱,白熬一夜!管理人员早早地给每人衣服上用粉笔编号
协警到别处维持秩序去了。
年青小贩又凑到跟前,收了钱,又悄然兜售。
雨歇了,不少人坐在自备小凳上歇息,漫长的苦熬,老站着是挺不过去,高价买凳是明智的选择。
我果断地说:“买一只凳子。”
这时节,太需要流动服务车,卖些吃的、喝的,大家翘盼!
六点多,陆续来了不少管理人员:全副武装的特警和警察、协警、志愿人员等。他们开始维持秩序,拉起布条,把守道口;每组四人,插进队伍,分隔人群。
手握扩音喇叭的警察头头在喊:“不要乱!排成四排,等候进门——”
七点多,第一道铁门终于开启了,被分割开来的人群有秩序地进门了。进门的人群面临着第二次排队,原来排序打乱了,人群疯了似地往前冲,那怕是耽误提鞋工夫,就会落在几百人之后。人潮涌动,参观者像一群难民争先恐后狂奔。女同伴跑丢了一个耳环都不知道,其实,弯腰拣的工夫都没有。参观者疲惫近乎狼狈,个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在文明的世博会门前,国人却无法用文明的脚步进来,令人痛心!
我怕给国家丢脸,被外国人嘲笑!回头望去,清一色的黑头发,没有发现金发碧眼的洋人,也许,他们另有绿色通道,也许,他们受不了起早挨饿之苦,明智地选择放弃。
候客大厅里有许多入口,老弱病残者就近入绿色通道;体力好的往前冲。我跑几十米,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就近拐进通道,经过几十个来回弯道,已经排到了第三排,身后紧跟着俩同伴,其余同伴跑散了,不知去向。
我抬头看着头顶撑开的白色布蓬,立柱上高悬的喷雾降温设备转动着、吐着白雾,心感纳闷:多好的设施,为何不让百姓早些进来,免受雨淋之苦?既然要排如此长久的队,为何不免费提供小凳子?
世博会门口,守候着一群疲惫不堪的人们,有的扶杆打盹,有的低声抱怨,有的再一次难熬的等待开始了。
有人掏出食品充饥。我仨饥肠辘辘,就一人带了少量食品,分着吃,垫垫肚子。
时间长了,有人上厕所,小心翼翼地挤到前面,求守门的工作人员放行,给去方便人的门票上盖戳,回来时,验票放行。
一位穿花格衬衫的年青人从我身边挤过去,被坐在我前面的汉子挡住了,汉子不情愿地挪动身体让他过去;陆续有人去厕所。
有个妇女领着孩子挤到我身边,前面的汉子没让过,轻蔑地哼着东北话:“夹塞哪!”
妇女没听明白他的话,从对方神色上看出端倪,停住脚步,对孩子说:“你自个去,妈在这里等你哟。”
我听了东北话,倍感亲切,问:“您是从东北来的?”
“恩,黑龙江。”他回头看了看我。
“我们是半拉老乡,黑龙江啥地方?”
“尚志,哈尔滨边上。”他脸上露出笑意。
“哦,我曾经在阿城待过,离你那嘎不远哦,亚布力”
“世界著名滑雪场,就在俺县!”他骄傲地说。
“我在那里滑过雪,过了尚志就是海林、牡丹江了,那里有我同学。你们大老远,就是奔世博来的?”
“可不是咋的。”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来的。
“我们从浙江来的,近些,每人得化千元,你们大老远来,得化不少吧?”
“花老了,”他苦笑着“花钱买罪受,自讨苦吃,要知道这样,何苦来的?”
许久,那个穿花格衬衫的年青人回来了,停留在第一排不走了,给周围的人分发世博园地图,转身带笑给东北汉子递了一张。
俗话说:当官不打送礼的。
何况凡人,东北汉子乐意地接过地图。
我轻声地说:“他就是刚才从后面上来,最早上厕所的人。”
“哦——给我溜须来了?”他仔细地点了点前面的人数“原来排在我前面的有二十七人,现在有三十多了,人哪,咋地这样不自觉呢?”
“也怨不得人家,起早贪黑地赶来,图个啥?”他妻子无奈地搭话。
我俩牢骚满腹,对现场管理议论开了。
“九点才开门,机关作风。”
“就不能早些开门,遭老罪了,忽悠国人。”
“为了能拿到预约券,还得排四个多小时的队,太折磨人了,既然是预约,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等。”
“我想:如果24时开放,随到随看,既方便了游客,又增加收入,何乐不为呢?”
“真是的,人休馆不闲,还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他们傻呀——”
“就你俩聪明!”他妻子笑着说“该请你俩当世博会的领导,咸吃萝卜淡操心,谁知道我们能不能拿到预约券?”
“可不是咋地。这么多门,又这么多入口,哎——养足精神,冲吧——”
我俩闲聊扯淡打发时间。
一个工作人员到了门前,我忙问:“同志,怎么领预约券呀?”
“进门之后,有人会给你预约券的,急什么?”
“半夜起来的,饿着肚子来的,我担心领不到票。”
穿花格衬衫的年青人心虚,插嘴说:“谁不是起半夜来的?”
我烦他,夹先抢券,得了便宜卖乖,讽刺地说:“有的人,不见得!”
他哑然。
快九点了,工作人员一队队排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岗位。
九点正,一秒... -->>
一
哎——又累又贵!
——走出世博的人说
也许,累有所获,贵有所值。
为了对公司骨干员工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公司凝聚力,七月初,我带着公司骨干员工29人赴上海参观世博会。
为了能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我们起个大早,在五点前赶到五号门排队等候。到了那里才发现门前人头攒动,我忧心忡忡!担心能否拿到票?既然来了,耐心地等待吧。
天公不作美,雨,间歇落下几场阵雨戏弄人,淋湿了我们,考验着排队等候的参观者,起早饿肚,换来一席之地,来自不易!谁也舍不得离开队伍。有人撑开雨伞,雨伞重叠,大家不管生熟,像筷子筒里的筷子紧紧地挤在一起;没伞的只能挨雨淋,硬挺苦熬!
参观者怨声载道:
“怎么不放人进去?”
“里面巨大的候客厅可以避雨,让参观者淋雨,怎么会事?”
“人性化的设备隔着一道铁栏杆空置着,怪可惜的。”
其实,怨谁呢?我们来得太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酣睡梦乡。
在队伍外围,流动小贩偷偷摸摸地兜售食品
“需要雨伞吗?”
“需要小凳吗?”
“小凳多少钱?”一位妇女问。
“十元。”一个年青小贩从背包里掏出一只塑料折叠小凳,眼睛瞄着不远处的协警。
“我买一只。”妇女掏钱。
小贩迅速地转过身,从身后递过来一只小凳。
协警发现情况,急步而来。
小贩来不及收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开了。
我欣赏着小贩和协警在捉迷藏,非法买卖在这里很有市场。
协警是一个五十来岁男子,走到我跟前。
“请问,几点开园?”我问。
“早哪——七点多进里面排队,九点正,安查——”他大声地告诉我和所有想知道同样问题的人们,省得多费口舌,皱了皱眉头“到你这里,谁知道能不能拿到预约券呢?”
排在我后面的人们骚动了,唧唧喳喳
我回头望去,密密匝匝的队伍已经看不到尾了,为自己担心也后来者担心:能拿到预约券吗?都大老远来的。
“每天对外只有五千张预约券,这么多门在排队等,难说呀!”
此话不无道理。排队等候,我深有体验。在六十年代前后,排队太平常了,买电影票、车票、商品、住旅馆,买轮船票、火车票更甚,都得熬夜排通宵。记得就在黄浦江边的公平路轮船码头和十六浦轮船码头,上海至温州的轮船票很紧张,排队通宵达旦,人们得自己维护秩序,成立临时维持队,一个盯着一个,弄不好,天亮被人蓄意挤乱,白熬一夜!管理人员早早地给每人衣服上用粉笔编号
协警到别处维持秩序去了。
年青小贩又凑到跟前,收了钱,又悄然兜售。
雨歇了,不少人坐在自备小凳上歇息,漫长的苦熬,老站着是挺不过去,高价买凳是明智的选择。
我果断地说:“买一只凳子。”
这时节,太需要流动服务车,卖些吃的、喝的,大家翘盼!
六点多,陆续来了不少管理人员:全副武装的特警和警察、协警、志愿人员等。他们开始维持秩序,拉起布条,把守道口;每组四人,插进队伍,分隔人群。
手握扩音喇叭的警察头头在喊:“不要乱!排成四排,等候进门——”
七点多,第一道铁门终于开启了,被分割开来的人群有秩序地进门了。进门的人群面临着第二次排队,原来排序打乱了,人群疯了似地往前冲,那怕是耽误提鞋工夫,就会落在几百人之后。人潮涌动,参观者像一群难民争先恐后狂奔。女同伴跑丢了一个耳环都不知道,其实,弯腰拣的工夫都没有。参观者疲惫近乎狼狈,个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在文明的世博会门前,国人却无法用文明的脚步进来,令人痛心!
我怕给国家丢脸,被外国人嘲笑!回头望去,清一色的黑头发,没有发现金发碧眼的洋人,也许,他们另有绿色通道,也许,他们受不了起早挨饿之苦,明智地选择放弃。
候客大厅里有许多入口,老弱病残者就近入绿色通道;体力好的往前冲。我跑几十米,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就近拐进通道,经过几十个来回弯道,已经排到了第三排,身后紧跟着俩同伴,其余同伴跑散了,不知去向。
我抬头看着头顶撑开的白色布蓬,立柱上高悬的喷雾降温设备转动着、吐着白雾,心感纳闷:多好的设施,为何不让百姓早些进来,免受雨淋之苦?既然要排如此长久的队,为何不免费提供小凳子?
世博会门口,守候着一群疲惫不堪的人们,有的扶杆打盹,有的低声抱怨,有的再一次难熬的等待开始了。
有人掏出食品充饥。我仨饥肠辘辘,就一人带了少量食品,分着吃,垫垫肚子。
时间长了,有人上厕所,小心翼翼地挤到前面,求守门的工作人员放行,给去方便人的门票上盖戳,回来时,验票放行。
一位穿花格衬衫的年青人从我身边挤过去,被坐在我前面的汉子挡住了,汉子不情愿地挪动身体让他过去;陆续有人去厕所。
有个妇女领着孩子挤到我身边,前面的汉子没让过,轻蔑地哼着东北话:“夹塞哪!”
妇女没听明白他的话,从对方神色上看出端倪,停住脚步,对孩子说:“你自个去,妈在这里等你哟。”
我听了东北话,倍感亲切,问:“您是从东北来的?”
“恩,黑龙江。”他回头看了看我。
“我们是半拉老乡,黑龙江啥地方?”
“尚志,哈尔滨边上。”他脸上露出笑意。
“哦,我曾经在阿城待过,离你那嘎不远哦,亚布力”
“世界著名滑雪场,就在俺县!”他骄傲地说。
“我在那里滑过雪,过了尚志就是海林、牡丹江了,那里有我同学。你们大老远,就是奔世博来的?”
“可不是咋的。”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来的。
“我们从浙江来的,近些,每人得化千元,你们大老远来,得化不少吧?”
“花老了,”他苦笑着“花钱买罪受,自讨苦吃,要知道这样,何苦来的?”
许久,那个穿花格衬衫的年青人回来了,停留在第一排不走了,给周围的人分发世博园地图,转身带笑给东北汉子递了一张。
俗话说:当官不打送礼的。
何况凡人,东北汉子乐意地接过地图。
我轻声地说:“他就是刚才从后面上来,最早上厕所的人。”
“哦——给我溜须来了?”他仔细地点了点前面的人数“原来排在我前面的有二十七人,现在有三十多了,人哪,咋地这样不自觉呢?”
“也怨不得人家,起早贪黑地赶来,图个啥?”他妻子无奈地搭话。
我俩牢骚满腹,对现场管理议论开了。
“九点才开门,机关作风。”
“就不能早些开门,遭老罪了,忽悠国人。”
“为了能拿到预约券,还得排四个多小时的队,太折磨人了,既然是预约,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等。”
“我想:如果24时开放,随到随看,既方便了游客,又增加收入,何乐不为呢?”
“真是的,人休馆不闲,还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他们傻呀——”
“就你俩聪明!”他妻子笑着说“该请你俩当世博会的领导,咸吃萝卜淡操心,谁知道我们能不能拿到预约券?”
“可不是咋地。这么多门,又这么多入口,哎——养足精神,冲吧——”
我俩闲聊扯淡打发时间。
一个工作人员到了门前,我忙问:“同志,怎么领预约券呀?”
“进门之后,有人会给你预约券的,急什么?”
“半夜起来的,饿着肚子来的,我担心领不到票。”
穿花格衬衫的年青人心虚,插嘴说:“谁不是起半夜来的?”
我烦他,夹先抢券,得了便宜卖乖,讽刺地说:“有的人,不见得!”
他哑然。
快九点了,工作人员一队队排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岗位。
九点正,一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