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的子 (1/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淡云阁雨1997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一:
早餐:玉米粥,小菜三盘,馒头,火龙果,香蕉。
刷碗。
大扫除,洗衣服。忙完已经11点50。
火速做午餐:米饭,绿豆粥,蒸红薯,火锅烩菜。
陪小西去公交站,散步兼放风、透气,回来在院子里晒太阳一刻钟,然后回家刷碗,休息的时候,看完了以前剩的半截书酥油。
晚饭:粥。小菜,馒头。
周二:早餐:黑豆黑芝麻花生燕麦核桃粥,石子馍,草莓,香蕉。(破天荒,老西不知道从那弄了点草莓,居然知道给家里买吃的了)。
一个人郁闷,有些委屈,还很伤感,突然又想逃,可一想起小西每天上学的辛苦,11点50,就又迅速进厨房了。
午饭:手工臊子面,小菜,烤馒头。
小西午休的时间,我刷碗,然后继续——去公交站放风。
回来又在健身器材边晒太阳,院子里人很多,大多是老太太和不上班的妇女,和一个女人闲聊,得知,居然和我来自同一个县城,陪读,俩个孩子,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一年级,就在我们小区的院子里读书,因为孩子晚上回家不好好做作业,就被送了托管所,一周才回家一次,费用1000人民币。她只管幼儿园的,也是晚上才回来,她从来不习惯早餐,也不上班,没事就打牌,晒太阳,发呆,逛。也许,这就是钱多的好处吧。
但我的心却突然觉得很凉,然后反省自己,我是不是对小西关心太过。
回屋,从阳台上看学校的操场,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像鸟儿一样,快乐的玩耍,我想起了刚才那女人的孩子,想起那女人的话,孩子周六回来告诉她,每天晚上自己在托管所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且托管所饭菜也不怎么好吃,离学校还不近,每天早晨还得早早起来,也许托管所有车送吧。可一想起送孩子的车,我都打寒颤。
我和旁边的俩个女人都说了句,还是叫娃回家来住多好,这么近啊!反正你又不上班,专门管娃,娃在家肯定比托管所吃的能好点。
话说几分钟后,哪个女人就和另外一个走了,我和旁边的哪一个,同时瞪眼吐舌头,是不是不高兴了?我,忽然就想起了刘墉的文字你做过猪八戒吗?。
事不关己,有时还就是得高高挂起,唯送一声叹息。要不,猪八戒就订给你了。
哎,选择了小区院子里的学校,却把孩子送到离家还有几站远的托管所,那么小的孩子,一年级能有多少作业,娃,还能写不好?当然,对于某些孩子,托管所里有魔力棒,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教给他们坚强。譬如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他们那叫生活所迫,叫真没办法,他们应该感激托管所,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但作为专职陪读,是不是有些失职?孩子是需要榜样的力量去引导的,有些坏习惯,坏毛病,做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而不是直接将他抛给陌生人。
想我家小西,自从幼儿园大班有正式作业开始,从来没有不做作业的现象,一直到五年级,每晚的作业都是我亲自拿红笔批阅,几乎没怎么间断过,有时候上网写字聊天到深夜,甚至凌晨,我都会把作业看了才能睡觉,成一种习惯了,即便是那年我出外一周不在家,都叮嘱母亲不要忘了查作业,母亲初中文化,也如我一般,签名,批阅小西五年级的作业,带过小西的几位老师也都因此对我有了印象,尤其是有一位数学老师,在翻开作业本时,总是惊叹,我把他的工作都做了,有点涉嫌,越权行为。
哎,这人和人的想法和做法啊,还真是迥异。
哎,也许那孩子每天下课都会趴在教室的窗子上看自家屋子的阳台吧。
哎,一步之遥,却每天都不能回家,不能吃到自己妈妈做的饭菜。
这孩子,还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叶落长安上的西京。因为过去口粮紧,母亲为了照顾逃难老木匠的孙子长安而把西京寄养在外婆家,长大后的西京一直对母亲心里有怨恨。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那个母亲确实是心怀慈悲,不得已才那样对自己的孩子。
如今新时代,我们女人真幸福,自己的孩子,想叫婆管也行,想叫爷管也好,想送那个托管就送那个,总之一句,想咋整咋整。
我还是习惯,小西和我在一起。
谁叫咱是妈呢?一生的劳碌命。
躺下继续看自己的书——理想国。
晚饭:绿豆花生粥,凉拌黄瓜条,芝麻凉拌娃娃菜。
吃晚饭的时候,没有给老西盛饭,自己打去,我也不容易,虽然做家务不挣钱,但也不比其它工作清闲,凭什么你上班的回来就像爷。我一直都以为,我在家也是上班呢,没有我日复一日的工作,你小子能安心上班么?
三个人吃饭,没人说一句话。
小西不言语,是因为没心情,没底气,月考考砸了。我暂且理解为她今天终于听了孔夫子的劝告:食不语。
我不说话,是心里窝火难受,觉的紧张忙碌的穷日子真把人过够了,小西每天都是学习学习,作业作业,老西每天都是工作工作,挣钱挣钱,我每天都是闭门不出,围绕着锅台和菜篮子过活,大家都很少有其他方面诸如休闲游逛的开支和消费,说的再准确点,也根本没时间。我回一趟家,都得看老西小西的脸行事,艰难中都没个结果,比包身工还可怕。
还有,不知道这城市的时间是不是转的太快,一天感觉大家都是忙忙碌碌的,忽忽呼呼的一周一周就这么过完了?
想起小西给我讲,霍金的时间论。
再细想我们的日子,绝对绝对的是陷入和完全符合了那个恩格尔定律,而且这些年一直一直的好像都在里面艰难的打转。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家庭经济的长期拮据,都和我密不可分,我责任重大,谁让我不挣钱呢?其实,我感觉现在每天能随心所欲的去菜市和超市“拾东西”都不错了,把饭做好,把全家人的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好,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人不如咱呢?能走到今天,也就是这个理念支撑着我前行,所以我一而再的奉劝自己,就不要再心高的、贪婪的,还奢望什么美容,购物,旅游,扛着高级相机,去做驴子,想的美。对于咱普通百姓来说,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南柯一梦。
有时候啊,我还真是想去过一次花天酒地的大富豪生活,然后就从此消失,嘿嘿,请同志们允许我在嘴上悲观堕落一下下。
不管咋说,这年头,有钱就是硬道理,这话一点错误都没有,嘿,我拜金。
老西今个沉默,俩原因,一是因为昨晚我和他因家中琐事斗了几句。二是,从上个月下旬到现在人家都是勤于工作,比较忙碌,我还算是倾力支持人家工作的。不太骚扰,不太吵闹,不过,人家还是总觉得我这后宫的女人没他理想中的贤淑、宁静。
吃了我的饭,他闷闷的,卧倒沙发,我也早都已经习惯了他这样的高傲和不灵动。
十多年中,多少次的不愉快,无论谁对谁错,大多数都是我先来求和解。
夫妻之间,我觉得已经无需分出高低贵贱。我也承认,在他心里,我就是个小女人,女人有的毛病我基本上都占了一些,我没他境界高,永远都赶不上他,毫无疑问。
反回来说,我能和他相同么,敢和他相同么,那我还叫女人么我?
... -->>
周一:
早餐:玉米粥,小菜三盘,馒头,火龙果,香蕉。
刷碗。
大扫除,洗衣服。忙完已经11点50。
火速做午餐:米饭,绿豆粥,蒸红薯,火锅烩菜。
陪小西去公交站,散步兼放风、透气,回来在院子里晒太阳一刻钟,然后回家刷碗,休息的时候,看完了以前剩的半截书酥油。
晚饭:粥。小菜,馒头。
周二:早餐:黑豆黑芝麻花生燕麦核桃粥,石子馍,草莓,香蕉。(破天荒,老西不知道从那弄了点草莓,居然知道给家里买吃的了)。
一个人郁闷,有些委屈,还很伤感,突然又想逃,可一想起小西每天上学的辛苦,11点50,就又迅速进厨房了。
午饭:手工臊子面,小菜,烤馒头。
小西午休的时间,我刷碗,然后继续——去公交站放风。
回来又在健身器材边晒太阳,院子里人很多,大多是老太太和不上班的妇女,和一个女人闲聊,得知,居然和我来自同一个县城,陪读,俩个孩子,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一年级,就在我们小区的院子里读书,因为孩子晚上回家不好好做作业,就被送了托管所,一周才回家一次,费用1000人民币。她只管幼儿园的,也是晚上才回来,她从来不习惯早餐,也不上班,没事就打牌,晒太阳,发呆,逛。也许,这就是钱多的好处吧。
但我的心却突然觉得很凉,然后反省自己,我是不是对小西关心太过。
回屋,从阳台上看学校的操场,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像鸟儿一样,快乐的玩耍,我想起了刚才那女人的孩子,想起那女人的话,孩子周六回来告诉她,每天晚上自己在托管所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且托管所饭菜也不怎么好吃,离学校还不近,每天早晨还得早早起来,也许托管所有车送吧。可一想起送孩子的车,我都打寒颤。
我和旁边的俩个女人都说了句,还是叫娃回家来住多好,这么近啊!反正你又不上班,专门管娃,娃在家肯定比托管所吃的能好点。
话说几分钟后,哪个女人就和另外一个走了,我和旁边的哪一个,同时瞪眼吐舌头,是不是不高兴了?我,忽然就想起了刘墉的文字你做过猪八戒吗?。
事不关己,有时还就是得高高挂起,唯送一声叹息。要不,猪八戒就订给你了。
哎,选择了小区院子里的学校,却把孩子送到离家还有几站远的托管所,那么小的孩子,一年级能有多少作业,娃,还能写不好?当然,对于某些孩子,托管所里有魔力棒,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教给他们坚强。譬如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他们那叫生活所迫,叫真没办法,他们应该感激托管所,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但作为专职陪读,是不是有些失职?孩子是需要榜样的力量去引导的,有些坏习惯,坏毛病,做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而不是直接将他抛给陌生人。
想我家小西,自从幼儿园大班有正式作业开始,从来没有不做作业的现象,一直到五年级,每晚的作业都是我亲自拿红笔批阅,几乎没怎么间断过,有时候上网写字聊天到深夜,甚至凌晨,我都会把作业看了才能睡觉,成一种习惯了,即便是那年我出外一周不在家,都叮嘱母亲不要忘了查作业,母亲初中文化,也如我一般,签名,批阅小西五年级的作业,带过小西的几位老师也都因此对我有了印象,尤其是有一位数学老师,在翻开作业本时,总是惊叹,我把他的工作都做了,有点涉嫌,越权行为。
哎,这人和人的想法和做法啊,还真是迥异。
哎,也许那孩子每天下课都会趴在教室的窗子上看自家屋子的阳台吧。
哎,一步之遥,却每天都不能回家,不能吃到自己妈妈做的饭菜。
这孩子,还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叶落长安上的西京。因为过去口粮紧,母亲为了照顾逃难老木匠的孙子长安而把西京寄养在外婆家,长大后的西京一直对母亲心里有怨恨。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那个母亲确实是心怀慈悲,不得已才那样对自己的孩子。
如今新时代,我们女人真幸福,自己的孩子,想叫婆管也行,想叫爷管也好,想送那个托管就送那个,总之一句,想咋整咋整。
我还是习惯,小西和我在一起。
谁叫咱是妈呢?一生的劳碌命。
躺下继续看自己的书——理想国。
晚饭:绿豆花生粥,凉拌黄瓜条,芝麻凉拌娃娃菜。
吃晚饭的时候,没有给老西盛饭,自己打去,我也不容易,虽然做家务不挣钱,但也不比其它工作清闲,凭什么你上班的回来就像爷。我一直都以为,我在家也是上班呢,没有我日复一日的工作,你小子能安心上班么?
三个人吃饭,没人说一句话。
小西不言语,是因为没心情,没底气,月考考砸了。我暂且理解为她今天终于听了孔夫子的劝告:食不语。
我不说话,是心里窝火难受,觉的紧张忙碌的穷日子真把人过够了,小西每天都是学习学习,作业作业,老西每天都是工作工作,挣钱挣钱,我每天都是闭门不出,围绕着锅台和菜篮子过活,大家都很少有其他方面诸如休闲游逛的开支和消费,说的再准确点,也根本没时间。我回一趟家,都得看老西小西的脸行事,艰难中都没个结果,比包身工还可怕。
还有,不知道这城市的时间是不是转的太快,一天感觉大家都是忙忙碌碌的,忽忽呼呼的一周一周就这么过完了?
想起小西给我讲,霍金的时间论。
再细想我们的日子,绝对绝对的是陷入和完全符合了那个恩格尔定律,而且这些年一直一直的好像都在里面艰难的打转。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家庭经济的长期拮据,都和我密不可分,我责任重大,谁让我不挣钱呢?其实,我感觉现在每天能随心所欲的去菜市和超市“拾东西”都不错了,把饭做好,把全家人的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好,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人不如咱呢?能走到今天,也就是这个理念支撑着我前行,所以我一而再的奉劝自己,就不要再心高的、贪婪的,还奢望什么美容,购物,旅游,扛着高级相机,去做驴子,想的美。对于咱普通百姓来说,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南柯一梦。
有时候啊,我还真是想去过一次花天酒地的大富豪生活,然后就从此消失,嘿嘿,请同志们允许我在嘴上悲观堕落一下下。
不管咋说,这年头,有钱就是硬道理,这话一点错误都没有,嘿,我拜金。
老西今个沉默,俩原因,一是因为昨晚我和他因家中琐事斗了几句。二是,从上个月下旬到现在人家都是勤于工作,比较忙碌,我还算是倾力支持人家工作的。不太骚扰,不太吵闹,不过,人家还是总觉得我这后宫的女人没他理想中的贤淑、宁静。
吃了我的饭,他闷闷的,卧倒沙发,我也早都已经习惯了他这样的高傲和不灵动。
十多年中,多少次的不愉快,无论谁对谁错,大多数都是我先来求和解。
夫妻之间,我觉得已经无需分出高低贵贱。我也承认,在他心里,我就是个小女人,女人有的毛病我基本上都占了一些,我没他境界高,永远都赶不上他,毫无疑问。
反回来说,我能和他相同么,敢和他相同么,那我还叫女人么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