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长安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孙无忌一番高论轰晕了众臣,也如同一根烧红的铁钎,直接刺进了李世民心中的软肋。
连日来,李世民正为战争与东宫这二者牵联之事,忧心如焚。明面上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可是只要这一仗打下去,军方势力的膨胀、文官集团的衰弱肯定是必然,大唐的未来国策也很有可能就此成形。
换句话说,他长孙无忌想在将来于朝堂之上位列头班,也就不要么容易了。
但长孙无忌的老辣与果决,让李世民都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连日纠结了皇帝的一个大问题,居然被他轻描淡写的就给合着解决了!
仗要打,派皇子监军——派的还是刚刚与长孙无忌联盟的李泰!
“看来辅机是早已体察朕意,知道朕心中最为难的是什么。眼下,他这是多妙的一着棋啊!”李世民心中既惊且叹,“朕要是依了他的派李泰监军,那这个人是辅机举荐的,同时李泰还是辅机的亲外甥与政治盟友。如此,将来朝堂之上倒是可望平衡,以辅机为首的文臣不会被军方一力压倒。可是这样一来,泰儿的名望可就大大提升了。原本他只是文治出众,现在再添武功……辅机,这分明是在给朕选太子啊!”
“前番你给朕选了治儿监国,现在又是泰儿……如此翻云覆雨扭斡乾坤,这个朝廷究竟是朕的,还是你的呢?”
寻思至此,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芒。
长孙无忌垂头拱手而立并未看见,但只觉后背一凉心中微惊。
其实长孙无忌也清楚,他这番话说出来多少有点犯忌,冲撞了皇帝陛下的心中禁地。但是此情此景,他不得不说了——否则就是坐以待毙啊!
在场的众臣都意识到了此时的厉害之处,纷纷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谁还会多言?就连“萧老牛”都乖乖的不吭声了。
李世民收敛了眼中的那一抹利芒,转头看了一眼站在班列之中的魏王,说道:“李泰,你舅舅举荐你去监军,你行吗?”
李泰早已是忐忑万分心中七上八下,听到他父皇这话就差当场跳起来了,急忙站将出来伏地而拜,“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解难、愿为国效力赴汤蹈火!”
“但你没上过战场,不懂军事啊!”李世民不露机锋淡然道,“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作赋吟诗、涂鸦鼓瑟,稍有差池,天诛地灭死伤无数。此一战,更是关乎我大唐社稷的兴亡衰荣。你若代替朕到了前线监军,将士们心中顾忌就会放不开手脚。届时你要是再不懂装懂指手划脚的瞎指挥,如何是好?”
李泰显然是早有准备,这时忙道:“儿臣若蒙父皇不弃派往监军,定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相砥相磨。关于前线征战的战术安排儿臣一概不过问,全由将军们说了算。唯有涉及我大唐国策的战略方针时,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会提醒前线的将军。”
“嗯,你若当真这么做,倒是一个合格的监军。”说到这里,李世民停顿了片刻,说道,“众爱卿,司徒谏言让魏王代替朕去往前线,可否?”
谁敢吱声啊?这分明是长孙无忌联合了李泰,在向皇帝较劲!——两只老虎打架,谁敢掺和呢?
“李泰你先起来吧!”李世民发了令,李泰只得乖乖的起了身站回班列。立于他身后的房玄龄等人,分明看到他粗肥的脖颈间已是冷汗潺潺,朝服的下摆也在轻微的发抖。
“司徒,你的提议,不错。”李世民说道,“此战,朕本待是御驾亲征的,但出于各种原因,无法成行。派个皇子代朕前往,是个不错的点子。但是,朕有这么多皇子,你独何只推荐魏王呢?”
这轻描淡写的一问,恰也如同一柄刀子,冷冰冰亮堂堂的,架在了长孙无忌的脖子上。
朝臣皆知长孙无忌曾与李泰不和,新近突然又尽释前嫌结同政治同盟,原因和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非是弱弱联合以抗强,目标直指东宫。现在在这紧要关头,长孙无忌冒着大不韪的风险强项出头要把李泰推出水面,身为帝王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听之任之?
事关国运与储君,就算帝王心中也是此念,那也不能表现为完全依从了大臣之意。李世民心如明镜何尝不知长孙无忌和李泰这二人,现在在想什么。他也料想到了后果。假如准了李泰去兰州,此战得胜,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李泰做太子?
李泰继承了江山,长孙无忌这个贞观首相、李泰的亲娘舅还有什么理由不是未来的第一权臣?到那时候,李泰能驾驭得了他?以秦慕白为代表军方,能通过这一战与李泰达成默契成为他的股肱心腹吗?不管能还是不能,军方的人今后能与长孙无忌抗衡吗?
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都从李世民的这一问当中,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长孙无忌顿时感觉如同一座大山压来,气都有些喘不顺了。脑中飞快的盘算了一阵,长孙无忌答道:“回陛下,微臣刚才其实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魏王李泰,德望素重人心所向,才学过人谦威得体,又值成年健壮堪能承受军旅之苦,恰是最合适的人选!”
“呵呵,复述得一字不差呀!”李世民笑了。
长孙无忌心里一堵,不敢多言。
“魏王是很出色,但仡今为止仅限于文韬。而行军征战,则是武略。就算朕要培养他修炼一点武略,绝不是这种时候,也绝不能拿这一场关乎社稷存亡的大战来当作试炼。”李世民说道,“就如同一个初学书法的孩童,只用廉价便宜的纸本即可,犯不着用上品的珍贵纸张吧?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书法家,可都是在沙地上练的字。”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和李泰不约而同的心中一凉——完了!被皇帝一眼看穿,然后拦腰给斩了!!!
“朕倒是同意派个皇子去关西监军,但是魏王嘛,也许并非是最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停顿了一下,俯视众臣,朗声道,“不如,就请众卿在朕的儿子当中遴选杰出者,担当此任如何?”
没人敢说话。
这要是说出第二个名字来,不就是摆明了去扇长孙无忌的脸、拆李泰的台吗?
“怎么,难道朕的儿子当中,就没有一个具备此项能耐的?朕的儿子不是龙子,却是酒囊饭袋?”李世民逼问。
还是没人敢说话。这种时候,绝对的枪打出头鸟。谁吭声,谁倒大霉!
今日这看似平静的朝会,实则冷枪暗箭危机四伏。只要有人表态,运气好表得对了,他推荐的那个皇子将来做了皇帝,那么好,他将来肯定要发达。但前提是在发达之前,没有被长孙无忌和李泰给干掉;反之,要是在这时候强出头力挺李泰出任监军,那就表明自己是长孙一党,是在东宫之争的敏感问题上联合给李泰造势、给皇帝施压!——那不是找死么!
现在的情况是,皇帝连长孙无忌的建议都没有完全采纳;长孙无忌尚且如此,他的一些党徒门生们不禁暗忖——我又算哪颗葱?还是别找死了!
<... -->>
长孙无忌一番高论轰晕了众臣,也如同一根烧红的铁钎,直接刺进了李世民心中的软肋。
连日来,李世民正为战争与东宫这二者牵联之事,忧心如焚。明面上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可是只要这一仗打下去,军方势力的膨胀、文官集团的衰弱肯定是必然,大唐的未来国策也很有可能就此成形。
换句话说,他长孙无忌想在将来于朝堂之上位列头班,也就不要么容易了。
但长孙无忌的老辣与果决,让李世民都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连日纠结了皇帝的一个大问题,居然被他轻描淡写的就给合着解决了!
仗要打,派皇子监军——派的还是刚刚与长孙无忌联盟的李泰!
“看来辅机是早已体察朕意,知道朕心中最为难的是什么。眼下,他这是多妙的一着棋啊!”李世民心中既惊且叹,“朕要是依了他的派李泰监军,那这个人是辅机举荐的,同时李泰还是辅机的亲外甥与政治盟友。如此,将来朝堂之上倒是可望平衡,以辅机为首的文臣不会被军方一力压倒。可是这样一来,泰儿的名望可就大大提升了。原本他只是文治出众,现在再添武功……辅机,这分明是在给朕选太子啊!”
“前番你给朕选了治儿监国,现在又是泰儿……如此翻云覆雨扭斡乾坤,这个朝廷究竟是朕的,还是你的呢?”
寻思至此,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芒。
长孙无忌垂头拱手而立并未看见,但只觉后背一凉心中微惊。
其实长孙无忌也清楚,他这番话说出来多少有点犯忌,冲撞了皇帝陛下的心中禁地。但是此情此景,他不得不说了——否则就是坐以待毙啊!
在场的众臣都意识到了此时的厉害之处,纷纷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谁还会多言?就连“萧老牛”都乖乖的不吭声了。
李世民收敛了眼中的那一抹利芒,转头看了一眼站在班列之中的魏王,说道:“李泰,你舅舅举荐你去监军,你行吗?”
李泰早已是忐忑万分心中七上八下,听到他父皇这话就差当场跳起来了,急忙站将出来伏地而拜,“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解难、愿为国效力赴汤蹈火!”
“但你没上过战场,不懂军事啊!”李世民不露机锋淡然道,“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作赋吟诗、涂鸦鼓瑟,稍有差池,天诛地灭死伤无数。此一战,更是关乎我大唐社稷的兴亡衰荣。你若代替朕到了前线监军,将士们心中顾忌就会放不开手脚。届时你要是再不懂装懂指手划脚的瞎指挥,如何是好?”
李泰显然是早有准备,这时忙道:“儿臣若蒙父皇不弃派往监军,定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相砥相磨。关于前线征战的战术安排儿臣一概不过问,全由将军们说了算。唯有涉及我大唐国策的战略方针时,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会提醒前线的将军。”
“嗯,你若当真这么做,倒是一个合格的监军。”说到这里,李世民停顿了片刻,说道,“众爱卿,司徒谏言让魏王代替朕去往前线,可否?”
谁敢吱声啊?这分明是长孙无忌联合了李泰,在向皇帝较劲!——两只老虎打架,谁敢掺和呢?
“李泰你先起来吧!”李世民发了令,李泰只得乖乖的起了身站回班列。立于他身后的房玄龄等人,分明看到他粗肥的脖颈间已是冷汗潺潺,朝服的下摆也在轻微的发抖。
“司徒,你的提议,不错。”李世民说道,“此战,朕本待是御驾亲征的,但出于各种原因,无法成行。派个皇子代朕前往,是个不错的点子。但是,朕有这么多皇子,你独何只推荐魏王呢?”
这轻描淡写的一问,恰也如同一柄刀子,冷冰冰亮堂堂的,架在了长孙无忌的脖子上。
朝臣皆知长孙无忌曾与李泰不和,新近突然又尽释前嫌结同政治同盟,原因和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非是弱弱联合以抗强,目标直指东宫。现在在这紧要关头,长孙无忌冒着大不韪的风险强项出头要把李泰推出水面,身为帝王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听之任之?
事关国运与储君,就算帝王心中也是此念,那也不能表现为完全依从了大臣之意。李世民心如明镜何尝不知长孙无忌和李泰这二人,现在在想什么。他也料想到了后果。假如准了李泰去兰州,此战得胜,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李泰做太子?
李泰继承了江山,长孙无忌这个贞观首相、李泰的亲娘舅还有什么理由不是未来的第一权臣?到那时候,李泰能驾驭得了他?以秦慕白为代表军方,能通过这一战与李泰达成默契成为他的股肱心腹吗?不管能还是不能,军方的人今后能与长孙无忌抗衡吗?
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都从李世民的这一问当中,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长孙无忌顿时感觉如同一座大山压来,气都有些喘不顺了。脑中飞快的盘算了一阵,长孙无忌答道:“回陛下,微臣刚才其实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魏王李泰,德望素重人心所向,才学过人谦威得体,又值成年健壮堪能承受军旅之苦,恰是最合适的人选!”
“呵呵,复述得一字不差呀!”李世民笑了。
长孙无忌心里一堵,不敢多言。
“魏王是很出色,但仡今为止仅限于文韬。而行军征战,则是武略。就算朕要培养他修炼一点武略,绝不是这种时候,也绝不能拿这一场关乎社稷存亡的大战来当作试炼。”李世民说道,“就如同一个初学书法的孩童,只用廉价便宜的纸本即可,犯不着用上品的珍贵纸张吧?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书法家,可都是在沙地上练的字。”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和李泰不约而同的心中一凉——完了!被皇帝一眼看穿,然后拦腰给斩了!!!
“朕倒是同意派个皇子去关西监军,但是魏王嘛,也许并非是最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停顿了一下,俯视众臣,朗声道,“不如,就请众卿在朕的儿子当中遴选杰出者,担当此任如何?”
没人敢说话。
这要是说出第二个名字来,不就是摆明了去扇长孙无忌的脸、拆李泰的台吗?
“怎么,难道朕的儿子当中,就没有一个具备此项能耐的?朕的儿子不是龙子,却是酒囊饭袋?”李世民逼问。
还是没人敢说话。这种时候,绝对的枪打出头鸟。谁吭声,谁倒大霉!
今日这看似平静的朝会,实则冷枪暗箭危机四伏。只要有人表态,运气好表得对了,他推荐的那个皇子将来做了皇帝,那么好,他将来肯定要发达。但前提是在发达之前,没有被长孙无忌和李泰给干掉;反之,要是在这时候强出头力挺李泰出任监军,那就表明自己是长孙一党,是在东宫之争的敏感问题上联合给李泰造势、给皇帝施压!——那不是找死么!
现在的情况是,皇帝连长孙无忌的建议都没有完全采纳;长孙无忌尚且如此,他的一些党徒门生们不禁暗忖——我又算哪颗葱?还是别找死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