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瓶中之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位女同学对二帕特别关照,一位大她十岁,姓王,另一位大她五岁,姓伍,王的家在杭州,父母均是高干,伍的家在南京,父亲是高校里的教授。王和伍都经历过苦难的事情,但她们精神健全,心理成熟,总而言之,她们都是正常的人。正常的人需要友谊,王和伍一到大学的新环境便开始寻找朋友,她们不约而同地看中了二帕,二帕不爱说话,这保证了日后她不会泄露某些秘密,二帕来自僻远的小镇,她们在内心深处觉得高她一等,交往起来有某种优越感,二帕身上还带着一种古怪的灵气,这使她有一种区别于他人的魅力。
王对二帕的好,表现在常常送她一些小礼物,比如发卡,比如胸罩(王专门按照二帕胸围买的,王说用这种胸罩特别舒服),以及别致的圆珠笔,甚至衬衣,在第二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过完寒假的王给二帕带来了许多礼物,王怀着极大的兴奋把它们一一展示给二帕,二帕寒酸的床上顿时琳琅满目,二帕心里充满了不安和感激,这两种东西把她搞得昏头涨脑的,她不知怎样才能自然地不失体面地表现这种感激和不安,因为她从来没有得过别人的礼物。二帕为难地数着这些突如其来的礼物,她认真地数了两遍,然后抬起头来对王说:太多了,加起来都有十样了。王说:真的吗?我都不知道,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样好东西总是想这给二帕正好。王目光灼灼地看着二帕,二帕只干巴巴地说:我也用不了那么多,要不
王一时觉得有点扫兴,说:二帕,算了,你拿着用吧。二帕本着一报还一报的朴素常识,也想到回送王一样礼物,但是直到大学毕业也没送成,二帕与生俱来没有这个习惯,她从来不送别人东西,这跟君子之交淡如水无关。
伍开始的时候喜欢找二帕散步,把自己的书借给二帕看,并且喜欢在排队买饭的时候让二帕插队。
那时二帕和伍同住一个宿舍,这里的宿舍很怪,拾山而建,一层在山脚,二三四层在山腰,五层在山顶,楼梯也不在房子里,而是像码头一样裸露在室外,又宽又长,沿坡而砌。有天早晨伍去打开水,开水房在一层,也就是在山脚,二帕她们的宿舍在五层,正好在山顶,每次打水都像负重爬山一样艰难。
二帕在平台上背英语单饲,教材上的财经单词把二帕搞得心不在焉,她在平台上踱着步,漫无目的地朝山下张望,伍就是这时出现在台阶上的。伍提着四个暖水瓶,四团浓白的水气在伍的腰间摇摇摆摆,伍像挑担上山似的一步一步上着台阶。
二帕在平台上,她在平台上像欣赏风景一样朝下看伍提开水,这时发生了一点事,伍在上到第三层台阶时忽然摔倒了,二帕在平台上看到伍的身体一斜,几团白气呼地一下从伍的脚边腾起,一只铁壳暖瓶嘣嘣嘣地沿着台阶滚下去,二帕着急他说了声哎呀,但她继续站在原地看着,就像伍是一个她所不认识的外系同学。
二帕看到伍从散尽的白气中站起,她脚下是一片亮晶晶的玻璃瓶胆碎片,她朝前后左右看了看,然后抬头又看了看平台,二帕正站在平台的边沿探着头,伍一眼就看到了她,伍喊道:二帕——二帕应着,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和该说什么,她僵硬地站在平台上。
伍看了一地碎片,喘了口气,提着剩下的三个瓶壳上来,她对二帕说:二帕,你居然袖手旁观,不下来安慰安慰我,我提着四个暖水瓶。二帕紧张地嗫嚅着说:我也不知道,我本想下去的。
伍插过四年队,当过两年带队干部,做过三年工人,年纪不大却阅历颇深,成熟且宽容,甚至在指责二帕时也是用嗔笑的形式,这使二帕觉得,这一切并不是因为自己自私自利和冷漠,而完全是因为自己小,不懂事。
二帕当时已经二十岁了,很不小了,只是在奇形怪状的七七级里当了最小的,她们的班级在全校里是出了名的大龄班级,有七八个人是生了孩子才来上学的。
在这样一个成熟了的班级里,二帕失去了学会做人的机会,本来这正是一个绝好的时机,使二帕去尽生涩和别扭,变得柔软自然。在四年的时间里,只要二帕交上一个真正的朋友,这个朋友就可能成为二帕通往人群的一个通道,就如同在一个热闹的聚会中,如果你谁都不认识,你又不愿意和其中的一个交谈,因为你口笨舌拙,生怕露怯,你顾虑重重故作矜持,你只好渐渐成为一个怪物,与这个场合无关,使别人为难,使自己闷闷不乐。
二帕在班上就是这样,她既自卑又敏感,只好自己封闭起来,再度远离人群。
令人心疼的岁月飞逝而去,毕业的时候,二帕被分回她家乡所在的边远省份,王和伍到火车站送她,火车快开的时候,二帕意识到从此就很难看到她们了,她一下感到她们是如此珍贵,如此珍贵的东西部被自己不知不觉地错过了,二帕隔了窗口呜咽着对王和伍说:我再也见不着你们了。她说着这话,心里第一次感到疼痛,她们往日对她的点滴友情和善意,此刻汇成了汹涌的江河,她出声地哭了起来。车就开动了。
二帕要交一个朋友是多么困难,她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孤独地长大,她一点也没意识到她至少需要一个朋友,在火车开动的时刻,她刚刚开始苏醒,契机闪电般地来临,又闪电般地消失了,它身后是列车隆隆的声音,正如闪电之后的雷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地释放着二帕心里的疼痛。
意萍后来说二帕是个问题儿童,这恰恰是个一针见血的断言。
让我们从头开始。
两位女同学对二帕特别关照,一位大她十岁,姓王,另一位大她五岁,姓伍,王的家在杭州,父母均是高干,伍的家在南京,父亲是高校里的教授。王和伍都经历过苦难的事情,但她们精神健全,心理成熟,总而言之,她们都是正常的人。正常的人需要友谊,王和伍一到大学的新环境便开始寻找朋友,她们不约而同地看中了二帕,二帕不爱说话,这保证了日后她不会泄露某些秘密,二帕来自僻远的小镇,她们在内心深处觉得高她一等,交往起来有某种优越感,二帕身上还带着一种古怪的灵气,这使她有一种区别于他人的魅力。
王对二帕的好,表现在常常送她一些小礼物,比如发卡,比如胸罩(王专门按照二帕胸围买的,王说用这种胸罩特别舒服),以及别致的圆珠笔,甚至衬衣,在第二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过完寒假的王给二帕带来了许多礼物,王怀着极大的兴奋把它们一一展示给二帕,二帕寒酸的床上顿时琳琅满目,二帕心里充满了不安和感激,这两种东西把她搞得昏头涨脑的,她不知怎样才能自然地不失体面地表现这种感激和不安,因为她从来没有得过别人的礼物。二帕为难地数着这些突如其来的礼物,她认真地数了两遍,然后抬起头来对王说:太多了,加起来都有十样了。王说:真的吗?我都不知道,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样好东西总是想这给二帕正好。王目光灼灼地看着二帕,二帕只干巴巴地说:我也用不了那么多,要不
王一时觉得有点扫兴,说:二帕,算了,你拿着用吧。二帕本着一报还一报的朴素常识,也想到回送王一样礼物,但是直到大学毕业也没送成,二帕与生俱来没有这个习惯,她从来不送别人东西,这跟君子之交淡如水无关。
伍开始的时候喜欢找二帕散步,把自己的书借给二帕看,并且喜欢在排队买饭的时候让二帕插队。
那时二帕和伍同住一个宿舍,这里的宿舍很怪,拾山而建,一层在山脚,二三四层在山腰,五层在山顶,楼梯也不在房子里,而是像码头一样裸露在室外,又宽又长,沿坡而砌。有天早晨伍去打开水,开水房在一层,也就是在山脚,二帕她们的宿舍在五层,正好在山顶,每次打水都像负重爬山一样艰难。
二帕在平台上背英语单饲,教材上的财经单词把二帕搞得心不在焉,她在平台上踱着步,漫无目的地朝山下张望,伍就是这时出现在台阶上的。伍提着四个暖水瓶,四团浓白的水气在伍的腰间摇摇摆摆,伍像挑担上山似的一步一步上着台阶。
二帕在平台上,她在平台上像欣赏风景一样朝下看伍提开水,这时发生了一点事,伍在上到第三层台阶时忽然摔倒了,二帕在平台上看到伍的身体一斜,几团白气呼地一下从伍的脚边腾起,一只铁壳暖瓶嘣嘣嘣地沿着台阶滚下去,二帕着急他说了声哎呀,但她继续站在原地看着,就像伍是一个她所不认识的外系同学。
二帕看到伍从散尽的白气中站起,她脚下是一片亮晶晶的玻璃瓶胆碎片,她朝前后左右看了看,然后抬头又看了看平台,二帕正站在平台的边沿探着头,伍一眼就看到了她,伍喊道:二帕——二帕应着,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和该说什么,她僵硬地站在平台上。
伍看了一地碎片,喘了口气,提着剩下的三个瓶壳上来,她对二帕说:二帕,你居然袖手旁观,不下来安慰安慰我,我提着四个暖水瓶。二帕紧张地嗫嚅着说:我也不知道,我本想下去的。
伍插过四年队,当过两年带队干部,做过三年工人,年纪不大却阅历颇深,成熟且宽容,甚至在指责二帕时也是用嗔笑的形式,这使二帕觉得,这一切并不是因为自己自私自利和冷漠,而完全是因为自己小,不懂事。
二帕当时已经二十岁了,很不小了,只是在奇形怪状的七七级里当了最小的,她们的班级在全校里是出了名的大龄班级,有七八个人是生了孩子才来上学的。
在这样一个成熟了的班级里,二帕失去了学会做人的机会,本来这正是一个绝好的时机,使二帕去尽生涩和别扭,变得柔软自然。在四年的时间里,只要二帕交上一个真正的朋友,这个朋友就可能成为二帕通往人群的一个通道,就如同在一个热闹的聚会中,如果你谁都不认识,你又不愿意和其中的一个交谈,因为你口笨舌拙,生怕露怯,你顾虑重重故作矜持,你只好渐渐成为一个怪物,与这个场合无关,使别人为难,使自己闷闷不乐。
二帕在班上就是这样,她既自卑又敏感,只好自己封闭起来,再度远离人群。
令人心疼的岁月飞逝而去,毕业的时候,二帕被分回她家乡所在的边远省份,王和伍到火车站送她,火车快开的时候,二帕意识到从此就很难看到她们了,她一下感到她们是如此珍贵,如此珍贵的东西部被自己不知不觉地错过了,二帕隔了窗口呜咽着对王和伍说:我再也见不着你们了。她说着这话,心里第一次感到疼痛,她们往日对她的点滴友情和善意,此刻汇成了汹涌的江河,她出声地哭了起来。车就开动了。
二帕要交一个朋友是多么困难,她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孤独地长大,她一点也没意识到她至少需要一个朋友,在火车开动的时刻,她刚刚开始苏醒,契机闪电般地来临,又闪电般地消失了,它身后是列车隆隆的声音,正如闪电之后的雷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地释放着二帕心里的疼痛。
意萍后来说二帕是个问题儿童,这恰恰是个一针见血的断言。
让我们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