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致一九七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闻到猪屎味的时候猪仓就到了。到处都是猪屎的气味,甚至连路旁的一株龙眼树都像沾上了猪屎,但仔细看,龙眼树根本就是干净的。
事实上就是这样,空气中到处都是猪屎的气味,因为这里有着南流县食品公司的猪仓,国营单位,有好几排房子,房子里隔着很多猪栏,每个栏里都有七八头十几头大肥猪,猪仓的职工穿着高筒雨鞋,围着一条深蓝色的围裙,围裙的上方用深红的颜料印着“南流县猪仓”几个字,多么神气!多么了不起!国家的职工,猪也是国家的猪,所以猪也是神气的,它们比私人的猪要干净。工人穿着长筒雨鞋,用一把大铁铲把每个猪栏角落里的猪屎铲出来,然后用一根橡胶水管哗哗冲洗地面,铁铲刮得水泥地嘎嘎响,自来水是清亮的,冲得再多也不怕浪费的,这就是公家猪的气派。
通住猪仓的路上到底有着猪屎,我们看到了,在路中间,有一滩暗黄的东西,我们满心欢喜,肩着空畚箕奔过去,正是猪屎无疑!猪屎啊猪屎,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如同掉队的士兵终于找到了队伍,又如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找到了组织,这时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蓝天之下,在火红的木棉花旁边,红旗迎风招展,我们碎步趋前,一把捧过红旗的一角,侧着头,脸贴在上面,热泪滚滚“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深远的歌声烘托着,激动人心。当然这是红色娘子军里的吴清华,不是我们,但激动的心情是一样的。平静下来,我们发现面前不是迎风招展的红旗,而是一滩猪屎,由于心情激动,我们夸大了事实,以为猪屎有牛屎那么大,那么厚,但猪屎就是猪屎,在阳光下晒得发焦,像纸一样薄,像锅巴那么硬,用棍子一捅就裂开了,拨到空了半日的空畚箕里,聊胜于无。路中央的猪屎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运猪的猪笼里掉下来的,通往南流县猪仓的路不是国道,一般只适合走拖拉机,在七十年代的南流,拖拉机比卡车还少见,运猪都是用单车,猪装在猪笼里,绑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一个男人又一个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身后躺一头两百斤重的大肥猪,这样的场面经常出现在城乡的大小道路上,如果我会画画,我肯定要画一幅运猪图,一条s形的乡道,从远处一直伸展到近处,自行车一辆接一辆,绵绵不绝,大肥猪要画得比人和自行车都大几倍,一律的肥头大耳,一律的眉开眼笑,因为猪是没有痛苦的,不像牛,牛会哭,猪不会。猪躺在猪笼里,就像攀登珠峰的人躺在睡袋里,就猪而言,猪笼肯定比睡袋舒服,又透气又凉爽,每个窟窿有拳头那么大,正好用来拉屎。猪屎很不少,所以在风俗画运猪图里我要把猪屎画出来,一摊又一摊,一摊又一摊,我要画得特别圆,如果路是棕色的,屎就画成金黄色,如果我把路画成黄色,屎就处理成深褐色。在我的理解中,如果一幅画出现了屎,肯定就是现实主义,如果屎变成了金黄色,可能就是超现实主义,但这事情不用我操心,我把猪屎拨到畚箕里就行了。
解放牌大卡车,它运了一车生猪从公路上突驶而过,这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镇上的人会惊呼,哗,好大一车猪喔,这种话语方式跟二十一世纪大都市的时髦族如出一辙,盖因为南流跟广东接壤,属于粤语地区。解放牌大卡车里的肥猪不用关猪笼,它们站在车厢里,一只紧挨另一只,周身浑圆,喜气洋洋。不知为什么,猪总是唤起我喜悦的心情,整整一卡车猪在一起,简直就是喜上加喜,又娶媳妇又过年。大卡车里的猪一眨眼就过去了,那不是给南流人民享受的,一只猪,只要坐上了大卡车,就是运到大城市去,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而我们支援社会主义的方式是捡猪屎。
在拾肥的日子里,看到满满一卡车的猪我就会想到猪屎。但卡车里的猪根本不可能把屎拉到公路上,它们的屎在卡车里。我打听到,猪运到梧州,路上要走一天,运到广州,要走差不多两天,在拾肥的日子里,每看到一卡车生猪从公路上驶过,我就痛感猪屎叭叭落在车厢里,从早到晚,落个不停,等卡车到达梧州或广州,车厢里早就积了厚厚一层,那得有多少担啊!我愿意像铁道游击队那样,扒上飞奔的列车,我将身手敏捷,身轻如燕,我站在公路边,看到运猪的卡车开过,一闪身抓住车厢接缝处的铁把手,右脚一蹬,左腿一跨,成功地降落在车厢里,车厢里的猪太挤,没有落脚之地,即使有,也会踩着猪屎,我将骑在猪背上,一路飞驰到梧州。
有关猪屎的幻想,多么天方夜谭,多么三八!但有关牛屎的幻想,却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掉转头一路走到十二仓,大片的水田就会出现在眼前,有时是一片青绿,有时是一片金黄,如果有风吹来,就是稻浪滚滚。稻田的中间,是一条泥路,路是直的,我们远远就看到了一堆深褐色的东西,这是真的,强大的预感使我们停住了脚步,我们远远地望着它,片刻之后又猛醒,我们奔跑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近,除了牛屎,它不可能再是别的什么了。啊,牛屎!
牛屎携带着青草和记忆,在十二仓那边的路上。
一九七五年,我和高红燕在六感大队水冲生产队的稻田上放鸡,由鸡蛋想到了鸡屎,又由鸡屎想到了牛屎和青草、花和猪屎,以及和屎有关的各种事情,鸡屎狗屎牛屎猪屎,各种农家肥滚滚而过,记忆犹新,唯独鸡蛋全无印象,集体的鸡下的蛋到哪里去了,我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闻到猪屎味的时候猪仓就到了。到处都是猪屎的气味,甚至连路旁的一株龙眼树都像沾上了猪屎,但仔细看,龙眼树根本就是干净的。
事实上就是这样,空气中到处都是猪屎的气味,因为这里有着南流县食品公司的猪仓,国营单位,有好几排房子,房子里隔着很多猪栏,每个栏里都有七八头十几头大肥猪,猪仓的职工穿着高筒雨鞋,围着一条深蓝色的围裙,围裙的上方用深红的颜料印着“南流县猪仓”几个字,多么神气!多么了不起!国家的职工,猪也是国家的猪,所以猪也是神气的,它们比私人的猪要干净。工人穿着长筒雨鞋,用一把大铁铲把每个猪栏角落里的猪屎铲出来,然后用一根橡胶水管哗哗冲洗地面,铁铲刮得水泥地嘎嘎响,自来水是清亮的,冲得再多也不怕浪费的,这就是公家猪的气派。
通住猪仓的路上到底有着猪屎,我们看到了,在路中间,有一滩暗黄的东西,我们满心欢喜,肩着空畚箕奔过去,正是猪屎无疑!猪屎啊猪屎,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如同掉队的士兵终于找到了队伍,又如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找到了组织,这时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蓝天之下,在火红的木棉花旁边,红旗迎风招展,我们碎步趋前,一把捧过红旗的一角,侧着头,脸贴在上面,热泪滚滚“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深远的歌声烘托着,激动人心。当然这是红色娘子军里的吴清华,不是我们,但激动的心情是一样的。平静下来,我们发现面前不是迎风招展的红旗,而是一滩猪屎,由于心情激动,我们夸大了事实,以为猪屎有牛屎那么大,那么厚,但猪屎就是猪屎,在阳光下晒得发焦,像纸一样薄,像锅巴那么硬,用棍子一捅就裂开了,拨到空了半日的空畚箕里,聊胜于无。路中央的猪屎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运猪的猪笼里掉下来的,通往南流县猪仓的路不是国道,一般只适合走拖拉机,在七十年代的南流,拖拉机比卡车还少见,运猪都是用单车,猪装在猪笼里,绑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一个男人又一个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身后躺一头两百斤重的大肥猪,这样的场面经常出现在城乡的大小道路上,如果我会画画,我肯定要画一幅运猪图,一条s形的乡道,从远处一直伸展到近处,自行车一辆接一辆,绵绵不绝,大肥猪要画得比人和自行车都大几倍,一律的肥头大耳,一律的眉开眼笑,因为猪是没有痛苦的,不像牛,牛会哭,猪不会。猪躺在猪笼里,就像攀登珠峰的人躺在睡袋里,就猪而言,猪笼肯定比睡袋舒服,又透气又凉爽,每个窟窿有拳头那么大,正好用来拉屎。猪屎很不少,所以在风俗画运猪图里我要把猪屎画出来,一摊又一摊,一摊又一摊,我要画得特别圆,如果路是棕色的,屎就画成金黄色,如果我把路画成黄色,屎就处理成深褐色。在我的理解中,如果一幅画出现了屎,肯定就是现实主义,如果屎变成了金黄色,可能就是超现实主义,但这事情不用我操心,我把猪屎拨到畚箕里就行了。
解放牌大卡车,它运了一车生猪从公路上突驶而过,这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镇上的人会惊呼,哗,好大一车猪喔,这种话语方式跟二十一世纪大都市的时髦族如出一辙,盖因为南流跟广东接壤,属于粤语地区。解放牌大卡车里的肥猪不用关猪笼,它们站在车厢里,一只紧挨另一只,周身浑圆,喜气洋洋。不知为什么,猪总是唤起我喜悦的心情,整整一卡车猪在一起,简直就是喜上加喜,又娶媳妇又过年。大卡车里的猪一眨眼就过去了,那不是给南流人民享受的,一只猪,只要坐上了大卡车,就是运到大城市去,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而我们支援社会主义的方式是捡猪屎。
在拾肥的日子里,看到满满一卡车的猪我就会想到猪屎。但卡车里的猪根本不可能把屎拉到公路上,它们的屎在卡车里。我打听到,猪运到梧州,路上要走一天,运到广州,要走差不多两天,在拾肥的日子里,每看到一卡车生猪从公路上驶过,我就痛感猪屎叭叭落在车厢里,从早到晚,落个不停,等卡车到达梧州或广州,车厢里早就积了厚厚一层,那得有多少担啊!我愿意像铁道游击队那样,扒上飞奔的列车,我将身手敏捷,身轻如燕,我站在公路边,看到运猪的卡车开过,一闪身抓住车厢接缝处的铁把手,右脚一蹬,左腿一跨,成功地降落在车厢里,车厢里的猪太挤,没有落脚之地,即使有,也会踩着猪屎,我将骑在猪背上,一路飞驰到梧州。
有关猪屎的幻想,多么天方夜谭,多么三八!但有关牛屎的幻想,却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掉转头一路走到十二仓,大片的水田就会出现在眼前,有时是一片青绿,有时是一片金黄,如果有风吹来,就是稻浪滚滚。稻田的中间,是一条泥路,路是直的,我们远远就看到了一堆深褐色的东西,这是真的,强大的预感使我们停住了脚步,我们远远地望着它,片刻之后又猛醒,我们奔跑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近,除了牛屎,它不可能再是别的什么了。啊,牛屎!
牛屎携带着青草和记忆,在十二仓那边的路上。
一九七五年,我和高红燕在六感大队水冲生产队的稻田上放鸡,由鸡蛋想到了鸡屎,又由鸡屎想到了牛屎和青草、花和猪屎,以及和屎有关的各种事情,鸡屎狗屎牛屎猪屎,各种农家肥滚滚而过,记忆犹新,唯独鸡蛋全无印象,集体的鸡下的蛋到哪里去了,我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