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醉眼看金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见她将全身衣服一件件的脱去,在水声淙淙的山峡中,金黄色的阳光照耀着一个绝世无伦的美丽身体。陈家洛只觉得一阵晕眩,不敢正视,但随即见到她天真无邪的容颜,忽然觉得她只不过是一个三四岁的光身婴儿,是这么美丽,可是又这么纯洁,忽想:“造出这样美丽的身体来,上天真是有一位全知全能的大神吧?”心中突然弥漫着崇敬感谢的情绪。

    香香公主慢慢抹去身上的水珠,缓缓穿上衣服,自怜自惜,又复自伤,心中在想:“这个身体,永远不能再给亲爱的人瞧见了。”抹干了头发,又去偎倚在陈家洛的怀里。

    陈家洛道:“我跟你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还记得么?”香香公主道:“记得,你还教我一个歌,说是:‘一年虽只相逢一次,却胜过了人间无数次的聚会’。”陈家洛道:“是啊,咱俩不能永远在一起,但真神总是教咱俩会见了。在沙漠上,在这里,咱俩过得这么快活,虽然时候很短,但比许多一起过了几十年的夫妻,咱俩的快活还是多些吧。”

    ——选自书剑恩仇录第十九回

    香香公主是人类最纯洁心灵、最美好的德行与最美丽的容颜的集中代表。荷马史诗中的海伦的美,那是一种掠夺的诱惑。美在这里,带来的是万千杀戮,血流千里,是暴力的动力源泉。在人性的天平上,美与邪恶不自觉地站在了一边;而香香公主的美,是神灵赐予凡尘俗子心灵净化的力量。美在这里,是使一切武力瘫痪,好人更向善,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法抗拗的圣谕。上到一国之君,一帮之主,下到普通兵士,看到她的美貌时,无一例外地自惭形秽。她给予人的是感召,与污秽、粗俗、邪念、亵渎无关。

    她的美,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有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勉强可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齿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望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而香香公主则使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敌兵武器纷纷坠地。“来归”不是相互抱怨,而是心中不自觉的愉悦与宁静。她的善,只有但丁神曲中的女神贝雅特丽齐堪与媲美。“善女人呀,因为你的缘故,地上的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你命令我,正是看重我;假使我现在已经办妥了,我还觉得服从你太迟了。”面对这样一个“造化钟神秀”的精灵,除了尽情享受她美与善的恩泽,除了赞叹与震撼,还能做些什么呢?

    香香公主天真烂漫,但也是感伤的。她为一切弱小生命的疼痛与陨落而落泪,为一切暴力与仇恨而悲伤。“男人真是奇怪,大家不高高兴兴地一起跳舞唱歌,偏要打仗,害得多少人送命受苦,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

    她的感伤与中国传统的常说的感时伤世是不同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心有郁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投射型的“有我之境”而她对于世事经验很多时候是浑然无知的,也正是如此,她的感伤往往来源于她当时所看到的每一个纤细的现实,是清爽健康,哀而不伤的。她的感伤与英国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中的敏感忧郁也不同。斯泰恩感伤旅行中的约里克是英国感伤文学的典型人物。他多愁善感,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触动他那敏感的神经,动辄为一头驴,或几只笼中的小鸟落泪。而且,他将敏感性视为人最宝贵的东西,认为“敏感性,这是我们一切珍贵的喜悦感情和我们一切高尚悲哀取之不尽的源泉”他的感伤是人们在工业革命初期,一面对资本主义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灾难表示出来的忧虑,一面又开不出救治社会疾痼的良方,只剩下厌世和绝望的情绪;是在世事的种种不平中,铸就的自怨自艾。香香公主的感伤则来自对自然、生命最虔诚的相信,她不多愁善感,也非牢骚满腹,她给予万物的是具有人类学意义上广博的家。

    如果说约里克的眼泪是酸涩无力的,是脆弱的,那么香香公主的眼泪则是晶莹剔透的,是坚强的。从她挺身而出,面对清朝军队的挑衅这一点就能看出。

    一种是凡人的忧郁与愤懑,一种是神的怜悯与博大。

    她相信自己的相信。她不惮以最好的善意去揣度每一个人。她意识不到人世间诸种的丑恶与凶险。当陈家洛把她当成商品出卖时,她于事实毫不知晓。陈家洛由于愧疚、悲痛、无奈而眼眶发红时,她还以为是他想家了。于是“两行泪水从脸上流了下来,惊道:‘干么你伤心啊?啊,你定是想起了你妈妈,想起了从前唱这歌的人。咱们别唱了。’

    她最后答应,并不是因为接受了陈家洛对她讲的舍身取义的逻辑。而是因为爱而勇敢。“一个美丽无伦的背影中流露着无限的凄苦,无限的温柔。她慢慢地转过身来,说道:‘你要我做什么,我总是依你。’”

    当她转身的那一瞬间,一颗纯洁而高贵的心在饱经沧桑的居庸关上,破碎地飘落一地。

    在灵魂上,陈家洛与香香是无法较量的。他的痛苦与悔恨远远不足以弥补他的罪恶、龌龊与自私。试想,如果乾隆要的人不是他的恋人,估计他痛苦都不会痛苦。他肯定会兴高采烈地去帮忙掠取。当人们在为着社会历史变革的渺茫希望高呼时,又有谁去理会在这过程中真正作出牺牲的个体苦痛呢?特别是以一个所谓拯救百姓苍生高标为借口。

    陈家洛与香香公主,一个爱在现实,一个爱在心灵。香香公主纯洁,天真,无私心,爱得真诚,单纯带来的并没有爱的专制与残忍,不是以爱的名义将对方进行绑架。当然,这里面有着男性权力中心的思想在作祟。所以,让香香只喜欢陈家洛,而没有喜欢乾隆。否则,故事就会更复杂。陈家洛尽管爱的是两个,但在他的内心是有区别的。在美神一般的香香公主面前,谁都无法抵挡。尽管他本来是喜欢霍青桐的。然而,霍青桐美丽,能干,很有谋略,而且善解人意,她更符合普通人妻子的标准。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都会作出决定。人们往往不相信纯洁与善良的东西,认为非伪则假,或者认为是天真与幼稚,或者是无法长时间去感受着浪漫,只能以俗人之心去猜度与怀疑这个世界上的东西。而所谓拯救天下百姓只是一个借口,在陈家洛身上更是荒谬至极。

    居然,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香香对乾隆的归顺上。他爱的其实不是香香,而是自己。他不是自己牺牲,他要求的是别人去牺牲。

    香香公主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陈家洛展现自己的身体,陈家洛不敢看,等发现她那光洁美丽得像婴儿的身体时“忽想:‘造出这样美丽的身体来,上天真是有一位全知全能的大神吧?’心中突然弥漫着崇敬感谢的情绪”身体在这里,不是书写欲望的空间,而是灵魂飞升的扶梯。在真爱与美的面前,陈家洛是没有力量去面对的。

    美往往就是这样被摧毁的。或者说,从一开始,香香公主就注定是要毁灭的。她给予陈家洛的是灵魂的幸福,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惭形秽。人都是有惰性的。在紧急关头,人很习惯让渡那种让自己认为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在情感上尤为如此。或者说,作者在写作中,没有使得乾隆喜欢的是霍青桐,弄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本身就说明了人们思维上的很多隐秘的东西。

    香香公主之于现实中具有浪漫情愫、热情与梦想的人们,正如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奥威史雷格尔之于海涅。海涅自己的第三首十四行诗中这样热情地歌颂这个把德国诗歌从矫揉造作引向真实的人:

    最危险的害虫:怀疑的思想,它像匕首一样,

    最厉害的毒药:对自己的力量失去信心,

    这几乎啮坏我生命之髓,

    我是一株幼苗,我全靠它支撑。

    你抱怨这可怜的幼苗,

    你让它在你善意的词句上缠绕,

    我高贵的大师,为此我向你致意,

    这瘦弱的幼苗会有一天开花结实。

    香香公主的死是诗人之死。爱情胜过了死的恐惧。她注定属于天堂宠爱的天使,凡尘俗世是留不住她的。

    这个形象的塑造是艺术的。去求证或苛责其真实性是愚蠢的。它赋予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上审美的愉悦,是对人类俗世深情的最后一瞥。

    香香公主的隐喻性的存在,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显得格外亮眼。套用一下北岛的诗歌,可以说是:“告诉你吧,世界,我——相——信”“我相信天是蓝的,我相信雷有回声,我相信梦是真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