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但求魂梦与君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光绪二十五年立夏
杭州城郊
“湘青姐姐!湘青姐姐!”外头传来一阵清脆耳的女娃声,还伴随着细碎的脚步。
“我在里头,是珍珠吗?进来吧?”
名叫珍珠的女孩马上纯熟的往里间寻去,只见湘青正坐在绣架前对她浅浅的微笑着。
“湘青姐姐,咱们今儿个下午,是不是不上学堂?”年约八岁的珍珠问道。
湘青先收了针线,再抽出绣帕来帮珍珠擦了擦汗道:“瞧你跑的一头汗,如今天气渐渐热了,有什么急事,值得你这么慌张?还有,是谁说不用上学堂的啊?”
当年湘青与外婆先是回返她所居住的江苏故里,一年后外婆便以想换个新环境为由,搬到杭州来,凭着一手刺绣的功夫,不但祖孙俩日常的温饱绝没问题,甚至能送湘青上学堂去。
老太太搬离旧居的最大原因,其实是为了不让湘青承受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之苦,她当然也可以跟大伙儿解释说湘青是女儿与在京城所嫁的丈夫生下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妻双双因急病饼世,小小湘青才不得不跟着自己回江南来。
然而年岁老大的她,对世事已看得透彻,认为自己实在毋需再为别人的想法、看法浪费任何时间,干脆就搬个家,让一切从头来过,而且如今时势不同了,女子固然也得习一技之长,能够读书认字就更好,于是在祖孙俩相依为命的十年当中,顾老太太便省吃俭用的筹出学费来,硬是让湘青成为附近人家戏称的“女秀才”
这么多年来,她们虽然不再动用当年那少年郎留下的银两,却也始终凑不回两百两,饶是如此有心偿还,最后的一场重病,仍是花尽了那笔钱。
如今湘青一人独居,除了日常以刺绣维生之外,也抽出时间来教附近没有钱上学堂的孩子读书认字,一来是因为她的确喜欢做这件免费的事,二来也算答谢多年来左邻右舍对她的帮忙和照顾,更何况她一直以为中国若要进步,推广教育必定是最基础的工作。
“是大毛说的,他说他娘下午要来跟你说媒,你忙着嫁人都来不及了,哪还有空教我们写字?”
王大婶要来跟她说媒?湘青闻言为之一愣,还来不及跟珍珠说些什么,门外已先传来另一个声音。
“你这个丫头,我才到厨房打个转,回头就不见你的人影,”珍珠的母亲摇着檀香肩走过来,顺手一收,便轻敲女儿的头说:“你爹正在用大秤秤人哩,好记录下来,等立秋再秤一次,看你们在夏天里是养胖了,还是变瘦了,独独找不到你这丫头,还不快回去。”
珍珠不敢再多说,而且也惦着秤人好玩,马上一溜烟的跑走了,湘青遂跟着起身招呼道:“采姨,这边浅窄,我们到外间去坐吧?”
林吴采推辞说:“不用麻烦了,老街坊,还客气什么?这绣房较清凉,坐这就好,”说着便率先坐下,然后把手中那小小的瓷瓶递过去说:“哪,这是用自家李子榨汁混入酒中的‘驻色酒’,俗语说:‘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虽然你天生丽质,实在不必像我们做这些徒劳无功的事,不过过节嘛,应应景,热闹、热闹也好。”
以前外婆在世时,与家中公婆早逝的林吴采最是投缘,情同母女,顾老太太过世之后,林吴采自然而然也把湘青当成自家甥女看待,日常用品食物,只要自家有一份,肯定不少湘青这一份,可惜她与丈夫加上孩子一家八口,都只靠一份薄田过活,当年实无余力帮助湘青偿还债务,至今夫妇俩为此事耿耿于怀。
“谢谢采姨,”湘青接过来说:“刚才珍珠说的事,是真有。”
林吴采挥一挥扇子,一脸的不以为然。“真亏王大嫂想得出来,那样的人,也敢拿来跟你说媒,放心,刚刚在过来之前,我已经帮你回绝掉她了。哼!陈家豆廨店的掌柜,都一把年纪,儿子再过两年也可以娶媳妇儿了,竟然还要你做填房,你说这是不是撑饱了,什么豆腐他都想乱吃一通?”
湘青见她忿忿不平,自己反倒不怎么生气,只是原本就已悲凉的心情,不禁再添一分萧瑟。
“采姨,五年前我进过那种地方,也难免大家会多想,我都不气了,您气什么?若是气坏了身子,那不就更不划算了?”
“湘青,”她一手执扇摇啊摇的,一手拉住湘青的手道:“五年前你也不过才进那地方三天,就有人为你赎身,详细情形你既从来不说,我也就不想提起,别人不知道倒罢了,这附近乡里,谁人不晓你卖身的原因呢?那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啊;就算那儿是个染缸罢了,你才沾那么一下,五年下来,颜色也该褪尽了,再怎么说,也轮不到陈家那老头啊,我看王大嫂是热昏了头,教我怎么能不气呢?”
湘青起身转个话题道:“竹、足同音,笋为竹的嫩芽,吃了可以健脚,姨父长年在田里劳动,最需要此味,我特地煮了一大盘,让您端回去沾麻油酱油吃。”
她已转向灶间走去,林吴采的声音犹自追过来说:“要我端回去成,不过你也得一起来,我特地红烧了一尾大黄鱼哩。”
不到灶间,湘青才得以放松脸上的表情,缓缓呼出一口气。
五年了,若说五年前的那三天是场噩梦,那最后的一夜便是场惊喜交加的美梦,当她从厨房端了六样清爽可口的小菜返回幽斋时,关浩已不见人影,而过了莫名所以的半个时辰后,到幽梦斋来的,竟仍非关浩。而是满面春风,送志恭喜的浮香阁楼姨娘。
“雨荷,你收拾了一下,待会儿我差人送你回去。”
“回去?姨,你要我回哪里去?”
“回香扇里,你的家去啊,怎么?关大爷没跟你说他已经花了三百两银子帮你赎身了吗?”她无视于湘青惊诧的表情,继续滔滔不绝的往下说:“你先回去等着,我看过不了多久,关大爷一定会置个香巢,把你接了去;喷喷喷,才不过一夜‘功夫’就掳获了关大爷这条大鱼,我真是低估你了,若不是有言在先,我还真舍不得让他把你赎了去,你留在这里一年,说不定我一辈子就都不愁吃穿了。”
诚如那姨娘所说,一夜“功夫”让关浩甘心花了三百两银子为她赎身,这其中“奥妙”已经够引人遐思的了,如果自己再信誓旦旦的说那晚其实什么也没发生,关浩和她是清白的,会有人相信吗?说不定还会引来“此地无银三百两”之讥,甚至造成越描越黑的结果。
这正是连亲如采姨,湘青都不知该从何说起的主因,实在是有口难言啊。
萍水相逢,关浩不但没有呛篁她,而且还花了三百两为她赎身,这份大恩大德,真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有机会得以回报,而他那挺拔的身影,更是镂刻在自己心中,几年下来,几乎已快成为永世鲜明的印记了。
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好?是本性敦厚良善吗?或者只是一时起了同情之心?午夜梦回,湘青也常如此一遍又一遍的自问着,甚至有时还会怀疑关浩只是一个幻影,并非真人,因为她毕竟没有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然而他的怀抱却又是那么的真实,让人无论如何也忘不了。
湘青甩一甩头,由得辫子摇晃,并告诉自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这些年来,因有“艳名”在外的关系,提亲的人每每望而却步,不过她绣花教书,日子也未曾空闲过,更何况心中老有个似真似幻的影子在,所以湘青从不觉得日子孤单冷清,更不觉得有对荒谬的提亲之事生气的必要。
“采姨,您来看看我今年的笋挑的好不好?您若说好,那就可见我真的出师了。”
林吴采闻声刚从绣房里踏出来,便和湘青一起听到有人在外头喊着:“请问顾姑娘在吗?”
湘青放下竹笋,迎上前道:“福伯,我在这里。”
来人果然是叫陈福的中年男人,他代表“主人”过来跟湘青购买绣品已有近半年的时间,内容包罗万象,举凡衣裙鞋袜,莫不出手大方而且从不催逼,让湘青还能为别人绣制什物,这大半年有陈福这位大主顾在,湘青还真是得以存下了一笔小小的款子。
“福伯可是要过来拿上次嘱我绣的裙幅,”湘青略带歉意的说:“可能还要两日才能绣好。”
“不急不急,”陈福似乎比她还要紧张的说:“顾姑娘稍慢,我今天并非为了裙幅而来。”
“湘青,”一旁的林吴来接过她手中的竹笋说;“你忙,我先回去准备准备,待会儿再叫珍珠来请你过去吃中餐,陈爷若是不急着走,也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陈福自然又辞谢了一番,林吴采才赶着回家去了。
“这是我家主人要我送来的薄礼,还请姑娘赏脸收下。”
湘青自篓洞中看清陈福送来的物品,不禁大吃一惊,连忙推辞道:“我们寻常百姓,立夏吃吃蚕豆、樱桃,应应景就罢了,怎么好吃这难得的王瓜,以及现时罕有的批杷?福伯,这礼物太贵重了,湘青万万不能收。”
陈福却已迳自将礼物放下道:“收得,收得,我家主人爱极姑娘的绣工,说是二十几年罕见的精品,而且今日陈福前来,实则还有一事相求,所以求姑娘一定要先收下这份薄礼,否则陈福便更加无法开口了。”
这半年相处下来,湘青对于从不挑剔她绣品的陈福,自有一份尊重在,现在又听他说的恳切,便也不得不先点了头。
“这礼我收下,分予街坊邻居尝尝‘新’就是,”她请陈福入坐,再说:“福伯,您有什么事要吩咐我的,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这大半年来,我托姑娘绣的种种物品,实则有一大半送至北京城去,我家大小姐尤其喜爱姑娘的巧工,近日因府中需要一批精巧的绣品,所以想请姑娘走一趟京城,短则八个月,长则一年,酬金丰厚,衣食无虞,工成之后,必再送姑娘南运,此次北上,也由我一路护送,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短则八个月,长则一年?湘青不免有些犹豫,她倒是信得过陈福,相信他没有理由花大半年的时间,以及堪称钜额的酬劳骗子然一身的自己,只是离开南方便是一年,京城自己可住得惯?
京城?湘青蓦然想起那小小的玉连环,还有为她赎身的关浩,外婆至临终前,都还念念不忘当年解她们祖孙两人燃眉之急的“小兄弟”而浮香阁的姨娘也曾说了句:“一出手就是三百两,不愧是从京城过来的公子哥儿。”
虽说人海茫茫,但若到京城找人,总比远在杭州的机会要多一些,况且在香扇里一日,类似王大婶说媒的事件,便会层出不穷,倒不如暂时避了开去,图个眼不见、心不烦。
心意一决,湘青便抬起头来,坦然的问道:“不知福伯希望我何时动身?”
陈福显然是没料到湘青会这么干脆就答应下来,所以平日老成持重的他,此时亦难掩一股的惊喜,甚至搓起手来说:“姑娘的意思是答应了?”
“当然,我知道福伯是一定为我好的。”
被她这么一赞,陈福更加眉飞色舞,马上笑得见牙不见眼。“姑娘放心,我一定会为姑娘做最妥善的安排。”
湘青见他如此在乎结果,不禁忍不住笑道:“福伯,您还没跟我说我们何时启程呢!”
“对啊,瞧我这脑袋,”他抚一下额头说:“立夏过后,天气会一日热过一日,不宜出门赶路,我看就等到立秋前再动身吧。”
湘青颔首道:“也好,我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欠下的绣债偿清,同时跟大伙儿告别。”
*******************
那年大暑后,湘青便在陈福的护持下,只带着一个简单的随身包袱,来到了她暌违已久的北京城。
进城的那一天,正好是夏末时节,虽然还不到秋高气爽的时候,但酷夏也已至强弩之末。倒是陈福一直挂心她舟车劳顿,自进城后,便不断送莲子、藕片、甚至是冰镇的酸梅汤和奶豆汁到她车中来,多得湘青几乎都要开口求饶了。
不过令她更加震惊的,还是抵达目的地之后的事;从陈福口中,她早已猜到此行必是要到富贵人家,却万万没有料到当陈福过来轻扣窗栏,跟她说:“顾姑娘,我们到了,你请下车。”时所看到的。竟是两扇巍峨的朱红色大门,以及仿佛没有尽头的高耸石墙。
湘青被这气势震慑住,想问却又说不出话来,只得以眼神相询。
“这里是和亲王府,我口中的大小姐,便是福晋。”
湘青心中立时浮现千百个问题,却不知该从何问起,所幸陈福深明她的心意,马上轻声安慰道:“姑娘初来乍到,难免不适,以后住边了,也就不足为奇,来,我们先进府里去。”
太阳即将西沉,为大地蒙上一层如梦似幻的灰紫光彩,湘青跟着陈福从东边角门进入府内,发现光是府门,便有三进之多,门前有石狮、行马、灯柱、拴马桩等等设施,过道皆高出地面许多。
一进府门,陈福就低声跟湘青说:“这东西厢各有楼房三间,前头则是一座五间的银安殿。”
从银安殿甬道直通俗称小殿的二府门,湘青发现门内东西又各有房子三间。
“竖在院子东面的那叫‘祖宗杆子’,每逢祭祀,便要放些猪内脏在上头的容器里,”陈福继续跟她做简单的陈述。“正北的方向是神殿,你的住处就在其后的楼群中。”
湘青早已觉得眼花撩乱,目不暇给,但也暗下决定,等过些时候,一定要央求福伯在不惊动王府中人的情况下,逛遍这气势磅礴的宅第,以求不虚此行。
就这样在寻思当中,又不知走了多久,才终于来到一处楼阁前,她和陈福甫一走近,便有一对形似母女的妇女迎过来。
“爹,”那年岁大约不到二十的少女抢先拉住陈福的手撒娇道:“您这趟南下可想死我和娘了。”
那站... -->>
清光绪二十五年立夏
杭州城郊
“湘青姐姐!湘青姐姐!”外头传来一阵清脆耳的女娃声,还伴随着细碎的脚步。
“我在里头,是珍珠吗?进来吧?”
名叫珍珠的女孩马上纯熟的往里间寻去,只见湘青正坐在绣架前对她浅浅的微笑着。
“湘青姐姐,咱们今儿个下午,是不是不上学堂?”年约八岁的珍珠问道。
湘青先收了针线,再抽出绣帕来帮珍珠擦了擦汗道:“瞧你跑的一头汗,如今天气渐渐热了,有什么急事,值得你这么慌张?还有,是谁说不用上学堂的啊?”
当年湘青与外婆先是回返她所居住的江苏故里,一年后外婆便以想换个新环境为由,搬到杭州来,凭着一手刺绣的功夫,不但祖孙俩日常的温饱绝没问题,甚至能送湘青上学堂去。
老太太搬离旧居的最大原因,其实是为了不让湘青承受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之苦,她当然也可以跟大伙儿解释说湘青是女儿与在京城所嫁的丈夫生下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妻双双因急病饼世,小小湘青才不得不跟着自己回江南来。
然而年岁老大的她,对世事已看得透彻,认为自己实在毋需再为别人的想法、看法浪费任何时间,干脆就搬个家,让一切从头来过,而且如今时势不同了,女子固然也得习一技之长,能够读书认字就更好,于是在祖孙俩相依为命的十年当中,顾老太太便省吃俭用的筹出学费来,硬是让湘青成为附近人家戏称的“女秀才”
这么多年来,她们虽然不再动用当年那少年郎留下的银两,却也始终凑不回两百两,饶是如此有心偿还,最后的一场重病,仍是花尽了那笔钱。
如今湘青一人独居,除了日常以刺绣维生之外,也抽出时间来教附近没有钱上学堂的孩子读书认字,一来是因为她的确喜欢做这件免费的事,二来也算答谢多年来左邻右舍对她的帮忙和照顾,更何况她一直以为中国若要进步,推广教育必定是最基础的工作。
“是大毛说的,他说他娘下午要来跟你说媒,你忙着嫁人都来不及了,哪还有空教我们写字?”
王大婶要来跟她说媒?湘青闻言为之一愣,还来不及跟珍珠说些什么,门外已先传来另一个声音。
“你这个丫头,我才到厨房打个转,回头就不见你的人影,”珍珠的母亲摇着檀香肩走过来,顺手一收,便轻敲女儿的头说:“你爹正在用大秤秤人哩,好记录下来,等立秋再秤一次,看你们在夏天里是养胖了,还是变瘦了,独独找不到你这丫头,还不快回去。”
珍珠不敢再多说,而且也惦着秤人好玩,马上一溜烟的跑走了,湘青遂跟着起身招呼道:“采姨,这边浅窄,我们到外间去坐吧?”
林吴采推辞说:“不用麻烦了,老街坊,还客气什么?这绣房较清凉,坐这就好,”说着便率先坐下,然后把手中那小小的瓷瓶递过去说:“哪,这是用自家李子榨汁混入酒中的‘驻色酒’,俗语说:‘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虽然你天生丽质,实在不必像我们做这些徒劳无功的事,不过过节嘛,应应景,热闹、热闹也好。”
以前外婆在世时,与家中公婆早逝的林吴采最是投缘,情同母女,顾老太太过世之后,林吴采自然而然也把湘青当成自家甥女看待,日常用品食物,只要自家有一份,肯定不少湘青这一份,可惜她与丈夫加上孩子一家八口,都只靠一份薄田过活,当年实无余力帮助湘青偿还债务,至今夫妇俩为此事耿耿于怀。
“谢谢采姨,”湘青接过来说:“刚才珍珠说的事,是真有。”
林吴采挥一挥扇子,一脸的不以为然。“真亏王大嫂想得出来,那样的人,也敢拿来跟你说媒,放心,刚刚在过来之前,我已经帮你回绝掉她了。哼!陈家豆廨店的掌柜,都一把年纪,儿子再过两年也可以娶媳妇儿了,竟然还要你做填房,你说这是不是撑饱了,什么豆腐他都想乱吃一通?”
湘青见她忿忿不平,自己反倒不怎么生气,只是原本就已悲凉的心情,不禁再添一分萧瑟。
“采姨,五年前我进过那种地方,也难免大家会多想,我都不气了,您气什么?若是气坏了身子,那不就更不划算了?”
“湘青,”她一手执扇摇啊摇的,一手拉住湘青的手道:“五年前你也不过才进那地方三天,就有人为你赎身,详细情形你既从来不说,我也就不想提起,别人不知道倒罢了,这附近乡里,谁人不晓你卖身的原因呢?那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啊;就算那儿是个染缸罢了,你才沾那么一下,五年下来,颜色也该褪尽了,再怎么说,也轮不到陈家那老头啊,我看王大嫂是热昏了头,教我怎么能不气呢?”
湘青起身转个话题道:“竹、足同音,笋为竹的嫩芽,吃了可以健脚,姨父长年在田里劳动,最需要此味,我特地煮了一大盘,让您端回去沾麻油酱油吃。”
她已转向灶间走去,林吴采的声音犹自追过来说:“要我端回去成,不过你也得一起来,我特地红烧了一尾大黄鱼哩。”
不到灶间,湘青才得以放松脸上的表情,缓缓呼出一口气。
五年了,若说五年前的那三天是场噩梦,那最后的一夜便是场惊喜交加的美梦,当她从厨房端了六样清爽可口的小菜返回幽斋时,关浩已不见人影,而过了莫名所以的半个时辰后,到幽梦斋来的,竟仍非关浩。而是满面春风,送志恭喜的浮香阁楼姨娘。
“雨荷,你收拾了一下,待会儿我差人送你回去。”
“回去?姨,你要我回哪里去?”
“回香扇里,你的家去啊,怎么?关大爷没跟你说他已经花了三百两银子帮你赎身了吗?”她无视于湘青惊诧的表情,继续滔滔不绝的往下说:“你先回去等着,我看过不了多久,关大爷一定会置个香巢,把你接了去;喷喷喷,才不过一夜‘功夫’就掳获了关大爷这条大鱼,我真是低估你了,若不是有言在先,我还真舍不得让他把你赎了去,你留在这里一年,说不定我一辈子就都不愁吃穿了。”
诚如那姨娘所说,一夜“功夫”让关浩甘心花了三百两银子为她赎身,这其中“奥妙”已经够引人遐思的了,如果自己再信誓旦旦的说那晚其实什么也没发生,关浩和她是清白的,会有人相信吗?说不定还会引来“此地无银三百两”之讥,甚至造成越描越黑的结果。
这正是连亲如采姨,湘青都不知该从何说起的主因,实在是有口难言啊。
萍水相逢,关浩不但没有呛篁她,而且还花了三百两为她赎身,这份大恩大德,真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有机会得以回报,而他那挺拔的身影,更是镂刻在自己心中,几年下来,几乎已快成为永世鲜明的印记了。
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好?是本性敦厚良善吗?或者只是一时起了同情之心?午夜梦回,湘青也常如此一遍又一遍的自问着,甚至有时还会怀疑关浩只是一个幻影,并非真人,因为她毕竟没有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然而他的怀抱却又是那么的真实,让人无论如何也忘不了。
湘青甩一甩头,由得辫子摇晃,并告诉自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这些年来,因有“艳名”在外的关系,提亲的人每每望而却步,不过她绣花教书,日子也未曾空闲过,更何况心中老有个似真似幻的影子在,所以湘青从不觉得日子孤单冷清,更不觉得有对荒谬的提亲之事生气的必要。
“采姨,您来看看我今年的笋挑的好不好?您若说好,那就可见我真的出师了。”
林吴采闻声刚从绣房里踏出来,便和湘青一起听到有人在外头喊着:“请问顾姑娘在吗?”
湘青放下竹笋,迎上前道:“福伯,我在这里。”
来人果然是叫陈福的中年男人,他代表“主人”过来跟湘青购买绣品已有近半年的时间,内容包罗万象,举凡衣裙鞋袜,莫不出手大方而且从不催逼,让湘青还能为别人绣制什物,这大半年有陈福这位大主顾在,湘青还真是得以存下了一笔小小的款子。
“福伯可是要过来拿上次嘱我绣的裙幅,”湘青略带歉意的说:“可能还要两日才能绣好。”
“不急不急,”陈福似乎比她还要紧张的说:“顾姑娘稍慢,我今天并非为了裙幅而来。”
“湘青,”一旁的林吴来接过她手中的竹笋说;“你忙,我先回去准备准备,待会儿再叫珍珠来请你过去吃中餐,陈爷若是不急着走,也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陈福自然又辞谢了一番,林吴采才赶着回家去了。
“这是我家主人要我送来的薄礼,还请姑娘赏脸收下。”
湘青自篓洞中看清陈福送来的物品,不禁大吃一惊,连忙推辞道:“我们寻常百姓,立夏吃吃蚕豆、樱桃,应应景就罢了,怎么好吃这难得的王瓜,以及现时罕有的批杷?福伯,这礼物太贵重了,湘青万万不能收。”
陈福却已迳自将礼物放下道:“收得,收得,我家主人爱极姑娘的绣工,说是二十几年罕见的精品,而且今日陈福前来,实则还有一事相求,所以求姑娘一定要先收下这份薄礼,否则陈福便更加无法开口了。”
这半年相处下来,湘青对于从不挑剔她绣品的陈福,自有一份尊重在,现在又听他说的恳切,便也不得不先点了头。
“这礼我收下,分予街坊邻居尝尝‘新’就是,”她请陈福入坐,再说:“福伯,您有什么事要吩咐我的,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这大半年来,我托姑娘绣的种种物品,实则有一大半送至北京城去,我家大小姐尤其喜爱姑娘的巧工,近日因府中需要一批精巧的绣品,所以想请姑娘走一趟京城,短则八个月,长则一年,酬金丰厚,衣食无虞,工成之后,必再送姑娘南运,此次北上,也由我一路护送,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短则八个月,长则一年?湘青不免有些犹豫,她倒是信得过陈福,相信他没有理由花大半年的时间,以及堪称钜额的酬劳骗子然一身的自己,只是离开南方便是一年,京城自己可住得惯?
京城?湘青蓦然想起那小小的玉连环,还有为她赎身的关浩,外婆至临终前,都还念念不忘当年解她们祖孙两人燃眉之急的“小兄弟”而浮香阁的姨娘也曾说了句:“一出手就是三百两,不愧是从京城过来的公子哥儿。”
虽说人海茫茫,但若到京城找人,总比远在杭州的机会要多一些,况且在香扇里一日,类似王大婶说媒的事件,便会层出不穷,倒不如暂时避了开去,图个眼不见、心不烦。
心意一决,湘青便抬起头来,坦然的问道:“不知福伯希望我何时动身?”
陈福显然是没料到湘青会这么干脆就答应下来,所以平日老成持重的他,此时亦难掩一股的惊喜,甚至搓起手来说:“姑娘的意思是答应了?”
“当然,我知道福伯是一定为我好的。”
被她这么一赞,陈福更加眉飞色舞,马上笑得见牙不见眼。“姑娘放心,我一定会为姑娘做最妥善的安排。”
湘青见他如此在乎结果,不禁忍不住笑道:“福伯,您还没跟我说我们何时启程呢!”
“对啊,瞧我这脑袋,”他抚一下额头说:“立夏过后,天气会一日热过一日,不宜出门赶路,我看就等到立秋前再动身吧。”
湘青颔首道:“也好,我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欠下的绣债偿清,同时跟大伙儿告别。”
*******************
那年大暑后,湘青便在陈福的护持下,只带着一个简单的随身包袱,来到了她暌违已久的北京城。
进城的那一天,正好是夏末时节,虽然还不到秋高气爽的时候,但酷夏也已至强弩之末。倒是陈福一直挂心她舟车劳顿,自进城后,便不断送莲子、藕片、甚至是冰镇的酸梅汤和奶豆汁到她车中来,多得湘青几乎都要开口求饶了。
不过令她更加震惊的,还是抵达目的地之后的事;从陈福口中,她早已猜到此行必是要到富贵人家,却万万没有料到当陈福过来轻扣窗栏,跟她说:“顾姑娘,我们到了,你请下车。”时所看到的。竟是两扇巍峨的朱红色大门,以及仿佛没有尽头的高耸石墙。
湘青被这气势震慑住,想问却又说不出话来,只得以眼神相询。
“这里是和亲王府,我口中的大小姐,便是福晋。”
湘青心中立时浮现千百个问题,却不知该从何问起,所幸陈福深明她的心意,马上轻声安慰道:“姑娘初来乍到,难免不适,以后住边了,也就不足为奇,来,我们先进府里去。”
太阳即将西沉,为大地蒙上一层如梦似幻的灰紫光彩,湘青跟着陈福从东边角门进入府内,发现光是府门,便有三进之多,门前有石狮、行马、灯柱、拴马桩等等设施,过道皆高出地面许多。
一进府门,陈福就低声跟湘青说:“这东西厢各有楼房三间,前头则是一座五间的银安殿。”
从银安殿甬道直通俗称小殿的二府门,湘青发现门内东西又各有房子三间。
“竖在院子东面的那叫‘祖宗杆子’,每逢祭祀,便要放些猪内脏在上头的容器里,”陈福继续跟她做简单的陈述。“正北的方向是神殿,你的住处就在其后的楼群中。”
湘青早已觉得眼花撩乱,目不暇给,但也暗下决定,等过些时候,一定要央求福伯在不惊动王府中人的情况下,逛遍这气势磅礴的宅第,以求不虚此行。
就这样在寻思当中,又不知走了多久,才终于来到一处楼阁前,她和陈福甫一走近,便有一对形似母女的妇女迎过来。
“爹,”那年岁大约不到二十的少女抢先拉住陈福的手撒娇道:“您这趟南下可想死我和娘了。”
那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