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宋扬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熙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赵顼送走了印度远征军,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汴京了,只能在上京等待政事堂迁都上京。
大宋迁都上京,并即将召开大选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无论是朝廷发的邸报,还是各家作坊发的商报都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宣传。
大宋迁都之事,从宋太祖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了,因为汴京受黄河水患的威胁太大了。汴京可以说是城摞城,历朝历代的城池几乎都是在原来的城池被黄河水淹了一遍后,建立起来的。宋朝的皇帝都为黄河水患半夜睡不着觉,一不小心黄河决堤,那汴京就被淹了。北宋年间发生在河北境内的黄河决溢共达32次之多,其中又相对集中分布于大名、恩州、冀州、沧州等地,即分别达14次、6次、5次、4次之多。
在中国古代社会,水路运输往往因奇费用低廉、运输量大而成为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北宋时期也是如此。
从水运交通上看,北宋时期,相对于北方地区而言,黄河仍不失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线。黄河中下游主干及其诸多支流,再加上隋唐大运河,一起构织成一张庞大的水路交通运输网,从而沟通了北方众多地区间的联系。
然而,随着北方人口的迅速膨胀,北方地区遭到无节制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恶化;森林大量减少,地面失去气温调节的机能,年平均气温下降,无霜期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随之减少,再加上降雨量的减少,使北方地区变成半干旱地区。
由于北方地表植被遭到长期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北方大部分的河川含沙量逐渐增加,不断造成淤积和水患。受水土流失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黄河了。由于黄土高原的土壤松软,极易被冲刷,因此,大量泥沙在河底的沉积逐渐使黄河变为地上河,河水不断泛滥成灾,下游也经常改道。
唐朝因为关中地区开发过度,不得不将洛阳设为东都。人口也随之东移,到宋朝熙宁年间,大宋人口的三分之二都集中在华北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汴京周边。黄河中下游地区再次遭受到和关中一样的命运,土地沙化严重。仅仅是山东地区,田地的沙化面积竟然达到了九成。
黄河的遭受的破坏不是一两年的事情,治理黄河也不是一两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移民开发南方,以及迁都都是必然的选择。
不过,由于北方宗族士族的干扰,无论是迁都,还是移民都遭到了强烈的抵制。北方士大夫仍然在加强北方的力量,强化强干弱枝的政策,不断疏通汴河,把南方的钱粮运到汴京,支持汴京虚假的繁荣。
熙宁二年,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之间在关于黄河东流的问题上争议不下。这个问题几乎持续了两朝,从宋英宗时期一直延续到赵顼穿越而来。宋英宗时期,满朝都在“皇考事件”争议不断,黄河决堤的事情被扔到了一边,除了给受灾区发赈灾粮外,没有任何作为,任凭黄河分支东流。
历史上的赵顼也是北方人,与北方士大夫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而现在的赵顼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南方人。因为知道历史走向,知道历史的结果,几乎是无条件似的相信并完全支持王安石。王安石与司马光关于黄河的争议以王安石的胜利而告终。
赵顼支持王安石,决议堵塞黄河东流,合并到北流。王安石任命程昉为都水监,刘璯为监丞,主持黄河合并北流,并取得成功。司马光、文彦博等北方士大夫妥协之后,又依照文彦博的提议,在黄河两岸植树,建立植被带,全面整治黄河。
赵顼当然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毕竟赵顼不是水利专家。但是,赵顼知道后世历史的发展,知道开发湖广,迁都江宁、南方会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这样的历史大势。由而,一件由历史所推动的湖广大开发,变成了人为的主导。
历史的推动是非常残酷的。比如唐末的中原大乱,北方人口为了躲避兵灾大量南逃,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又比如,北宋被金国所灭,中原沦为敌手,大量的中原人口随宋室南迁。这样的移民开发,实在是太残酷了。
其实赵顼很多政策都是仿照明朝推行的,虽然作了一些变动,删去了赵顼不喜欢的部分,但是相差不是很大。政事堂制度,湖广大开发,迁都江宁,都是如此。这种人为的有意识的推动,无疑让北宋一下子实现了几百年才有的发展,将中国的历史进程直接从北宋跳跃到了明朝。
如果赵顼不是穿越成为皇帝,不是特种兵出身,以铁腕的手段控制着军队,是没有办法人为地主导着这样的历经几百年才能做成的事情,那样的话,估计王安石变法还得失败,北宋仍然要被金国所灭。
移民开发湖广,迁都江宁,以江宁为中心,将江南打造成大宋的绝对的经济中心,将大宋持续了百年南北之争消除,继而改变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大宋才有实力横扫天下,一统华夏。
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五年,四年间,变法出现的波折不断,甚至赵顼还被推下过一次皇位。朝堂的纷纷扰扰,百姓大规模移民的熙熙攘攘,宗族士族豪族力量遭到的沉重打击,加上赵顼南征交趾,政事堂给周边各国加岁币,让西夏、北辽都对大宋格外放心起来。因为一个内部动荡,还穷兵黩武的宋朝最是让人放心的。
然而,宋国真的扛了过来,真的要迁都了。北辽不得不担心起来,如果宋国的首都还在汴京,或许他们的铁骑可以饮马黄河,对汴京构成威胁。然而,宋国一迁都,他们还要入侵的话,最大的可能是与宋国连年的征战。这个消耗,北辽是吃不消的。
如果说宋国不再与西夏鏖战让北辽不安的话,那么宋国迁都上京,就让北辽恐慌起来。
自从周世宗把北辽打得闻风丧胆,到宋太宗大举北伐... -->>
熙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赵顼送走了印度远征军,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汴京了,只能在上京等待政事堂迁都上京。
大宋迁都上京,并即将召开大选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无论是朝廷发的邸报,还是各家作坊发的商报都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宣传。
大宋迁都之事,从宋太祖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了,因为汴京受黄河水患的威胁太大了。汴京可以说是城摞城,历朝历代的城池几乎都是在原来的城池被黄河水淹了一遍后,建立起来的。宋朝的皇帝都为黄河水患半夜睡不着觉,一不小心黄河决堤,那汴京就被淹了。北宋年间发生在河北境内的黄河决溢共达32次之多,其中又相对集中分布于大名、恩州、冀州、沧州等地,即分别达14次、6次、5次、4次之多。
在中国古代社会,水路运输往往因奇费用低廉、运输量大而成为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北宋时期也是如此。
从水运交通上看,北宋时期,相对于北方地区而言,黄河仍不失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线。黄河中下游主干及其诸多支流,再加上隋唐大运河,一起构织成一张庞大的水路交通运输网,从而沟通了北方众多地区间的联系。
然而,随着北方人口的迅速膨胀,北方地区遭到无节制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恶化;森林大量减少,地面失去气温调节的机能,年平均气温下降,无霜期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随之减少,再加上降雨量的减少,使北方地区变成半干旱地区。
由于北方地表植被遭到长期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北方大部分的河川含沙量逐渐增加,不断造成淤积和水患。受水土流失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黄河了。由于黄土高原的土壤松软,极易被冲刷,因此,大量泥沙在河底的沉积逐渐使黄河变为地上河,河水不断泛滥成灾,下游也经常改道。
唐朝因为关中地区开发过度,不得不将洛阳设为东都。人口也随之东移,到宋朝熙宁年间,大宋人口的三分之二都集中在华北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汴京周边。黄河中下游地区再次遭受到和关中一样的命运,土地沙化严重。仅仅是山东地区,田地的沙化面积竟然达到了九成。
黄河的遭受的破坏不是一两年的事情,治理黄河也不是一两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移民开发南方,以及迁都都是必然的选择。
不过,由于北方宗族士族的干扰,无论是迁都,还是移民都遭到了强烈的抵制。北方士大夫仍然在加强北方的力量,强化强干弱枝的政策,不断疏通汴河,把南方的钱粮运到汴京,支持汴京虚假的繁荣。
熙宁二年,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之间在关于黄河东流的问题上争议不下。这个问题几乎持续了两朝,从宋英宗时期一直延续到赵顼穿越而来。宋英宗时期,满朝都在“皇考事件”争议不断,黄河决堤的事情被扔到了一边,除了给受灾区发赈灾粮外,没有任何作为,任凭黄河分支东流。
历史上的赵顼也是北方人,与北方士大夫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而现在的赵顼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南方人。因为知道历史走向,知道历史的结果,几乎是无条件似的相信并完全支持王安石。王安石与司马光关于黄河的争议以王安石的胜利而告终。
赵顼支持王安石,决议堵塞黄河东流,合并到北流。王安石任命程昉为都水监,刘璯为监丞,主持黄河合并北流,并取得成功。司马光、文彦博等北方士大夫妥协之后,又依照文彦博的提议,在黄河两岸植树,建立植被带,全面整治黄河。
赵顼当然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毕竟赵顼不是水利专家。但是,赵顼知道后世历史的发展,知道开发湖广,迁都江宁、南方会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这样的历史大势。由而,一件由历史所推动的湖广大开发,变成了人为的主导。
历史的推动是非常残酷的。比如唐末的中原大乱,北方人口为了躲避兵灾大量南逃,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又比如,北宋被金国所灭,中原沦为敌手,大量的中原人口随宋室南迁。这样的移民开发,实在是太残酷了。
其实赵顼很多政策都是仿照明朝推行的,虽然作了一些变动,删去了赵顼不喜欢的部分,但是相差不是很大。政事堂制度,湖广大开发,迁都江宁,都是如此。这种人为的有意识的推动,无疑让北宋一下子实现了几百年才有的发展,将中国的历史进程直接从北宋跳跃到了明朝。
如果赵顼不是穿越成为皇帝,不是特种兵出身,以铁腕的手段控制着军队,是没有办法人为地主导着这样的历经几百年才能做成的事情,那样的话,估计王安石变法还得失败,北宋仍然要被金国所灭。
移民开发湖广,迁都江宁,以江宁为中心,将江南打造成大宋的绝对的经济中心,将大宋持续了百年南北之争消除,继而改变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大宋才有实力横扫天下,一统华夏。
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五年,四年间,变法出现的波折不断,甚至赵顼还被推下过一次皇位。朝堂的纷纷扰扰,百姓大规模移民的熙熙攘攘,宗族士族豪族力量遭到的沉重打击,加上赵顼南征交趾,政事堂给周边各国加岁币,让西夏、北辽都对大宋格外放心起来。因为一个内部动荡,还穷兵黩武的宋朝最是让人放心的。
然而,宋国真的扛了过来,真的要迁都了。北辽不得不担心起来,如果宋国的首都还在汴京,或许他们的铁骑可以饮马黄河,对汴京构成威胁。然而,宋国一迁都,他们还要入侵的话,最大的可能是与宋国连年的征战。这个消耗,北辽是吃不消的。
如果说宋国不再与西夏鏖战让北辽不安的话,那么宋国迁都上京,就让北辽恐慌起来。
自从周世宗把北辽打得闻风丧胆,到宋太宗大举北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