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吴淡如短篇作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你也有问题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
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
——纪伯伦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邻居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家窗户上的污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每一个人都曾经遇过不少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误归咎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检讨自己和责怪自己,又是两回事了)。于是,愤世嫉俗的人常从年轻愤怒到老,遇上有人过得比自己好,都想咬对方一口。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办公室守则,应该也是一位愤世嫉俗的上班族写的,韵脚还押得真不错。全文如下:
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
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现,杰出贡献。
负责尽职,必遭指难;推托栽赃,鸿图大展。
全力以赴,升迁耽误;会钻会溜,考绩特优。
频频建功,打入冷宫;互踢皮球,前途加油。
奉公守法,做牛做马;逢迎拍马,升官发达。
他的写法可能让不少人觉得“大快人心”没错,上班难免会受点委屈,看老板脸色也是必然的事情。但除了泄点恨之外,他所写的未必是实情。在过去的某些公家机关,也许真的有“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现象,但是在这个连公家机关都必须讲究效率、公营单位也要自负盈亏的时代,能够只靠推托拍马升官的人,毕竟有限。
发泄一下没关系,但如果你一味认为这个世界上会出头的都是混蛋,只拿愤世嫉俗来替代反省自己的机会,这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新办公室守则,写得这么酸,自己一定也有很不受欢迎的偏激性格。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愿意付薪水给这样的属下吗?
一个背向太阳的人,只会看见自己的阴影,连别人看你,也只会看见你脸上阴黑一片。人的眼睛仿佛傻瓜相机,最怕背光照人相了——你的脸庞再美,只要背着光,一定是件失败的作品啊!
恐惧生命
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麦克英泰尔(mikemcintyre)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麦克英泰尔,三十七岁那年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渥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三块多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capevfear)。
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美丽的同居女友,亲友和乐,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了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打从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我想如果他活在台湾,一定怕蟑螂)、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这个懦弱的三十七岁蹬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老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强暴。”但他成功了,四千多英里路,七十八顿餐,仰赖八十二个陌生人的仁慈。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会觉得无聊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十六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讹写为“capefear”只是一个失误。
麦克英泰尔终于明白:“这名字的不当,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花了六个星期的时间,到了一个和自己想象无关的地方,他得到了什么?
得到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虽然苦,虽然绝不会想要再来一次,但在回忆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仿如人生。
也许我们会发现,努力了半天到达的目的地,只是一个“失误”
但只要那是我们自己愿意走的路,就不算白走。
看完了麦克的书不带钱去旅行(thekindnessofstranger),在我恐惧着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一件想做的事或一趟想去的旅程时,我总是想起他的故事。
“怕什么,去经历再说。”我对自己说“这总比叫我在路上搭便车容易吧!”
你买到了什么?
愿以我一切所有,换取一刻时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临终遗言
有一次,我在主持电台节目的时候,开了热线,请大家各抒己见,题目是:购物狂。所谓购物狂,就是为了买东西(不是为了用东西)而买东西的人。他们总是在家中堆积自己用不上的战利品,或因买不到。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失眠,更可能把人生的成就感建筑在购物的行为上。除了谈谈自己的购物狂经历之外,我还希望听众们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是想借买东西来发泄情绪,还是为了逃避某些不悦的感觉,或者是因为想寻求认同才这样做的。
自认为是购物狂的人纷纷打电话进来,节目进行的气氛一直很愉悦。最后一通电话则使我在下节目之后,脑袋里还被余音盘旋着
“我是一个购物狂,我很喜欢买袜子多贵的袜子我都会成打成打地买,帮我的小孩买。帮自己买、帮先生买不管他们用得上用不上总之,我只要看到袜子。内衣裤,我就觉得我应该买回家,用不上也没关系”
“你是想借贴身衣物来表达你对他们的关心吗?”我问这位妈妈。
“应该是吧,”她笑着说“不过,我现在已经躺在医院里了我是个癌症末期的患者,正在注射止痛药,靠听广播节目来打发时间我快要走了,但我还是跟我的先生说,我走后,可不要把我买的袜子丢掉,它们都是我很宝贝的战利品我对那些东西,还是放心不下”
忽然有什么东西哽住我的喉头,我愣了一下,还是祝她早日康复,祝她能快乐地过每一天。如果按照节目进行的主题,我应该对她说:恭喜你当选我们今天最伟大的购物狂!因为她对于那些东西的眷恋,已经比对自己的生命更关心了。但是,我没有说出口,因为这句话听来会像一句风凉话。
我们到底能够拥有什么呢?人们总是把成功定义为“要什么有什么”然而,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不断购物。不断想拥有更多,用的其实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而你用时间买来的一切,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愿以我一切所有,换取一刻时间。
伊丽莎白女王在临终前的遗言,仿佛是一句警告。
即使一无所有,还有时间,我们还是可以对世界微笑,一切都还来得及,不是吗?你拥有的,已经不少。
这是谁的人生
我终于问了自己这个问题:这究竟是谁的人生?当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就晓得我必须改变了。
——理查卡尔森(richardcarlson)
我并不想骗自己说,我对每个人的痛苦,都能感同身受。虽然,我非常渴望他们乌云密布的脸上,可以因为我的关心或帮忙,出现难得的阳光。
她和许多十七岁的男孩女孩一样,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十分疑惑。她是个夜校生,白天在某公司打工,老板和同事们都对她不错,但她得为自己的生涯抉择:她想上大学。但以目前状况来说,得利用白天上补习班,可是老板表明了“少不了她这么一个人”不希望她辞职(而她也舍不得这份薪水),所以她陷入了“非常巨大的痛苦”之中。
什么嘛!你也许会觉得好笑,听起来没有“非常巨大的痛苦”啊。和我的反应一样。你会觉得,她总要做选择,一切都可以解决的。你若是成年人,必然会想像我一样告诉她:尊重你的人生决定,任何公司少了谁,都像地球一样,不会停止运转。但我们都不是真正的当事人,所以在她看来,才可以说得如此轻松。
在十五二十的少年时(其实,七老八十的人也一样),我们常因为别人看来“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陷入非常巨大的痛苦”连个小小的决定也使我们肝肠寸断。
陷入混乱和痛苦无法避免,然而,一个生命的乐观者,会比悲观的人早一点做决定,早点跳出混乱的漩涡来。
这究竟是谁的人生?当自己多方考量觉得各有利弊而无法选择,当周遭众说纷纭企图左右我的决定,我总会在烫热的骚乱暂时停止之后,深呼吸,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拨云见日,未来的路就在脚下和我打招呼。我做过许许多多没人看好的选择,只因为这是我的人生,我觉得这样对我比较好。
“该怎么办?问问你自己吧,你想怎么样呢?”对于身陷困惑的人来说,我们惟一有用的帮助,是请他们找出自己的答案。连自己的意愿都搞不清楚的人,任何帮忙,只是帮忙制造混乱。
很多人关心自己能否长命百岁,却从未问自己:这是谁的人生?万一活到了一百岁,才问自己:天哪!我为谁而活?对我来说,那可比看七夜怪谈更恐怖。
“走我自己的路?听我自己的就对了?万—走错了怎么办?”建议一个人选择自己认为对的那条路时,总会发现,他们并不信任自己。还有人曾直觉地回答:“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是只要我喜欢,没什么不可以,那杀人放火怎么办?”
“你会去杀人放火吗?”
“当然不会。”他又直觉地回答。“那你在担心些什么?”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每个人的自信心那么低,总会推理到一放任自己,就会无恶不作。
我相信真正杀人放火的人,从没清明地问过自己:这究竟是谁要的人生?
如果那是你要的人生,凡走过的,就不会是冤枉路。永远无法回答或面对这个问题的人,仿佛水母,在无意识的一张一缩之间,过了一生。
正眼看它,正面迎它
不正面面对恐惧,
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
——霍克克洛(hawkcrow)
我打过很多次的退堂鼓。
理由很多。
发现自己生性愚鲁,所以放弃学钢琴;发现自己身段不够矫捷,每次上课都搞得腰酸背痛,所以放弃学舞;发现自己实在没有真正的兴趣涉足司法,所以在大学毕业后放弃司法界这一途;发现那人的人生目标与情趣和我相差甚多,所以放弃爱情。
人生是在渴望、选择、放弃之间起起伏伏。
放弃,没什么不可以,但我不允许自己因为恐惧或忧虑而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只是因为害怕而打退堂鼓,牺牲我真正有兴趣的事,我会很难原谅我自己。
就像北美印第安人的一句话:‘不正面面对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
如果不能自己拆掉恐惧,那样的阴影会跟着你,变成一种逃也逃不了的遗憾。
我实在不希望自己到了七老八十,才用苍凉的声音说:“我本来想当一个作家的”或是:“我小学的时候曾经得到演讲比赛第一名,只是现在我我哦一在大家面前讲话就发抖。”
我们总不会因为怕人家嫌自己丑而永不出门。
不要因为恐惧空难而不敢去旅行,一生一世掩藏着自己渴望看到新奇事物的心情。
不要因为恐惧失望而害怕爱情。以此类推,很多恐惧都会被击破。
“不要因为怕水,你就永远不去游泳”有一次我在澳洲的一个漂亮饭店里,看着善泳的朋友们在阳光下嬉戏,忽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刚刚告诉他们,我怕晒黑,所以我不想下水。
天晓得我多想钻进水里去。
我想,我是有点怕水没错。念高中时,体育老师规定不游十五公尺绝对不让我毕业。我在游泳池里奋力了两个暑期,才以十五公尺的烂成绩过关。我不会换气,也不敢在水中睁开眼睛,一掉进水中我的脑海里就想到“淹死”两个字。
阳光溅在他们水滑滑、光亮亮的肌肤上,他们像海豚一样骄傲地嬉戏着,而我,其实并不想躲在没有阳光的阴影里看着他们的快乐而已。
我是个懦夫。
如果我没有学会游泳,我一辈子要躲着这幅景象。
“那就好好去吧!就算你上辈子是铁达尼号的殉难者,这辈子也不该那么孬种。”我对自己说。
大概在一个月后吧。朋友邀我到一个温泉度假中心,我鼓足勇气下水了。
我发现我没自己想象中那么烂,但我不敢游到水深的地方。
“试试看,”这位朋友和蔼地对我说“让自己灭顶,看会不会沉下去!”
“你说什么?”我还以为他这个游泳高手故意整我。
我试了。他说得没错,在我们意识清明的状态下,想要沉下去、摸到池底还真的不可能。真是奇妙的体验!
“看,你根本淹不死。沉不下去,为什么要害怕呢?”
我上了一课,若有所悟。从那天起,我不再怕水,虽然目前不算是游泳健将,但游个五百公尺是不成问题的。
人生中有不少潜藏的恐惧,有的是因自己的怯懦而产生,有些是外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所加诸的阴影,但如果我们不正眼看它,正面迎它,而只想处处躲它,我们终会发现,地球真是圆的,世界还真的很小,我们的心逃无可逃。
必需的好奇心
我没有特别的天分,
只是好奇心十分强烈而已。
——爱因斯坦
有个科学实验是这样的:
刚开始,有五只猴子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的洒水装置,猴子若想拿香蕉,马上就有水喷出来,使五只猴子变成落汤猴。
猴子们全都尝试过拿香蕉的后果,达成一个共识:只要其中有一只拿香蕉,全部的猴子都会遭殃。
实验人员慢慢把猴子换掉。新猴子a加入后,马上想要拿香蕉,其他四只吃过亏的旧猴子就把它痛扁了一顿。新猴子心有不甘,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包。于是这群猴子并没有尝到水灾之苦。
又有新猴子b加入,换走一只旧猴子。b看到香蕉,猴急得想拿,结果也被其他四只猴子扁了一顿,a还特别用力地揍它出气呢!
后来每只曾被水喷过的旧猴子都被换掉了,但还是没有哪只猴敢动那串香蕉。猴子群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想拿香蕉就会被打得鼻青脸肿。
这个故事,说明的是传统的由来。
我们和猴子一样都是灵长类,或许比它们聪明,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不动祭出传统的人,往往从来不曾弄清楚传统为什么传统。
莫名其妙受了苦的人,一旦看到新的“叛逆者”出现,反而会整人整得更凶。老兵欺新兵、多年媳妇熬成婆,都是这种心态的变奏曲。
人类的文明进化其实不是建立在传统上,而是建立在传统与反传统不断蜕变的交替上。反传统经过一番时日后,形成新的传统,然后,又有一批人出来推翻它。
还好,人不是全像实验中没被水喷过、只被扁过的新猴子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制止后来加入的猴子,否则我们现在可能还停留在隧人氏钻木取火的时代。
好奇心加上创造力,使文明向前走。企管作家jackmingo就曾指出:“我们所酷爱的许多产品,都是靠直觉、猜测和幻想做出来的。它们的发明人不但特立独行,甚至根本疯疯癫癫、胡言乱语。这是因为要创造全新的东西,的确需要全然不同的眼光。”
全然不同的眼光,就是好奇心。
然而,观念上的传统比科技上的传统更不容易更新。
“不孝有三,无后(儿子)为大”——在农业社会,男丁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而这样的话形成一种观念上的传统。到了这样的时代,我们还是处处听到同样的话。
“婚姻是个适合每个人的制度吗?”有位女性在和朋友聊天时提出这样的质疑,马上被大家唇枪舌剑地痛k了一顿。反对最烈的是年逾三十五才决心结婚的人,她说:你再老一点就知道了。相信很多单身女子也有在安慰婚姻受害者后,反被他们“催婚”的经验。
我们常用“传统”的制度来要求“新来的人”并未思索传统是否适合每个时代、每个人。
但如果你是个婚姻受害者,就断定每个人结婚都一定会像拿香蕉被喷水的猴子,那么你和那些旧猴子也没两样。
一个真正的乐观者,必然是一个会思索何谓传统、何谓未来的人,总是以好奇心看待一切新鲜和陈旧的事物。
曾经为历史创造新页的人,靠的都是不愿全然把自己送给传统的好奇心。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我没有特别的天分,只是好奇心十分强烈而已。”
好奇心,是一种研究事物根源的兴趣和冲动,也是改革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新动力。
好奇心,是愿意看重自己的努力。即使跟浩瀚的传统相比,这一份心意,又是如何脆弱而疯狂!
继续成长
吝啬付出智慧与情感的人和不断重复已知事物的人,
最后会变得一无所知。
——francescoalberoni
有个食品广告描述亲子关系,相当贴近一般家庭的情况。小女孩问爸爸:“我们家为什么没有钢琴?”爸爸说:“因为我们家已经有电子琴了。”小女孩又问:“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电脑?”爸爸回答:“因为爸爸的头脑比电脑好。”(我才不相信呢!看到这儿你或许会这么想。可是,在我们小时候,爸爸不都比上帝还大吗?何况只是一部电脑呢?)小女孩相信了,但这时她看到邻家小男孩坐在楼梯口吃东西,她问:“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爸爸嘴也馋了,说:“我们赶快去买吧!”
对于小孩的“为什么”现代的大人确实常用“问a答b”“指鹿为马”或哄骗的方式来回答。这种解惑的模式,比我们小时候爸妈动不动就训诫“少废话”、“囝崽郎有耳没嘴”是好一些。但长久来看,小孩的脑袋里一有知性的疑惑时,他也会同时浮起“唉!问我爸也没用啦”的念头。
在心灵鸡汤——关于勇气里有个类似的故事:小男孩和爸爸一起散步,小男孩问爸爸东,问爸爸西,爸爸全都客气地说不知道。最后小男孩看着天上的月亮,问爸爸为何有月圆月缺。爸爸也还是说:“抱歉我不知道。”
反而是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对爸爸说:“爸爸,我好像不应该那么多话,问你这么多问题。”
爸爸依然有教养地回答:“没关系,你尽量问,我是你爸爸,你不问我问谁呢?”
作者下了一个“警世眉批”:“是的,如果你继续回答不知道,你的孩子也会渐渐知道,不必再问你问题了。”
“不必再问你问题”了,才是代沟的开始。同样的状况也可能出现在一对情侣之间。学历有高低,并不能阻挡两人相爱的意愿,但求知欲如果有差别,即使是同等学历,也会遇到“我说的是黛安娜王妃,你接话谈起黛安芬胸罩”的问题。曾有一位朋友谈及他和太太相处的情形。他说,每次和太太一起看电视新闻,太太常在发表意见时说错成语,牛头不对马嘴,或者颠黑倒白,他指正太太几次,太太都生气,最后他只好憋气不笑。
付出情感的意愿或能力若有差别,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情感的代沟。爱的天平偏颇再偏颇,终将被怨恨所推翻。
然而,大多数的人在长大后,只害怕物质世界的匮乏,并不恐惧自己变得一无所知。也许你会说,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但就读社会大学,也得学习与思考,否则经验法则不会自动送上门来。
不断重复已知事物或许使我们觉得安全,但我们活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无所知、固执不变。
我只是一颗沙子
我们是多么没有价值,记住这点,使人如释重负。
——贺佛尔
贺佛尔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码头工人和思想家,虽然从现实面来看,他的一生过得并不得意,后来眼睛还瞎了,但他留下的哲思录,曾经滋润了不少美国有为青年的心灵。
这一句话真是个黑色幽默。
充满忧愁苦恼的时候,不妨用这句话当吸尘器,吸走那些“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厌烦感。
是的,我们没那么重要,失败没那么重要,失恋也没那么可怕。对于宇宙来说,我们不过是沙漠中的一颗沙子,(关于这点,我一位学科学的朋友并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比一颗沙子上的微生物还微不足道。)所以何必要把自己的苦处放大,或太强调自己为别人做过的功劳被辜负呢!
现在,容我把自己夸大成一颗沙漠中的沙子吧。因为沙漠如此广大,所以我可以做一颗用自己的姿态飞扬的沙子,秉持自己内在的善性和纯真,用自己喜欢的姿态跳舞。
有时我们太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都以为,这个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常常把失败扩大。我曾和一群“国中”生谈起他们人生中最感挫折的经验,出乎意料的是,大家还真的常常因为小小的事情而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把愁眉苦脸的面具戴在脸上很久。
有一个说,她在小学时,因为在某次班际舞蹈比赛中一时大意跳错了舞步,使他们班上没有得名次。为了这件事,她一直痛苦到小学毕业,总觉得全班都用有色眼光看她,好几次她都想自杀以谢罪。
有一个说,他最想死的原因是他一直考第一名,后来班上来了个转学生,轻易地把他的第一名夺走了。一连几个星期他都闷闷不乐,心中想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既不能毒死那个同学,那我饮药自尽算了。
还有一个同学不好意思地说,他困扰最久的事情是在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在梦中尿床。他还很清楚地记得被他尿湿的床单的颜色,只要看到那条床单,他就有深深的罪恶感,他也觉得他妈妈一定还没有原谅他。
“闭起眼睛来,想象你是一颗沙子,在沙漠中飞舞,”我轻声说“这些事情,还重要吗?”每个人都微笑了。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背负了过重的忧愁和苦痛,我们常把自己轻易放进集中营。要往前走,总得创造一个方式,使自己保持新鲜、纯真与轻盈。
我喜欢旅行,尤其在人生遭遇困顿、面临关卡的时候,把自己摆在大山大水之间,更容易想象自己是一颗沙子,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让事情褪去夸大的外衣,还原成本来的样子,很快地我又听到了内心的声音,找到应该走的路。
这种方法,总能使我如释重负,脑袋清明起来。
我的旅游笔记本的第一页,抄着一段很可爱的偈:万解珠量斗富豪隔行江山无主月轮高隔行婆娑泪海三千界隔行争入空王眼睫毛
你若嫌咬文嚼字,只要写“我只是一颗沙子”便能顿悟。
反应反弹大不同
在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两种心理模式之下:反弹和回应。在反弹中,我们感到压力,而且很快下判断。我们沉不住气,耿耿于怀,以为事情是冲着自己来的。
——理查卡尔森(richardcarlson)
开店的朋友们对一些“奥客”(买东西态度很差或杀价很厉害的客人)很不屑,而我们这些消费大众,则常因一些态度很坏的店家而生闷气,大叹招谁惹谁,我花钱还来这儿买气受。
有回跟一位开服装店的朋友到中盘商集中地去挑货。做零售的朋友总希望价钱能少一点,跟中盘商讨价还价已是常态。走到一家店,她看上了一套衣服,想问店员多拿几套可否便宜一点。
店员的口气一开始就很不耐烦,当我动手挑衣服时,她警告我:“模特儿身上都有,你先看看好不好?”意思是,要我别动手挑拣,免得弄乱了她的排法。店员可能没想到,摆出来就是要卖的。
“拿两套可不可以算便宜一点?”朋友轻声问。这位店员大概是情绪不好吧,她板起脸僻里啪啦骂起客人:“不可能,这样我没办法,生意做不下去,你再讲也没用,我说这已经够便宜了”
朋友揪住我马上退出战场,非常生气地说:“喂,我是顾客,她凭什么对我凶?我又不是罪犯在请法官从轻量刑,干吗被削?老实说,她若不算我便宜,我也会要;她对我摆晚娘面孔,我还跟她买,就不是人!”
说的也是,批发区商店有数百家,又不是只能向那家进货。这位小姐脾气不好,人家随便讲一句,她就像守城的武士一样,一边拿起盾牌,一边还射出暗箭。也许刚刚被老板谴责过业绩不佳吧!
有位朋友是个中型企业老板。他说,近来他看到的社会新鲜人“低能力高自尊”的越来越多,指正他几句,就以为老板在骂他,嘟起嘴来就算了,还会理直气壮地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做对”的原因,只想把错误弹开,往往越描越黑,还口若悬河。大伙儿开会,越来越不容易有任何建设性,只要a说了几句可能影射到b工作问题的话,b就忙着为这杯弓蛇影辩解,或更针锋相对地指出a捅的娄子,冤冤相报,模糊了主题,徒然浪费时间。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会把所有的话想成是针对自己而来的矛头,把别人的一点小小意见都当做恶意攻击,非得像弹回力球一样让那人尝尝后坐力不可。
比如,先生稍微点醒太太一下:“这菜太咸了。”太太马上把一句话想成婚姻中不可承受之重,痛击回去:“不满意?那你来煮啊!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累”有人则采取消极反弹,就是以无声的泪水反弹,这也是情绪暴力之一。
动不动就反弹的人,发散出一种“别想和我和平共存”的磁场。“注意看,他们的相貌都变了,好像脸上文着‘天怒人怨’的刺青一样。”一位朋友如此批评办公室中最不好惹的家伙。太会反弹的人常使人动辄得咎,打从心底怕了他。
而完全没反应的人,自以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事实上也在用冷漠伤人。我想,精神正常的人,可不愿意跟这么一道冷冷的墙壁说太多话。
不要把所有的话都幻想成冲着自己来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就会少得多。
是的,我们感到的压力未必是真的压力——搞不好只是误会一场,何必急于反弹?
我们可以先用大脑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所改进,再做反应。
真正的礼物
你给别人他需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礼物。
——玛洛摩根(marlomorgan)
一连两天,听到两对夫妻谈到他们争吵的内容,都与其中一方要给,而一方领受得心不甘情不愿有关。
有一个丈夫随着观光团到泰国,买了一个翡翠的项链坠子给老婆,花了两千五百块美金,以报答老婆多年的辛劳。他兴高采烈地递给老婆,没想到老婆是个识货的人,发现那不过是一个价值不到两百美元的劣质品,问明价钱,当下大惊失色,一时情急,把老公大骂了一顿,两个恩爱夫妻于是吵起架来。多年来老公的苦闷仍在,他认为:“如果你爱我,你应该连我送你一颗小石头都很高兴才对!”亲朋好友也都支持这种论调,但老婆一听大家都认为她应该虚心领受,就忍不住要翻脸。她说:“没错,你随便捡个石头送我,我也会感动,但你知道,你付出去的那笔钱,是我们两个多月的家庭开销,你为什么不问我需不需要呢?”
另一个事端则不定期地在一对夫妇的日常生活中掀起小小的波澜。太太很爱吃消夜,嚷着要先生陪她,先生也都陪了,但由于先生属于一吃就会胖的身材,年纪渐渐大了之后就比较忌口,对太太每次推到眼前来的佳肴总感到头痛,不吃,太太又说他浪费;两人结婚二十年,这件事从没协调好。一般人听了觉得是小题大作,但当事人确实感到困扰。
以上的例子,相信你只要是那个“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很委屈:我那么体贴你,你怎么反而对我生气,真是好心没好报啊!
类似的故事,必然也常在你我家中上演。我的母亲和弟弟常因类似小事闹得不愉快。我的妈妈是个热心的人,只要在外头看到她觉得好看、价格又很划算的衣服,就会买给我弟弟穿;问题是,我那个学美术的弟弟从没觉得好看过,总会很直接地对她说:“妈,拜托你不要再买衣服给我,如果你疼我,就干脆给我钱好了!”我妈因为心血落空很不高兴,我弟也徒呼无奈,因为这样的“买错衣服”事件,从他“国中”时就已开始上演。我记得没错的话,我妈买的衣服比较适合我爸爸,从没合过弟弟的意。(他说,他也企图当个孝子,但我妈会以为儿子喜欢,送得更痛快;他后来认为,不要让母亲浪费钱,才是孝顺。)现在,弟弟都做爸爸了,母子还常为此事生闷气,有劳好脾气的弟媳做和事佬。
每次接到我妈打电话来投诉我弟弟的不是,多半是为了这种好像会“至死不渝”的小事,我只能在电话筒这头静静倾听。
“以此类推”的故事很多,因为每个人都给过人家并不喜欢的东西,有的是物质上的,有的则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还好接受,精神上的往往造成别人的负担。你觉得你对他越好,他越怕看到你,只因不好明说,你给他的并不适合他。钟鼎山林,人各有志啊!
看连续剧时,我们常会听到剧中人咬牙切齿说:“哼,看看你做的好事!”好事,不是真的好事,常只是“对做的那个人好的事”对另外的人则是不太好的事。热心过度的我们老是忘了客观地想想,到底领受我们的礼物或善行的人,有没有获益?
不妨向原始民族借点清明的智慧,参考印第安老祖先的话吧。北美的omaha族有一句谚语:“所谓善行,是以意志力引导个人行止,以免他人受到伤害。”(可不是为他做尽一切,使他完全失去独立能力。)
还有和澳洲土著一起过过游牧生活的作家玛洛摩根说的:“你给别人他需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礼物。”
为什么不享受?
培养享乐的能力。
——乔治韦伯(georgeweinberg)
自认为文明社会的人们都一样,以为吃苦比享乐难。
如果把享乐定义为什么事都不做的懒散或纵欲吃喝嫖赌的话,奋发向上吃点苦头确实比较难。
可是,为什么我们一想到享乐,脑海里就会浮现“败家子”的影像来呢?
大概是从小所受的教诲吧!我们都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农业社会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如果一个人不像头牛一样竭尽所能地工作,田里的稻子可能会被杂草淹没,家里的灶可能会没有米可以煮饭,因而我们的老祖宗急于把享受跟贪图逸乐、一事无成。颓废懒散画上等号,赶快把这个念头赶下地狱去才好。
所以很多人的“人生哲学”变成这个样子:工作是苦的,玩乐是将来必然会吃到苦头的。那些辛苦做牛做马的人期待有一天能够享清福,那一天却永远不会到来,因为他们老早就失去了享乐的能力。他们总会告诉自己,再吃点苦头吧!万一环境给的苦头不够,闲着也是闲着,就会找自己的麻烦,或找其他人的麻烦。他们习惯了,是没办法从“辛苦”两个字中退休的。而世界上的人也不知不觉被二分法归类:苦者恒苦,堕落者恒堕落(你既瞧不起他,他也瞧不起你)。殊途同归的是,两种人都不快乐。
能够把生活和工作都当成享乐,在日常生活中“无入而不自得”的人,在我看来,真的很少。
“如果你无法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你不但欺骗了自己,也无法从中获得一点乐趣,只会使自己变得不可爱。”乔治韦伯是个说话一针见血的心理学家,他举的这个例子够生活化了:
有一次,有个女人对我说,她是一个好妈妈。我没有回她的话,不过,我想起她的生活方式来。她根本不会游泳,也不喜欢玩水,但她还是每天带孩子去游泳,也几乎每天打乒乓球,可是不在乎技巧,看到任何新事物、新地方,玩任何游戏都显得不怎么愉快;她虽然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却觉得这个世界冷酷无情。她的孩子非常爱她,却又有点想躲开她。
夏天在游泳池畔,我常常看到这类母亲:她们从不下水,无奈地在一旁看报纸,或跟坐在旁边的太太抱怨自己的辛劳,还不时对水中的孩子大呼小叫:“危险!不要这样!回来!”牺牲精神令人感佩,但连旁人都觉得非常紧张。
也许真的是在尽义务,但不妨放慢脚步,享受一下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对于生活来说,永远只有现在,我们拥有的每一刻都是当下的这一刻,不享受白不享受。有时必须做的事情确实是我们无法打从心里喜欢的,我们就好像是爱看文艺片的人,却被迫待在电影院里看一部武打片,又无法脱逃。一直当个不快乐的旁观者,电影会演完;当个享受期待剧情发展的人,电影也会演完,何不让自己愉快些,不要如坐针毡。
精神的暴力狂
判断是一种暴力。
——阿洛克
朋友和我到了健身房,我们不约而同地发现,入口处的欧巴桑换了一个人。
原先的欧巴桑是个笑口常开、非常会招呼客人的人,我们都很喜欢她。不知怎的,她竟辞职了,取而代之的这个人,使我们一进健身房就感觉气氛不太对劲。她的长相,真是吓人。
“一张整形失败的脸孔。”朋友小声说。
“是啊,”我边换运动鞋边附和“好可怕,两颊的肉好像要掉下来似的,眉毛一高一低,脸还歪一边。”
“看起来比巫婆还惨。”朋友说“真不知道为什么要请一个看起来怪阴狠的人来看门,是不是想把我们这些长期会员赶走,换另一批啊?”
不只我们在讨论,刚走进来的两个女生,也一边换衣服一边嚼舌根:“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做特种行业的,所以才需要去整容,可能是打进去的东西失效了。”
“你看,为了使自己更漂亮去改变长相,老了就会变成这样”
换完衣服之后,我们正准备到运动室去,听见欧巴桑用粗粗的声音跟餐饮部的一位服务小姐说:“你去哪里?”
“去买牛奶,客人要喝木瓜牛奶,我们的牛奶不够了。”
“帮我买两罐狗罐头好吗?”
“欧巴桑,你养狗啊?”
“我昨天捡到三只流浪狗,可能是被人家丢掉的,怪可怜的,所以就让它们在我家住下来了”欧巴桑用平板的音调说。
我和朋友都听见了。我们一起低下头来,为自己刚刚对这位“巫婆”所下的判断感到非常惭愧。
我觉得自己像个用拳头打了好人的暴徒,不知如何弥补我的罪过,虽然她并没有听见我们对她的恶言恶语。
我认识的一位修道的朋友阿洛克曾经说过:“判断是一种暴力。”这时,我才羞赧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阿洛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原来是他跟人聊天的时候,有一位自认为跟一切格格不人的人,申诉自己在“混浊人世”里、“罪恶的城市”中,跟一群“俗不可耐”的人相处的苦痛,他认为自己处在一种非理性的精神暴力胁迫中。阿洛克听完,只说了这句话,然后微笑不语。
其实,从小我们就生活在“具有暴力倾向”的判断中——看隔壁家的阿毛念第一志愿,背后就叫他书呆子;其实是自己没主动去跟一个人接触,就判断他高傲;看人家有钱,胡乱说人家是赚黑心钱;别人有异性缘,就说人家私生活混乱;人家凭实力得到成就,硬说人家是逢迎拍马、“外交好”得来的,心里才舒服。所谓暴力,就是无端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加诸无辜的他人。我们确实常在不知不觉间扮演着施暴者的角色。
身体愉快,精神健康
身体的声音越清楚,
灵魂的声音也就越清晰。
——melodybeattie
某次大型晚会坐在一位跑政治的记者身旁,在某位部长上台发言前,她小声地提醒我说:“这个部长常常说错成语哦!”“怎么说?”
“你没听说吗?有一次他在致辞之后,把‘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说成了‘身体愉快,精神健康’,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句子,他都有可能说颠倒。”
我跟着窃笑。后来想想,其实“身体愉快,精神健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这些年来,不断遇到一些投诉“我全身不舒服”、做完全身健康检查又找不到病因的朋友。这些知识分子总会下自我诊断,认为自己会这么没精神都是心理影响生理,于是不断去寻找周边环境的毛病,认为是个性受到压抑啦、工作压力太重啦。谁给他带来难以言喻的负担啦,或是配偶不够温柔体贴啦,找出来的心理毛病真令人叹为观止。
“做做运动就会好啦!”我以自身经历觉得,这根本是他们足不出户(老是待在办公室里),大半年晒不到太阳,所以自找麻烦。但他们都很肯定地说:“不是啦,不是啦,我是心理影响生理,我知道。”
某次有个朋友还因我的建议把我“削”了一顿:“你没看到我这么忙吗?我每天除了要上班之外,还要回家洗衣拖地,你敢说我做的运动还不比你多?我可没空像你这种单身贵族去上健身房!”然后大声抱怨丈夫有多么阴阳怪气,使她每天都活在紧张的状态中。
我只好闭嘴,没敢告诉她,所谓运动,是心跳得高达一百六十下,好歹持续十五分钟,不是光在消耗卡路里而已。
我还看过一则国际新闻报导,人类如果太久没晒太阳,皮肤所制造的维他命d不够的话,就会得忧郁症。没错,心理确实会影响生理,使你病恹恹不想起床,有点自闭不想出门;可是如果你中了这个圈套,就会掉人一个恶性循环,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来,结果就变成生理影响心理,陷入无可自拔的情绪漩涡里。我也曾如此虚耗生命。
以前,我老以为自己伤春悲秋或感到莫名的焦虑是“压力太大”压力在哪里呢?找不出压力的发源地,好啦,就把它解释为“潜意识的压力”这真是无懈可击的逻辑!后来发现运动会迫使我换掉身体里头的大量“废气”心清不太好,又找不到理由的时候,游游泳,出水后氧气充足,顿时感觉自己换了一副新躯壳。原来很多事没我想的那么复杂,也没那么扰人。
你的不对劲,未必全是心理压力造成。
心理压力,也可能是由紧绷的身体酿成。
作家melodybeattie说:“身体的声音越清楚,灵魂的声音也就越清晰。”身体愉快,精神也才会健康。
接受绝望,重燃希望
自杀的行为,会把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机会剥夺掉。这一来,他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进入生命的另一个境界;他必须返回人间,重新成长一遍。
——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
看到年轻的生命选择自我了断的消息,总是让人扼腕;听到长者因为忍耐不了病痛而自杀的讯息,也令人黯然神伤。
自杀已经名列台湾十大死因之一。
最近,我看到马偕医院的一则统计数字:在该院某年接获的四百五十九件自杀案例中(天哪!光是一家大医院,每天就超过一个),女性自杀者是男性的五倍,自杀年龄以二十岁到三十九岁之间最多(人生最黄金的时段)“情感问题”则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百分之三十二因为感情,百分之二十二因为家庭失和)。
这些统计数字,当然不包括那些采取更决绝手段离开人间的人,他们根本来不及被送人医院。我也看过另一则报告,男人一旦对自己心狠,他们的“成功率”是女人的两倍。在美国,据说是女人的三倍。
有四成以上的自杀者会采取跳楼、割腕、切腹的方式自尽,常常在治愈后留下其他后遗症。
你怪社会环境不好?从全世界的统计数字来看,这个推论并不科学。当然,以人口比率而言,台湾还“不算太严重”瑞士、芬兰等有钱有闲又有湖光山色的国家,自杀率更为高得可怕,好像活得越好,越找不出什么理由好活。
对那些努力想乞求“神啊,请给我多一点时间”的人来说,自杀者不肯多给自己一点时间的举动,实在令人不解。
真的值得死吗?不过是懦弱地逃避。
我一直觉得,自杀的心态基本上是一种自我情绪的过度反应。是的,你故意把事情想得太严重、把世界想得太悲观。当你为自己的心戴上墨镜,你所看到的只能是灰扑扑的天空和全然失去光亮的景物。
目前为止,我认识两位学了医学,却因他们的科学研究而笃信轮回的人。一位是我所景仰的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一位是曾任台大医院精神科医师的陈胜英医师(著有生命不死、跨越前世今生)。库伯勒在研究死亡学时慢慢跨进一个玄妙的世界,她甚至看过安详去世的鬼魂和善地对她打招呼。她对自杀的看法是:
自杀的行为,会把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机会剥夺掉。这一来,他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进入生命的另一个境界;他必须返回人间,重新成长一遍。譬如说,一个女孩子自杀了,因为她不能忍受跟男朋友分手。那么,她就必须回来,学习如何面对这种伤痛。她的一生会充满这类伤痛,直到她学会接受它。
陈胜英医师在他五千个催眠个案研究中也发现,只有爱能消弭仇恨,否则所有的恩怨会跟我们生生世世纠缠不休,我们不会得到真正的平静,直到我们学会以宽容的心胸接纳。
学习和生命和谐相处,要有智慧,也要有耐心;接受绝望,重燃希望,需要坚强与清明。也许目前的一切使你失去生存意志,但何妨对自己说:“不会再坏下去了,不是吗?”
我们的脑海中或多或少都曾闪过“我不要活了”的软弱念头——在为了逃避某个困境,或一时失去耐心解决人生问题时。
我也想过。
十六岁时,我觉得“大人的世界充满腐败。庸庸碌碌,人实在不值得长大”还好我长大了,有机会认识许多并不庸庸碌碌。并不浪费生命的“新鲜”大人,并且立志成为其中之一。
二十岁时,我也曾为了“我为什么找不到他?是不是他另有女友?我一定要让他后悔”而想“死了算了”还好没有真正执行我绝望的指令,否则我当了冤魂一定很恨自己。事过境迁后,我对自己曾有的笨念头感到非常好笑。“现在想想,他不见了几天有何关系?一辈子送我我都不要,我还很后悔跟他谈过恋爱呢!”一位和我聊起相似经历的朋友很“毒”地说。
很多人看过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位得了als症(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老教授,在逐步迈向死亡的同时,决定在最后时光咀嚼人生的甘美,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他说的话,正是“想不开”的人最好的参考。
太多人像是行尸走肉生命若要有意义,就是全心投入去爱别人,关怀你周遭的人,去创造一些让你活得有目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知道,他说得对。即使世上真理已稀,这仍是不变的真理。
选择勇敢
在我的一生中,好几次我曾经伫立在相似的十字路口,眺望着地平线,苦苦搜寻着人生的目标。在那样的时刻,你可以选择逃避,开始怨天尤人,但你也可以选择疗伤止痛,勇敢地走下去,保持你的爱心。
——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
“我再也不相信朋友了!”被最好的朋友算计的人,为人作保却无辜负担庞大债务的人这么说。
“我再也不要相信男人!”失恋的女人这么说,失恋的男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再相信女人。或者,不再相信爱情。
在人生中受到一点挫折的人,也可能因为“心血来潮”不再相信生命。有时,只是因为一点点不顺利,我们就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我们作对。人们的脑中好像有一种叫做憎恨的细菌,只要吸收到了一些腐败的养料,它就会无限制地分裂繁殖,急于否定一切,让自己身陷于绝望的包围。
乐观的人当然也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四五(其实并没有老祖先所说的十之八九那么多啦),再怎么努力,人们总是殊途同归,什么也带不走;但也会明白,人生是不快乐白不快乐,如果能精力充沛地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坐在阴暗的墙角,悲叹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连带影响别人活下去的心情。
伊丽莎白库伯勒医师,她一生都在帮助临终的病患,也使得“安宁医护”受到今日的医界重视,让人们在生老病死的循环中都能够拥有尊严。晚年,她更执行计划收养艾滋病婴儿。为世界做了如此多的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与回报。其他医师们排挤她;她因过度热心服务而赔掉自己的婚姻。健康;附近的居民甚至一把火烧了她的房子,以防止她继续做“危险的善事”她当然也诅咒过这个世界的无知与无情,灰心到了极点,但她总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走下去,没有因为“一小撮”的不义者而怨天尤人,阻挡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疗伤止痛才是对自己厚道,继续徘徊不过是加深痛苦。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为别人找最多麻烦的人;从来没有人因为抱怨世界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虽然有时抱怨挺有效的,让你从痛苦中暂时抽身,但它的作用,不过是在逃避选择。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了让自己沮丧失望。不如往好处想,慢慢地开始往前走。如果你决心做一个有趣的人,生活就不会那么无趣;在面对艰难挑战时,如果你有勇气,世界也不会吝于将生命中最丰盈的感受回报你。
自己才能给的东西
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她能突然醒悟,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在向他人索求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的东西啊!
——理查柏德(richardbide)
理查柏德是个很有趣的作家,他曾经是个优秀的报社记者。某一天,他感觉自己再也无法受困于某些在生命中纠结的难题,决定让生活在他最爱的海滨重新简单起来。于是他身无长物地来到海滨,成为一个浪人。他的身体和匮乏的物质交战,心灵则在潮汐之间洗涤。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写了他的湖滨散记,柏德在密拉玛海边写了海滨浪行(beachcombingatmiramar),并在人迹稀少的海边,开始探索“人的真正问题”
对世界来说,这是一种反动;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反省。他开始面对贫穷、饥饿以及寂寞,在沮丧和快乐的两端,他像个钟锤般地摆荡。然而这一段日子,也使久久在都市中翻滚的他敢于高声唱出心中的歌。他说:“我们日日夜夜在生活中渴求轻松与自由,却因为他人一点一滴灌输给我们的恐惧而鲜少获得。我们怕唱走音。怕拍子错误,也怕唱漏了音符,于是心底的歌被压抑住了,没有高声唱出。这样的压抑,使我们未老先衰。”
他得到的东西很简单,也很不简单。那就是:只有你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在书中写了一个使我感觉自已被“电”了一下的真实例子。
有个七十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高龄九十五岁的母亲请安,总期待母亲能和颜悦色对她说几句话,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泪挂上电话。几十年来,她都未间断,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伤透了心。
“我总是充满同情地听着这位老妇人向我诉苦,也看着她努力试图从孩子和朋友那儿,找寻她母亲所不能给予她的认同。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她能突然醒悟,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在向他人索求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的东西啊!”大多数的人不也一样,花一辈子在索取别人的认同吗?
不停歇地索取爱人的认同。亲人的认同、社会的认同。国家的认同。流行的认同,连自己的愿望也需要被认同。甚至连说任何一句话。自己喜欢的颜色、所属的生肖星座、血拼买到的战利品、投票的对象,都在索求认同。别人喜欢或跟我们看法一致,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没人认同,就急着愤世嫉俗。焦虑痛苦或自暴自弃,就有恐惧。愤怒、悲伤、压力与压抑。
其实,生命的欠缺是因为我们一直向别人要自己才能给的东西,比如自信,比如快乐,比如自由,比如安全感,比如心灵平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想要高声唱出自己的歌,只能靠自己的声带和咽喉。有掌声固然令人兴奋,但不需要掌声,我们也能唱歌。
只有你自己能够唱出自己的歌声。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又功利的谋生态度。读一本书,喜欢一个作者,最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和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正是你精神上的前辈姻亲。
——余秋雨
我是这样长大的。
如果一定要我志得意满地找出小时候有什么天赋异禀的话,那就是:我喜欢书。可能从五六岁开始,我看到书,就像同年龄的小孩看到冰淇淋或零食一样。
记得我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会因为读书(不是教科书)而忘了吃饭。(这跟我家的饭菜向来不太好吃应该也有关系。我家有曾祖母,所有的菜都煮得稀烂,老人家才吃得下。)那一套民族英雄传记里头的女英雄,像梁红玉,像花木兰,让我早早体会了什么叫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所以我很早就立志要嫁给“总统”(为什么不是立志当“总统”呢?我想,这跟台湾小女孩从小受的“熏陶”有关。)现在,我稍微知道现实是怎么一回事了。现实是:期望自己,别立志当附属品,不管成功或失败,你都会比较快乐。
小学时我看完了白话本的(大人翻译给小孩看的)所有章回小说:像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粉妆楼、老残游记、封神榜演义我的偶像是薛仁贵,因为我最喜欢的是怪力乱神的薛仁贵征东和薛丁山征西。后来知道可恶的薛仁贵让王宝驯等了十八年,回来还要考验她的贞洁,实在不齿他的作为。不过,懂得用这种方式思考,又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初中时我看完红楼梦,自动自发地背了许多唐诗宋词,崇拜的偶像是那个绝顶没用、“挥泪对宫娥”的皇帝李后主,最羡慕的则是花鸟画家兼瘦金体创造者宋徽宗。我对有文艺气息的昏君,总有一种特别的深情或同情。我也看傲慢与偏见、罗亭、日瓦戈医生和小妇人,幻想自己是小妇人书中的二姊,带着中性的气质。刚毅的眼睛,想要奋力游出某种困不住她的浅滩。
高中时我读完所有金庸小说、琼瑶小说和“存在主义”为了证明自己有“真知灼见”苦苦地和我不是真的很喜欢的萨特、尼采及叔本华为伍;但我必须说,莫泊桑的小说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比较有趣。“新潮文库”的译者群学问相当高深,但不知是我没慧根,还是他们的译笔不容易懂,吸收其精华并不容易。好像吃冷猪肉一样,我硬把很多不太好吃的菜吃完,仿佛只是为了告诉自己:看,你可是不平凡的,跟别人不一样哦!那种“因书而自满”的态度,想来真是附庸风雅。
无论如何,一直到现在,阅读仍是我的最佳娱乐。买到一本想看的书,我的心中会有压抑不住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它。它使我不觉孤单,因为我总有好多心灵上的朋友。
其实,爱读书并没有使我成为师长眼中的好学生,反而是上课不太认真的学生。因为我觉得,教科书自己看完就可以了。刚念小学时,我总在拿到新课本的第一天把国语课本“念”完,什么“妈妈早起做早操,爸爸早起看书报,我早起上学校”(听说现在还是一样的教材,唉呀),一点也没办法吸引我看第二遍,老师还卖力讲解,笑话!我上课无法专心,在课堂上讲话,常常被罚站,回家还会挨打。打了也没用,上课还是不专心。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又功利的谋生态度”看了余秋雨的话,我恍然领悟,这一路上,读书送给我怎样美好的礼物!
可以平凡,不要平庸。是的,我活得大致开心与惬意,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用的并不是庸庸碌碌的态度。我从不曾在心灵上孤独。
看重现在
我们都很累,所以幻想有一天能够活在梦中乐园,拥有财富、权力、休闲,并远离任何的忧虑和不安。但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梦中乐园。中奖券的人如果那么做,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francescoalberoni
这一天晚上,所有的工作结束后,我真的觉得很累;天空飘着细雨季节即将转换的时候,就是我筋骨酸痛最难抵挡的时候。我忽然想念起温泉来,对让我搭便车的朋友说:“如果现在是在汤布院,该有多好啊!”我曾经和朋友们到日本年轻人票选为最佳温泉度假区的汤布院去,在一个女画家开的雅致的“旅馆游轮”里头,一天洗好几次露天温泉。我想起那家旅馆的私人露天温泉池以及池畔种的樱花树,竟然有点哀伤。
“为什么我们不现在去呢?”朋友说“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不需要带着遗憾进人梦乡。”
这句话激起我的灵感。我想起阳明山的一个公共温果。几年前,我曾经到过那里一次,和我梦想中的汤布院相比,虽然简陋了些,但仍然是一种享受啊!
我们把车掉转了方向,往阳明山驶去。花了七十元,我们也洗到了露天温泉,而这个露天温泉,由于已经改建,所以也比我们预想的样子好很多很多,我可以在“女大众池”里仰着头看星星。
脱离了梦幻少女的年纪,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也努力在实践着我想做的事情,但同时也悟到一个真理:不要把痛苦或快乐变成二分法,不要把现在和未来看成完全不一样的时空,有空就要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有各式各样的梦想,只不过他们一定要到未来才愿意让它实现,(比如说,等我有钱,我就要怎样;等我退休了,我才要怎么样;等我当了“总统”我就会给你们什么结果“政见”永远没有兑现的一天,也并不急着兑现。)未来遥不可及,也永远不会到。到了两眼一闭前,还在指望梦中乐园(这时的名称可能叫做西天极乐世界),而人生中从来没掌握一点开心的权利,从没及时做点和梦想靠近的事情。
过去当记者时,我还曾认识一个酷爱赌博的同行。他虽是无壳蜗牛,却看不起任何人的住家,我最常听见的口头禅就是“等我买了一栋二百五十平方米有庭院的房子,我就请你们来见识见识”有一天,当他在同事家这样说时,另一位同事很“毒”地对他说:“你先把赌债还完再来说大话吧!”这个讥讽把他气得七窍生烟,但却深得大家的心,让大家暗地里爽快不已。
很多人都有梦想,但从来没想过要接近它,那些梦想,只能叫做空想,会让你“吃得苦中苦”但绝对不会使你成为“人上人”
未曾想与梦想接近,可能是期待像中彩券一样实现梦想吧。但真的中了奖券,实现梦想,未必是好事。澳洲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曲棍球队的球员在一九八三年、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中了十万美元的乐透彩券,这么年轻就拿到一大笔退休金,使他乐不可支。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大钱,光利息就吃喝不尽。他辞去所有工作,在家专心退休,过他想过的生活。十六年后,记者发现他时,他已经是个体重高达三百三十公斤的大肥崽,没办法把自己挤出家门。照片上,他的肚子大得差点垂到了地上。
看来,他的幸运变成他的不幸。
意大利心理学家francescoalberoni说:
我们都很累,所以幻想有一天能够活在梦中乐园,拥有财富、权力、休闲,并远离任何的忧虑和不安。但是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梦中乐园。中奖券的人如果那么做,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你也可以当天才
天才,就是放对地方的人才。
一个人必定曾经因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应该何去何从而困惑过。
少年不困惑的人,到了中年才困惑的大有人在,但都还来得及。
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是在临终之前才困惑:天啊!我这一辈子都在做什么啊?
我遇到过很多快步入中年期的人,在一次婚姻挫败,或长时间从事可以胜任但无法乐在其中的工作后,有感而发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为别人而活,唉!”
曾有一位因丈夫外遇而在五十岁时失去了婚姻的女人对我说:“我从现在开始,要为自己活,对自己负责了。你知道吗?我从小就是一个超级乖的小孩,爸妈说怎样就怎样。我考上了普通高中,但我爸爸叫我念商科,我就念商科;哥哥说他的朋友不错,我就嫁给他的朋友;嫁过去之后,先生说要怎样,我就怎样。我到了一切皆空之后才发现:我怎么这么傻!”我倒觉得,她到五十岁体语到“任何人只能给你人生建议,不能对你的人生负责”还不嫌迟。
很多人的一生好像都是由不了解他们的人所做主,然后,到了“无以为继”的时候,才来怪父母为他选择了这个工作,教他某种让他吃亏的传统观念,使他的一生如此乱糟糟。没错,你的亲人确实是“多管闲事”了一点儿,但你老早已经长大了。
你活得快不快乐,只有你自己负责;你老早可以调整被扭曲的人生方向,只是你仍然闭起眼睛,不肯自己接手人生的方向盘。
不知道有多少次,有朋友对我说:“真好,你是个作家呢!我从前也想当作家,小时候都是作文比赛冠军,只可惜我爸妈一直告诉我,写作会没饭吃。”
言下之意,都是爸妈“害”他不能达到理想喽。
我总是忍住不笑。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从前我爸妈也一直告诉我,写作不能当饭吃的,会落魄潦倒一辈子。而我从小就会拿“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古有明训来安慰自己。他们现在应该很高兴,我没有哭哭啼啼地要他们养。
没有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会怪父母从小没有给他们好的指示,或好环境。
问题的症结根本在你自己。至少过了十八岁之后,你就该“成年”了。
“天才,是放对地方的人才”我从一本娱乐杂志上看到这句话,觉得它真有道理。很多人谈到天才,总喜欢提到爱迪生,他似乎说过,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努力。这个格言来自有个叫做拿破仑希尔的作家。他造访这个天才,问这位实验了一万次才发明电灯的科学家:“如果你第一万次实验还是失败了,你会怎么办?”
爱迪生回答:“那我就不会在这里和你瞎扯,我会在实验室里去做第一万零一次的实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再努力吗?
不止如此。我们得注意到,爱迪生做一万次的实验,用的可不都是同一种物质,他最后把“钨”放对了地方,我们才有电灯;如果是错误的东西,放一千万次也没用。
试想,如果历史上的名人把自己放错位置,他们的人生一定一败涂地。爱因斯坦还好没去做生意(犹太人是最爱做生意的),还好丘吉尔做了首相,不是在前线送死的小炮兵他们把自己放对了位置。(虽然,我觉得希特勒还是应该一本初衷当个画家就好了。)
天才,是把自己放对地方的人才。记住,是“自己”放的,还有,你也必须先让自己够格称得上人才。
保持平衡
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平衡。
——印第安鹰唱族(sigingeagle)一位老祖母
我认识一对“抢钱”夫妻,他们的人生观配合得天衣无缝,生活过得“多彩多姿”
夫妻俩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丈夫是个有铁饭碗的公务员,太太则在一家跨国性的企业工作;他们有三个已经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已经有两间贷款快要还完的房子。照理说应该是生活无虞才对。不过,除了正业之外,他们的副业可精彩了。早上三点多,太太就起床送报,风雨无阻;晚上做社区的环保整理工作;平常还为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小姐,也是个领有执照的保险经纪人。平均一个月,夫妻俩可以赚上二十来万新台币。
丈夫的上班时间比较长,但也尽心帮太太分担她兼差的工作,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虽然一天要做这么多份工,他们仍是一对相当照顾孩子的父母。孩子谦恭有礼,还会帮父母做垃圾处理分类的工作。虽然常被垃圾中尖锐的玻璃碎片割到手,不过这些孩子已经视其为家常便饭,而平常他们也没有因为帮忙父母而拿到任何零用钱。
比起那些我常看到的朋友的孩子——一个人已经拥有两百辆玩具汽车或许多举世最昂贵的“金耳扣”玩偶,还会对父母大呼小叱惟我独尊的小孩,他们三个孩子的温和谦恭,无疑让我们这些单身贵族觉得,其实下一代是比我们有希望的。
多年如一日的当“抢钱”一族,当然很辛苦,这位太太说,她有在台风天为人派发传单,连摩托车一起被大风吹倒在马路上的经验;到小巷子送报,也常被人家养的恶犬追得无路可逃可是“还好啦”她还是甘之如饴,因为她“心中有梦”觉得在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老来就不用担心。
还打算做几年呢?她说,还不能太早休息,虽然目前生活无忧,她却还有相当高额的保险费要负担,她帮三个小孩都各自买了五年、十年和十五年的保险,负担并不轻。这种“居安思危”的高额保险费缴交者在台湾社会是很常见的,他们把保险当成储蓄,很少想到活着的人从未因保险发财或享福。
我想,以她的勤奋,大概终其一生都舍不得退休吧!他们最大的财富,应该不是积沙成塔存起来的积蓄,而是懂得帮父母分忧解劳,不会动不动就说“爸妈,我要”的孩子。
我问她最大的女儿有没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她悠悠地说,爸妈不给她太多零用钱没关系,但有时她身上常是一个铜板都没有,连打个电话都成问题,也未免太她也语重心长地说,其实爸妈不必为他们的未来想太多“适可而止吧”!
孩子说得没错,任何事都要有节制,包括节俭,也包括节制本身。我对这些“夙夜匪懈”的人相当感佩,毕竟现代人愿意胼手胝足赚钱,不会想走歪路、签赌而看别人赚钱不眼红的,已经很少了。可是太专注于一个目标,很容易忽略真正的人生是由一连串的过程组成的。
jamesredfield在他的畅销书圣境寓言书(thecelestineprophecy)里头说:
我们的专注渐渐变成一种偏执,为了创造世俗的、经济的安全感哦们彻底迷失了自己。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财富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受它的人。
我们的收入像鞋子一样,太小了,走不动;太大了,走得很吃力。只有保持平衡,才是真正懂得金钱价值的人。
然而世间所见形形色色的人,多属于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鞋子小,徒呼无奈,光怨别人有双好鞋;第二种,明知鞋子太小,辛苦了许多年,却舍不得走进皮鞋店,继续忍着;第三种,把鞋子越换越大,还不知道自已被鞋子拖得很累。
保持平衡,意味着,不顾此失彼。
烦恼只是投影
你的烦恼是因为其他某个人,而他的烦恼是因为你,周围的每样东西都是你创造出来的,都是你投射的,然后你变得害怕、惊吓,而且努力去防卫,然后就产生痛苦、挫折、冲突、沮丧和抗争。
整个事情都是愚蠢的,而它将会保持这样,除非作改变你的态度。一定要在你里面找到原因。
——奥修
在一次聚会中,我认识了一个“青春永驻”的朋友。刚看到她的样子,我猜想她不过是个大学生,但听她用移动电话处理事情时语调老练精确,我忍不住把她的年龄多猜了几岁(不然,一定是从小在困苦的环境中磨出的少年老成)。答案揭晓了:
她年过三十五,自己拥有两家业务蒸蒸日上的公司,是个日理万机的总经理。
光滑的脸庞,朴实的穿着,开朗的微笑和温柔的语调,只要不谈公事,她看来顶多像是个刚入社会的新鲜人。
有人问她:如何青春永驻,喝“欧蕾”吗?
问的人大约只有二十岁,在她的脑袋瓜里,三十五“shouldbe(应该)”很老很老了。
“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没有烦恼吧!”
“没有烦恼?”在我听来,对一个每天要处理这么多事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方夜谭。当下我以为她是那种“心里波涛汹涌,表面故做轻松”的那种人。
“从前‘年轻’的时候,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就烦得不得了,连男朋友对我说‘喂,你怎么长了颗青春痘’,我都会烦恼得睡不着觉,心想:他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不爱我了?”她笑着说“直到我大哥去世。”我们安静下来。
“我大哥从小就是个有为的青年,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业。他车祸去世前几天,正为公司少了一笔十万元的账烦恼。我大哥一向不爱看账本,那个月他忽然把会计账本拿出来瞧,管会计的是他的合伙人。因为这一笔账去路不明,他开始怀疑两个人多年来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账的问题。我嫂嫂说,他开始睡不着,睡不着就开始喝酒,喝酒后就变得烦躁,越烦躁越喝酒。有天晚上应酬后开车回家,发生了车祸,他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嫂嫂处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他的合伙人只不过是把这个公司的十万元挪到那个公司用,不久又挪了回来。没想到我哥为了一笔小钱,烦了那么久”
开口问,怕伤害了信任;不开口问,又制造了重重疑云。有时我们的头脑像个碎纸机,一张纸绞了进去,变成占据空间更庞大的纸屑。
她说:“我学到了一件事,不要创造烦恼,不要自找麻烦,就以最单纯的态度去应付事情本来的样子。这也许是我不太会长皱纹的原因吧!”
她总是开开心心,不只是人家愿意和她相处,做生意时也会觉得和她合作很愉快。所以,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
其实你也有问题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
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
——纪伯伦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邻居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家窗户上的污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每一个人都曾经遇过不少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误归咎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检讨自己和责怪自己,又是两回事了)。于是,愤世嫉俗的人常从年轻愤怒到老,遇上有人过得比自己好,都想咬对方一口。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办公室守则,应该也是一位愤世嫉俗的上班族写的,韵脚还押得真不错。全文如下:
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
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现,杰出贡献。
负责尽职,必遭指难;推托栽赃,鸿图大展。
全力以赴,升迁耽误;会钻会溜,考绩特优。
频频建功,打入冷宫;互踢皮球,前途加油。
奉公守法,做牛做马;逢迎拍马,升官发达。
他的写法可能让不少人觉得“大快人心”没错,上班难免会受点委屈,看老板脸色也是必然的事情。但除了泄点恨之外,他所写的未必是实情。在过去的某些公家机关,也许真的有“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现象,但是在这个连公家机关都必须讲究效率、公营单位也要自负盈亏的时代,能够只靠推托拍马升官的人,毕竟有限。
发泄一下没关系,但如果你一味认为这个世界上会出头的都是混蛋,只拿愤世嫉俗来替代反省自己的机会,这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新办公室守则,写得这么酸,自己一定也有很不受欢迎的偏激性格。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愿意付薪水给这样的属下吗?
一个背向太阳的人,只会看见自己的阴影,连别人看你,也只会看见你脸上阴黑一片。人的眼睛仿佛傻瓜相机,最怕背光照人相了——你的脸庞再美,只要背着光,一定是件失败的作品啊!
恐惧生命
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麦克英泰尔(mikemcintyre)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麦克英泰尔,三十七岁那年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渥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三块多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capevfear)。
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美丽的同居女友,亲友和乐,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了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打从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我想如果他活在台湾,一定怕蟑螂)、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这个懦弱的三十七岁蹬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老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强暴。”但他成功了,四千多英里路,七十八顿餐,仰赖八十二个陌生人的仁慈。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会觉得无聊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十六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讹写为“capefear”只是一个失误。
麦克英泰尔终于明白:“这名字的不当,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花了六个星期的时间,到了一个和自己想象无关的地方,他得到了什么?
得到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虽然苦,虽然绝不会想要再来一次,但在回忆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仿如人生。
也许我们会发现,努力了半天到达的目的地,只是一个“失误”
但只要那是我们自己愿意走的路,就不算白走。
看完了麦克的书不带钱去旅行(thekindnessofstranger),在我恐惧着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一件想做的事或一趟想去的旅程时,我总是想起他的故事。
“怕什么,去经历再说。”我对自己说“这总比叫我在路上搭便车容易吧!”
你买到了什么?
愿以我一切所有,换取一刻时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临终遗言
有一次,我在主持电台节目的时候,开了热线,请大家各抒己见,题目是:购物狂。所谓购物狂,就是为了买东西(不是为了用东西)而买东西的人。他们总是在家中堆积自己用不上的战利品,或因买不到。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失眠,更可能把人生的成就感建筑在购物的行为上。除了谈谈自己的购物狂经历之外,我还希望听众们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是想借买东西来发泄情绪,还是为了逃避某些不悦的感觉,或者是因为想寻求认同才这样做的。
自认为是购物狂的人纷纷打电话进来,节目进行的气氛一直很愉悦。最后一通电话则使我在下节目之后,脑袋里还被余音盘旋着
“我是一个购物狂,我很喜欢买袜子多贵的袜子我都会成打成打地买,帮我的小孩买。帮自己买、帮先生买不管他们用得上用不上总之,我只要看到袜子。内衣裤,我就觉得我应该买回家,用不上也没关系”
“你是想借贴身衣物来表达你对他们的关心吗?”我问这位妈妈。
“应该是吧,”她笑着说“不过,我现在已经躺在医院里了我是个癌症末期的患者,正在注射止痛药,靠听广播节目来打发时间我快要走了,但我还是跟我的先生说,我走后,可不要把我买的袜子丢掉,它们都是我很宝贝的战利品我对那些东西,还是放心不下”
忽然有什么东西哽住我的喉头,我愣了一下,还是祝她早日康复,祝她能快乐地过每一天。如果按照节目进行的主题,我应该对她说:恭喜你当选我们今天最伟大的购物狂!因为她对于那些东西的眷恋,已经比对自己的生命更关心了。但是,我没有说出口,因为这句话听来会像一句风凉话。
我们到底能够拥有什么呢?人们总是把成功定义为“要什么有什么”然而,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不断购物。不断想拥有更多,用的其实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而你用时间买来的一切,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愿以我一切所有,换取一刻时间。
伊丽莎白女王在临终前的遗言,仿佛是一句警告。
即使一无所有,还有时间,我们还是可以对世界微笑,一切都还来得及,不是吗?你拥有的,已经不少。
这是谁的人生
我终于问了自己这个问题:这究竟是谁的人生?当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就晓得我必须改变了。
——理查卡尔森(richardcarlson)
我并不想骗自己说,我对每个人的痛苦,都能感同身受。虽然,我非常渴望他们乌云密布的脸上,可以因为我的关心或帮忙,出现难得的阳光。
她和许多十七岁的男孩女孩一样,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十分疑惑。她是个夜校生,白天在某公司打工,老板和同事们都对她不错,但她得为自己的生涯抉择:她想上大学。但以目前状况来说,得利用白天上补习班,可是老板表明了“少不了她这么一个人”不希望她辞职(而她也舍不得这份薪水),所以她陷入了“非常巨大的痛苦”之中。
什么嘛!你也许会觉得好笑,听起来没有“非常巨大的痛苦”啊。和我的反应一样。你会觉得,她总要做选择,一切都可以解决的。你若是成年人,必然会想像我一样告诉她:尊重你的人生决定,任何公司少了谁,都像地球一样,不会停止运转。但我们都不是真正的当事人,所以在她看来,才可以说得如此轻松。
在十五二十的少年时(其实,七老八十的人也一样),我们常因为别人看来“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陷入非常巨大的痛苦”连个小小的决定也使我们肝肠寸断。
陷入混乱和痛苦无法避免,然而,一个生命的乐观者,会比悲观的人早一点做决定,早点跳出混乱的漩涡来。
这究竟是谁的人生?当自己多方考量觉得各有利弊而无法选择,当周遭众说纷纭企图左右我的决定,我总会在烫热的骚乱暂时停止之后,深呼吸,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拨云见日,未来的路就在脚下和我打招呼。我做过许许多多没人看好的选择,只因为这是我的人生,我觉得这样对我比较好。
“该怎么办?问问你自己吧,你想怎么样呢?”对于身陷困惑的人来说,我们惟一有用的帮助,是请他们找出自己的答案。连自己的意愿都搞不清楚的人,任何帮忙,只是帮忙制造混乱。
很多人关心自己能否长命百岁,却从未问自己:这是谁的人生?万一活到了一百岁,才问自己:天哪!我为谁而活?对我来说,那可比看七夜怪谈更恐怖。
“走我自己的路?听我自己的就对了?万—走错了怎么办?”建议一个人选择自己认为对的那条路时,总会发现,他们并不信任自己。还有人曾直觉地回答:“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是只要我喜欢,没什么不可以,那杀人放火怎么办?”
“你会去杀人放火吗?”
“当然不会。”他又直觉地回答。“那你在担心些什么?”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每个人的自信心那么低,总会推理到一放任自己,就会无恶不作。
我相信真正杀人放火的人,从没清明地问过自己:这究竟是谁要的人生?
如果那是你要的人生,凡走过的,就不会是冤枉路。永远无法回答或面对这个问题的人,仿佛水母,在无意识的一张一缩之间,过了一生。
正眼看它,正面迎它
不正面面对恐惧,
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
——霍克克洛(hawkcrow)
我打过很多次的退堂鼓。
理由很多。
发现自己生性愚鲁,所以放弃学钢琴;发现自己身段不够矫捷,每次上课都搞得腰酸背痛,所以放弃学舞;发现自己实在没有真正的兴趣涉足司法,所以在大学毕业后放弃司法界这一途;发现那人的人生目标与情趣和我相差甚多,所以放弃爱情。
人生是在渴望、选择、放弃之间起起伏伏。
放弃,没什么不可以,但我不允许自己因为恐惧或忧虑而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只是因为害怕而打退堂鼓,牺牲我真正有兴趣的事,我会很难原谅我自己。
就像北美印第安人的一句话:‘不正面面对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
如果不能自己拆掉恐惧,那样的阴影会跟着你,变成一种逃也逃不了的遗憾。
我实在不希望自己到了七老八十,才用苍凉的声音说:“我本来想当一个作家的”或是:“我小学的时候曾经得到演讲比赛第一名,只是现在我我哦一在大家面前讲话就发抖。”
我们总不会因为怕人家嫌自己丑而永不出门。
不要因为恐惧空难而不敢去旅行,一生一世掩藏着自己渴望看到新奇事物的心情。
不要因为恐惧失望而害怕爱情。以此类推,很多恐惧都会被击破。
“不要因为怕水,你就永远不去游泳”有一次我在澳洲的一个漂亮饭店里,看着善泳的朋友们在阳光下嬉戏,忽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刚刚告诉他们,我怕晒黑,所以我不想下水。
天晓得我多想钻进水里去。
我想,我是有点怕水没错。念高中时,体育老师规定不游十五公尺绝对不让我毕业。我在游泳池里奋力了两个暑期,才以十五公尺的烂成绩过关。我不会换气,也不敢在水中睁开眼睛,一掉进水中我的脑海里就想到“淹死”两个字。
阳光溅在他们水滑滑、光亮亮的肌肤上,他们像海豚一样骄傲地嬉戏着,而我,其实并不想躲在没有阳光的阴影里看着他们的快乐而已。
我是个懦夫。
如果我没有学会游泳,我一辈子要躲着这幅景象。
“那就好好去吧!就算你上辈子是铁达尼号的殉难者,这辈子也不该那么孬种。”我对自己说。
大概在一个月后吧。朋友邀我到一个温泉度假中心,我鼓足勇气下水了。
我发现我没自己想象中那么烂,但我不敢游到水深的地方。
“试试看,”这位朋友和蔼地对我说“让自己灭顶,看会不会沉下去!”
“你说什么?”我还以为他这个游泳高手故意整我。
我试了。他说得没错,在我们意识清明的状态下,想要沉下去、摸到池底还真的不可能。真是奇妙的体验!
“看,你根本淹不死。沉不下去,为什么要害怕呢?”
我上了一课,若有所悟。从那天起,我不再怕水,虽然目前不算是游泳健将,但游个五百公尺是不成问题的。
人生中有不少潜藏的恐惧,有的是因自己的怯懦而产生,有些是外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所加诸的阴影,但如果我们不正眼看它,正面迎它,而只想处处躲它,我们终会发现,地球真是圆的,世界还真的很小,我们的心逃无可逃。
必需的好奇心
我没有特别的天分,
只是好奇心十分强烈而已。
——爱因斯坦
有个科学实验是这样的:
刚开始,有五只猴子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的洒水装置,猴子若想拿香蕉,马上就有水喷出来,使五只猴子变成落汤猴。
猴子们全都尝试过拿香蕉的后果,达成一个共识:只要其中有一只拿香蕉,全部的猴子都会遭殃。
实验人员慢慢把猴子换掉。新猴子a加入后,马上想要拿香蕉,其他四只吃过亏的旧猴子就把它痛扁了一顿。新猴子心有不甘,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包。于是这群猴子并没有尝到水灾之苦。
又有新猴子b加入,换走一只旧猴子。b看到香蕉,猴急得想拿,结果也被其他四只猴子扁了一顿,a还特别用力地揍它出气呢!
后来每只曾被水喷过的旧猴子都被换掉了,但还是没有哪只猴敢动那串香蕉。猴子群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想拿香蕉就会被打得鼻青脸肿。
这个故事,说明的是传统的由来。
我们和猴子一样都是灵长类,或许比它们聪明,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不动祭出传统的人,往往从来不曾弄清楚传统为什么传统。
莫名其妙受了苦的人,一旦看到新的“叛逆者”出现,反而会整人整得更凶。老兵欺新兵、多年媳妇熬成婆,都是这种心态的变奏曲。
人类的文明进化其实不是建立在传统上,而是建立在传统与反传统不断蜕变的交替上。反传统经过一番时日后,形成新的传统,然后,又有一批人出来推翻它。
还好,人不是全像实验中没被水喷过、只被扁过的新猴子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制止后来加入的猴子,否则我们现在可能还停留在隧人氏钻木取火的时代。
好奇心加上创造力,使文明向前走。企管作家jackmingo就曾指出:“我们所酷爱的许多产品,都是靠直觉、猜测和幻想做出来的。它们的发明人不但特立独行,甚至根本疯疯癫癫、胡言乱语。这是因为要创造全新的东西,的确需要全然不同的眼光。”
全然不同的眼光,就是好奇心。
然而,观念上的传统比科技上的传统更不容易更新。
“不孝有三,无后(儿子)为大”——在农业社会,男丁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而这样的话形成一种观念上的传统。到了这样的时代,我们还是处处听到同样的话。
“婚姻是个适合每个人的制度吗?”有位女性在和朋友聊天时提出这样的质疑,马上被大家唇枪舌剑地痛k了一顿。反对最烈的是年逾三十五才决心结婚的人,她说:你再老一点就知道了。相信很多单身女子也有在安慰婚姻受害者后,反被他们“催婚”的经验。
我们常用“传统”的制度来要求“新来的人”并未思索传统是否适合每个时代、每个人。
但如果你是个婚姻受害者,就断定每个人结婚都一定会像拿香蕉被喷水的猴子,那么你和那些旧猴子也没两样。
一个真正的乐观者,必然是一个会思索何谓传统、何谓未来的人,总是以好奇心看待一切新鲜和陈旧的事物。
曾经为历史创造新页的人,靠的都是不愿全然把自己送给传统的好奇心。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我没有特别的天分,只是好奇心十分强烈而已。”
好奇心,是一种研究事物根源的兴趣和冲动,也是改革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新动力。
好奇心,是愿意看重自己的努力。即使跟浩瀚的传统相比,这一份心意,又是如何脆弱而疯狂!
继续成长
吝啬付出智慧与情感的人和不断重复已知事物的人,
最后会变得一无所知。
——francescoalberoni
有个食品广告描述亲子关系,相当贴近一般家庭的情况。小女孩问爸爸:“我们家为什么没有钢琴?”爸爸说:“因为我们家已经有电子琴了。”小女孩又问:“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电脑?”爸爸回答:“因为爸爸的头脑比电脑好。”(我才不相信呢!看到这儿你或许会这么想。可是,在我们小时候,爸爸不都比上帝还大吗?何况只是一部电脑呢?)小女孩相信了,但这时她看到邻家小男孩坐在楼梯口吃东西,她问:“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爸爸嘴也馋了,说:“我们赶快去买吧!”
对于小孩的“为什么”现代的大人确实常用“问a答b”“指鹿为马”或哄骗的方式来回答。这种解惑的模式,比我们小时候爸妈动不动就训诫“少废话”、“囝崽郎有耳没嘴”是好一些。但长久来看,小孩的脑袋里一有知性的疑惑时,他也会同时浮起“唉!问我爸也没用啦”的念头。
在心灵鸡汤——关于勇气里有个类似的故事:小男孩和爸爸一起散步,小男孩问爸爸东,问爸爸西,爸爸全都客气地说不知道。最后小男孩看着天上的月亮,问爸爸为何有月圆月缺。爸爸也还是说:“抱歉我不知道。”
反而是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对爸爸说:“爸爸,我好像不应该那么多话,问你这么多问题。”
爸爸依然有教养地回答:“没关系,你尽量问,我是你爸爸,你不问我问谁呢?”
作者下了一个“警世眉批”:“是的,如果你继续回答不知道,你的孩子也会渐渐知道,不必再问你问题了。”
“不必再问你问题”了,才是代沟的开始。同样的状况也可能出现在一对情侣之间。学历有高低,并不能阻挡两人相爱的意愿,但求知欲如果有差别,即使是同等学历,也会遇到“我说的是黛安娜王妃,你接话谈起黛安芬胸罩”的问题。曾有一位朋友谈及他和太太相处的情形。他说,每次和太太一起看电视新闻,太太常在发表意见时说错成语,牛头不对马嘴,或者颠黑倒白,他指正太太几次,太太都生气,最后他只好憋气不笑。
付出情感的意愿或能力若有差别,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情感的代沟。爱的天平偏颇再偏颇,终将被怨恨所推翻。
然而,大多数的人在长大后,只害怕物质世界的匮乏,并不恐惧自己变得一无所知。也许你会说,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但就读社会大学,也得学习与思考,否则经验法则不会自动送上门来。
不断重复已知事物或许使我们觉得安全,但我们活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无所知、固执不变。
我只是一颗沙子
我们是多么没有价值,记住这点,使人如释重负。
——贺佛尔
贺佛尔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码头工人和思想家,虽然从现实面来看,他的一生过得并不得意,后来眼睛还瞎了,但他留下的哲思录,曾经滋润了不少美国有为青年的心灵。
这一句话真是个黑色幽默。
充满忧愁苦恼的时候,不妨用这句话当吸尘器,吸走那些“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厌烦感。
是的,我们没那么重要,失败没那么重要,失恋也没那么可怕。对于宇宙来说,我们不过是沙漠中的一颗沙子,(关于这点,我一位学科学的朋友并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比一颗沙子上的微生物还微不足道。)所以何必要把自己的苦处放大,或太强调自己为别人做过的功劳被辜负呢!
现在,容我把自己夸大成一颗沙漠中的沙子吧。因为沙漠如此广大,所以我可以做一颗用自己的姿态飞扬的沙子,秉持自己内在的善性和纯真,用自己喜欢的姿态跳舞。
有时我们太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都以为,这个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常常把失败扩大。我曾和一群“国中”生谈起他们人生中最感挫折的经验,出乎意料的是,大家还真的常常因为小小的事情而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把愁眉苦脸的面具戴在脸上很久。
有一个说,她在小学时,因为在某次班际舞蹈比赛中一时大意跳错了舞步,使他们班上没有得名次。为了这件事,她一直痛苦到小学毕业,总觉得全班都用有色眼光看她,好几次她都想自杀以谢罪。
有一个说,他最想死的原因是他一直考第一名,后来班上来了个转学生,轻易地把他的第一名夺走了。一连几个星期他都闷闷不乐,心中想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既不能毒死那个同学,那我饮药自尽算了。
还有一个同学不好意思地说,他困扰最久的事情是在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在梦中尿床。他还很清楚地记得被他尿湿的床单的颜色,只要看到那条床单,他就有深深的罪恶感,他也觉得他妈妈一定还没有原谅他。
“闭起眼睛来,想象你是一颗沙子,在沙漠中飞舞,”我轻声说“这些事情,还重要吗?”每个人都微笑了。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背负了过重的忧愁和苦痛,我们常把自己轻易放进集中营。要往前走,总得创造一个方式,使自己保持新鲜、纯真与轻盈。
我喜欢旅行,尤其在人生遭遇困顿、面临关卡的时候,把自己摆在大山大水之间,更容易想象自己是一颗沙子,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让事情褪去夸大的外衣,还原成本来的样子,很快地我又听到了内心的声音,找到应该走的路。
这种方法,总能使我如释重负,脑袋清明起来。
我的旅游笔记本的第一页,抄着一段很可爱的偈:万解珠量斗富豪隔行江山无主月轮高隔行婆娑泪海三千界隔行争入空王眼睫毛
你若嫌咬文嚼字,只要写“我只是一颗沙子”便能顿悟。
反应反弹大不同
在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两种心理模式之下:反弹和回应。在反弹中,我们感到压力,而且很快下判断。我们沉不住气,耿耿于怀,以为事情是冲着自己来的。
——理查卡尔森(richardcarlson)
开店的朋友们对一些“奥客”(买东西态度很差或杀价很厉害的客人)很不屑,而我们这些消费大众,则常因一些态度很坏的店家而生闷气,大叹招谁惹谁,我花钱还来这儿买气受。
有回跟一位开服装店的朋友到中盘商集中地去挑货。做零售的朋友总希望价钱能少一点,跟中盘商讨价还价已是常态。走到一家店,她看上了一套衣服,想问店员多拿几套可否便宜一点。
店员的口气一开始就很不耐烦,当我动手挑衣服时,她警告我:“模特儿身上都有,你先看看好不好?”意思是,要我别动手挑拣,免得弄乱了她的排法。店员可能没想到,摆出来就是要卖的。
“拿两套可不可以算便宜一点?”朋友轻声问。这位店员大概是情绪不好吧,她板起脸僻里啪啦骂起客人:“不可能,这样我没办法,生意做不下去,你再讲也没用,我说这已经够便宜了”
朋友揪住我马上退出战场,非常生气地说:“喂,我是顾客,她凭什么对我凶?我又不是罪犯在请法官从轻量刑,干吗被削?老实说,她若不算我便宜,我也会要;她对我摆晚娘面孔,我还跟她买,就不是人!”
说的也是,批发区商店有数百家,又不是只能向那家进货。这位小姐脾气不好,人家随便讲一句,她就像守城的武士一样,一边拿起盾牌,一边还射出暗箭。也许刚刚被老板谴责过业绩不佳吧!
有位朋友是个中型企业老板。他说,近来他看到的社会新鲜人“低能力高自尊”的越来越多,指正他几句,就以为老板在骂他,嘟起嘴来就算了,还会理直气壮地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做对”的原因,只想把错误弹开,往往越描越黑,还口若悬河。大伙儿开会,越来越不容易有任何建设性,只要a说了几句可能影射到b工作问题的话,b就忙着为这杯弓蛇影辩解,或更针锋相对地指出a捅的娄子,冤冤相报,模糊了主题,徒然浪费时间。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会把所有的话想成是针对自己而来的矛头,把别人的一点小小意见都当做恶意攻击,非得像弹回力球一样让那人尝尝后坐力不可。
比如,先生稍微点醒太太一下:“这菜太咸了。”太太马上把一句话想成婚姻中不可承受之重,痛击回去:“不满意?那你来煮啊!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累”有人则采取消极反弹,就是以无声的泪水反弹,这也是情绪暴力之一。
动不动就反弹的人,发散出一种“别想和我和平共存”的磁场。“注意看,他们的相貌都变了,好像脸上文着‘天怒人怨’的刺青一样。”一位朋友如此批评办公室中最不好惹的家伙。太会反弹的人常使人动辄得咎,打从心底怕了他。
而完全没反应的人,自以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事实上也在用冷漠伤人。我想,精神正常的人,可不愿意跟这么一道冷冷的墙壁说太多话。
不要把所有的话都幻想成冲着自己来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就会少得多。
是的,我们感到的压力未必是真的压力——搞不好只是误会一场,何必急于反弹?
我们可以先用大脑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所改进,再做反应。
真正的礼物
你给别人他需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礼物。
——玛洛摩根(marlomorgan)
一连两天,听到两对夫妻谈到他们争吵的内容,都与其中一方要给,而一方领受得心不甘情不愿有关。
有一个丈夫随着观光团到泰国,买了一个翡翠的项链坠子给老婆,花了两千五百块美金,以报答老婆多年的辛劳。他兴高采烈地递给老婆,没想到老婆是个识货的人,发现那不过是一个价值不到两百美元的劣质品,问明价钱,当下大惊失色,一时情急,把老公大骂了一顿,两个恩爱夫妻于是吵起架来。多年来老公的苦闷仍在,他认为:“如果你爱我,你应该连我送你一颗小石头都很高兴才对!”亲朋好友也都支持这种论调,但老婆一听大家都认为她应该虚心领受,就忍不住要翻脸。她说:“没错,你随便捡个石头送我,我也会感动,但你知道,你付出去的那笔钱,是我们两个多月的家庭开销,你为什么不问我需不需要呢?”
另一个事端则不定期地在一对夫妇的日常生活中掀起小小的波澜。太太很爱吃消夜,嚷着要先生陪她,先生也都陪了,但由于先生属于一吃就会胖的身材,年纪渐渐大了之后就比较忌口,对太太每次推到眼前来的佳肴总感到头痛,不吃,太太又说他浪费;两人结婚二十年,这件事从没协调好。一般人听了觉得是小题大作,但当事人确实感到困扰。
以上的例子,相信你只要是那个“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人,你一定会觉得很委屈:我那么体贴你,你怎么反而对我生气,真是好心没好报啊!
类似的故事,必然也常在你我家中上演。我的母亲和弟弟常因类似小事闹得不愉快。我的妈妈是个热心的人,只要在外头看到她觉得好看、价格又很划算的衣服,就会买给我弟弟穿;问题是,我那个学美术的弟弟从没觉得好看过,总会很直接地对她说:“妈,拜托你不要再买衣服给我,如果你疼我,就干脆给我钱好了!”我妈因为心血落空很不高兴,我弟也徒呼无奈,因为这样的“买错衣服”事件,从他“国中”时就已开始上演。我记得没错的话,我妈买的衣服比较适合我爸爸,从没合过弟弟的意。(他说,他也企图当个孝子,但我妈会以为儿子喜欢,送得更痛快;他后来认为,不要让母亲浪费钱,才是孝顺。)现在,弟弟都做爸爸了,母子还常为此事生闷气,有劳好脾气的弟媳做和事佬。
每次接到我妈打电话来投诉我弟弟的不是,多半是为了这种好像会“至死不渝”的小事,我只能在电话筒这头静静倾听。
“以此类推”的故事很多,因为每个人都给过人家并不喜欢的东西,有的是物质上的,有的则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还好接受,精神上的往往造成别人的负担。你觉得你对他越好,他越怕看到你,只因不好明说,你给他的并不适合他。钟鼎山林,人各有志啊!
看连续剧时,我们常会听到剧中人咬牙切齿说:“哼,看看你做的好事!”好事,不是真的好事,常只是“对做的那个人好的事”对另外的人则是不太好的事。热心过度的我们老是忘了客观地想想,到底领受我们的礼物或善行的人,有没有获益?
不妨向原始民族借点清明的智慧,参考印第安老祖先的话吧。北美的omaha族有一句谚语:“所谓善行,是以意志力引导个人行止,以免他人受到伤害。”(可不是为他做尽一切,使他完全失去独立能力。)
还有和澳洲土著一起过过游牧生活的作家玛洛摩根说的:“你给别人他需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礼物。”
为什么不享受?
培养享乐的能力。
——乔治韦伯(georgeweinberg)
自认为文明社会的人们都一样,以为吃苦比享乐难。
如果把享乐定义为什么事都不做的懒散或纵欲吃喝嫖赌的话,奋发向上吃点苦头确实比较难。
可是,为什么我们一想到享乐,脑海里就会浮现“败家子”的影像来呢?
大概是从小所受的教诲吧!我们都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农业社会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如果一个人不像头牛一样竭尽所能地工作,田里的稻子可能会被杂草淹没,家里的灶可能会没有米可以煮饭,因而我们的老祖宗急于把享受跟贪图逸乐、一事无成。颓废懒散画上等号,赶快把这个念头赶下地狱去才好。
所以很多人的“人生哲学”变成这个样子:工作是苦的,玩乐是将来必然会吃到苦头的。那些辛苦做牛做马的人期待有一天能够享清福,那一天却永远不会到来,因为他们老早就失去了享乐的能力。他们总会告诉自己,再吃点苦头吧!万一环境给的苦头不够,闲着也是闲着,就会找自己的麻烦,或找其他人的麻烦。他们习惯了,是没办法从“辛苦”两个字中退休的。而世界上的人也不知不觉被二分法归类:苦者恒苦,堕落者恒堕落(你既瞧不起他,他也瞧不起你)。殊途同归的是,两种人都不快乐。
能够把生活和工作都当成享乐,在日常生活中“无入而不自得”的人,在我看来,真的很少。
“如果你无法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你不但欺骗了自己,也无法从中获得一点乐趣,只会使自己变得不可爱。”乔治韦伯是个说话一针见血的心理学家,他举的这个例子够生活化了:
有一次,有个女人对我说,她是一个好妈妈。我没有回她的话,不过,我想起她的生活方式来。她根本不会游泳,也不喜欢玩水,但她还是每天带孩子去游泳,也几乎每天打乒乓球,可是不在乎技巧,看到任何新事物、新地方,玩任何游戏都显得不怎么愉快;她虽然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却觉得这个世界冷酷无情。她的孩子非常爱她,却又有点想躲开她。
夏天在游泳池畔,我常常看到这类母亲:她们从不下水,无奈地在一旁看报纸,或跟坐在旁边的太太抱怨自己的辛劳,还不时对水中的孩子大呼小叫:“危险!不要这样!回来!”牺牲精神令人感佩,但连旁人都觉得非常紧张。
也许真的是在尽义务,但不妨放慢脚步,享受一下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对于生活来说,永远只有现在,我们拥有的每一刻都是当下的这一刻,不享受白不享受。有时必须做的事情确实是我们无法打从心里喜欢的,我们就好像是爱看文艺片的人,却被迫待在电影院里看一部武打片,又无法脱逃。一直当个不快乐的旁观者,电影会演完;当个享受期待剧情发展的人,电影也会演完,何不让自己愉快些,不要如坐针毡。
精神的暴力狂
判断是一种暴力。
——阿洛克
朋友和我到了健身房,我们不约而同地发现,入口处的欧巴桑换了一个人。
原先的欧巴桑是个笑口常开、非常会招呼客人的人,我们都很喜欢她。不知怎的,她竟辞职了,取而代之的这个人,使我们一进健身房就感觉气氛不太对劲。她的长相,真是吓人。
“一张整形失败的脸孔。”朋友小声说。
“是啊,”我边换运动鞋边附和“好可怕,两颊的肉好像要掉下来似的,眉毛一高一低,脸还歪一边。”
“看起来比巫婆还惨。”朋友说“真不知道为什么要请一个看起来怪阴狠的人来看门,是不是想把我们这些长期会员赶走,换另一批啊?”
不只我们在讨论,刚走进来的两个女生,也一边换衣服一边嚼舌根:“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做特种行业的,所以才需要去整容,可能是打进去的东西失效了。”
“你看,为了使自己更漂亮去改变长相,老了就会变成这样”
换完衣服之后,我们正准备到运动室去,听见欧巴桑用粗粗的声音跟餐饮部的一位服务小姐说:“你去哪里?”
“去买牛奶,客人要喝木瓜牛奶,我们的牛奶不够了。”
“帮我买两罐狗罐头好吗?”
“欧巴桑,你养狗啊?”
“我昨天捡到三只流浪狗,可能是被人家丢掉的,怪可怜的,所以就让它们在我家住下来了”欧巴桑用平板的音调说。
我和朋友都听见了。我们一起低下头来,为自己刚刚对这位“巫婆”所下的判断感到非常惭愧。
我觉得自己像个用拳头打了好人的暴徒,不知如何弥补我的罪过,虽然她并没有听见我们对她的恶言恶语。
我认识的一位修道的朋友阿洛克曾经说过:“判断是一种暴力。”这时,我才羞赧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阿洛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原来是他跟人聊天的时候,有一位自认为跟一切格格不人的人,申诉自己在“混浊人世”里、“罪恶的城市”中,跟一群“俗不可耐”的人相处的苦痛,他认为自己处在一种非理性的精神暴力胁迫中。阿洛克听完,只说了这句话,然后微笑不语。
其实,从小我们就生活在“具有暴力倾向”的判断中——看隔壁家的阿毛念第一志愿,背后就叫他书呆子;其实是自己没主动去跟一个人接触,就判断他高傲;看人家有钱,胡乱说人家是赚黑心钱;别人有异性缘,就说人家私生活混乱;人家凭实力得到成就,硬说人家是逢迎拍马、“外交好”得来的,心里才舒服。所谓暴力,就是无端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加诸无辜的他人。我们确实常在不知不觉间扮演着施暴者的角色。
身体愉快,精神健康
身体的声音越清楚,
灵魂的声音也就越清晰。
——melodybeattie
某次大型晚会坐在一位跑政治的记者身旁,在某位部长上台发言前,她小声地提醒我说:“这个部长常常说错成语哦!”“怎么说?”
“你没听说吗?有一次他在致辞之后,把‘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说成了‘身体愉快,精神健康’,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句子,他都有可能说颠倒。”
我跟着窃笑。后来想想,其实“身体愉快,精神健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这些年来,不断遇到一些投诉“我全身不舒服”、做完全身健康检查又找不到病因的朋友。这些知识分子总会下自我诊断,认为自己会这么没精神都是心理影响生理,于是不断去寻找周边环境的毛病,认为是个性受到压抑啦、工作压力太重啦。谁给他带来难以言喻的负担啦,或是配偶不够温柔体贴啦,找出来的心理毛病真令人叹为观止。
“做做运动就会好啦!”我以自身经历觉得,这根本是他们足不出户(老是待在办公室里),大半年晒不到太阳,所以自找麻烦。但他们都很肯定地说:“不是啦,不是啦,我是心理影响生理,我知道。”
某次有个朋友还因我的建议把我“削”了一顿:“你没看到我这么忙吗?我每天除了要上班之外,还要回家洗衣拖地,你敢说我做的运动还不比你多?我可没空像你这种单身贵族去上健身房!”然后大声抱怨丈夫有多么阴阳怪气,使她每天都活在紧张的状态中。
我只好闭嘴,没敢告诉她,所谓运动,是心跳得高达一百六十下,好歹持续十五分钟,不是光在消耗卡路里而已。
我还看过一则国际新闻报导,人类如果太久没晒太阳,皮肤所制造的维他命d不够的话,就会得忧郁症。没错,心理确实会影响生理,使你病恹恹不想起床,有点自闭不想出门;可是如果你中了这个圈套,就会掉人一个恶性循环,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来,结果就变成生理影响心理,陷入无可自拔的情绪漩涡里。我也曾如此虚耗生命。
以前,我老以为自己伤春悲秋或感到莫名的焦虑是“压力太大”压力在哪里呢?找不出压力的发源地,好啦,就把它解释为“潜意识的压力”这真是无懈可击的逻辑!后来发现运动会迫使我换掉身体里头的大量“废气”心清不太好,又找不到理由的时候,游游泳,出水后氧气充足,顿时感觉自己换了一副新躯壳。原来很多事没我想的那么复杂,也没那么扰人。
你的不对劲,未必全是心理压力造成。
心理压力,也可能是由紧绷的身体酿成。
作家melodybeattie说:“身体的声音越清楚,灵魂的声音也就越清晰。”身体愉快,精神也才会健康。
接受绝望,重燃希望
自杀的行为,会把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机会剥夺掉。这一来,他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进入生命的另一个境界;他必须返回人间,重新成长一遍。
——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
看到年轻的生命选择自我了断的消息,总是让人扼腕;听到长者因为忍耐不了病痛而自杀的讯息,也令人黯然神伤。
自杀已经名列台湾十大死因之一。
最近,我看到马偕医院的一则统计数字:在该院某年接获的四百五十九件自杀案例中(天哪!光是一家大医院,每天就超过一个),女性自杀者是男性的五倍,自杀年龄以二十岁到三十九岁之间最多(人生最黄金的时段)“情感问题”则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百分之三十二因为感情,百分之二十二因为家庭失和)。
这些统计数字,当然不包括那些采取更决绝手段离开人间的人,他们根本来不及被送人医院。我也看过另一则报告,男人一旦对自己心狠,他们的“成功率”是女人的两倍。在美国,据说是女人的三倍。
有四成以上的自杀者会采取跳楼、割腕、切腹的方式自尽,常常在治愈后留下其他后遗症。
你怪社会环境不好?从全世界的统计数字来看,这个推论并不科学。当然,以人口比率而言,台湾还“不算太严重”瑞士、芬兰等有钱有闲又有湖光山色的国家,自杀率更为高得可怕,好像活得越好,越找不出什么理由好活。
对那些努力想乞求“神啊,请给我多一点时间”的人来说,自杀者不肯多给自己一点时间的举动,实在令人不解。
真的值得死吗?不过是懦弱地逃避。
我一直觉得,自杀的心态基本上是一种自我情绪的过度反应。是的,你故意把事情想得太严重、把世界想得太悲观。当你为自己的心戴上墨镜,你所看到的只能是灰扑扑的天空和全然失去光亮的景物。
目前为止,我认识两位学了医学,却因他们的科学研究而笃信轮回的人。一位是我所景仰的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一位是曾任台大医院精神科医师的陈胜英医师(著有生命不死、跨越前世今生)。库伯勒在研究死亡学时慢慢跨进一个玄妙的世界,她甚至看过安详去世的鬼魂和善地对她打招呼。她对自杀的看法是:
自杀的行为,会把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机会剥夺掉。这一来,他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进入生命的另一个境界;他必须返回人间,重新成长一遍。譬如说,一个女孩子自杀了,因为她不能忍受跟男朋友分手。那么,她就必须回来,学习如何面对这种伤痛。她的一生会充满这类伤痛,直到她学会接受它。
陈胜英医师在他五千个催眠个案研究中也发现,只有爱能消弭仇恨,否则所有的恩怨会跟我们生生世世纠缠不休,我们不会得到真正的平静,直到我们学会以宽容的心胸接纳。
学习和生命和谐相处,要有智慧,也要有耐心;接受绝望,重燃希望,需要坚强与清明。也许目前的一切使你失去生存意志,但何妨对自己说:“不会再坏下去了,不是吗?”
我们的脑海中或多或少都曾闪过“我不要活了”的软弱念头——在为了逃避某个困境,或一时失去耐心解决人生问题时。
我也想过。
十六岁时,我觉得“大人的世界充满腐败。庸庸碌碌,人实在不值得长大”还好我长大了,有机会认识许多并不庸庸碌碌。并不浪费生命的“新鲜”大人,并且立志成为其中之一。
二十岁时,我也曾为了“我为什么找不到他?是不是他另有女友?我一定要让他后悔”而想“死了算了”还好没有真正执行我绝望的指令,否则我当了冤魂一定很恨自己。事过境迁后,我对自己曾有的笨念头感到非常好笑。“现在想想,他不见了几天有何关系?一辈子送我我都不要,我还很后悔跟他谈过恋爱呢!”一位和我聊起相似经历的朋友很“毒”地说。
很多人看过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位得了als症(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老教授,在逐步迈向死亡的同时,决定在最后时光咀嚼人生的甘美,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他说的话,正是“想不开”的人最好的参考。
太多人像是行尸走肉生命若要有意义,就是全心投入去爱别人,关怀你周遭的人,去创造一些让你活得有目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知道,他说得对。即使世上真理已稀,这仍是不变的真理。
选择勇敢
在我的一生中,好几次我曾经伫立在相似的十字路口,眺望着地平线,苦苦搜寻着人生的目标。在那样的时刻,你可以选择逃避,开始怨天尤人,但你也可以选择疗伤止痛,勇敢地走下去,保持你的爱心。
——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
“我再也不相信朋友了!”被最好的朋友算计的人,为人作保却无辜负担庞大债务的人这么说。
“我再也不要相信男人!”失恋的女人这么说,失恋的男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再相信女人。或者,不再相信爱情。
在人生中受到一点挫折的人,也可能因为“心血来潮”不再相信生命。有时,只是因为一点点不顺利,我们就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我们作对。人们的脑中好像有一种叫做憎恨的细菌,只要吸收到了一些腐败的养料,它就会无限制地分裂繁殖,急于否定一切,让自己身陷于绝望的包围。
乐观的人当然也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四五(其实并没有老祖先所说的十之八九那么多啦),再怎么努力,人们总是殊途同归,什么也带不走;但也会明白,人生是不快乐白不快乐,如果能精力充沛地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坐在阴暗的墙角,悲叹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连带影响别人活下去的心情。
伊丽莎白库伯勒医师,她一生都在帮助临终的病患,也使得“安宁医护”受到今日的医界重视,让人们在生老病死的循环中都能够拥有尊严。晚年,她更执行计划收养艾滋病婴儿。为世界做了如此多的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与回报。其他医师们排挤她;她因过度热心服务而赔掉自己的婚姻。健康;附近的居民甚至一把火烧了她的房子,以防止她继续做“危险的善事”她当然也诅咒过这个世界的无知与无情,灰心到了极点,但她总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走下去,没有因为“一小撮”的不义者而怨天尤人,阻挡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疗伤止痛才是对自己厚道,继续徘徊不过是加深痛苦。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为别人找最多麻烦的人;从来没有人因为抱怨世界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虽然有时抱怨挺有效的,让你从痛苦中暂时抽身,但它的作用,不过是在逃避选择。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了让自己沮丧失望。不如往好处想,慢慢地开始往前走。如果你决心做一个有趣的人,生活就不会那么无趣;在面对艰难挑战时,如果你有勇气,世界也不会吝于将生命中最丰盈的感受回报你。
自己才能给的东西
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她能突然醒悟,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在向他人索求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的东西啊!
——理查柏德(richardbide)
理查柏德是个很有趣的作家,他曾经是个优秀的报社记者。某一天,他感觉自己再也无法受困于某些在生命中纠结的难题,决定让生活在他最爱的海滨重新简单起来。于是他身无长物地来到海滨,成为一个浪人。他的身体和匮乏的物质交战,心灵则在潮汐之间洗涤。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写了他的湖滨散记,柏德在密拉玛海边写了海滨浪行(beachcombingatmiramar),并在人迹稀少的海边,开始探索“人的真正问题”
对世界来说,这是一种反动;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反省。他开始面对贫穷、饥饿以及寂寞,在沮丧和快乐的两端,他像个钟锤般地摆荡。然而这一段日子,也使久久在都市中翻滚的他敢于高声唱出心中的歌。他说:“我们日日夜夜在生活中渴求轻松与自由,却因为他人一点一滴灌输给我们的恐惧而鲜少获得。我们怕唱走音。怕拍子错误,也怕唱漏了音符,于是心底的歌被压抑住了,没有高声唱出。这样的压抑,使我们未老先衰。”
他得到的东西很简单,也很不简单。那就是:只有你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在书中写了一个使我感觉自已被“电”了一下的真实例子。
有个七十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高龄九十五岁的母亲请安,总期待母亲能和颜悦色对她说几句话,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泪挂上电话。几十年来,她都未间断,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伤透了心。
“我总是充满同情地听着这位老妇人向我诉苦,也看着她努力试图从孩子和朋友那儿,找寻她母亲所不能给予她的认同。我多么希望在某个无眠的夜里,她能突然醒悟,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在向他人索求只有她自己才能给予的东西啊!”大多数的人不也一样,花一辈子在索取别人的认同吗?
不停歇地索取爱人的认同。亲人的认同、社会的认同。国家的认同。流行的认同,连自己的愿望也需要被认同。甚至连说任何一句话。自己喜欢的颜色、所属的生肖星座、血拼买到的战利品、投票的对象,都在索求认同。别人喜欢或跟我们看法一致,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没人认同,就急着愤世嫉俗。焦虑痛苦或自暴自弃,就有恐惧。愤怒、悲伤、压力与压抑。
其实,生命的欠缺是因为我们一直向别人要自己才能给的东西,比如自信,比如快乐,比如自由,比如安全感,比如心灵平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想要高声唱出自己的歌,只能靠自己的声带和咽喉。有掌声固然令人兴奋,但不需要掌声,我们也能唱歌。
只有你自己能够唱出自己的歌声。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又功利的谋生态度。读一本书,喜欢一个作者,最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和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正是你精神上的前辈姻亲。
——余秋雨
我是这样长大的。
如果一定要我志得意满地找出小时候有什么天赋异禀的话,那就是:我喜欢书。可能从五六岁开始,我看到书,就像同年龄的小孩看到冰淇淋或零食一样。
记得我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会因为读书(不是教科书)而忘了吃饭。(这跟我家的饭菜向来不太好吃应该也有关系。我家有曾祖母,所有的菜都煮得稀烂,老人家才吃得下。)那一套民族英雄传记里头的女英雄,像梁红玉,像花木兰,让我早早体会了什么叫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所以我很早就立志要嫁给“总统”(为什么不是立志当“总统”呢?我想,这跟台湾小女孩从小受的“熏陶”有关。)现在,我稍微知道现实是怎么一回事了。现实是:期望自己,别立志当附属品,不管成功或失败,你都会比较快乐。
小学时我看完了白话本的(大人翻译给小孩看的)所有章回小说:像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粉妆楼、老残游记、封神榜演义我的偶像是薛仁贵,因为我最喜欢的是怪力乱神的薛仁贵征东和薛丁山征西。后来知道可恶的薛仁贵让王宝驯等了十八年,回来还要考验她的贞洁,实在不齿他的作为。不过,懂得用这种方式思考,又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初中时我看完红楼梦,自动自发地背了许多唐诗宋词,崇拜的偶像是那个绝顶没用、“挥泪对宫娥”的皇帝李后主,最羡慕的则是花鸟画家兼瘦金体创造者宋徽宗。我对有文艺气息的昏君,总有一种特别的深情或同情。我也看傲慢与偏见、罗亭、日瓦戈医生和小妇人,幻想自己是小妇人书中的二姊,带着中性的气质。刚毅的眼睛,想要奋力游出某种困不住她的浅滩。
高中时我读完所有金庸小说、琼瑶小说和“存在主义”为了证明自己有“真知灼见”苦苦地和我不是真的很喜欢的萨特、尼采及叔本华为伍;但我必须说,莫泊桑的小说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比较有趣。“新潮文库”的译者群学问相当高深,但不知是我没慧根,还是他们的译笔不容易懂,吸收其精华并不容易。好像吃冷猪肉一样,我硬把很多不太好吃的菜吃完,仿佛只是为了告诉自己:看,你可是不平凡的,跟别人不一样哦!那种“因书而自满”的态度,想来真是附庸风雅。
无论如何,一直到现在,阅读仍是我的最佳娱乐。买到一本想看的书,我的心中会有压抑不住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它。它使我不觉孤单,因为我总有好多心灵上的朋友。
其实,爱读书并没有使我成为师长眼中的好学生,反而是上课不太认真的学生。因为我觉得,教科书自己看完就可以了。刚念小学时,我总在拿到新课本的第一天把国语课本“念”完,什么“妈妈早起做早操,爸爸早起看书报,我早起上学校”(听说现在还是一样的教材,唉呀),一点也没办法吸引我看第二遍,老师还卖力讲解,笑话!我上课无法专心,在课堂上讲话,常常被罚站,回家还会挨打。打了也没用,上课还是不专心。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又功利的谋生态度”看了余秋雨的话,我恍然领悟,这一路上,读书送给我怎样美好的礼物!
可以平凡,不要平庸。是的,我活得大致开心与惬意,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用的并不是庸庸碌碌的态度。我从不曾在心灵上孤独。
看重现在
我们都很累,所以幻想有一天能够活在梦中乐园,拥有财富、权力、休闲,并远离任何的忧虑和不安。但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梦中乐园。中奖券的人如果那么做,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francescoalberoni
这一天晚上,所有的工作结束后,我真的觉得很累;天空飘着细雨季节即将转换的时候,就是我筋骨酸痛最难抵挡的时候。我忽然想念起温泉来,对让我搭便车的朋友说:“如果现在是在汤布院,该有多好啊!”我曾经和朋友们到日本年轻人票选为最佳温泉度假区的汤布院去,在一个女画家开的雅致的“旅馆游轮”里头,一天洗好几次露天温泉。我想起那家旅馆的私人露天温泉池以及池畔种的樱花树,竟然有点哀伤。
“为什么我们不现在去呢?”朋友说“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不需要带着遗憾进人梦乡。”
这句话激起我的灵感。我想起阳明山的一个公共温果。几年前,我曾经到过那里一次,和我梦想中的汤布院相比,虽然简陋了些,但仍然是一种享受啊!
我们把车掉转了方向,往阳明山驶去。花了七十元,我们也洗到了露天温泉,而这个露天温泉,由于已经改建,所以也比我们预想的样子好很多很多,我可以在“女大众池”里仰着头看星星。
脱离了梦幻少女的年纪,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也努力在实践着我想做的事情,但同时也悟到一个真理:不要把痛苦或快乐变成二分法,不要把现在和未来看成完全不一样的时空,有空就要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有各式各样的梦想,只不过他们一定要到未来才愿意让它实现,(比如说,等我有钱,我就要怎样;等我退休了,我才要怎么样;等我当了“总统”我就会给你们什么结果“政见”永远没有兑现的一天,也并不急着兑现。)未来遥不可及,也永远不会到。到了两眼一闭前,还在指望梦中乐园(这时的名称可能叫做西天极乐世界),而人生中从来没掌握一点开心的权利,从没及时做点和梦想靠近的事情。
过去当记者时,我还曾认识一个酷爱赌博的同行。他虽是无壳蜗牛,却看不起任何人的住家,我最常听见的口头禅就是“等我买了一栋二百五十平方米有庭院的房子,我就请你们来见识见识”有一天,当他在同事家这样说时,另一位同事很“毒”地对他说:“你先把赌债还完再来说大话吧!”这个讥讽把他气得七窍生烟,但却深得大家的心,让大家暗地里爽快不已。
很多人都有梦想,但从来没想过要接近它,那些梦想,只能叫做空想,会让你“吃得苦中苦”但绝对不会使你成为“人上人”
未曾想与梦想接近,可能是期待像中彩券一样实现梦想吧。但真的中了奖券,实现梦想,未必是好事。澳洲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曲棍球队的球员在一九八三年、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中了十万美元的乐透彩券,这么年轻就拿到一大笔退休金,使他乐不可支。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大钱,光利息就吃喝不尽。他辞去所有工作,在家专心退休,过他想过的生活。十六年后,记者发现他时,他已经是个体重高达三百三十公斤的大肥崽,没办法把自己挤出家门。照片上,他的肚子大得差点垂到了地上。
看来,他的幸运变成他的不幸。
意大利心理学家francescoalberoni说:
我们都很累,所以幻想有一天能够活在梦中乐园,拥有财富、权力、休闲,并远离任何的忧虑和不安。但是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梦中乐园。中奖券的人如果那么做,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你也可以当天才
天才,就是放对地方的人才。
一个人必定曾经因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应该何去何从而困惑过。
少年不困惑的人,到了中年才困惑的大有人在,但都还来得及。
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是在临终之前才困惑:天啊!我这一辈子都在做什么啊?
我遇到过很多快步入中年期的人,在一次婚姻挫败,或长时间从事可以胜任但无法乐在其中的工作后,有感而发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为别人而活,唉!”
曾有一位因丈夫外遇而在五十岁时失去了婚姻的女人对我说:“我从现在开始,要为自己活,对自己负责了。你知道吗?我从小就是一个超级乖的小孩,爸妈说怎样就怎样。我考上了普通高中,但我爸爸叫我念商科,我就念商科;哥哥说他的朋友不错,我就嫁给他的朋友;嫁过去之后,先生说要怎样,我就怎样。我到了一切皆空之后才发现:我怎么这么傻!”我倒觉得,她到五十岁体语到“任何人只能给你人生建议,不能对你的人生负责”还不嫌迟。
很多人的一生好像都是由不了解他们的人所做主,然后,到了“无以为继”的时候,才来怪父母为他选择了这个工作,教他某种让他吃亏的传统观念,使他的一生如此乱糟糟。没错,你的亲人确实是“多管闲事”了一点儿,但你老早已经长大了。
你活得快不快乐,只有你自己负责;你老早可以调整被扭曲的人生方向,只是你仍然闭起眼睛,不肯自己接手人生的方向盘。
不知道有多少次,有朋友对我说:“真好,你是个作家呢!我从前也想当作家,小时候都是作文比赛冠军,只可惜我爸妈一直告诉我,写作会没饭吃。”
言下之意,都是爸妈“害”他不能达到理想喽。
我总是忍住不笑。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从前我爸妈也一直告诉我,写作不能当饭吃的,会落魄潦倒一辈子。而我从小就会拿“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古有明训来安慰自己。他们现在应该很高兴,我没有哭哭啼啼地要他们养。
没有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会怪父母从小没有给他们好的指示,或好环境。
问题的症结根本在你自己。至少过了十八岁之后,你就该“成年”了。
“天才,是放对地方的人才”我从一本娱乐杂志上看到这句话,觉得它真有道理。很多人谈到天才,总喜欢提到爱迪生,他似乎说过,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努力。这个格言来自有个叫做拿破仑希尔的作家。他造访这个天才,问这位实验了一万次才发明电灯的科学家:“如果你第一万次实验还是失败了,你会怎么办?”
爱迪生回答:“那我就不会在这里和你瞎扯,我会在实验室里去做第一万零一次的实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再努力吗?
不止如此。我们得注意到,爱迪生做一万次的实验,用的可不都是同一种物质,他最后把“钨”放对了地方,我们才有电灯;如果是错误的东西,放一千万次也没用。
试想,如果历史上的名人把自己放错位置,他们的人生一定一败涂地。爱因斯坦还好没去做生意(犹太人是最爱做生意的),还好丘吉尔做了首相,不是在前线送死的小炮兵他们把自己放对了位置。(虽然,我觉得希特勒还是应该一本初衷当个画家就好了。)
天才,是把自己放对地方的人才。记住,是“自己”放的,还有,你也必须先让自己够格称得上人才。
保持平衡
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平衡。
——印第安鹰唱族(sigingeagle)一位老祖母
我认识一对“抢钱”夫妻,他们的人生观配合得天衣无缝,生活过得“多彩多姿”
夫妻俩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丈夫是个有铁饭碗的公务员,太太则在一家跨国性的企业工作;他们有三个已经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已经有两间贷款快要还完的房子。照理说应该是生活无虞才对。不过,除了正业之外,他们的副业可精彩了。早上三点多,太太就起床送报,风雨无阻;晚上做社区的环保整理工作;平常还为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小姐,也是个领有执照的保险经纪人。平均一个月,夫妻俩可以赚上二十来万新台币。
丈夫的上班时间比较长,但也尽心帮太太分担她兼差的工作,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虽然一天要做这么多份工,他们仍是一对相当照顾孩子的父母。孩子谦恭有礼,还会帮父母做垃圾处理分类的工作。虽然常被垃圾中尖锐的玻璃碎片割到手,不过这些孩子已经视其为家常便饭,而平常他们也没有因为帮忙父母而拿到任何零用钱。
比起那些我常看到的朋友的孩子——一个人已经拥有两百辆玩具汽车或许多举世最昂贵的“金耳扣”玩偶,还会对父母大呼小叱惟我独尊的小孩,他们三个孩子的温和谦恭,无疑让我们这些单身贵族觉得,其实下一代是比我们有希望的。
多年如一日的当“抢钱”一族,当然很辛苦,这位太太说,她有在台风天为人派发传单,连摩托车一起被大风吹倒在马路上的经验;到小巷子送报,也常被人家养的恶犬追得无路可逃可是“还好啦”她还是甘之如饴,因为她“心中有梦”觉得在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老来就不用担心。
还打算做几年呢?她说,还不能太早休息,虽然目前生活无忧,她却还有相当高额的保险费要负担,她帮三个小孩都各自买了五年、十年和十五年的保险,负担并不轻。这种“居安思危”的高额保险费缴交者在台湾社会是很常见的,他们把保险当成储蓄,很少想到活着的人从未因保险发财或享福。
我想,以她的勤奋,大概终其一生都舍不得退休吧!他们最大的财富,应该不是积沙成塔存起来的积蓄,而是懂得帮父母分忧解劳,不会动不动就说“爸妈,我要”的孩子。
我问她最大的女儿有没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她悠悠地说,爸妈不给她太多零用钱没关系,但有时她身上常是一个铜板都没有,连打个电话都成问题,也未免太她也语重心长地说,其实爸妈不必为他们的未来想太多“适可而止吧”!
孩子说得没错,任何事都要有节制,包括节俭,也包括节制本身。我对这些“夙夜匪懈”的人相当感佩,毕竟现代人愿意胼手胝足赚钱,不会想走歪路、签赌而看别人赚钱不眼红的,已经很少了。可是太专注于一个目标,很容易忽略真正的人生是由一连串的过程组成的。
jamesredfield在他的畅销书圣境寓言书(thecelestineprophecy)里头说:
我们的专注渐渐变成一种偏执,为了创造世俗的、经济的安全感哦们彻底迷失了自己。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财富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受它的人。
我们的收入像鞋子一样,太小了,走不动;太大了,走得很吃力。只有保持平衡,才是真正懂得金钱价值的人。
然而世间所见形形色色的人,多属于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鞋子小,徒呼无奈,光怨别人有双好鞋;第二种,明知鞋子太小,辛苦了许多年,却舍不得走进皮鞋店,继续忍着;第三种,把鞋子越换越大,还不知道自已被鞋子拖得很累。
保持平衡,意味着,不顾此失彼。
烦恼只是投影
你的烦恼是因为其他某个人,而他的烦恼是因为你,周围的每样东西都是你创造出来的,都是你投射的,然后你变得害怕、惊吓,而且努力去防卫,然后就产生痛苦、挫折、冲突、沮丧和抗争。
整个事情都是愚蠢的,而它将会保持这样,除非作改变你的态度。一定要在你里面找到原因。
——奥修
在一次聚会中,我认识了一个“青春永驻”的朋友。刚看到她的样子,我猜想她不过是个大学生,但听她用移动电话处理事情时语调老练精确,我忍不住把她的年龄多猜了几岁(不然,一定是从小在困苦的环境中磨出的少年老成)。答案揭晓了:
她年过三十五,自己拥有两家业务蒸蒸日上的公司,是个日理万机的总经理。
光滑的脸庞,朴实的穿着,开朗的微笑和温柔的语调,只要不谈公事,她看来顶多像是个刚入社会的新鲜人。
有人问她:如何青春永驻,喝“欧蕾”吗?
问的人大约只有二十岁,在她的脑袋瓜里,三十五“shouldbe(应该)”很老很老了。
“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没有烦恼吧!”
“没有烦恼?”在我听来,对一个每天要处理这么多事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方夜谭。当下我以为她是那种“心里波涛汹涌,表面故做轻松”的那种人。
“从前‘年轻’的时候,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就烦得不得了,连男朋友对我说‘喂,你怎么长了颗青春痘’,我都会烦恼得睡不着觉,心想:他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不爱我了?”她笑着说“直到我大哥去世。”我们安静下来。
“我大哥从小就是个有为的青年,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业。他车祸去世前几天,正为公司少了一笔十万元的账烦恼。我大哥一向不爱看账本,那个月他忽然把会计账本拿出来瞧,管会计的是他的合伙人。因为这一笔账去路不明,他开始怀疑两个人多年来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账的问题。我嫂嫂说,他开始睡不着,睡不着就开始喝酒,喝酒后就变得烦躁,越烦躁越喝酒。有天晚上应酬后开车回家,发生了车祸,他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嫂嫂处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他的合伙人只不过是把这个公司的十万元挪到那个公司用,不久又挪了回来。没想到我哥为了一笔小钱,烦了那么久”
开口问,怕伤害了信任;不开口问,又制造了重重疑云。有时我们的头脑像个碎纸机,一张纸绞了进去,变成占据空间更庞大的纸屑。
她说:“我学到了一件事,不要创造烦恼,不要自找麻烦,就以最单纯的态度去应付事情本来的样子。这也许是我不太会长皱纹的原因吧!”
她总是开开心心,不只是人家愿意和她相处,做生意时也会觉得和她合作很愉快。所以,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