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表情
像刚上门的女婿见老丈人一样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外不敢进门。
4o6
等到三杨现他站在外面让他进来招呼他坐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得受宠若惊好像能够和三杨说话就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一样他的这些
举动使得三杨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
然而在他谦恭的表象之下却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司礼监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侄子王山为锦衣卫同知并广结党羽控制
朝臣。
这位王山先生听说自己的叔伯达了远来投奔得此高官十分得意但如果他知道在七年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恐怕打死他也不会来
当这个官了。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那个老太婆是应付不过去的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王振没有办法这个天
不怕地不怕的老前辈是他所对付不了的。
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正统七年1442十月历经四朝的张太祖太后离开了人间王振夺权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此消散。
此时三杨中的杨荣已经去世而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无术了。
王振的机会来了。
他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其中不乏饱学之辈圣人门徒而要论最无耻的一个莫过于工部侍郎王
祐。
这位王祐先生曾经有一次到王振家中探望。在明代大臣们都留有胡须而王振没有胡须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当他见到王祐时才
现这位大臣也没有留胡须便问他原因。
王祐先生是这样回答他的:以下内容可能引呕吐请先做好思想准备
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
在我看来王祐先生真正达到了无耻无界限的境界无耻到祖坟上都冒青烟。
正是有了这些无耻之徒的帮助王振在朝廷内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排除异己利用杨士奇儿子杀人的事件攻击他教子无方最终打垮了这位
四朝老臣之后他又6续诬陷户部尚书刘中祭酒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并把他们赶出了京城。
此时的王振内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帮忙独掌大权鱼肉百官可谓风光无限成为了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
大权在手的王振并不满足他决定做一件前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4o7
五十年前朱元璋先生为了防止今天王振现象的出现特地在宫门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碑铸上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可是正所谓人走碑凉谁写的立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管有没有人执行到了王振当权这块碑文就被当成了贴在墙上没人
管的奖状再也无一人理睬。
大家不理王振却不一样他总是觉得这玩意太刺眼于是便命人移走这座碑。
如果老朱还在他一定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再让他死可时代不同了也实在不行了。
大家第二天上朝看见开国皇帝的手迹突然没有了却都保持了集体沉默他们都知道是谁干的到最后却成了打死我也不说打死我也不管。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一个人就不买他的帐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了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么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祖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
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一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的尊重。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了起来。
王振是一个做事偏激的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的人他是不会留情的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
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
藩王可是不好对付的
一贯整人到底的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虽然权位不高却很不简单是不能人道毁灭的于是他一反常态放了这个人不放也不行。
此人也确实厉害他被整得很惨却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
势。
这位硬骨头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谦。
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4o8
抱负
掌握朝政统领群臣虽然威风但这并不是王振的最终目的事实上王振并不只是一个贪财贪权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抱负。
王振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像自己的这位偶像一样横扫千军锐不可当。他的这位偶像就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
虽然自己以前只是个文人现在是太监但却十分向往率军出征的威风凛凛而先辈郑和的丰功伟业也不断鼓励着他。
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么立给你们看看
这下问题严重了。
一个人如果饥饿就会去找东西吃因为这是他的基本需求。
如果他已经吃饱了呢那么他就会四处闲逛找点事情干反正闲着也闲着。
如果一个吃饱的人又找不到什么好事干他可能就会去干坏事实现自我价值。
王振大概就属于后两种情况。
他已经大权在握家财万贯权和钱都有了这位死太监也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应该说有这样的志向是好的但问题关键在于这位有志太监本身的素质如何。
就如同一个贪官污吏平日只是贪污受贿这样的恶行固然让人愤慨但这并不是他们作恶的最高境界。
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
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
王振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他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明明是个投机的死太监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这些我们都不计较了。但他现
在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就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敌人出现
我们前面说过那位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马哈木有个好儿子这话确实不假永乐十六年1418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
从此开始了称霸蒙古的军事行动。
事实证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有本事的仅仅过了六年脱欢就击败了瓦剌的其它部落统一了瓦剌成为了瓦剌独一无二的领。
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并开始攻击阿鲁台。
由于当年被朱棣打得太惨阿鲁台元气不足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击败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这位
曾与永乐第一名将朱棣周旋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就此结束了一生。
4o9
脱欢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的梦想绝不局限于做一个太师他的真正理想是恢复大元的天下重新占据中原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正统四年1439壮志未酬的脱欢死掉了可是明朝并没有因此得到和平因为替代他的是一个更为可怕的对手也先。
也先是脱欢的儿子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强悍也更加聪明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边境他向东攻
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
此时的蒙古已经完成了统一而也先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整日梦想着恢复大元天下所以在一切就绪之后他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明朝。
虽说也先进攻明朝报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在我看来引起这场冲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钱。
蒙古人很会打仗不过也很穷他们不种地也不纺纱要想得到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交换另一种是抢劫。
在朱棣的那个时代蒙古人更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得快又方便但经过朱棣的几堂军事教学课以及拳脚刀剑的教育方式蒙古逐渐意识到
继续抢下去会亏本的。
而且在抢劫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家缺衣服想抢几匹布可出去几次都遇不上人家不可能准备好了让你抢蒙古人虽然善战但并不是打不死。他们也只有一个脑袋而抢劫是刀头舔血的行当随时可能完蛋。为几匹布就把命丢了实在不划算。
于是在此之后蒙古开始走第一条道路和平展之路。
他们开始和明朝政府做生意但蒙古有什么生意可做呢
不要忘记虽然他们不搞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们也有畜牧业蒙古部落家家户户都养马养羊财致富之道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部落领的倡议下蒙古部落开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贸易的形式以朝贡为主每年蒙古定期入京交易经常带着牲畜千余头皮
毛几千张浩浩荡荡地来做生意随行的还有使者在我们的印象中使者应该只有一两个人不过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人数却要加个千字
一两千人。
从古至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派外交使节会一下子派出上千人而这些所谓的使者实际上是蒙古的小商小贩他们都是赶着自己的牛羊马来做
搞对外贸易的。
41o
如果就这样做生意做下去也不错毕竟各取所需而且明朝总是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每年都是贸易顺差。
因为手工业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而且也不用多少成本从史料分析当时的明朝政府也确实有抬高物价的嫌疑各种瓷器纺织品的
价格确实有些偏高但蒙古人也只能全盘接受。
道理也很简单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不愿意就散伙
明朝的人可以不吃牛羊肉但蒙古人不能没有纺织品没有日常用具所以不能散伙。
然而这看似对明朝而言一本万利的生意中却隐藏着危机。
到了也先时期由于需求量大朝贡贸易剧增本来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渐渐展到一年数贡每次来做生意的有几千人牲畜皮毛和马的数
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东西来换由于数量过大明朝政府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现
货供应。
明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贸易陷阱看似不懂贸易的蒙古部落实际上十分精明。
明朝政府终于现蒙古部落选择这些牛羊作为贸易品是有着很深的考虑的因为放牧牛羊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放牧所需的人工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平日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这个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干自然也不需要统计误工费。而牛
羊吃的是草这些都是天然资源在羊毛衫尚未流行的当年草原沙漠化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牛羊养大后直接送到明朝来交换东西一头牛可以换到很多明朝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明朝的出口产品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迟早会供不
应求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得了。
而也先也以自己统一蒙古的声威和武力为后盾玩了几招阴招。
他用劣质的马匹冒充好马索要更高的价格此外他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强盗小偷搅扰沿途居民到了后来他
派去的那几千人几乎就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
蒙古部落的这一倾销行为让大明帝国的大臣们十分不满某些大臣便有意搞点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蒙古肉制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在这些大臣中有一个人推行这一政策最为积极相信出乎很多人意料这人竟然是王振。
表情
像刚上门的女婿见老丈人一样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外不敢进门。
4o6
等到三杨现他站在外面让他进来招呼他坐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得受宠若惊好像能够和三杨说话就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一样他的这些
举动使得三杨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
然而在他谦恭的表象之下却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司礼监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侄子王山为锦衣卫同知并广结党羽控制
朝臣。
这位王山先生听说自己的叔伯达了远来投奔得此高官十分得意但如果他知道在七年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恐怕打死他也不会来
当这个官了。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那个老太婆是应付不过去的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王振没有办法这个天
不怕地不怕的老前辈是他所对付不了的。
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正统七年1442十月历经四朝的张太祖太后离开了人间王振夺权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此消散。
此时三杨中的杨荣已经去世而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无术了。
王振的机会来了。
他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其中不乏饱学之辈圣人门徒而要论最无耻的一个莫过于工部侍郎王
祐。
这位王祐先生曾经有一次到王振家中探望。在明代大臣们都留有胡须而王振没有胡须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当他见到王祐时才
现这位大臣也没有留胡须便问他原因。
王祐先生是这样回答他的:以下内容可能引呕吐请先做好思想准备
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
在我看来王祐先生真正达到了无耻无界限的境界无耻到祖坟上都冒青烟。
正是有了这些无耻之徒的帮助王振在朝廷内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排除异己利用杨士奇儿子杀人的事件攻击他教子无方最终打垮了这位
四朝老臣之后他又6续诬陷户部尚书刘中祭酒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并把他们赶出了京城。
此时的王振内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帮忙独掌大权鱼肉百官可谓风光无限成为了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
大权在手的王振并不满足他决定做一件前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4o7
五十年前朱元璋先生为了防止今天王振现象的出现特地在宫门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碑铸上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可是正所谓人走碑凉谁写的立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管有没有人执行到了王振当权这块碑文就被当成了贴在墙上没人
管的奖状再也无一人理睬。
大家不理王振却不一样他总是觉得这玩意太刺眼于是便命人移走这座碑。
如果老朱还在他一定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再让他死可时代不同了也实在不行了。
大家第二天上朝看见开国皇帝的手迹突然没有了却都保持了集体沉默他们都知道是谁干的到最后却成了打死我也不说打死我也不管。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一个人就不买他的帐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了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么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祖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
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一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的尊重。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了起来。
王振是一个做事偏激的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的人他是不会留情的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
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
藩王可是不好对付的
一贯整人到底的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虽然权位不高却很不简单是不能人道毁灭的于是他一反常态放了这个人不放也不行。
此人也确实厉害他被整得很惨却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
势。
这位硬骨头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谦。
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4o8
抱负
掌握朝政统领群臣虽然威风但这并不是王振的最终目的事实上王振并不只是一个贪财贪权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抱负。
王振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像自己的这位偶像一样横扫千军锐不可当。他的这位偶像就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
虽然自己以前只是个文人现在是太监但却十分向往率军出征的威风凛凛而先辈郑和的丰功伟业也不断鼓励着他。
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么立给你们看看
这下问题严重了。
一个人如果饥饿就会去找东西吃因为这是他的基本需求。
如果他已经吃饱了呢那么他就会四处闲逛找点事情干反正闲着也闲着。
如果一个吃饱的人又找不到什么好事干他可能就会去干坏事实现自我价值。
王振大概就属于后两种情况。
他已经大权在握家财万贯权和钱都有了这位死太监也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应该说有这样的志向是好的但问题关键在于这位有志太监本身的素质如何。
就如同一个贪官污吏平日只是贪污受贿这样的恶行固然让人愤慨但这并不是他们作恶的最高境界。
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
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
王振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他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明明是个投机的死太监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这些我们都不计较了。但他现
在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就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敌人出现
我们前面说过那位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马哈木有个好儿子这话确实不假永乐十六年1418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
从此开始了称霸蒙古的军事行动。
事实证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有本事的仅仅过了六年脱欢就击败了瓦剌的其它部落统一了瓦剌成为了瓦剌独一无二的领。
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并开始攻击阿鲁台。
由于当年被朱棣打得太惨阿鲁台元气不足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击败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这位
曾与永乐第一名将朱棣周旋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就此结束了一生。
4o9
脱欢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的梦想绝不局限于做一个太师他的真正理想是恢复大元的天下重新占据中原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正统四年1439壮志未酬的脱欢死掉了可是明朝并没有因此得到和平因为替代他的是一个更为可怕的对手也先。
也先是脱欢的儿子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强悍也更加聪明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边境他向东攻
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
此时的蒙古已经完成了统一而也先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整日梦想着恢复大元天下所以在一切就绪之后他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明朝。
虽说也先进攻明朝报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在我看来引起这场冲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钱。
蒙古人很会打仗不过也很穷他们不种地也不纺纱要想得到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交换另一种是抢劫。
在朱棣的那个时代蒙古人更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得快又方便但经过朱棣的几堂军事教学课以及拳脚刀剑的教育方式蒙古逐渐意识到
继续抢下去会亏本的。
而且在抢劫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家缺衣服想抢几匹布可出去几次都遇不上人家不可能准备好了让你抢蒙古人虽然善战但并不是打不死。他们也只有一个脑袋而抢劫是刀头舔血的行当随时可能完蛋。为几匹布就把命丢了实在不划算。
于是在此之后蒙古开始走第一条道路和平展之路。
他们开始和明朝政府做生意但蒙古有什么生意可做呢
不要忘记虽然他们不搞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们也有畜牧业蒙古部落家家户户都养马养羊财致富之道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部落领的倡议下蒙古部落开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贸易的形式以朝贡为主每年蒙古定期入京交易经常带着牲畜千余头皮
毛几千张浩浩荡荡地来做生意随行的还有使者在我们的印象中使者应该只有一两个人不过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人数却要加个千字
一两千人。
从古至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派外交使节会一下子派出上千人而这些所谓的使者实际上是蒙古的小商小贩他们都是赶着自己的牛羊马来做
搞对外贸易的。
41o
如果就这样做生意做下去也不错毕竟各取所需而且明朝总是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每年都是贸易顺差。
因为手工业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而且也不用多少成本从史料分析当时的明朝政府也确实有抬高物价的嫌疑各种瓷器纺织品的
价格确实有些偏高但蒙古人也只能全盘接受。
道理也很简单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不愿意就散伙
明朝的人可以不吃牛羊肉但蒙古人不能没有纺织品没有日常用具所以不能散伙。
然而这看似对明朝而言一本万利的生意中却隐藏着危机。
到了也先时期由于需求量大朝贡贸易剧增本来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渐渐展到一年数贡每次来做生意的有几千人牲畜皮毛和马的数
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东西来换由于数量过大明朝政府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现
货供应。
明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贸易陷阱看似不懂贸易的蒙古部落实际上十分精明。
明朝政府终于现蒙古部落选择这些牛羊作为贸易品是有着很深的考虑的因为放牧牛羊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放牧所需的人工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平日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这个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干自然也不需要统计误工费。而牛
羊吃的是草这些都是天然资源在羊毛衫尚未流行的当年草原沙漠化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牛羊养大后直接送到明朝来交换东西一头牛可以换到很多明朝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明朝的出口产品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迟早会供不
应求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得了。
而也先也以自己统一蒙古的声威和武力为后盾玩了几招阴招。
他用劣质的马匹冒充好马索要更高的价格此外他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强盗小偷搅扰沿途居民到了后来他
派去的那几千人几乎就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
蒙古部落的这一倾销行为让大明帝国的大臣们十分不满某些大臣便有意搞点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蒙古肉制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在这些大臣中有一个人推行这一政策最为积极相信出乎很多人意料这人竟然是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