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镇国公主GL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一月是新年元月, 衙门封印,明面上政务不行,朝廷无事, 实际上群臣之交际往来,却比往年更加频繁。
我特别留了意,派遣家人在紧要人物门口窥看, 将来往的人略加整理, 得了一张图表。李从嘉之奉天局、崔明德率女人社、阿欢在东宫、守礼在众兄弟间、婉儿自阿庄那里得的消息,亦陆续补充过来, 崔湜、邱柒等人亦十分上心, 或明或暗地向我提过些名字,连同去年的图表比照, 得出的结果, 着实耐人寻味:去岁李暅那里门庭冷落,除却例行的参拜与礼物往来之外, 只有几位以忠耿出名的大臣稍通音讯,今年东宫却可称为“炙手可热”, 东宫僚属、诸李宗亲、故唐世臣…或拜李暅,或拜守礼, 或使家人往通内院诸妃妾, 又或是与东宫奴仆交接。诸武虽不及往日风光,武三思那里却依旧门庭若市——此人与李暅因在母亲面前立下盟誓,现在面上倒甚亲近,与韦欣往来尤其密切, 在守礼面前,则常以“阿叔”自居。
除东宫与诸武之外,宰相们的交际也颇值得玩味:新授的中台右丞桓彦范,元月二日母亲命群臣参拜太子太孙,非亲旧的众人都只拜过即散,他却单独留下,和李暅做了简短交谈。天官侍郎崔玄暐,性情耿直,不受请托,同族之崔湜、崔溍上门,都不曾给予好脸色,今年却收了御史中丞宋璟的礼。中台左丞敬晖,早已从文多年,近来却颇与武人结交,东宫校尉敬永业,因是他的同族,亦得书信来往…
过去母亲严以驭下,事必躬亲。都中耳目四布,密告之事横行,绝少有人敢这样大摇大摆地来往。近几年母亲怠政,初时是朔望大朝形同虚设,后来常居深宫、只有诸亲近臣及宰相得能相见,再后来宰相们也常常一二月才能入宫一次,而今则连我们这些子女也不能多见,自阿青死后,对外的掌控,亦是一年不如一年。于是魑魅魍魉,皆各通门路,四下交连,喁喁不休,倒是有忠直之人上疏谏议,疏进,数日不出,再催促时,贞观殿忽地便连出中旨:使太子三公兼太孙三公,于东宫外更建光宅院,为太孙居处;召崔秀还都,为秋官侍郎;司刑少卿张柬之则放襄州刺史。三封书旨都未经凤阁鸾台,直截由婉儿拟就,母亲书可,发下执行。
书制不经两省,这倒已是近一年来的常事,诸臣们私下里或有感慨,在朝中倒并不敢有什么谏议——纵是有,多半也到不了母亲跟前。稀奇的倒是一次拟出了三道旨意,还都是母亲手书制可的。本来朝中人心思动,甚是不安,旨意一出,终是稍将这股风气压下去些,可就在朝臣以为母亲将稍事振作、重整朝纲之时,母亲却又移回上阳宫,十数日不曾见外臣,这十余日中所颁布的全部旨意,一是将万安王奉节旧日的别院重加修缮,使合皇太子规制,赐给李暅为别宫,号‘少阳宫’,一则是六月将再封禅嵩山,依旧使太孙留守、太子随行,这回连武三思与我也将有幸跟随——届时李暅将为二献,武三思则为终献。
我绝算不上是慢性子,近来对朝中之事却越来越有耐性,无事时在家待着,对着一封疏奏,便能琢磨一整日——这耐性也非天生,而是崔明德和阿欢共同磨砺出来的,崔明德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与她相处久了,人不知不觉也变得平和起来,而阿欢…阿欢则是给了我一串念珠,让我耐不住性子时就转着念珠,一颗一颗地数着数目,这法子简单直接,不但能帮我在面对政事时迅速沉静下来,也帮我度过了无数个没有阿欢的夜晚。
阿欢,阿欢,阿欢。
每念一次她的名字,我就觉得自己更添了勇气,... -->>
十一月是新年元月, 衙门封印,明面上政务不行,朝廷无事, 实际上群臣之交际往来,却比往年更加频繁。
我特别留了意,派遣家人在紧要人物门口窥看, 将来往的人略加整理, 得了一张图表。李从嘉之奉天局、崔明德率女人社、阿欢在东宫、守礼在众兄弟间、婉儿自阿庄那里得的消息,亦陆续补充过来, 崔湜、邱柒等人亦十分上心, 或明或暗地向我提过些名字,连同去年的图表比照, 得出的结果, 着实耐人寻味:去岁李暅那里门庭冷落,除却例行的参拜与礼物往来之外, 只有几位以忠耿出名的大臣稍通音讯,今年东宫却可称为“炙手可热”, 东宫僚属、诸李宗亲、故唐世臣…或拜李暅,或拜守礼, 或使家人往通内院诸妃妾, 又或是与东宫奴仆交接。诸武虽不及往日风光,武三思那里却依旧门庭若市——此人与李暅因在母亲面前立下盟誓,现在面上倒甚亲近,与韦欣往来尤其密切, 在守礼面前,则常以“阿叔”自居。
除东宫与诸武之外,宰相们的交际也颇值得玩味:新授的中台右丞桓彦范,元月二日母亲命群臣参拜太子太孙,非亲旧的众人都只拜过即散,他却单独留下,和李暅做了简短交谈。天官侍郎崔玄暐,性情耿直,不受请托,同族之崔湜、崔溍上门,都不曾给予好脸色,今年却收了御史中丞宋璟的礼。中台左丞敬晖,早已从文多年,近来却颇与武人结交,东宫校尉敬永业,因是他的同族,亦得书信来往…
过去母亲严以驭下,事必躬亲。都中耳目四布,密告之事横行,绝少有人敢这样大摇大摆地来往。近几年母亲怠政,初时是朔望大朝形同虚设,后来常居深宫、只有诸亲近臣及宰相得能相见,再后来宰相们也常常一二月才能入宫一次,而今则连我们这些子女也不能多见,自阿青死后,对外的掌控,亦是一年不如一年。于是魑魅魍魉,皆各通门路,四下交连,喁喁不休,倒是有忠直之人上疏谏议,疏进,数日不出,再催促时,贞观殿忽地便连出中旨:使太子三公兼太孙三公,于东宫外更建光宅院,为太孙居处;召崔秀还都,为秋官侍郎;司刑少卿张柬之则放襄州刺史。三封书旨都未经凤阁鸾台,直截由婉儿拟就,母亲书可,发下执行。
书制不经两省,这倒已是近一年来的常事,诸臣们私下里或有感慨,在朝中倒并不敢有什么谏议——纵是有,多半也到不了母亲跟前。稀奇的倒是一次拟出了三道旨意,还都是母亲手书制可的。本来朝中人心思动,甚是不安,旨意一出,终是稍将这股风气压下去些,可就在朝臣以为母亲将稍事振作、重整朝纲之时,母亲却又移回上阳宫,十数日不曾见外臣,这十余日中所颁布的全部旨意,一是将万安王奉节旧日的别院重加修缮,使合皇太子规制,赐给李暅为别宫,号‘少阳宫’,一则是六月将再封禅嵩山,依旧使太孙留守、太子随行,这回连武三思与我也将有幸跟随——届时李暅将为二献,武三思则为终献。
我绝算不上是慢性子,近来对朝中之事却越来越有耐性,无事时在家待着,对着一封疏奏,便能琢磨一整日——这耐性也非天生,而是崔明德和阿欢共同磨砺出来的,崔明德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与她相处久了,人不知不觉也变得平和起来,而阿欢…阿欢则是给了我一串念珠,让我耐不住性子时就转着念珠,一颗一颗地数着数目,这法子简单直接,不但能帮我在面对政事时迅速沉静下来,也帮我度过了无数个没有阿欢的夜晚。
阿欢,阿欢,阿欢。
每念一次她的名字,我就觉得自己更添了勇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