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百花图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更通俗一些说,秦朝是法家主导,山东六国是儒家主导。
两者在治国思想上是截然不同的。
此后中国政治文明,就有两个渊源,一个是长安,代表的是秦朝的传统,一个是洛阳,代表的是西周的传统。
这两个又各有所本。
儒家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夫子述而不作,他述的是周公之礼,也就是周朝的政治文化制度,他曾向老子问道,不知道老子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这应该便是老子对此的所有观点了。
儒家思想其实是和老子之道一脉相承的。
而法家的思想,韩非子集大成,曰法、术、势,这三块内容加起来,其实就是帝王术,而且秦国祖先的来历也非常有意思,据说是吞了一枚玄鸟蛋后产下来的,开创秦国的第一代王也叫非子,很能引起联想,这个“非”看字型很有点传说中六翼炽天使的模样啊。
至于为什么表现为法家,可能和帝俊原来是日神有关,日神管理太阳运行,那是一刻都不能差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切都要制度化,不能错乱。
结合神话传说中帝俊和上帝的性格形象,主要有两点,一是严厉高傲,有时候不近人情到残酷,二是非常讲究守法立约,表现是和犹太人立约,要求他们守他的法,而且言出必行,的确有法家的模样。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也跟着祭祀天帝,而且加了一个,五方天帝都全了,因为刘邦没嬴政那么狂妄,他自称是赤帝子,地位比天帝低,而嬴政那个,只祭四方天帝,根本就是自居黑帝啊,后来汉武帝又加上了后土、太一两位神祗,一共七位神。
如此说来,岂不是西汉的时候也是人皇一脉占了上风。
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怎么回事,儒家的大一统又是怎么回事,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又是怎么回事,汉时的儒法合流又是怎么回事,便说不清楚。
其实当时的确是人皇一脉占了上风,看盐铁论一书,是记载汉武帝一朝时朝野关于政策的分歧的,法家和儒家的支持者争论的很厉害,观点针锋相对,而且看上去还是儒家一方占了上风,但是请注意,当时法家支持者一方才是当权派,儒家一方的,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在野派,只是声音大,其实没用。
实际西汉政府执行的政策是法家的政策,当时儒法合流是法家吸收儒家,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儒家吸收法家,后世董仲舒的地位很高,但当时,董仲舒就是个学者型官僚,武帝时候执政的是桑弘羊之流,都是法家,要不就是卫青霍去病这种开拓进取型的兵家,武帝的朝廷中儒家其实是说不上话的。
在秦和西汉时期,人皇一脉的力量其实要比人道一脉更强。
这时,人道一脉的绝地反击开始了,信号是祭祀对象的变化。
成帝的时候,首次改天帝祭祀为祭天,不再祭天帝了,虽然中间有反复,但是最后还是向祭天改变,然后,然后西汉就事实上灭亡了。
这个成帝,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皇帝,但那两个和傀儡差不多,其实这个汉成帝就是实质上的西汉的末代皇帝,西汉就是亡在了他手上,整件事情的经过,和商末旧事有七八分相似。
先是,有美女进宫,这就是名传后世的赵飞燕,她也和妲己一样,有个妹妹,叫赵合德,因为武帝的时候扩张太甚,当时不同后世,这种扩张只能带来政治上的影响,不能带来实质的经济利益,所以武帝时是汉人最强盛的时期,但武帝末年,汉朝攒下来的底子就撑不住了,国库没钱了。
内部争议很大,武帝一朝末期,事实上汉朝已经开始收缩,在中亚占下的地盘也不要了,反应在祭祀上,先是开始消减对天帝的祭祀,最后干脆就不祭天帝,改为祭天,理由是这样比较省钱。
再然后,成帝做出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和当年商纣一模一样,因为宠爱赵飞燕,害怕自己两个儿子将来危及到这两个妃子,所以成帝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赵飞燕却没能给汉成帝生下儿子,为了求子,成帝又开始恢复祭祀天帝,但不久后又改了回去,开始祭天。
求子一事,在后来看来颇为荒谬,但是在汉成帝之前,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公元之前,无论东西方,都有一种流传很广的传说,就是王朝的始祖,他的诞生都是上承天命,都是他的母亲忽然就受孕了,这种传说公然的记载在正史上,例如中国的玄鸟生商和西方的耶稣降世。
更通俗一些说,秦朝是法家主导,山东六国是儒家主导。
两者在治国思想上是截然不同的。
此后中国政治文明,就有两个渊源,一个是长安,代表的是秦朝的传统,一个是洛阳,代表的是西周的传统。
这两个又各有所本。
儒家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夫子述而不作,他述的是周公之礼,也就是周朝的政治文化制度,他曾向老子问道,不知道老子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这应该便是老子对此的所有观点了。
儒家思想其实是和老子之道一脉相承的。
而法家的思想,韩非子集大成,曰法、术、势,这三块内容加起来,其实就是帝王术,而且秦国祖先的来历也非常有意思,据说是吞了一枚玄鸟蛋后产下来的,开创秦国的第一代王也叫非子,很能引起联想,这个“非”看字型很有点传说中六翼炽天使的模样啊。
至于为什么表现为法家,可能和帝俊原来是日神有关,日神管理太阳运行,那是一刻都不能差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切都要制度化,不能错乱。
结合神话传说中帝俊和上帝的性格形象,主要有两点,一是严厉高傲,有时候不近人情到残酷,二是非常讲究守法立约,表现是和犹太人立约,要求他们守他的法,而且言出必行,的确有法家的模样。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也跟着祭祀天帝,而且加了一个,五方天帝都全了,因为刘邦没嬴政那么狂妄,他自称是赤帝子,地位比天帝低,而嬴政那个,只祭四方天帝,根本就是自居黑帝啊,后来汉武帝又加上了后土、太一两位神祗,一共七位神。
如此说来,岂不是西汉的时候也是人皇一脉占了上风。
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怎么回事,儒家的大一统又是怎么回事,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又是怎么回事,汉时的儒法合流又是怎么回事,便说不清楚。
其实当时的确是人皇一脉占了上风,看盐铁论一书,是记载汉武帝一朝时朝野关于政策的分歧的,法家和儒家的支持者争论的很厉害,观点针锋相对,而且看上去还是儒家一方占了上风,但是请注意,当时法家支持者一方才是当权派,儒家一方的,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在野派,只是声音大,其实没用。
实际西汉政府执行的政策是法家的政策,当时儒法合流是法家吸收儒家,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儒家吸收法家,后世董仲舒的地位很高,但当时,董仲舒就是个学者型官僚,武帝时候执政的是桑弘羊之流,都是法家,要不就是卫青霍去病这种开拓进取型的兵家,武帝的朝廷中儒家其实是说不上话的。
在秦和西汉时期,人皇一脉的力量其实要比人道一脉更强。
这时,人道一脉的绝地反击开始了,信号是祭祀对象的变化。
成帝的时候,首次改天帝祭祀为祭天,不再祭天帝了,虽然中间有反复,但是最后还是向祭天改变,然后,然后西汉就事实上灭亡了。
这个成帝,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皇帝,但那两个和傀儡差不多,其实这个汉成帝就是实质上的西汉的末代皇帝,西汉就是亡在了他手上,整件事情的经过,和商末旧事有七八分相似。
先是,有美女进宫,这就是名传后世的赵飞燕,她也和妲己一样,有个妹妹,叫赵合德,因为武帝的时候扩张太甚,当时不同后世,这种扩张只能带来政治上的影响,不能带来实质的经济利益,所以武帝时是汉人最强盛的时期,但武帝末年,汉朝攒下来的底子就撑不住了,国库没钱了。
内部争议很大,武帝一朝末期,事实上汉朝已经开始收缩,在中亚占下的地盘也不要了,反应在祭祀上,先是开始消减对天帝的祭祀,最后干脆就不祭天帝,改为祭天,理由是这样比较省钱。
再然后,成帝做出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和当年商纣一模一样,因为宠爱赵飞燕,害怕自己两个儿子将来危及到这两个妃子,所以成帝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赵飞燕却没能给汉成帝生下儿子,为了求子,成帝又开始恢复祭祀天帝,但不久后又改了回去,开始祭天。
求子一事,在后来看来颇为荒谬,但是在汉成帝之前,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公元之前,无论东西方,都有一种流传很广的传说,就是王朝的始祖,他的诞生都是上承天命,都是他的母亲忽然就受孕了,这种传说公然的记载在正史上,例如中国的玄鸟生商和西方的耶稣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