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长安舂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裴璇坐在床上,借着银釭跳动的焰影,正在看书。她浓密睫毛投下淡淡阴影,直显得那一双秋水般的眼眸格外黑白分明。窗外隐约传来唧唧虫声,伴着书页翻动的轻响,愈发衬得这一室之内小小天地的安静美好,忽然门扇轻响,有人走了进来。
她知道只有一个人能这么随意出入她的房间,下意识地便将伸直的双腿收回,改成盘坐:她终究不是天生的古人,始终不曾习惯跽坐或盘坐,独处时便每伸开了腿,放松关节。“看的什么书?”他在桌前随意坐下。
“李翰林的诗。”裴璇并不因为这是李林甫所不喜欢的诗书而担心:他给家中众人的自由还是很充裕的只要你别拿这些诗文典章去烦他,或者在他面前夸耀才学。
李林甫爱她双手,因此特地下令她不必做女红针黹,这倒恰好掩盖了裴璇其实一无所长的尴尬。她有此“特赦”李家诸姬很是妒羡,故此这几月来她便躲在房里读书,极少出门。
李白的诗后世多所流传,妇孺能诵,于她最为亲切,她便借了一卷抄本来读。李林甫唇角讽刺地一牵,他想起了那个狂傲才子的模样,世人都以为他不喜欢他,所以设法排挤他出京,却不知他诬构中伤了那么多人,这回却实是受了冤屈。
李白空有襟抱,空负才思,却并没有仕宦和经济的才能,圣人早已看得清楚。他也知道在他杀了李邕、裴敦复之后,李白曾经悲慨作诗:“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但他懒得计较,因为不值得。
文章做得漂亮的人,除了苏珽和张说,还没有谁能真正掀起什么风雨波澜,张九龄不能,李邕不能,李白也不能。他老了,他要把力量集中在值得用的地方。听说李邕临死前口鼻流血,曾咬牙切齿地说,要在奈河桥头等他。
李林甫忽然想,他真的会在那里等他么?那么三庶人会不会,韦坚会不会,李适之会不会,皇甫惟明会不会,赵奉璋会不会?焰影飘摇,他忽觉眼前诸般桌案器物都如映在水中的虚渺倒影一般,荡漾起来。
他定了定神,瞥见裴璇惊诧的脸色,才察觉自己无意间将那几句诗念了出来,李林甫笑了笑,道:“他的诗究竟满朝夸说,想必是有真味的,读一读也无妨,不过我看,库部王郎中的诗更好。”这王郎中便是王维。他此际官阶虽仍不高。
但他三十年前年少登第,风姿郁美,才调无伦,更兼出身太原王家,曾教西京诸多闺阁少女动心,裴璇也听李家年纪较大的女子说过。
王维十五岁奔赴长安,少年时代便是诸王座上佳客,被众多豪右视为师友,几十年来仕途蹭蹬,并不得志,文名却流播两京,举国敬慕,是以裴璇一听便知他说的乃是王维。
李林甫夸王维,本是因为王维在华清宫温泉曾奉诏和过他诗,对他有所赞颂无论真心与否在他眼中自是胜过那不识时务的李白,但他却不知王维的诗,在后世被极大程度地神化和模式化,诸多论者们一提到他,便是满口“禅意”
“画意”裴璇上学时便死活听不懂,时常腹诽,心道所谓禅意怕也都是人云亦云罢了,当下笑道:“看也看不懂的,好多字都不识得,无事凑趣罢了。”
此时刻版印刷虽已出现,却多只用于佛经,普通书籍还是靠人抄写,她看那些不甚整齐的繁体字本就糊涂,何况古人又有许多异体字,她这种“腹内草莽”的人自然为难。
有时她甚至暗自认同李林甫“苟有才识,何必辞学”的说法:搞政治,只要懂得人心懂得世情就好了。
&nbs... -->>
裴璇坐在床上,借着银釭跳动的焰影,正在看书。她浓密睫毛投下淡淡阴影,直显得那一双秋水般的眼眸格外黑白分明。窗外隐约传来唧唧虫声,伴着书页翻动的轻响,愈发衬得这一室之内小小天地的安静美好,忽然门扇轻响,有人走了进来。
她知道只有一个人能这么随意出入她的房间,下意识地便将伸直的双腿收回,改成盘坐:她终究不是天生的古人,始终不曾习惯跽坐或盘坐,独处时便每伸开了腿,放松关节。“看的什么书?”他在桌前随意坐下。
“李翰林的诗。”裴璇并不因为这是李林甫所不喜欢的诗书而担心:他给家中众人的自由还是很充裕的只要你别拿这些诗文典章去烦他,或者在他面前夸耀才学。
李林甫爱她双手,因此特地下令她不必做女红针黹,这倒恰好掩盖了裴璇其实一无所长的尴尬。她有此“特赦”李家诸姬很是妒羡,故此这几月来她便躲在房里读书,极少出门。
李白的诗后世多所流传,妇孺能诵,于她最为亲切,她便借了一卷抄本来读。李林甫唇角讽刺地一牵,他想起了那个狂傲才子的模样,世人都以为他不喜欢他,所以设法排挤他出京,却不知他诬构中伤了那么多人,这回却实是受了冤屈。
李白空有襟抱,空负才思,却并没有仕宦和经济的才能,圣人早已看得清楚。他也知道在他杀了李邕、裴敦复之后,李白曾经悲慨作诗:“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但他懒得计较,因为不值得。
文章做得漂亮的人,除了苏珽和张说,还没有谁能真正掀起什么风雨波澜,张九龄不能,李邕不能,李白也不能。他老了,他要把力量集中在值得用的地方。听说李邕临死前口鼻流血,曾咬牙切齿地说,要在奈河桥头等他。
李林甫忽然想,他真的会在那里等他么?那么三庶人会不会,韦坚会不会,李适之会不会,皇甫惟明会不会,赵奉璋会不会?焰影飘摇,他忽觉眼前诸般桌案器物都如映在水中的虚渺倒影一般,荡漾起来。
他定了定神,瞥见裴璇惊诧的脸色,才察觉自己无意间将那几句诗念了出来,李林甫笑了笑,道:“他的诗究竟满朝夸说,想必是有真味的,读一读也无妨,不过我看,库部王郎中的诗更好。”这王郎中便是王维。他此际官阶虽仍不高。
但他三十年前年少登第,风姿郁美,才调无伦,更兼出身太原王家,曾教西京诸多闺阁少女动心,裴璇也听李家年纪较大的女子说过。
王维十五岁奔赴长安,少年时代便是诸王座上佳客,被众多豪右视为师友,几十年来仕途蹭蹬,并不得志,文名却流播两京,举国敬慕,是以裴璇一听便知他说的乃是王维。
李林甫夸王维,本是因为王维在华清宫温泉曾奉诏和过他诗,对他有所赞颂无论真心与否在他眼中自是胜过那不识时务的李白,但他却不知王维的诗,在后世被极大程度地神化和模式化,诸多论者们一提到他,便是满口“禅意”
“画意”裴璇上学时便死活听不懂,时常腹诽,心道所谓禅意怕也都是人云亦云罢了,当下笑道:“看也看不懂的,好多字都不识得,无事凑趣罢了。”
此时刻版印刷虽已出现,却多只用于佛经,普通书籍还是靠人抄写,她看那些不甚整齐的繁体字本就糊涂,何况古人又有许多异体字,她这种“腹内草莽”的人自然为难。
有时她甚至暗自认同李林甫“苟有才识,何必辞学”的说法:搞政治,只要懂得人心懂得世情就好了。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