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场临时而仓促的会议在继续着,堂内所有人都在议论吴三桂的亲信将领和幕僚们都被京城失守的消息震动得不知所措,一时间谁也说不出好的主张。有人建议迅速退兵永平,凭着石河,抵御李自成的进攻。有人主张退兵山海关。还有人主张干脆重回宁远,向满洲方面借兵,收复燕京。
但每一项建议提出,都立刻召来反对意见。因为永平和山海关都非长久立足之地,而重回宁远已经根本不可能了。于是又有人提出,可否在关内另外找一个立足的地方。可是关内并没有这样的地方。他们的人马除原在山海关的几千人之外,都是从宁远来的辽东将士。他们对辽东地理熟悉,人情风土熟悉,一到关内变成了异乡客,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地,去哪里寻找立足之所?
在众说纷纭的商量过程中,大家还想到,李自成已经拿下燕京,当然不会忘记永平还有这样一个赶来勤王的生力军。如今大明覆灭,这些将士都一夕之间才成了国破家亡的无根之人,李自成会采取什么措施?显而易见,他必然要派人前来劝降,倘若关宁军坚持不降的话,就要派兵前来攻打。这些紧急问题的确是迫在眉睫,不但吴三桂心急如焚,一时间委决难下,所有手下将领们和幕僚们也个个急得拿不出最合适的主意来。
吴三桂沉思良久,然后面向着众位将领幕僚。郑重地说道:
“我等奉旨勤王,恨不能立刻回师燕京,与流寇决战,收复京师。可是,我们兵力有限,又无后援,数万将士的粮饷也成问题。方才各位所谈意见,都是出于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只是此事必须仔细斟酌行事。以求万全之策。”
众将领们互相对视后。齐声说道:“全凭大帅主张。”
“可如今敌兵势众。我们势单,不暂时退兵,自然不行。但是退到永平,不能御敌;退到山海关,也不能御敌。敌兵必然进兵追击,我们如何能够以孤军守孤城?”吴三桂简要地分析着当前地严峻形势。
众人听了吴三桂这几句话,都不觉点头。有人想到向北朝求援。可是不敢说出口来,因为一旦满洲出兵,会是什么后果,谁都没有把握。况且满洲人是他们的陈年宿敌,相见分外眼红,这样的打算,即使心里有,却也不敢建议出来。一时间大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吴三桂的脸上。
他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然后继续道:“现今皇上和太子都没有下落。据京师方向来的探报说,流寇进城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没有发生任何巷战。可见皇上和太子决不至于会死于乱军之中。他们有没有在流贼进城之前逃出京城,藏入民间地可能?”
此言方毕,将领和幕僚们就纷纷点头,许多人在绝望地心头上产生了一丝希望。
稍稍停顿之后,吴三桂又说下去:“倘若皇上和太子能够不死,变换衣服,在混乱中逃出京城;只要他们不被流贼找到,大明江山就不会完。如今江南半壁江山都还完整无缺,财富充足,人马甚多,不会使闯贼南下得逞。畿辅、山东境内也不过刚刚被贼兵占领,尚未站稳脚跟,人心也还向着大明。因此,只要皇上和太子有一个能逃出京城,全国就有了主心骨,不仅南方臣民将始终效命,营救圣驾,即畿辅、山东、河南各地豪杰,亦必纷纷起兵勤王,使流寇应接不暇,捉襟见肘。所以说,虽然我们目前处境非常很难,但是拯救国家社稷,立不世之功,青史留名于百世,也正在此时。”
这番准确而合理地分析立即打动了在场的大部分人,大家心底里已经快要化为灰烬的希望之火又再度燃气,霎时间只觉得急不可耐,时不待我,于是纷纷拱手请命道:
“大帅,而今事不宜迟,如何找到皇上和太子,找到之后,如何迎来军中,还请大帅训示!”
吴三桂心中琢磨道:倘若皇上知道我军已经赶来勤王,就必然从朝阳门或东直门逃出京城。毕竟城外到处都有闯贼的兵将和巡逻马队骑,于路上盘查甚紧,只好暂时藏身在某一个隐蔽的地方。又或者说不定已经掏出城外,往郊区躲避,兴许眼下就在这通州境内。
看来一定要马上派出大量密探,前往京城或者京郊四处详细地秘密查访才是。于是吴三桂站立起来,正准备一一分派时,忽然从外面步履匆匆地赶进来一名普通百姓服饰的人,刚一迈进门槛,立即情绪激动得几乎难以把持,几乎是瘫伏在地当中,声音哽噎,断断续续地说道:
“大帅,大事不好了,皇上他,他”
顿时在场所有人的脸色均是猛然一寒,吴三桂也一眼认出了这人是他最近一次派出去,到京师探查具体情形地密探,如今看到密探如此神色,他心底里已经明白了大半:“莫非,莫非皇上已经罹难?”吴三桂用颤抖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同时死死地盯着地上的那人。
密探总算是喘息稍定,带着明显的哭声汇报着:
“皇上已经
中午京师城破后于煤山自缢殉国,皇后与众后宫妃嫔尽。太子,永王,定王原本准备逃入国丈周奎府上暂行躲避,等外面平静一些的时候再设法逃到南方去。不料那周奎见局势不妙,胆小怕事,生怕引火上身,根本就不肯开门让太子和两位王爷进去,结果他们被进城不久的流寇巡逻马队遇上了现在也是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闻知崇祯已经身亡的消息,顿时在场所有人均是悲恸不已。纷纷跪倒在地,望西边地京师方向连连叩首,失声痛哭,一时间整个大厅如同追悼灵堂。这种悲哀并非是一般失去亲人地哭泣,而是对于最后一丝恢复社稷,重建大明朝廷地希望彻底破灭,有感而发的极度绝望,令这些身经百战。坚忍不拔的汉子们。也禁不住涕泪沱。
“大明算是完啦”吴三桂呆若木鸡地僵立当场。心底里恍恍惚惚地响起了这个似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地声音
经过一整夜的深思熟虑之后,吴三桂终于拿定了主意。在燕京陷落的第三天,他再次召开会议,这次是布置如何撤退和应付京师内流寇地策略:
“我们关宁军队虽然都是能征善战地精锐之师,然而兵力薄弱,难以敌众。看眼下地情形,是进亦不成。退亦不得。前去燕京是孤军深人,而贼寇以逸待劳,对我们显然不利。留在此地,贼寇来袭,敌众我寡,容易受他包围,甚至有全军覆没之忧。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撤军。一部分撤到山海关。大部分撤到永平待命。”
众将不解,因为吴三桂这话说得有些模棱两可:“大帅,那我们究竟是在永平还是在山海关与贼寇决一死战呢?”
“临时再定吧。”吴三桂叹了口气:“要是我们全部去山海关。流寇会认为我们胆怯逃走,他必然会于四月上旬在燕京僭号登基。我们大部分人马暂驻永平,他知道我们无意撤退,心中就要掂量掂量。说不定他就不敢马上登基。倘若他到永平同我们作战,我们就要看看他出兵的人数。如果他全师而来,人马众多,我们可以再退到山海关。”
有人似乎明白了吴三桂的用兵方略,有人还不甚明白,互相交换眼色。吴三桂知道他们心中存疑,也知道他们在怀疑,自己这五万人马如何抵挡得了三十万贼寇大军,这一点吴三桂心里自然有数,但此时仍然不是解释的时候。
他最后说了一句... -->>
场临时而仓促的会议在继续着,堂内所有人都在议论吴三桂的亲信将领和幕僚们都被京城失守的消息震动得不知所措,一时间谁也说不出好的主张。有人建议迅速退兵永平,凭着石河,抵御李自成的进攻。有人主张退兵山海关。还有人主张干脆重回宁远,向满洲方面借兵,收复燕京。
但每一项建议提出,都立刻召来反对意见。因为永平和山海关都非长久立足之地,而重回宁远已经根本不可能了。于是又有人提出,可否在关内另外找一个立足的地方。可是关内并没有这样的地方。他们的人马除原在山海关的几千人之外,都是从宁远来的辽东将士。他们对辽东地理熟悉,人情风土熟悉,一到关内变成了异乡客,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地,去哪里寻找立足之所?
在众说纷纭的商量过程中,大家还想到,李自成已经拿下燕京,当然不会忘记永平还有这样一个赶来勤王的生力军。如今大明覆灭,这些将士都一夕之间才成了国破家亡的无根之人,李自成会采取什么措施?显而易见,他必然要派人前来劝降,倘若关宁军坚持不降的话,就要派兵前来攻打。这些紧急问题的确是迫在眉睫,不但吴三桂心急如焚,一时间委决难下,所有手下将领们和幕僚们也个个急得拿不出最合适的主意来。
吴三桂沉思良久,然后面向着众位将领幕僚。郑重地说道:
“我等奉旨勤王,恨不能立刻回师燕京,与流寇决战,收复京师。可是,我们兵力有限,又无后援,数万将士的粮饷也成问题。方才各位所谈意见,都是出于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只是此事必须仔细斟酌行事。以求万全之策。”
众将领们互相对视后。齐声说道:“全凭大帅主张。”
“可如今敌兵势众。我们势单,不暂时退兵,自然不行。但是退到永平,不能御敌;退到山海关,也不能御敌。敌兵必然进兵追击,我们如何能够以孤军守孤城?”吴三桂简要地分析着当前地严峻形势。
众人听了吴三桂这几句话,都不觉点头。有人想到向北朝求援。可是不敢说出口来,因为一旦满洲出兵,会是什么后果,谁都没有把握。况且满洲人是他们的陈年宿敌,相见分外眼红,这样的打算,即使心里有,却也不敢建议出来。一时间大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吴三桂的脸上。
他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然后继续道:“现今皇上和太子都没有下落。据京师方向来的探报说,流寇进城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没有发生任何巷战。可见皇上和太子决不至于会死于乱军之中。他们有没有在流贼进城之前逃出京城,藏入民间地可能?”
此言方毕,将领和幕僚们就纷纷点头,许多人在绝望地心头上产生了一丝希望。
稍稍停顿之后,吴三桂又说下去:“倘若皇上和太子能够不死,变换衣服,在混乱中逃出京城;只要他们不被流贼找到,大明江山就不会完。如今江南半壁江山都还完整无缺,财富充足,人马甚多,不会使闯贼南下得逞。畿辅、山东境内也不过刚刚被贼兵占领,尚未站稳脚跟,人心也还向着大明。因此,只要皇上和太子有一个能逃出京城,全国就有了主心骨,不仅南方臣民将始终效命,营救圣驾,即畿辅、山东、河南各地豪杰,亦必纷纷起兵勤王,使流寇应接不暇,捉襟见肘。所以说,虽然我们目前处境非常很难,但是拯救国家社稷,立不世之功,青史留名于百世,也正在此时。”
这番准确而合理地分析立即打动了在场的大部分人,大家心底里已经快要化为灰烬的希望之火又再度燃气,霎时间只觉得急不可耐,时不待我,于是纷纷拱手请命道:
“大帅,而今事不宜迟,如何找到皇上和太子,找到之后,如何迎来军中,还请大帅训示!”
吴三桂心中琢磨道:倘若皇上知道我军已经赶来勤王,就必然从朝阳门或东直门逃出京城。毕竟城外到处都有闯贼的兵将和巡逻马队骑,于路上盘查甚紧,只好暂时藏身在某一个隐蔽的地方。又或者说不定已经掏出城外,往郊区躲避,兴许眼下就在这通州境内。
看来一定要马上派出大量密探,前往京城或者京郊四处详细地秘密查访才是。于是吴三桂站立起来,正准备一一分派时,忽然从外面步履匆匆地赶进来一名普通百姓服饰的人,刚一迈进门槛,立即情绪激动得几乎难以把持,几乎是瘫伏在地当中,声音哽噎,断断续续地说道:
“大帅,大事不好了,皇上他,他”
顿时在场所有人的脸色均是猛然一寒,吴三桂也一眼认出了这人是他最近一次派出去,到京师探查具体情形地密探,如今看到密探如此神色,他心底里已经明白了大半:“莫非,莫非皇上已经罹难?”吴三桂用颤抖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同时死死地盯着地上的那人。
密探总算是喘息稍定,带着明显的哭声汇报着:
“皇上已经
中午京师城破后于煤山自缢殉国,皇后与众后宫妃嫔尽。太子,永王,定王原本准备逃入国丈周奎府上暂行躲避,等外面平静一些的时候再设法逃到南方去。不料那周奎见局势不妙,胆小怕事,生怕引火上身,根本就不肯开门让太子和两位王爷进去,结果他们被进城不久的流寇巡逻马队遇上了现在也是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闻知崇祯已经身亡的消息,顿时在场所有人均是悲恸不已。纷纷跪倒在地,望西边地京师方向连连叩首,失声痛哭,一时间整个大厅如同追悼灵堂。这种悲哀并非是一般失去亲人地哭泣,而是对于最后一丝恢复社稷,重建大明朝廷地希望彻底破灭,有感而发的极度绝望,令这些身经百战。坚忍不拔的汉子们。也禁不住涕泪沱。
“大明算是完啦”吴三桂呆若木鸡地僵立当场。心底里恍恍惚惚地响起了这个似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地声音
经过一整夜的深思熟虑之后,吴三桂终于拿定了主意。在燕京陷落的第三天,他再次召开会议,这次是布置如何撤退和应付京师内流寇地策略:
“我们关宁军队虽然都是能征善战地精锐之师,然而兵力薄弱,难以敌众。看眼下地情形,是进亦不成。退亦不得。前去燕京是孤军深人,而贼寇以逸待劳,对我们显然不利。留在此地,贼寇来袭,敌众我寡,容易受他包围,甚至有全军覆没之忧。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撤军。一部分撤到山海关。大部分撤到永平待命。”
众将不解,因为吴三桂这话说得有些模棱两可:“大帅,那我们究竟是在永平还是在山海关与贼寇决一死战呢?”
“临时再定吧。”吴三桂叹了口气:“要是我们全部去山海关。流寇会认为我们胆怯逃走,他必然会于四月上旬在燕京僭号登基。我们大部分人马暂驻永平,他知道我们无意撤退,心中就要掂量掂量。说不定他就不敢马上登基。倘若他到永平同我们作战,我们就要看看他出兵的人数。如果他全师而来,人马众多,我们可以再退到山海关。”
有人似乎明白了吴三桂的用兵方略,有人还不甚明白,互相交换眼色。吴三桂知道他们心中存疑,也知道他们在怀疑,自己这五万人马如何抵挡得了三十万贼寇大军,这一点吴三桂心里自然有数,但此时仍然不是解释的时候。
他最后说了一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