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后悔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仲文觉得自己对于古董知之不多,第二天请了一位专门搞古董的朋友来看,这位朋友姓程名叫程远山,祖上就是开古董店的,手上历过的宝贝很多,眼光精准,在北京著名的潘家园有个不小的店面,在古董界很有几分名声。李妙和宁朴见这位程先生穿着件黑色的对襟破棉袄,黑色老头鞋,邋里邋遢,长脸,皮肤微黑,看上去六十多岁,眼睛本就不大,却还总是懒洋洋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李妙是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个古董鉴赏专家,心想老爸这是打哪淘换来的人啊?看他更像个古董!
李妙和宁朴小心的把字画拿出来,徐徐展开,程远山一见字画眼睛霎时睁的老大,放射出的精光简直就像饿狼见了羊群,吓了两人一跳。
他拿出把头凑上去仔细看画,又伸出手捏捏纸张,鼻子还凑上去闻了闻,李妙纳闷啊,这古董字画难道还可以闻出来?她不知道,过去当铺的掌柜各自都有一手绝活来辨别器物真假,这程远山家用的就是鼻子来嗅,从纸张和墨的残留气味中来辨别真假。
半天,程远山直起腰沙哑的开了口:“真迹,都是真迹,老李,这幅蒋南沙的画你卖吗?我出五十万。”宁朴吓了一跳手一抖差点把画扔到地上去。三口人面面相觑,一副五十万,四幅就是二百万啊!难怪古人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掖草不肥呢!李妙挠了挠头,说:“程老,难不能请你帮我看看,我这还有一对青花瓷瓶和一方印章。”程远山看见瓷瓶和印章,眼睛越睁越大,精光四射,李妙一家怀疑他会不会把眼珠子瞪出来,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才沉吟到:“丫头,你爸说这些都是你的?”李妙点点头“你答应我一件事成吗?”“什么?”“如果你要卖,一定卖给我,我肯定以最公道的价格买,行吗?”李妙马上明白,这些也不是赝品,是真的。“程老您放心,我要是卖肯定找您卖,您能告诉我这对青花瓷瓶和印章都是什么年代的吗?”程远山无限爱怜的看着这对瓷瓶,慢慢的说:“这是一对元青花梅瓶啊!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看这个瓶子上的花纹是栀子花纹,栀子花为元青花中独特纹饰,五瓣形小花小叶状缠枝花多用作边饰。有关专家论证此花别名蘑卜花,传说为佛喜爱的花。瓶底上面的落款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看这对瓶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抚摸釉面似糯米感,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足底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这些都证明这的确是元代青花中的精品啊!”程远山说的滔滔不绝,李仲文和李妙听的入神,想不到一对青花瓷瓶还有这么多学问。程远山又拿起那块印章:“这上面刻的四个字是引梅流风,看这刀工应该是赵派,哦,你们不知道,这章刻是门大学问,分八大流派,其中赵派是指浙江会稽的赵之谦,他的篆刻融浙皖两派为一炉,风格绚丽多彩,典雅深隽。”李妙不解的问:“可这印章也不是人名啊?”程远山笑了:“俗语说,一字两画三印章,这是鉴定一张书画作品的大致序次。一张书画的常常有很多印章,此中有作者加的印,有保藏者减的支藏印,有观赏家加的鉴赏印等。姓名斋号印。这类印包括姓名印、姓氏印、名印、表字印(别号印(号也是对人的称呼,但与名字没有什么关系。而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志向、爱好、性格特征,比如三国时的“卧龙”、“凤雏”、后来的“东坡”“白石”等。有别人起的、也有自己称的。)斋馆印(文人墨客多喜风雅,往往根据个人的喜好,给自己的住处、书房起一个名称:某某堂、馆、庵、斋、轩、亭、楼、庐---根据这名称刻的印就是斋馆印。)吉语、诗词佳句、成语印。由于这类印是用文字表达了对某种意境、味道的追求,对于提高书画的品味作用很大。尽管它被称为闲章,但闲章不闲。闲章不受文字多少、内容的约束,可以准备很多。齐白石自称是“三百石富翁”,还刻了这方印。使一些不会篆刻的书画家羡慕不已。有时它还能起到补充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程远山拿着印章翻来掉去的看了又看:“这是印章的材质是田黄石呀!而且是上好的田黄石啊,这枚章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这是田黄石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你摸摸看这章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宝气灿烂,虽寒冬腊月,也感温存有情,入手可亲。田黄石在握,手感脂润,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变,一经摩挲更觉油光欲滴。这正是上好的田黄石才有的啊,丫头,这田黄石素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称,这枚印章少说也得值三十万吧!”
李仲文觉得自己对于古董知之不多,第二天请了一位专门搞古董的朋友来看,这位朋友姓程名叫程远山,祖上就是开古董店的,手上历过的宝贝很多,眼光精准,在北京著名的潘家园有个不小的店面,在古董界很有几分名声。李妙和宁朴见这位程先生穿着件黑色的对襟破棉袄,黑色老头鞋,邋里邋遢,长脸,皮肤微黑,看上去六十多岁,眼睛本就不大,却还总是懒洋洋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李妙是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个古董鉴赏专家,心想老爸这是打哪淘换来的人啊?看他更像个古董!
李妙和宁朴小心的把字画拿出来,徐徐展开,程远山一见字画眼睛霎时睁的老大,放射出的精光简直就像饿狼见了羊群,吓了两人一跳。
他拿出把头凑上去仔细看画,又伸出手捏捏纸张,鼻子还凑上去闻了闻,李妙纳闷啊,这古董字画难道还可以闻出来?她不知道,过去当铺的掌柜各自都有一手绝活来辨别器物真假,这程远山家用的就是鼻子来嗅,从纸张和墨的残留气味中来辨别真假。
半天,程远山直起腰沙哑的开了口:“真迹,都是真迹,老李,这幅蒋南沙的画你卖吗?我出五十万。”宁朴吓了一跳手一抖差点把画扔到地上去。三口人面面相觑,一副五十万,四幅就是二百万啊!难怪古人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掖草不肥呢!李妙挠了挠头,说:“程老,难不能请你帮我看看,我这还有一对青花瓷瓶和一方印章。”程远山看见瓷瓶和印章,眼睛越睁越大,精光四射,李妙一家怀疑他会不会把眼珠子瞪出来,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才沉吟到:“丫头,你爸说这些都是你的?”李妙点点头“你答应我一件事成吗?”“什么?”“如果你要卖,一定卖给我,我肯定以最公道的价格买,行吗?”李妙马上明白,这些也不是赝品,是真的。“程老您放心,我要是卖肯定找您卖,您能告诉我这对青花瓷瓶和印章都是什么年代的吗?”程远山无限爱怜的看着这对瓷瓶,慢慢的说:“这是一对元青花梅瓶啊!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看这个瓶子上的花纹是栀子花纹,栀子花为元青花中独特纹饰,五瓣形小花小叶状缠枝花多用作边饰。有关专家论证此花别名蘑卜花,传说为佛喜爱的花。瓶底上面的落款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看这对瓶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抚摸釉面似糯米感,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足底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这些都证明这的确是元代青花中的精品啊!”程远山说的滔滔不绝,李仲文和李妙听的入神,想不到一对青花瓷瓶还有这么多学问。程远山又拿起那块印章:“这上面刻的四个字是引梅流风,看这刀工应该是赵派,哦,你们不知道,这章刻是门大学问,分八大流派,其中赵派是指浙江会稽的赵之谦,他的篆刻融浙皖两派为一炉,风格绚丽多彩,典雅深隽。”李妙不解的问:“可这印章也不是人名啊?”程远山笑了:“俗语说,一字两画三印章,这是鉴定一张书画作品的大致序次。一张书画的常常有很多印章,此中有作者加的印,有保藏者减的支藏印,有观赏家加的鉴赏印等。姓名斋号印。这类印包括姓名印、姓氏印、名印、表字印(别号印(号也是对人的称呼,但与名字没有什么关系。而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志向、爱好、性格特征,比如三国时的“卧龙”、“凤雏”、后来的“东坡”“白石”等。有别人起的、也有自己称的。)斋馆印(文人墨客多喜风雅,往往根据个人的喜好,给自己的住处、书房起一个名称:某某堂、馆、庵、斋、轩、亭、楼、庐---根据这名称刻的印就是斋馆印。)吉语、诗词佳句、成语印。由于这类印是用文字表达了对某种意境、味道的追求,对于提高书画的品味作用很大。尽管它被称为闲章,但闲章不闲。闲章不受文字多少、内容的约束,可以准备很多。齐白石自称是“三百石富翁”,还刻了这方印。使一些不会篆刻的书画家羡慕不已。有时它还能起到补充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程远山拿着印章翻来掉去的看了又看:“这是印章的材质是田黄石呀!而且是上好的田黄石啊,这枚章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这是田黄石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你摸摸看这章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宝气灿烂,虽寒冬腊月,也感温存有情,入手可亲。田黄石在握,手感脂润,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变,一经摩挲更觉油光欲滴。这正是上好的田黄石才有的啊,丫头,这田黄石素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称,这枚印章少说也得值三十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