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地主婆的红火日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言行举止都十分文静的小淑女了。
杨大郎哪知道、鱼儿是因实在不想再装天真无邪的小萝莉了,才会借着串珠子、练大字和学女工等活计,让自己趁机迅速的成长起来。反正杨七娘才五岁就那般懂事,眼下鱼儿已经六岁多了、又经过了几样特殊的锻炼,变成熟懂事了倒也算是正常。
鱼儿学串珠子和各种女红,其实也是为了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傍身,毕竟这些活计古女人几乎人人都会,可以说是她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本事。因此鱼儿练足了耐性后,学起女红来格外的认真,十分用心的把刘氏的看家本事都学了个遍。
但刘氏终归只是个普通的农妇,所会的也只是些缝缝补补、纳鞋底和做衣服等实实在在的活计,城里小娘子们会的刺绣、剪花和编结等精巧的女红活计、刘氏是一概不懂。毕竟刘氏大部分时间都要下田种地、操持家务,也没闲工夫钻研这些精细的活计,能把那最实在的活计做熟、做巧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只是缝补衣服和纳鞋底并不难学,也都是些比较粗糙的活计,鱼儿“天资聪颖”不到半年基本功就全学会了,这些缝补衣服等伙计的基本功、并无什么特殊的技巧,学会后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缝补、练手,慢慢的让手上功夫能够熟能生巧。
可鱼儿没穿越前,好歹也玩着绣了几幅十字绣,心里更是对古代刺绣向往已久、老早就想亲身体验一番、再不济也学一点,日后给自己绣条漂亮的小手绢儿,或是今后哥哥们娶妻、给绣个鸳鸯戏水的枕套儿等等。
就算学不上那些闻名后世的苏绣、湘绣,学一学简单的刺绣功夫总行吧?这可是鱼儿同学穿越后的伟大理想之一啊!
于是某一日,鱼儿终于按奈不住心中的想法,主动向刘氏表明了自个儿的期望:“阿母,鱼儿想学一些精细好看的绣工,咱村里有没有哪位婶子或是小娘子会这个?鱼儿上她家同她学去。”
刘氏听了当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这事儿阿妹你想的倒是轻巧,先不提会这些手上细功夫的人愿不愿意把绣工教你,就是我们整个小岞村里、怕是也找不到一个会这种精细绣工的人!”
鱼儿早就知道小岞村里会精细绣工的女子不多,但她原本以为至少也会有一、两个例外吧?总不会整个小岞村里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教她的人吧?
刘氏见鱼儿听了自己的话满脸不信,便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细细的解释道:“咱村里的惠安女一直都以勤劳著称,且她们平日里可都是要下田干活和操持家务的,有的甚至还会跟着自家男人出海捕鱼!这里里外外的活儿更是干都干不完……”
“每天得干这么多活计的女子,哪还有闲工夫学别的活计?所以我们小岞村的女子,大多不会学城里小娘子才学的精细绣工,这些不实用的活计就算学了、家里也没好料子让她们绣,总不能绣在粗布上浪费了那些好功夫吧?”
刘氏这话说得十分在理儿,可鱼儿没穿越前,经常看到小说里描写、古代女子靠绣手帕什么的赚钱养家啊!难不成这些女子都是靠给人缝补衣服赚钱养家的?
鱼儿想了想、还是把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阿母,林货郎常常同鱼儿讲城里的一些趣闻,鱼儿听他说这城里有许多女子都是靠绣帕子、绣屏风等换钱度日,难道我们村里就没靠这项活计为生的人吗?”
刘氏笑着嗔了鱼儿一眼,道:“那林货郎不也说了是‘城里的女子’吗?只有那些城里女子或是大府里的丫鬟,才会这些精巧的活计,她们家里没田没船的,也只能靠这个来谋生了。”
“她们会的手上活计,兴许是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兴许是像我们六郎一样特意去拜了师傅学来的,可没人是随随便便就能同人学来的!而我们这些乡下人,就是想学怕是也没什么师傅愿意收……”
刘氏说到这儿忍不住停下、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城里人难免嫌弃我们乡下人眼皮子浅,学不会那精细的手上功夫,再说那些有点真本事的绣娘,大多会被有钱人家养在府里教那些金贵的小娘子,她们教习惯了金贵的小娘子,我们这乡野村间的野娘子自然就入不了她们的眼了,说到底还是权势家世和钱财再作怪。”
这本是鱼儿提出来的话题,但刘氏说着、说着似乎说上了瘾,最后竟顺着这个话题挑起了一个村里最近流传的八卦,说得是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不知阿妹可曾听李家丫头唠叨过马家那件趣事儿,听说那一年多前发了家的马家,一心想把自家闺女嫁到城里去,于是便特意从城里请了一位绣娘到家里,好吃好喝的供上、请她好好的调教马家小娘子的手上功夫。”
刘氏口中的“马家”、就是鱼儿一年前瞧热闹时遇到的“马二婶”,而这马家闺女也就是指马二婶千辛万苦养大的女儿、马四娘了。这马四娘上头原本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可不知是招了什么邪、两个姐姐还没长大就都相继夭折了,而马二婶也一直都没再生下一儿半女,因此眼下马家只剩下一儿一女。
兴许是女儿死的只剩下一个了,马二婶打小就把马四娘捧在手心里宠,更是一心一意想把马四娘嫁到城里的大户人家去享福,好让全家人沾着女婿的光、搬出小岞村到城里住去。
所以眼下马四娘才四岁不到,马二婶就花重金从城里请了一位绣娘回来,立志要把马四娘的手上功夫、调教得不输给城里那些正儿八经的小娘子,以后才有资格和本事嫁给城里人家。
这些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八卦,鱼儿早已听李二妞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好几遍了,因此刘氏这么一说、鱼儿便顺着她的话说道:“四娘子比鱼儿还小上一岁多呢,马婶子就请了绣娘到家里教她女工,将来四娘子若真进城同城里的小娘子比,手上功夫定不会输给城里那些小娘子。”
鱼儿这话也算是合情合理的猜测、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哪知刘氏听了依旧毫不客气的大笑了出来,边笑边搂着鱼儿说出一些李二妞不知道、也就无法实况转播给鱼儿听的八卦:“那马四娘将来手上的功夫、会不会比城里的小娘子好,那可就不一定了哟!这得看看马二婶请来的绣娘的水准如何了!还得看看这位绣娘能在马家呆多久了……”
刘氏这话鱼儿听了十分不解,连忙问道:“这城里请来的绣娘,功夫又怎会差到哪儿去?阿母刚刚不还说这绣娘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得有真本事才行。”
“阿妹你不晓得‘马家请绣娘’这件事儿其中暗藏的缘由,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猜测来……阿母刚刚不是说过,城里的绣娘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看不上我们这些乡下人吗?”
“嗯,阿母刚刚是说过。”鱼儿乖乖的配合着刘氏的八卦问答。
“她们本就看不上我们这些乡下人,若不是在城里实在是混不下去、讨不到饭吃了,又岂会屈尊降贵到我们这小村子里住下、教马四娘女红呢?说来这马二婶请来的绣娘姓吕,眼下城里没一个人不知道她的大名的,大家还都知道她是被先前的主顾给赶出府的……”(未完待续)
言行举止都十分文静的小淑女了。
杨大郎哪知道、鱼儿是因实在不想再装天真无邪的小萝莉了,才会借着串珠子、练大字和学女工等活计,让自己趁机迅速的成长起来。反正杨七娘才五岁就那般懂事,眼下鱼儿已经六岁多了、又经过了几样特殊的锻炼,变成熟懂事了倒也算是正常。
鱼儿学串珠子和各种女红,其实也是为了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傍身,毕竟这些活计古女人几乎人人都会,可以说是她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本事。因此鱼儿练足了耐性后,学起女红来格外的认真,十分用心的把刘氏的看家本事都学了个遍。
但刘氏终归只是个普通的农妇,所会的也只是些缝缝补补、纳鞋底和做衣服等实实在在的活计,城里小娘子们会的刺绣、剪花和编结等精巧的女红活计、刘氏是一概不懂。毕竟刘氏大部分时间都要下田种地、操持家务,也没闲工夫钻研这些精细的活计,能把那最实在的活计做熟、做巧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只是缝补衣服和纳鞋底并不难学,也都是些比较粗糙的活计,鱼儿“天资聪颖”不到半年基本功就全学会了,这些缝补衣服等伙计的基本功、并无什么特殊的技巧,学会后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缝补、练手,慢慢的让手上功夫能够熟能生巧。
可鱼儿没穿越前,好歹也玩着绣了几幅十字绣,心里更是对古代刺绣向往已久、老早就想亲身体验一番、再不济也学一点,日后给自己绣条漂亮的小手绢儿,或是今后哥哥们娶妻、给绣个鸳鸯戏水的枕套儿等等。
就算学不上那些闻名后世的苏绣、湘绣,学一学简单的刺绣功夫总行吧?这可是鱼儿同学穿越后的伟大理想之一啊!
于是某一日,鱼儿终于按奈不住心中的想法,主动向刘氏表明了自个儿的期望:“阿母,鱼儿想学一些精细好看的绣工,咱村里有没有哪位婶子或是小娘子会这个?鱼儿上她家同她学去。”
刘氏听了当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这事儿阿妹你想的倒是轻巧,先不提会这些手上细功夫的人愿不愿意把绣工教你,就是我们整个小岞村里、怕是也找不到一个会这种精细绣工的人!”
鱼儿早就知道小岞村里会精细绣工的女子不多,但她原本以为至少也会有一、两个例外吧?总不会整个小岞村里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教她的人吧?
刘氏见鱼儿听了自己的话满脸不信,便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细细的解释道:“咱村里的惠安女一直都以勤劳著称,且她们平日里可都是要下田干活和操持家务的,有的甚至还会跟着自家男人出海捕鱼!这里里外外的活儿更是干都干不完……”
“每天得干这么多活计的女子,哪还有闲工夫学别的活计?所以我们小岞村的女子,大多不会学城里小娘子才学的精细绣工,这些不实用的活计就算学了、家里也没好料子让她们绣,总不能绣在粗布上浪费了那些好功夫吧?”
刘氏这话说得十分在理儿,可鱼儿没穿越前,经常看到小说里描写、古代女子靠绣手帕什么的赚钱养家啊!难不成这些女子都是靠给人缝补衣服赚钱养家的?
鱼儿想了想、还是把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阿母,林货郎常常同鱼儿讲城里的一些趣闻,鱼儿听他说这城里有许多女子都是靠绣帕子、绣屏风等换钱度日,难道我们村里就没靠这项活计为生的人吗?”
刘氏笑着嗔了鱼儿一眼,道:“那林货郎不也说了是‘城里的女子’吗?只有那些城里女子或是大府里的丫鬟,才会这些精巧的活计,她们家里没田没船的,也只能靠这个来谋生了。”
“她们会的手上活计,兴许是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兴许是像我们六郎一样特意去拜了师傅学来的,可没人是随随便便就能同人学来的!而我们这些乡下人,就是想学怕是也没什么师傅愿意收……”
刘氏说到这儿忍不住停下、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城里人难免嫌弃我们乡下人眼皮子浅,学不会那精细的手上功夫,再说那些有点真本事的绣娘,大多会被有钱人家养在府里教那些金贵的小娘子,她们教习惯了金贵的小娘子,我们这乡野村间的野娘子自然就入不了她们的眼了,说到底还是权势家世和钱财再作怪。”
这本是鱼儿提出来的话题,但刘氏说着、说着似乎说上了瘾,最后竟顺着这个话题挑起了一个村里最近流传的八卦,说得是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不知阿妹可曾听李家丫头唠叨过马家那件趣事儿,听说那一年多前发了家的马家,一心想把自家闺女嫁到城里去,于是便特意从城里请了一位绣娘到家里,好吃好喝的供上、请她好好的调教马家小娘子的手上功夫。”
刘氏口中的“马家”、就是鱼儿一年前瞧热闹时遇到的“马二婶”,而这马家闺女也就是指马二婶千辛万苦养大的女儿、马四娘了。这马四娘上头原本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可不知是招了什么邪、两个姐姐还没长大就都相继夭折了,而马二婶也一直都没再生下一儿半女,因此眼下马家只剩下一儿一女。
兴许是女儿死的只剩下一个了,马二婶打小就把马四娘捧在手心里宠,更是一心一意想把马四娘嫁到城里的大户人家去享福,好让全家人沾着女婿的光、搬出小岞村到城里住去。
所以眼下马四娘才四岁不到,马二婶就花重金从城里请了一位绣娘回来,立志要把马四娘的手上功夫、调教得不输给城里那些正儿八经的小娘子,以后才有资格和本事嫁给城里人家。
这些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八卦,鱼儿早已听李二妞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好几遍了,因此刘氏这么一说、鱼儿便顺着她的话说道:“四娘子比鱼儿还小上一岁多呢,马婶子就请了绣娘到家里教她女工,将来四娘子若真进城同城里的小娘子比,手上功夫定不会输给城里那些小娘子。”
鱼儿这话也算是合情合理的猜测、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哪知刘氏听了依旧毫不客气的大笑了出来,边笑边搂着鱼儿说出一些李二妞不知道、也就无法实况转播给鱼儿听的八卦:“那马四娘将来手上的功夫、会不会比城里的小娘子好,那可就不一定了哟!这得看看马二婶请来的绣娘的水准如何了!还得看看这位绣娘能在马家呆多久了……”
刘氏这话鱼儿听了十分不解,连忙问道:“这城里请来的绣娘,功夫又怎会差到哪儿去?阿母刚刚不还说这绣娘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得有真本事才行。”
“阿妹你不晓得‘马家请绣娘’这件事儿其中暗藏的缘由,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猜测来……阿母刚刚不是说过,城里的绣娘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看不上我们这些乡下人吗?”
“嗯,阿母刚刚是说过。”鱼儿乖乖的配合着刘氏的八卦问答。
“她们本就看不上我们这些乡下人,若不是在城里实在是混不下去、讨不到饭吃了,又岂会屈尊降贵到我们这小村子里住下、教马四娘女红呢?说来这马二婶请来的绣娘姓吕,眼下城里没一个人不知道她的大名的,大家还都知道她是被先前的主顾给赶出府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