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党小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转身朝门外跑。边跑边扯着哭腔喊:妹子,把孩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好了……
怒气冲冲的江茂群冲门口挥手,两名先前等在那里的战士冲进屋里,连托带架,背起江茂群的妻子,迅速跑出屋外。
江茂群冲到门口,向外张望一会,忽然像被抽去筋骨,身子轰然倚靠在低矮的门框上。闭了闭眼。回头见发呆的苏鸿,以及仍在流泪的马天目,没好气地说,你们怎么走?他又不能骑马,这样转移怎么能跟得上队伍!
苏鸿说,你先走!不用管我们!
江茂群扭头喊过自己的警卫员,吩咐说,你赶紧去找一副担架,再雇几名老乡,抬上他,跟上大部队。
警卫员稍有迟疑,开口问:那你怎么办?
不用管我,你协助苏鸿同志,想办法把病人照顾好就行了。
枪声时缓时急,在山谷间追随着他们。只是隔着远近。远的时候,像在山的对面;近的时候,仿佛就咬在身后。马天目虽身材枯瘦,但两位身材矮小的山民抬着他还是有些吃力,便又雇了另外两位山民。四个人,两名山民分别抬在前后,中间由另外两人架着,以减轻担架的负载。到累得实在走不动,四人便两两轮换。江茂群留下的警卫员端着枪,在前探路。苏鸿迈着碎步,颠前跑后只想把马天目照顾好。由于担架短小,马天目的两条长腿几乎有一半悬在担架外。走上山的路时,脚不时磕碰到凸起的山石上。让苏鸿更为担心的是,马天目始终在流泪。他大睁着眼睛,面对山区颠簸不止的天空。天空竟是这般湛蓝,近乎不合时宜地呼应了他心里的感伤。转移的队伍和逃难的老乡从身边经过,他们粗重的喘息声混合着远处传来的枪声,无不给人一种压迫之感。但他意识不到。他的脑子里时刻回放着江茂群掏枪的那一刻,竟想不起自己在南京独自出逃的夜里,是否会像江茂群那样,显得那样极端和残忍。他真的一点也想不起来。而江茂群妻子的叫喊与哭泣,则在他的意识里全部化为江韵清对他的指责。
马天目为何流泪?除想到他身体不适,或病弱之人情绪容易激动外,苏鸿实在想不出任何的因由。
虽没有半刻迟缓,他们这一行七人的队伍,还是和大部队走散了。
夜幕降临之后,方向感并不是问题。那几位山民对地形了如指掌。他们只是累得再也走不动路,对警卫员说,咱们歇一会吧,明天肯定能赶上队伍的。
如果事先指定的撤退地点也不安全,部队再朝别处转移怎么办?
年轻的警卫员这样忧心忡忡说到。他征询着苏鸿的意见。
还是歇一会吧。我也实在走不动了。
苏鸿疲惫地说。扭头看一眼躺在担架上的马天目。夜色将他掩盖。一路上他都未发一言。此刻更像一个沉默睡去的人。
入夜时苏鸿倏然惊醒,不知是山区寒潮骤起的缘故,还是担架上的马天目弄醒了她。身边的警卫员睡得正酣,打着呼噜。四位山民躺在不远处背风的窝凹里,横七竖八地睡着。苏鸿刚想说点什么,见马天目仰着脖颈,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他将食指竖起,贴在嘴边,示意苏鸿不要说话,自己挣扎着站起来,脚步踉跄朝不远处的石崖走去。夹在低沉夜风中的声音听来确实有些古怪。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依稀能见石崖下透过来的一点光亮。苏鸿三步并作两步,赶在马天目前面。北风从背后吹来,将她瘦弱身子吹得有些摇晃。还未走到崖畔,便见沟谷下方生着一簇簇篝火。起初苏鸿以为是自己的队伍,不禁惊喜地叫出声来。还未定睛细看,便被赶上来的马天目从后面扑倒。他将她压在身下,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从石崖到沟谷下方,直线距离不超过几百米。天黑前那里还是一片静谧,却想不到此刻竟驻扎了这么一拨队伍。想必是刮着北风的缘故,嘈杂声音吹送不到这里。借着篝火的光亮,虽一时辨不清这些人的身份,但停在周遭夜色里的马队,说明他们并不是自己人。他们虽辨不清骡马,但分局里除了不多的几匹骡子之外,更多的是矮小的驴子,多用来负载。从这些人的肢体动作上来判断,有人在篝火旁饮酒,肆无忌惮地喊着什么。一簇篝火清晰映亮一棵树的轮廓。有人将一头黄牛牵过来,栓在树上。一人挥起战刀,从牛屁股上直接砍下一坨肉来,拿去篝火上烧烤。黄牛疼得四蹄乱颤,却无奈身子被捆缚在树上,最后訇然倒地。肉质肥厚的地方,任人割宰。在另一处篝火旁,一只羊也遭到同样的屠宰,有人直接用战刀砍下羊头。无头的羊竟在原地站了片刻,让周围的人手舞足蹈。最后向前跌撞几步,直接栽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中。搅起细碎火星,升腾到半空。
是日本人!马天目伏在苏鸿耳边,语气低沉说到。把他们叫醒,我们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转移途中大家不由感到庆幸起来。警卫员说这若是睡到天亮,想脱身都来不及了。几位山民更是惊魂未定,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躺在担架上的马天目虽听不懂他们当地的土话,但大致能明白话里的意思。他们后悔不该接了这份抬担架的活儿,这要被日本人抓到,岂不掉了脑袋。等天亮赶上他们的部队,拿了报酬,赶紧回家,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听了这样的话,他不由更加懊悔。觉得因自己拖累,不但让老乡担惊受怕,还要连累了苏鸿和那位年轻的警卫员。依据自己现在身体的状况,想一路突围,也确实困难。倒不如自己拿条枪,躲在一处地方。能躲得过去便罢。躲不过去,就和日本人轰轰烈烈干一场,最后死掉也不足惜。
天亮时他们赶到一个叫“吴王口”的地方,据山民们说,过了“吴王口”,便属“冀西”山地,翻过前面这座山,便是部队事先指定的突围地点。他们在两山交界之处找到一个小村。村内一片荒寂,显然山民都逃进大山里去了。一行人略作修整,准备太阳升高之前向西北方向转移。
刚一上路,便见一群惊慌失措的山民从正西方向跑来。有人冲他们高喊:你们朝哪儿去!鬼子围过来了……话未说完,便跑得不见踪影。苏鸿尾随在他们身后,追了几步,嘴里喊着:老乡们,那个方向也有鬼子,不如跟上我们……但这些逃命的人哪里听得进去,头也不回,只朝认定的方向逃窜。等苏鸿回来,一下便傻了眼,见马天目从担架上滚落下来,正和警卫员说着什么。那几个抬担架的山民全都不见了。警卫员说,那几位山民可能害怕了,招呼也不打,丢下他们,跑了。
枪声越来越近。警卫员顾不得多想,迅速做出判断:我们只能按照预定的方向突围。敌人从正西方向过来,我们朝西北方向走,虽有同敌人遭遇的可能,但只有追上大部队,我们才能获得安全的保障。至于病人,警卫员说,我可以背上他。
苏鸿断然拒绝了他的提议。一个人再怎么有力气,也不如两个人来分担,还是让马天目躺在担架上,两个人抬上更合理一些。
你能行吗?
年轻的警卫员血往上涌,瞪着通红的眼睛,看着比自己矮了一头的这位女同志。
怎么就不行了!苏鸿仰着头颈,毅然说。
时间刻不容缓,却不想被马天目无故拖延。他死活不肯挪上担架,身子仰俯在一棵矮树旁,单臂紧抱树干,另一只手撒泼似的胡乱挥舞,嘴里喊着,你们走,你们走,不要管我!
本是虚弱的病人,却不想有那么大的力气。他抱住树干,两个人也拖不动。年轻的警卫员攥起拳头,懊恼地擂着树干,不时用软沓沓的军帽擦着脸上的汗。苏鸿实在无奈,忽然扑在马天目身上,挥拳撕打着他:你不走!我们也不走!大家活一块活,死一块死!你这么固执,是想害死我们啊。
担架用两根手臂粗细的木棍,横向绑三根横梁,架空的地方,再用绳子密密连缀。负载行走起来,虽看似简单,却需足够的力量。迈开的步子不仅要稳,保持步调一致;手臂还要有相应的支撑,方能保证担架不左右倾斜。有了上述诸多条件保障,仍需躺在担架上的人好好配合,如他晃动身体,松软的担架会即刻倾覆,瞬间人仰马翻。为了减轻重量,动身转移之前,三人做过相应调整——将被子撤下来,身上所带的物品,除警卫员身上的一把驳壳枪外,其他物品一概丢弃。起初警卫员在前,苏鸿殿后,但考虑到一路都是上坡,重量后移,两人便做了位置上的调换。而躺在担架上的马天目,也变得听话了许多,任由他们二人指挥。转为头朝向苏鸿这边,身子后移,两条长腿几乎跨出担架外——这样徒劳的调换,其实是想将身体的重量尽量后移,以减轻前面的负载,但实际上没有半点收效。
走过通向山口的那一片平展沙地,苏鸿还能勉力支撑。等朝山腰上攀爬,马天目便感觉到担架的激烈摇晃了。他虽是躺着,却早已浑身酸疼地受够了这种待遇。此刻周遭倒安静下来。除几声零碎枪声之外,他分明听到苏鸿粗重的喘息声。他看不到她,只知她的脊背就抵在自己头颅前方,有时费力地翻翻眼睛,便能看到她蓬乱的头发。汗水将发梢濡湿,贴着她细瘦的颈子。他近乎哀求般嘀咕着,苏鸿,放我下来吧,放我下来……
听不到苏鸿的回答。或许她什么也听不见,大脑充血,只有朝上攀爬的意识。天空有些灰暗,使周围的群山显得越发萧索。马天目近乎绝望地睁着眼睛,看着悬在头顶上方的天空不停地抖动、倾斜,随时都有坍塌下来的危险。
他忽然放缓了声音,轻声唤着:苏鸿……
苏鸿没有理他。前面他频繁的哀求已让她心烦,或假意听不见。
马天目不以为意。脸上却漾起笑意,喃喃说道:苏鸿,你还记得刚来分局时,你问过我的那句话吗?
没有回答。
你问我,如果当初,我在天津见过你,肯答应娶你吗?
……
我会的,如果当初见过你,如果……我肯定愿意娶你的。
当枪声再度变得密集时,他们刚在一处断崖上停下来。苏鸿脚底踉跄,双腿一软,跪了下去。马天目从担架上滚落,幸好有身后警卫员相助,身子倒不至跌伤。只是苏鸿的膝盖磕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想必会流出血来。她不顾疼痛,半跪半爬伏到马天目身上,嘴里说着“对不起”,察看他有无伤情。警卫员冲到崖顶,匍匐身子朝四下张望,见从侧翼方向,有鬼子正朝这边移动。他急忙冲到苏鸿面前,压低声音问:苏鸿同志,你还能坚持得住吗?
苏鸿点头。她热汗淋漓的脸已褪尽酡红,变得毫无血色。
马天目冷眼观察着一切,心里倒泰然自若起来。如果从他卧身的地方冲到断崖处,一是他没有力气支撑,无疑会遭到两个人的阻拦。他变得很听话,乖乖躺到担架上,半仰着身子。
两人抬起担架,艰难朝崖顶攀登。
崖顶的风吹得猛烈。苏鸿一下撑不住,脚步慌乱。而担架的晃动更让她难以掌握平衡,在身后警卫员的惊呼声中,她心往下坠,不住地开始自责。明知自己体力不支,说不定又要抬翻担架。随着担架更为激烈的晃动,她先是感到一阵轻松。担架的一只扶手脱离了她的手掌,侧翻下去。等她回身去看时,只看到马天目扑向悬崖的一个背影。
几天之后的一个黄昏,苏鸿坐在一处山包上。江茂群起初站着,随后陪她坐下来。
两人呆呆朝远处看。见落日余晖的山尖上撒了一层金箔,随着夜幕的降临,山影在开阔之处投下巨大暗影,旋即又被刺穿乌云的夕阳涂成血红。
江茂群安慰着苏鸿:你不要太自责,我听警卫员说,他的坠崖,并不是你将担架抬翻的缘故。他落地的地方,离悬崖还有几米的距离——他是怕连累你们,自己跳下去的。
苏鸿不语。后来才喃喃说道:本来好好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江茂群沉默着。
苏鸿将脸埋在膝间,忽然问:孩子找到了吗?
江茂群说,找到了……随即声音哽咽起来,我的儿子虽然找到了,但房东大嫂的孩子却没了。有人说她收养了八路的孩子,鬼子逼她交出来,她把自己的孩子交了出去……(未完待续)
中,转身朝门外跑。边跑边扯着哭腔喊:妹子,把孩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好了……
怒气冲冲的江茂群冲门口挥手,两名先前等在那里的战士冲进屋里,连托带架,背起江茂群的妻子,迅速跑出屋外。
江茂群冲到门口,向外张望一会,忽然像被抽去筋骨,身子轰然倚靠在低矮的门框上。闭了闭眼。回头见发呆的苏鸿,以及仍在流泪的马天目,没好气地说,你们怎么走?他又不能骑马,这样转移怎么能跟得上队伍!
苏鸿说,你先走!不用管我们!
江茂群扭头喊过自己的警卫员,吩咐说,你赶紧去找一副担架,再雇几名老乡,抬上他,跟上大部队。
警卫员稍有迟疑,开口问:那你怎么办?
不用管我,你协助苏鸿同志,想办法把病人照顾好就行了。
枪声时缓时急,在山谷间追随着他们。只是隔着远近。远的时候,像在山的对面;近的时候,仿佛就咬在身后。马天目虽身材枯瘦,但两位身材矮小的山民抬着他还是有些吃力,便又雇了另外两位山民。四个人,两名山民分别抬在前后,中间由另外两人架着,以减轻担架的负载。到累得实在走不动,四人便两两轮换。江茂群留下的警卫员端着枪,在前探路。苏鸿迈着碎步,颠前跑后只想把马天目照顾好。由于担架短小,马天目的两条长腿几乎有一半悬在担架外。走上山的路时,脚不时磕碰到凸起的山石上。让苏鸿更为担心的是,马天目始终在流泪。他大睁着眼睛,面对山区颠簸不止的天空。天空竟是这般湛蓝,近乎不合时宜地呼应了他心里的感伤。转移的队伍和逃难的老乡从身边经过,他们粗重的喘息声混合着远处传来的枪声,无不给人一种压迫之感。但他意识不到。他的脑子里时刻回放着江茂群掏枪的那一刻,竟想不起自己在南京独自出逃的夜里,是否会像江茂群那样,显得那样极端和残忍。他真的一点也想不起来。而江茂群妻子的叫喊与哭泣,则在他的意识里全部化为江韵清对他的指责。
马天目为何流泪?除想到他身体不适,或病弱之人情绪容易激动外,苏鸿实在想不出任何的因由。
虽没有半刻迟缓,他们这一行七人的队伍,还是和大部队走散了。
夜幕降临之后,方向感并不是问题。那几位山民对地形了如指掌。他们只是累得再也走不动路,对警卫员说,咱们歇一会吧,明天肯定能赶上队伍的。
如果事先指定的撤退地点也不安全,部队再朝别处转移怎么办?
年轻的警卫员这样忧心忡忡说到。他征询着苏鸿的意见。
还是歇一会吧。我也实在走不动了。
苏鸿疲惫地说。扭头看一眼躺在担架上的马天目。夜色将他掩盖。一路上他都未发一言。此刻更像一个沉默睡去的人。
入夜时苏鸿倏然惊醒,不知是山区寒潮骤起的缘故,还是担架上的马天目弄醒了她。身边的警卫员睡得正酣,打着呼噜。四位山民躺在不远处背风的窝凹里,横七竖八地睡着。苏鸿刚想说点什么,见马天目仰着脖颈,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他将食指竖起,贴在嘴边,示意苏鸿不要说话,自己挣扎着站起来,脚步踉跄朝不远处的石崖走去。夹在低沉夜风中的声音听来确实有些古怪。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依稀能见石崖下透过来的一点光亮。苏鸿三步并作两步,赶在马天目前面。北风从背后吹来,将她瘦弱身子吹得有些摇晃。还未走到崖畔,便见沟谷下方生着一簇簇篝火。起初苏鸿以为是自己的队伍,不禁惊喜地叫出声来。还未定睛细看,便被赶上来的马天目从后面扑倒。他将她压在身下,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从石崖到沟谷下方,直线距离不超过几百米。天黑前那里还是一片静谧,却想不到此刻竟驻扎了这么一拨队伍。想必是刮着北风的缘故,嘈杂声音吹送不到这里。借着篝火的光亮,虽一时辨不清这些人的身份,但停在周遭夜色里的马队,说明他们并不是自己人。他们虽辨不清骡马,但分局里除了不多的几匹骡子之外,更多的是矮小的驴子,多用来负载。从这些人的肢体动作上来判断,有人在篝火旁饮酒,肆无忌惮地喊着什么。一簇篝火清晰映亮一棵树的轮廓。有人将一头黄牛牵过来,栓在树上。一人挥起战刀,从牛屁股上直接砍下一坨肉来,拿去篝火上烧烤。黄牛疼得四蹄乱颤,却无奈身子被捆缚在树上,最后訇然倒地。肉质肥厚的地方,任人割宰。在另一处篝火旁,一只羊也遭到同样的屠宰,有人直接用战刀砍下羊头。无头的羊竟在原地站了片刻,让周围的人手舞足蹈。最后向前跌撞几步,直接栽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中。搅起细碎火星,升腾到半空。
是日本人!马天目伏在苏鸿耳边,语气低沉说到。把他们叫醒,我们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转移途中大家不由感到庆幸起来。警卫员说这若是睡到天亮,想脱身都来不及了。几位山民更是惊魂未定,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躺在担架上的马天目虽听不懂他们当地的土话,但大致能明白话里的意思。他们后悔不该接了这份抬担架的活儿,这要被日本人抓到,岂不掉了脑袋。等天亮赶上他们的部队,拿了报酬,赶紧回家,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听了这样的话,他不由更加懊悔。觉得因自己拖累,不但让老乡担惊受怕,还要连累了苏鸿和那位年轻的警卫员。依据自己现在身体的状况,想一路突围,也确实困难。倒不如自己拿条枪,躲在一处地方。能躲得过去便罢。躲不过去,就和日本人轰轰烈烈干一场,最后死掉也不足惜。
天亮时他们赶到一个叫“吴王口”的地方,据山民们说,过了“吴王口”,便属“冀西”山地,翻过前面这座山,便是部队事先指定的突围地点。他们在两山交界之处找到一个小村。村内一片荒寂,显然山民都逃进大山里去了。一行人略作修整,准备太阳升高之前向西北方向转移。
刚一上路,便见一群惊慌失措的山民从正西方向跑来。有人冲他们高喊:你们朝哪儿去!鬼子围过来了……话未说完,便跑得不见踪影。苏鸿尾随在他们身后,追了几步,嘴里喊着:老乡们,那个方向也有鬼子,不如跟上我们……但这些逃命的人哪里听得进去,头也不回,只朝认定的方向逃窜。等苏鸿回来,一下便傻了眼,见马天目从担架上滚落下来,正和警卫员说着什么。那几个抬担架的山民全都不见了。警卫员说,那几位山民可能害怕了,招呼也不打,丢下他们,跑了。
枪声越来越近。警卫员顾不得多想,迅速做出判断:我们只能按照预定的方向突围。敌人从正西方向过来,我们朝西北方向走,虽有同敌人遭遇的可能,但只有追上大部队,我们才能获得安全的保障。至于病人,警卫员说,我可以背上他。
苏鸿断然拒绝了他的提议。一个人再怎么有力气,也不如两个人来分担,还是让马天目躺在担架上,两个人抬上更合理一些。
你能行吗?
年轻的警卫员血往上涌,瞪着通红的眼睛,看着比自己矮了一头的这位女同志。
怎么就不行了!苏鸿仰着头颈,毅然说。
时间刻不容缓,却不想被马天目无故拖延。他死活不肯挪上担架,身子仰俯在一棵矮树旁,单臂紧抱树干,另一只手撒泼似的胡乱挥舞,嘴里喊着,你们走,你们走,不要管我!
本是虚弱的病人,却不想有那么大的力气。他抱住树干,两个人也拖不动。年轻的警卫员攥起拳头,懊恼地擂着树干,不时用软沓沓的军帽擦着脸上的汗。苏鸿实在无奈,忽然扑在马天目身上,挥拳撕打着他:你不走!我们也不走!大家活一块活,死一块死!你这么固执,是想害死我们啊。
担架用两根手臂粗细的木棍,横向绑三根横梁,架空的地方,再用绳子密密连缀。负载行走起来,虽看似简单,却需足够的力量。迈开的步子不仅要稳,保持步调一致;手臂还要有相应的支撑,方能保证担架不左右倾斜。有了上述诸多条件保障,仍需躺在担架上的人好好配合,如他晃动身体,松软的担架会即刻倾覆,瞬间人仰马翻。为了减轻重量,动身转移之前,三人做过相应调整——将被子撤下来,身上所带的物品,除警卫员身上的一把驳壳枪外,其他物品一概丢弃。起初警卫员在前,苏鸿殿后,但考虑到一路都是上坡,重量后移,两人便做了位置上的调换。而躺在担架上的马天目,也变得听话了许多,任由他们二人指挥。转为头朝向苏鸿这边,身子后移,两条长腿几乎跨出担架外——这样徒劳的调换,其实是想将身体的重量尽量后移,以减轻前面的负载,但实际上没有半点收效。
走过通向山口的那一片平展沙地,苏鸿还能勉力支撑。等朝山腰上攀爬,马天目便感觉到担架的激烈摇晃了。他虽是躺着,却早已浑身酸疼地受够了这种待遇。此刻周遭倒安静下来。除几声零碎枪声之外,他分明听到苏鸿粗重的喘息声。他看不到她,只知她的脊背就抵在自己头颅前方,有时费力地翻翻眼睛,便能看到她蓬乱的头发。汗水将发梢濡湿,贴着她细瘦的颈子。他近乎哀求般嘀咕着,苏鸿,放我下来吧,放我下来……
听不到苏鸿的回答。或许她什么也听不见,大脑充血,只有朝上攀爬的意识。天空有些灰暗,使周围的群山显得越发萧索。马天目近乎绝望地睁着眼睛,看着悬在头顶上方的天空不停地抖动、倾斜,随时都有坍塌下来的危险。
他忽然放缓了声音,轻声唤着:苏鸿……
苏鸿没有理他。前面他频繁的哀求已让她心烦,或假意听不见。
马天目不以为意。脸上却漾起笑意,喃喃说道:苏鸿,你还记得刚来分局时,你问过我的那句话吗?
没有回答。
你问我,如果当初,我在天津见过你,肯答应娶你吗?
……
我会的,如果当初见过你,如果……我肯定愿意娶你的。
当枪声再度变得密集时,他们刚在一处断崖上停下来。苏鸿脚底踉跄,双腿一软,跪了下去。马天目从担架上滚落,幸好有身后警卫员相助,身子倒不至跌伤。只是苏鸿的膝盖磕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想必会流出血来。她不顾疼痛,半跪半爬伏到马天目身上,嘴里说着“对不起”,察看他有无伤情。警卫员冲到崖顶,匍匐身子朝四下张望,见从侧翼方向,有鬼子正朝这边移动。他急忙冲到苏鸿面前,压低声音问:苏鸿同志,你还能坚持得住吗?
苏鸿点头。她热汗淋漓的脸已褪尽酡红,变得毫无血色。
马天目冷眼观察着一切,心里倒泰然自若起来。如果从他卧身的地方冲到断崖处,一是他没有力气支撑,无疑会遭到两个人的阻拦。他变得很听话,乖乖躺到担架上,半仰着身子。
两人抬起担架,艰难朝崖顶攀登。
崖顶的风吹得猛烈。苏鸿一下撑不住,脚步慌乱。而担架的晃动更让她难以掌握平衡,在身后警卫员的惊呼声中,她心往下坠,不住地开始自责。明知自己体力不支,说不定又要抬翻担架。随着担架更为激烈的晃动,她先是感到一阵轻松。担架的一只扶手脱离了她的手掌,侧翻下去。等她回身去看时,只看到马天目扑向悬崖的一个背影。
几天之后的一个黄昏,苏鸿坐在一处山包上。江茂群起初站着,随后陪她坐下来。
两人呆呆朝远处看。见落日余晖的山尖上撒了一层金箔,随着夜幕的降临,山影在开阔之处投下巨大暗影,旋即又被刺穿乌云的夕阳涂成血红。
江茂群安慰着苏鸿:你不要太自责,我听警卫员说,他的坠崖,并不是你将担架抬翻的缘故。他落地的地方,离悬崖还有几米的距离——他是怕连累你们,自己跳下去的。
苏鸿不语。后来才喃喃说道:本来好好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江茂群沉默着。
苏鸿将脸埋在膝间,忽然问:孩子找到了吗?
江茂群说,找到了……随即声音哽咽起来,我的儿子虽然找到了,但房东大嫂的孩子却没了。有人说她收养了八路的孩子,鬼子逼她交出来,她把自己的孩子交了出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