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三国之蜀汉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暗中成了盟友。曹操面对着水淹七军不可一世的关羽就是见死不救,看着庞德、于禁惨败,就是为了拖住关羽,对孙权示好,等待他袭取荆州。孙权自然也心领神会,撤回了还在合肥的北伐大军,转而派吕蒙秘密夺了荆州。
关羽这些年积累的宿怨,让一支乘胜归来的大军,一路上人越跑越少,最后剩下几人几骑败走麦城。这里显然还有荆州土著沿路袭击。刘封不是刘备亲生,做不了太子,但是也不至于就因此投降了曹操,除了受够了关羽,加上荆州内乱,看大势已去,先求自保,还能有什么解释?
关羽死后一年,刘备这边毫无动静,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这一年中间,曹操等不及先死了,曹丕废汉称帝。焦急无比的孙权和曹丕,在苦苦等了一年之后终于看到了一个大跌眼镜的消息:刘备也称帝了。
刘备到底怎么想的?
在刘备看来,曹氏是权臣和外戚,曹丕篡汉就是王莽第二。刘备作为刘姓氏族,他就该学刘秀称帝。可是这里有个很大的不同,甚至就是画虎类犬:
刘秀称帝的时候,汉平帝已经死了,而且刘秀是有各地诸侯联合推举的。刘备呢?除了马超算是诸侯,孙权、刘璋全都不支持他,他这一步是自编自导自演。
这显然是一步臭棋,因为刘备的社群支持他是因为他是抗曹盟主,现在汉献帝还活着,他自己称帝了,在本质上他和曹丕已经没什么两样。
称帝的决定对刘备集团来说肯定无比艰难,否则不可能在关羽死后整整一年时间毫无动作,急得孙权如坐针毡。
刘备称帝的代价,就是从此之后,北方的士人不可能再支持他,荆州士人原来只是仇恨关羽,现在对刘备也没有了感情。刘备打着讨逆(讨伐附逆曹魏的孙权)的旗号进攻孙权,联营七百多里,最后一把火烧光了,这除了是荆州土著沿路放火,还能是因为什么?
刘备这几番折腾,也彻底断送了孙权的政治前途。孙权本来是孙刘联盟的盟主,但是他中间投降了曹魏,后来又叛变曹魏和蜀汉结盟,来来往往几轮之后,北方士人也看透了孙权那副投机嘴脸,孙吴政权也注定离不开江左了。这才勉强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不能算是孤注一掷。因为在当时情况下,曹魏他打不过,只能打曹魏的盟友孙权。就算灭不了孙权,至少能逼着他恢复孙刘联盟。
但他万没想到自己在荆州的基础已经那么差,夷陵之战丧失了他最大一部分主力。在秭归的时候,刘备痛定思痛,和诸葛亮实际上重新确立了蜀汉未来的生存之道:不论是否可能,也要北伐,否则也是困死蜀中。如果刘禅能力不行,诸葛亮也得坚持北伐,甚至万不得已时可以取而代之。
很多人说,刘备这是在试探诸葛亮。其实仔细揣摩其中辛酸,刘备说的可能都是真心话。
当时刘备已经顾不得什么天下大业了,自己的班底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在刘备托孤的时候,益州已经烽烟四起,各地叛乱不断。刘备死后,华歆、王朗都给诸葛亮写信,劝他不要再负隅顽抗,里面句句在理,《出师表》里说“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不是虚言。
在益州内部,还流传出一段政治谣言:刘备两个儿子,刘封、刘禅,暗含封禅称帝之意。现在刘封因为见关羽死而不救,被处斩,封禅只剩下“禅”了。谯周等一批益州士人开始编故事,爹叫备,儿子叫禅,这不就是“准备好了禅让”(具而授)么?大汉江山完了。
北伐是蜀汉集团活下来唯一的可能,不管这北伐能够成功多少,但是每一次高举义旗,至少能让中原人士别忘了汉朝。蜀汉政权本来就离中原很远,如果再被遗忘,那就和少数民族差不多了。
诸葛亮万不得已,先恢复了孙刘联盟,而且以极惨重的代价。放弃荆州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恢复孙刘联盟,孙权就必须宣布曹魏是伪政权,而对于他来说,强敌环饲,自己除了称帝也别无选择。结果孙权也不久之后称帝了。
孙权称帝,蜀汉在合法性上遇到了很大问题,因为蜀汉的政权合法性决定了,谁称帝就是篡逆,就该讨伐谁。后来孙刘联盟对孙权称帝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论,蜀国一般睁一眼闭一眼,才有了张温、秦宓论天道那些事。因为在蜀中没有强调孙权的帝位,张温后来还被孙权罢官严惩。
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万不得已之举,只有政治意义,没有战略意义。这和过去10年只有战略意义,没有政治意义的“跨有荆益”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终于得到教训的蜀汉集团,这个时候努力亡羊补牢,但却为时已晚。
没有“跨有荆益”的根本之地做基础,“隆中对”的最后两步是不可能实现的。“隆中对”说得很清楚:“待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军出宛、洛,将军自带义军出秦川”。现在等不得天下有变了,只能仓促上马。而且宛、洛大军肯定是没有了,只能偏师出秦川。
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一直和魏延有争论,魏延希望从子午谷出奇兵打长安,诸葛亮却只敢走大路,缓缓而行出祁山。很多人谴责诸葛亮过于求稳。但当时的政治格局,北伐胜利的希望微乎其微,益州集团又貌恭心不服,后来李严不断给诸葛亮惹事,也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必须给自己留足退路,才能在益州有变的时候,能尽快回师平叛。
诸葛亮心胸并不狭窄,《出师表》里提到的很多人,例如董允等都是益州集团的新秀,甚至姜维这样的降臣也得到他的重用。但是随着徐州集团的老去,诸葛亮也不敢把政权交给益州集团,只能依靠他从荆州发展来的蒋琬、费祎,做自己的接班人,不敢让益州集团独大。
蜀汉北伐,就像今天很多始终找不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只能打着上市的旗号,一轮一轮融资,否则就只能眼看着公司萎缩下去。只可惜诸葛亮那个时代没有新三板和纳斯达克,也没有那么多投资人愿意陪他玩下去,最后只能活活累死在了北伐途中。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分兵灭蜀。邓艾一支偏师,偷渡阴平,竟然没遇到多少抵抗,成都就投降了。姜维离得不远,都没救得了。后人一直谴责后主无能,重新黄皓;或是骂姜维把兵力都集中在沓中是亡蜀之举。可真实情况是这样么?
姜维北伐和诸葛亮北伐有个最根本的区别:诸葛亮北伐是除汉贼,姜维北伐的时候,曹魏已经传了三代,司马氏篡魏的大局已成,曹魏方面的叛乱也都是打着除魏贼的旗号。姜维的口号难道能是“兴魏除晋”吗?
说白了,蜀汉这家上市公司的能玩的概念过时了,下场就只能是退市。
姜维北伐缺少最起码的合法性和政治意义,接替诸葛亮的蒋琬、费祎对此有深刻领会,对姜维北伐的提议从来是半推半就,也不完全反对,但不是诸葛亮时代那种倾举国之力支持。
姜维后来自己都觉得没意思,躲在沓中屯田,以备不测。可是他万没想到,蜀中原来的那股反汉势力已经悄然壮大了。
谯周,那个说大汉王朝最终以禅让终结的谋士,在朝中慢慢形成了一支独特势力。在蒋琬、费祎这些荆州集团的旧人相继去世之后,基本上形成了独大之势。等到邓艾灭蜀的时候,毫不费力,就把国家交了出去,后主想要反抗,其实也没有办法。
汉族,汉人,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完全从汉武帝打匈奴那来的。因为后来匈奴人刘渊灭了晋朝的时候,自己建立的政权也叫“汉”。
蜀汉是个神奇的存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本上只靠“概念”创业,然后保持了长期存在的一个政权。虽然这概念在当时已经慢慢过时了,但这个“概念”后来成功地被无数后人埋单。
这个政治遗产,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有一个政治明星,加上一个会谋划的操盘手,外加一个好的概念,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至少足以偏安一隅,成就霸业。
【非常美的一篇蜀汉的论文,希望喜欢蜀汉的人会喜欢】
暗中成了盟友。曹操面对着水淹七军不可一世的关羽就是见死不救,看着庞德、于禁惨败,就是为了拖住关羽,对孙权示好,等待他袭取荆州。孙权自然也心领神会,撤回了还在合肥的北伐大军,转而派吕蒙秘密夺了荆州。
关羽这些年积累的宿怨,让一支乘胜归来的大军,一路上人越跑越少,最后剩下几人几骑败走麦城。这里显然还有荆州土著沿路袭击。刘封不是刘备亲生,做不了太子,但是也不至于就因此投降了曹操,除了受够了关羽,加上荆州内乱,看大势已去,先求自保,还能有什么解释?
关羽死后一年,刘备这边毫无动静,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这一年中间,曹操等不及先死了,曹丕废汉称帝。焦急无比的孙权和曹丕,在苦苦等了一年之后终于看到了一个大跌眼镜的消息:刘备也称帝了。
刘备到底怎么想的?
在刘备看来,曹氏是权臣和外戚,曹丕篡汉就是王莽第二。刘备作为刘姓氏族,他就该学刘秀称帝。可是这里有个很大的不同,甚至就是画虎类犬:
刘秀称帝的时候,汉平帝已经死了,而且刘秀是有各地诸侯联合推举的。刘备呢?除了马超算是诸侯,孙权、刘璋全都不支持他,他这一步是自编自导自演。
这显然是一步臭棋,因为刘备的社群支持他是因为他是抗曹盟主,现在汉献帝还活着,他自己称帝了,在本质上他和曹丕已经没什么两样。
称帝的决定对刘备集团来说肯定无比艰难,否则不可能在关羽死后整整一年时间毫无动作,急得孙权如坐针毡。
刘备称帝的代价,就是从此之后,北方的士人不可能再支持他,荆州士人原来只是仇恨关羽,现在对刘备也没有了感情。刘备打着讨逆(讨伐附逆曹魏的孙权)的旗号进攻孙权,联营七百多里,最后一把火烧光了,这除了是荆州土著沿路放火,还能是因为什么?
刘备这几番折腾,也彻底断送了孙权的政治前途。孙权本来是孙刘联盟的盟主,但是他中间投降了曹魏,后来又叛变曹魏和蜀汉结盟,来来往往几轮之后,北方士人也看透了孙权那副投机嘴脸,孙吴政权也注定离不开江左了。这才勉强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不能算是孤注一掷。因为在当时情况下,曹魏他打不过,只能打曹魏的盟友孙权。就算灭不了孙权,至少能逼着他恢复孙刘联盟。
但他万没想到自己在荆州的基础已经那么差,夷陵之战丧失了他最大一部分主力。在秭归的时候,刘备痛定思痛,和诸葛亮实际上重新确立了蜀汉未来的生存之道:不论是否可能,也要北伐,否则也是困死蜀中。如果刘禅能力不行,诸葛亮也得坚持北伐,甚至万不得已时可以取而代之。
很多人说,刘备这是在试探诸葛亮。其实仔细揣摩其中辛酸,刘备说的可能都是真心话。
当时刘备已经顾不得什么天下大业了,自己的班底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在刘备托孤的时候,益州已经烽烟四起,各地叛乱不断。刘备死后,华歆、王朗都给诸葛亮写信,劝他不要再负隅顽抗,里面句句在理,《出师表》里说“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不是虚言。
在益州内部,还流传出一段政治谣言:刘备两个儿子,刘封、刘禅,暗含封禅称帝之意。现在刘封因为见关羽死而不救,被处斩,封禅只剩下“禅”了。谯周等一批益州士人开始编故事,爹叫备,儿子叫禅,这不就是“准备好了禅让”(具而授)么?大汉江山完了。
北伐是蜀汉集团活下来唯一的可能,不管这北伐能够成功多少,但是每一次高举义旗,至少能让中原人士别忘了汉朝。蜀汉政权本来就离中原很远,如果再被遗忘,那就和少数民族差不多了。
诸葛亮万不得已,先恢复了孙刘联盟,而且以极惨重的代价。放弃荆州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恢复孙刘联盟,孙权就必须宣布曹魏是伪政权,而对于他来说,强敌环饲,自己除了称帝也别无选择。结果孙权也不久之后称帝了。
孙权称帝,蜀汉在合法性上遇到了很大问题,因为蜀汉的政权合法性决定了,谁称帝就是篡逆,就该讨伐谁。后来孙刘联盟对孙权称帝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论,蜀国一般睁一眼闭一眼,才有了张温、秦宓论天道那些事。因为在蜀中没有强调孙权的帝位,张温后来还被孙权罢官严惩。
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万不得已之举,只有政治意义,没有战略意义。这和过去10年只有战略意义,没有政治意义的“跨有荆益”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终于得到教训的蜀汉集团,这个时候努力亡羊补牢,但却为时已晚。
没有“跨有荆益”的根本之地做基础,“隆中对”的最后两步是不可能实现的。“隆中对”说得很清楚:“待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军出宛、洛,将军自带义军出秦川”。现在等不得天下有变了,只能仓促上马。而且宛、洛大军肯定是没有了,只能偏师出秦川。
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一直和魏延有争论,魏延希望从子午谷出奇兵打长安,诸葛亮却只敢走大路,缓缓而行出祁山。很多人谴责诸葛亮过于求稳。但当时的政治格局,北伐胜利的希望微乎其微,益州集团又貌恭心不服,后来李严不断给诸葛亮惹事,也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必须给自己留足退路,才能在益州有变的时候,能尽快回师平叛。
诸葛亮心胸并不狭窄,《出师表》里提到的很多人,例如董允等都是益州集团的新秀,甚至姜维这样的降臣也得到他的重用。但是随着徐州集团的老去,诸葛亮也不敢把政权交给益州集团,只能依靠他从荆州发展来的蒋琬、费祎,做自己的接班人,不敢让益州集团独大。
蜀汉北伐,就像今天很多始终找不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只能打着上市的旗号,一轮一轮融资,否则就只能眼看着公司萎缩下去。只可惜诸葛亮那个时代没有新三板和纳斯达克,也没有那么多投资人愿意陪他玩下去,最后只能活活累死在了北伐途中。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分兵灭蜀。邓艾一支偏师,偷渡阴平,竟然没遇到多少抵抗,成都就投降了。姜维离得不远,都没救得了。后人一直谴责后主无能,重新黄皓;或是骂姜维把兵力都集中在沓中是亡蜀之举。可真实情况是这样么?
姜维北伐和诸葛亮北伐有个最根本的区别:诸葛亮北伐是除汉贼,姜维北伐的时候,曹魏已经传了三代,司马氏篡魏的大局已成,曹魏方面的叛乱也都是打着除魏贼的旗号。姜维的口号难道能是“兴魏除晋”吗?
说白了,蜀汉这家上市公司的能玩的概念过时了,下场就只能是退市。
姜维北伐缺少最起码的合法性和政治意义,接替诸葛亮的蒋琬、费祎对此有深刻领会,对姜维北伐的提议从来是半推半就,也不完全反对,但不是诸葛亮时代那种倾举国之力支持。
姜维后来自己都觉得没意思,躲在沓中屯田,以备不测。可是他万没想到,蜀中原来的那股反汉势力已经悄然壮大了。
谯周,那个说大汉王朝最终以禅让终结的谋士,在朝中慢慢形成了一支独特势力。在蒋琬、费祎这些荆州集团的旧人相继去世之后,基本上形成了独大之势。等到邓艾灭蜀的时候,毫不费力,就把国家交了出去,后主想要反抗,其实也没有办法。
汉族,汉人,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完全从汉武帝打匈奴那来的。因为后来匈奴人刘渊灭了晋朝的时候,自己建立的政权也叫“汉”。
蜀汉是个神奇的存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本上只靠“概念”创业,然后保持了长期存在的一个政权。虽然这概念在当时已经慢慢过时了,但这个“概念”后来成功地被无数后人埋单。
这个政治遗产,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有一个政治明星,加上一个会谋划的操盘手,外加一个好的概念,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至少足以偏安一隅,成就霸业。
【非常美的一篇蜀汉的论文,希望喜欢蜀汉的人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