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晚上,段祺瑞就演习中出现的优缺点作总结性发言。态度虽严厉,批评不留情面,但令人口服心服。他觉得李纯,马良不愧武备学堂高材生,带兵有方,指挥得当,日后定成帅才。对拔得这次秋操头筹似乎更具信心。但李纯跟冯国璋过从甚密,他们在甲午战争出兵朝鲜时就结下生死之交,虽然表面上对老段这位“世叔”还算敬重,但他们的关系总是隔着两层皮。这点令段祺瑞心中不快。
0日下午是袁世凯、铁良接见观操大员的日子。段祺瑞接到阅兵处通知,骑马赶到府署,王士珍,冯国璋,哈汉章,张彪,河南总督以及彰德府尹等均已到场,独不见铁良、良弼等满族亲贵。他进门时,袁世凯正高谈阔论,见他进来袁世凯笑眯眯地让坐,其他人站起来同他寒暄,表现出青眼相加的热情。袁世凯把他拉到身边,询问部队行军、集结、预演情况。段祺瑞汇报后,袁世凯小声说:“芝泉,成败荣辱全看你的了,可不能输给南蛮子噢。”段祺瑞信心十足地说:“放心吧,不会的。”袁世凯满意地点点头,使劲握握他的手。
门外高喊:“尚书大人到——”
袁、段二人松开手,拉开距离。铁良、良弼进门后,在座的都站起来行礼问候,铁良笑面相迎,拱手寒暄,只有袁世凯、段祺瑞端坐不动,铁良等故作不见,以冷对冷。
会场出现冷场。别人插不上嘴,袁世凯不开口,铁良没话找话地问:“袁大人一路安好?”袁世凯搪塞道:“还好还好”。铁良说:“所幸这些天天气不错。”袁说:“不错不错……”
就在这时,倪嗣冲和张绍曾进门说:“中外观操大员已经到齐,请二位大人接见。”袁世凯以长者口吻说:“铁大人,走吧?”铁良退到一侧:“大人请”。袁世凯也不谦让,捷足先登走出去,铁良紧随其后,其他人按官阶大小鱼贯而出。
当袁世凯出现在会场时,立刻引起几百位中外来宾的热情鼓掌。袁世凯旁若无人,出尽风头,向台下摆手,微笑,问好。台下则“宫保好”,“袁大人好”的欢呼声响成一片。真出现“只知宫保,不知朝廷”的局面,把钦差大臣,军机大臣铁良晾在一边。铁良更坚定倒袁决心,但表面上装出宽怀大度的样子……英、美、德、法、俄、日等国代表纷纷登台与袁世凯握手寒暄,合照。袁世凯把他的“北洋三杰”及其心腹爱将介绍给外国人。卟卟的闪光灯此伏彼起,记下这历史瞬间……当段祺瑞与一个叫怀特的外国人握手时,他觉得此人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自从段祺瑞发迹以来,学校有外国教习,部队有外籍教练,指挥机关有外籍顾问,他又时常接见外国人,他觉得他们都一个模样。但这张面孔似乎比别的西方人,印象更深刻,更特别……接见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有袁世凯讲话,有外国人代表讲话,记者采访……但段祺瑞则心不在焉,一直想那个叫怀特的中年人。突然,一个令他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场面突现在脑际:1年前,天津武备学堂,紫竹林大街上,两个外国青年揪住他的辫子,骑在他身上当马骑……其实,怀特早从报纸上认出被他戏弄过的人,今天见面更证实了他的印象。他早就为当年的荒唐行为而懊悔。其实,象他这样傲慢的西方人,是不会在乎一个中国人的;但他知道能攀附上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大官僚,就能推销他们的军工产品,就能赚大钱,这才是他真正懊悔的原因……接见完中外官员后,段祺瑞步出会场,等在门外的怀特很有礼貌地拦住段祺瑞,他深鞠一躬,用流利的汉语说:“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紫竹林大街上的惊心一幕又出现在段的眼前,他的脸在火辣辣地烧,眼睛胀得酸疼,人流似万花筒在转,他真想挥手给他一记耳光,啐他一脸唾沫,但中外记者众目睽睽,显然有失身份;而且,中国人从来就是想得多,做得少。他终于克制住情绪,阴沉着脸问:“什么事?”怀特满怀歉意地说:“将军,1年前由于在下年幼无知,冒犯过将军,我正式向您道歉!”段祺瑞傲然一笑:“哈哈我应该感谢你,由于你的蠢行成全了一个将军!”怀特说:“我能不能跟您谈谈?”段祺瑞扭头便走:“对不起,我没时间……”怀特拦住段祺瑞,固执而不失礼貌地说:“段祺瑞,你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有容乃大,想不到你是个心胸狭小的人,令我失望。”段祺瑞狠狠瞪了怀特一眼,悻冲冲上了方车。从他受辱的那天起,他发誓不与西洋人为伍。
日清晨,秋操正式拉开序幕。
大地睁开惺忪的眼睛,晨曦暗淡了繁星,东方露出一点点桔红。早晨,惯常的宁静,被壮观的嘈杂的操演打破了。
汤阴县东南郊热闹起来,只见旌旗招展,鼓角齐鸣,人喊马叫,战车隆隆。高高的观操台上,站满中外官员,袁世凯,铁良首当其冲,一只只望远镜有的拿在手上,有的挂在胸前,人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说笑着,等待激动人心的一刻。
忽然,一声炮响,千百名着蓝色军服的南方铁骑,浩浩荡荡从阵地出发,徐徐向前搜索。他们走得很慢,很谨慎。走过沟坎、丘陵、趟过小河,没有发现敌人。正当他们放快脚步,呐喊着夺取敌阵地时,突然,从两翼的树林里,跃出两支穿土黄色军装的北骑,呼啸着,呐喊着,如一股黄河洪峰杀过来,一支支挥动着寒光的马刀,一支支闪着幽光的马枪,一匹匹四蹄腾空的铁骑,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南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他们力图挽回颓势,整合队形仓皇迎战,无奈无力回天,队形被北军冲得七零八落。第一回合以北胜南败而告终。
第二回合取南守北攻之势。北骑从两翼接近南军阵地,行到几百米后,突然一声炮响,一倍多于北军的南军,从红荆地、树林、洼地骤然杀出,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南军仰仗人多势众,将北军队形冲乱,使北军处于分割围歼的境地。双方展开追逐战。不管从人数,气势上看,北军均处劣势。熟料,战局瞬间发生变化:原来北军派出的骑兵,只是声东击西之计。其实,北军的三分之二,早从地势险要之处涉过老沙河,返回到南军指挥部身后,突然号炮连天,喔呀喊叫,猛然出击,南军急调骑兵回援,已经来不及。幸亏南军还算聪明,在几百米之外埋伏着一支预备队,才保住帅旗及长官仓皇转移……收操的号炮响了,两军虽局部各有胜负,但从整体实力看,北军占明显优势。北军取胜原因,一是展开前对阵地做过透彻细微的侦察,对地形地物熟悉,偷袭敌指挥部的兵马,早于夜间埋伏好;二是出奇制胜,不拘一格,使南军措手不及……接下来操演的军事六项全能。有负重赛跑,跨越障碍、射击、拼杀、泅渡、马术等。参赛人数由对方裁判按花齐册随机取样,做到公平合理,心服口服。结果,北军均占上风。彰德秋操原订7天结束,尚有步兵攻防,工程兵修路架桥、队形队列等多项科目。但只进行了天,朝廷发来急电,停止操演。
草草收场的真正用意是政治原因。其一,袁世凯在中外大员中大出风头,哗众取宠,以绝对权威蔑视朝廷命官铁良的存在。铁良如芒在背,咽不下这口气;其二,北军明显占优势,再操演下去更加明显,这样,只会助长北洋军\袁世凯、段祺瑞的气焰,使其更不可一世,蔑视群臣;其三,争吵不休的国体辩论是在秋操中中断的,现在,朝廷该是“采取措施”的时候了。鉴于上述三点,铁良、良弼给军机处拍了电报请求停止操演,朝廷权衡利弊而允准。
收操前的阅兵式进行得热火朝天。段祺瑞调动千军万马,挥洒自如,威风八面,成了中外人士的瞩目中心,获得“军事天天才”的美誉,中外记者竞相报导。不过铁良借口有事提早回京,袁世凯及其北洋将领成了主宰。
一时间,段祺瑞成了热点人物,各国专家,官员争相与他握手、微笑、合影,希望通过他推销军火,介入中国军队内部,掌控中国军队……两次秋操,是中国近代陆军史上的点睛之作,虽然远远称不上上乘,但毕竟比绿营兵,八旗兵有了显著进步。由此,引起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关注。西方媒体认为“两次大操,知南北军大得训练之成效”。日本报导称:“去岁演习……整齐如流,畅通无阻,而今岁则不然……表面看似欠整齐,然足见有其自主行动之余地,这正说明今秋操比去年大大进步了……军队开拔前,段祺瑞又过问了薛白的情况,小徐告诉他,鲁牛死后,薛白神经错乱,疯疯颠颠但尚能自持。段祺瑞捎去的银两她坚辞不授,决心自力更生,把希望寄托儿子身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儿子因病无钱医治死了,给她再次造成沉重打击,一疯而不可收拾。她哭笑无常,打人毁物,赤身裸体。由于薛白是外乡人,家中没有亲人,保护不了... -->>
晚上,段祺瑞就演习中出现的优缺点作总结性发言。态度虽严厉,批评不留情面,但令人口服心服。他觉得李纯,马良不愧武备学堂高材生,带兵有方,指挥得当,日后定成帅才。对拔得这次秋操头筹似乎更具信心。但李纯跟冯国璋过从甚密,他们在甲午战争出兵朝鲜时就结下生死之交,虽然表面上对老段这位“世叔”还算敬重,但他们的关系总是隔着两层皮。这点令段祺瑞心中不快。
0日下午是袁世凯、铁良接见观操大员的日子。段祺瑞接到阅兵处通知,骑马赶到府署,王士珍,冯国璋,哈汉章,张彪,河南总督以及彰德府尹等均已到场,独不见铁良、良弼等满族亲贵。他进门时,袁世凯正高谈阔论,见他进来袁世凯笑眯眯地让坐,其他人站起来同他寒暄,表现出青眼相加的热情。袁世凯把他拉到身边,询问部队行军、集结、预演情况。段祺瑞汇报后,袁世凯小声说:“芝泉,成败荣辱全看你的了,可不能输给南蛮子噢。”段祺瑞信心十足地说:“放心吧,不会的。”袁世凯满意地点点头,使劲握握他的手。
门外高喊:“尚书大人到——”
袁、段二人松开手,拉开距离。铁良、良弼进门后,在座的都站起来行礼问候,铁良笑面相迎,拱手寒暄,只有袁世凯、段祺瑞端坐不动,铁良等故作不见,以冷对冷。
会场出现冷场。别人插不上嘴,袁世凯不开口,铁良没话找话地问:“袁大人一路安好?”袁世凯搪塞道:“还好还好”。铁良说:“所幸这些天天气不错。”袁说:“不错不错……”
就在这时,倪嗣冲和张绍曾进门说:“中外观操大员已经到齐,请二位大人接见。”袁世凯以长者口吻说:“铁大人,走吧?”铁良退到一侧:“大人请”。袁世凯也不谦让,捷足先登走出去,铁良紧随其后,其他人按官阶大小鱼贯而出。
当袁世凯出现在会场时,立刻引起几百位中外来宾的热情鼓掌。袁世凯旁若无人,出尽风头,向台下摆手,微笑,问好。台下则“宫保好”,“袁大人好”的欢呼声响成一片。真出现“只知宫保,不知朝廷”的局面,把钦差大臣,军机大臣铁良晾在一边。铁良更坚定倒袁决心,但表面上装出宽怀大度的样子……英、美、德、法、俄、日等国代表纷纷登台与袁世凯握手寒暄,合照。袁世凯把他的“北洋三杰”及其心腹爱将介绍给外国人。卟卟的闪光灯此伏彼起,记下这历史瞬间……当段祺瑞与一个叫怀特的外国人握手时,他觉得此人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自从段祺瑞发迹以来,学校有外国教习,部队有外籍教练,指挥机关有外籍顾问,他又时常接见外国人,他觉得他们都一个模样。但这张面孔似乎比别的西方人,印象更深刻,更特别……接见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有袁世凯讲话,有外国人代表讲话,记者采访……但段祺瑞则心不在焉,一直想那个叫怀特的中年人。突然,一个令他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场面突现在脑际:1年前,天津武备学堂,紫竹林大街上,两个外国青年揪住他的辫子,骑在他身上当马骑……其实,怀特早从报纸上认出被他戏弄过的人,今天见面更证实了他的印象。他早就为当年的荒唐行为而懊悔。其实,象他这样傲慢的西方人,是不会在乎一个中国人的;但他知道能攀附上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大官僚,就能推销他们的军工产品,就能赚大钱,这才是他真正懊悔的原因……接见完中外官员后,段祺瑞步出会场,等在门外的怀特很有礼貌地拦住段祺瑞,他深鞠一躬,用流利的汉语说:“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紫竹林大街上的惊心一幕又出现在段的眼前,他的脸在火辣辣地烧,眼睛胀得酸疼,人流似万花筒在转,他真想挥手给他一记耳光,啐他一脸唾沫,但中外记者众目睽睽,显然有失身份;而且,中国人从来就是想得多,做得少。他终于克制住情绪,阴沉着脸问:“什么事?”怀特满怀歉意地说:“将军,1年前由于在下年幼无知,冒犯过将军,我正式向您道歉!”段祺瑞傲然一笑:“哈哈我应该感谢你,由于你的蠢行成全了一个将军!”怀特说:“我能不能跟您谈谈?”段祺瑞扭头便走:“对不起,我没时间……”怀特拦住段祺瑞,固执而不失礼貌地说:“段祺瑞,你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有容乃大,想不到你是个心胸狭小的人,令我失望。”段祺瑞狠狠瞪了怀特一眼,悻冲冲上了方车。从他受辱的那天起,他发誓不与西洋人为伍。
日清晨,秋操正式拉开序幕。
大地睁开惺忪的眼睛,晨曦暗淡了繁星,东方露出一点点桔红。早晨,惯常的宁静,被壮观的嘈杂的操演打破了。
汤阴县东南郊热闹起来,只见旌旗招展,鼓角齐鸣,人喊马叫,战车隆隆。高高的观操台上,站满中外官员,袁世凯,铁良首当其冲,一只只望远镜有的拿在手上,有的挂在胸前,人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说笑着,等待激动人心的一刻。
忽然,一声炮响,千百名着蓝色军服的南方铁骑,浩浩荡荡从阵地出发,徐徐向前搜索。他们走得很慢,很谨慎。走过沟坎、丘陵、趟过小河,没有发现敌人。正当他们放快脚步,呐喊着夺取敌阵地时,突然,从两翼的树林里,跃出两支穿土黄色军装的北骑,呼啸着,呐喊着,如一股黄河洪峰杀过来,一支支挥动着寒光的马刀,一支支闪着幽光的马枪,一匹匹四蹄腾空的铁骑,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南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他们力图挽回颓势,整合队形仓皇迎战,无奈无力回天,队形被北军冲得七零八落。第一回合以北胜南败而告终。
第二回合取南守北攻之势。北骑从两翼接近南军阵地,行到几百米后,突然一声炮响,一倍多于北军的南军,从红荆地、树林、洼地骤然杀出,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南军仰仗人多势众,将北军队形冲乱,使北军处于分割围歼的境地。双方展开追逐战。不管从人数,气势上看,北军均处劣势。熟料,战局瞬间发生变化:原来北军派出的骑兵,只是声东击西之计。其实,北军的三分之二,早从地势险要之处涉过老沙河,返回到南军指挥部身后,突然号炮连天,喔呀喊叫,猛然出击,南军急调骑兵回援,已经来不及。幸亏南军还算聪明,在几百米之外埋伏着一支预备队,才保住帅旗及长官仓皇转移……收操的号炮响了,两军虽局部各有胜负,但从整体实力看,北军占明显优势。北军取胜原因,一是展开前对阵地做过透彻细微的侦察,对地形地物熟悉,偷袭敌指挥部的兵马,早于夜间埋伏好;二是出奇制胜,不拘一格,使南军措手不及……接下来操演的军事六项全能。有负重赛跑,跨越障碍、射击、拼杀、泅渡、马术等。参赛人数由对方裁判按花齐册随机取样,做到公平合理,心服口服。结果,北军均占上风。彰德秋操原订7天结束,尚有步兵攻防,工程兵修路架桥、队形队列等多项科目。但只进行了天,朝廷发来急电,停止操演。
草草收场的真正用意是政治原因。其一,袁世凯在中外大员中大出风头,哗众取宠,以绝对权威蔑视朝廷命官铁良的存在。铁良如芒在背,咽不下这口气;其二,北军明显占优势,再操演下去更加明显,这样,只会助长北洋军\袁世凯、段祺瑞的气焰,使其更不可一世,蔑视群臣;其三,争吵不休的国体辩论是在秋操中中断的,现在,朝廷该是“采取措施”的时候了。鉴于上述三点,铁良、良弼给军机处拍了电报请求停止操演,朝廷权衡利弊而允准。
收操前的阅兵式进行得热火朝天。段祺瑞调动千军万马,挥洒自如,威风八面,成了中外人士的瞩目中心,获得“军事天天才”的美誉,中外记者竞相报导。不过铁良借口有事提早回京,袁世凯及其北洋将领成了主宰。
一时间,段祺瑞成了热点人物,各国专家,官员争相与他握手、微笑、合影,希望通过他推销军火,介入中国军队内部,掌控中国军队……两次秋操,是中国近代陆军史上的点睛之作,虽然远远称不上上乘,但毕竟比绿营兵,八旗兵有了显著进步。由此,引起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关注。西方媒体认为“两次大操,知南北军大得训练之成效”。日本报导称:“去岁演习……整齐如流,畅通无阻,而今岁则不然……表面看似欠整齐,然足见有其自主行动之余地,这正说明今秋操比去年大大进步了……军队开拔前,段祺瑞又过问了薛白的情况,小徐告诉他,鲁牛死后,薛白神经错乱,疯疯颠颠但尚能自持。段祺瑞捎去的银两她坚辞不授,决心自力更生,把希望寄托儿子身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儿子因病无钱医治死了,给她再次造成沉重打击,一疯而不可收拾。她哭笑无常,打人毁物,赤身裸体。由于薛白是外乡人,家中没有亲人,保护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