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九转金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泽呈现自己内心的渴望。可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季泽拒绝了她。心灵受创的她,开始为自己戴上黄金的枷锁,将自己对欲求的不满,宣泄在对金钱的执著占有上。
七巧是尖酸刻薄,但仍有善良的一面,这表现在她哥哥探望她时的她的三哭中。在婆家受尽委屈,孤苦无依,见到了久别的哥哥,“七巧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上,纷纷落下泪来。”她想念亲人,渴望一个温暖的家。她恨哥哥为贪图富贵把她嫁到姜家,造成她的不幸。“她嫂子那句‘姑娘受的委屈不止这一件’的话却深深打进她心坎儿里去。”她又哭了,她恨哥哥,可又止不住对亲人的爱,她只能委屈的哭着。知道哥哥是为了钱才来,她第三次哭了,“熬不住那呜咽的声音,一声响似一声,憋了一上午的满腔幽恨,借着这因由尽情发泄了出来。”这时的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她渴望的,只是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哥嫂临走时,七巧还是给了他们不少的钱。对埋葬她幸福的哥嫂,她有着绝望的恨,却又有着超人的宽容。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性格,正是七巧形象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压抑的大家庭中浸染了五年的七巧,终究还是变了,她的变化通过她嫂嫂的话中侧面表现出来。“我们这位姑娘怎么换了个人?没出嫁的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暗喻这个封建家庭对七巧生命的剥蚀。
七巧的彻底转变,是分家后姜季泽向她表白却被揭穿目的后。以前的七巧,还有善良的一面,而这次见面后,却彻底的吞噬了希望和怀想,以及仅存的一点善良。
分家后季泽第一次登门,“虽然他不向她哭穷,但凡谈到银钱交易,她总觉得有点儿危险。”当季泽对她表白后,“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了她此刻的矛盾。她爱季泽,但又怕他要她的钱。微妙的心理变化表明,此时的她,已是金钱的奴隶了,连那仅剩的一点儿爱,也被金钱吞噬掉。
当七巧将想骗她钱的季泽赶走后,周围的环境又烘托出她此时的心情。“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寞的一刹那。”这滴走的,不仅仅是酸梅汤,还是七巧的灵魂,七巧曾经的爱与希望。将一刹那的时间无限延长,反映了她此刻绝望的、痛得麻木了的心情。“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单色的灰。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今天完全是他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湍急的动作及内心的独白,都表现此刻她内的矛盾挣扎。可是为了钱,为了她卖掉自己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她毅然地舍弃了她压抑多年的情欲。
这最后一次金钱与爱欲的抉择,让她的性格有发生改变,而她的命运也在这转变中发生了转折。
“过了秋天又是冬天,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虽然一样的使性子,打丫头,换厨子,总有些失魂落魄的。”她在待人处事上的微妙变化,侧面反映了她性格的转变。此时的七巧,已失了魂,落了魄,彻底地沦为金钱的奴隶、一个疯狂的人。
“众人的歧视,畸形的婚姻,情欲的压抑,精神的创伤,情人的金钱算计和情感背叛,这些邪恶的种子孕育的邪恶的花朵开始在她的心坟上无情地怒放。使七巧由一个对未来有美好憧憬的少女,逐渐变成一个疯狂施报的恶魔,并把这施报的可怕魔爪无情的伸向了她的一双儿女。她千方百计地破坏儿女的婚姻,亲手扼杀了自己一双儿女的幸福。”【2】《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93页
这可怕的转变,也使她毁灭别人的同时,毁灭了自己。她将自己的愤恨、不满,尽情地宣泄在儿女身上。
对女儿,她有着莫名的仇恨和嫉妒。七巧自己将棉花塞进鞋里,装成半大的文明脚,却要十三岁的女儿长安裹脚。“裹了一年多,七巧一时的兴致过去了,又经亲戚们劝着,也就渐渐放松了。”给女儿裹脚,饱受巨大的痛苦,不过是七巧的一时兴起,可见七巧的残忍无情。当年近三十的长安好不容易能结一段好姻缘时,七巧又万般阻拦,甚至背着长安请童世舫吃饭,暗示长安抽鸦片的事情,彻底地毁了女儿的终生幸福。因为被爱情滋润的长安“时时微笑着,”所以“七巧见了,不由的有气。”她嫉妒女儿的幸福,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她的母性,已被她的疯狂所湮灭,剩下的,只有残忍和报复。
对儿子,她却有着异常的占有欲。为了让儿子守在家,七巧给他娶亲。因为嫉妒媳妇占有了儿子,她又夜夜缠着儿子抽鸦片,并套出儿子与媳妇私密事,大肆宣扬。两房儿媳,都被她折磨而死。
在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七巧的母性也扭曲变态。她将自己不幸的婚姻带来的万般痛苦,都转化为对儿女的仇恨,把儿女当作自己盲目复仇,肆意摧残的牺牲品。“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七巧的扭曲变态,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文中的三次肖像描写,也暗示了两次转折形成的三段人生。
七巧第一次出场,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对她的外形作了精细的描述,表现她在希望未完全破灭下的一点鲜活。“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从她鲜艳的打扮和轻佻的举止可看出,已嫁入姜家五年的她还年轻;希望未完全破灭的她还鲜活。虽然她的青春与鲜活已被这姜家磨去了一大半,但她还有追求幸福的奢望。
“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年轻时的七巧,张扬着青春的气息,鲜活、可爱、美丽。这段描写穿插在小说中部,与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视觉冲突强烈,凸显七巧转变的鲜明性。
“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能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此时的七巧,已经油尽灯枯,那正在衰颓的干瘪身躯,也预示着她将尽的人生。
“张爱玲倾心塑造的曹七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控诉和鞭鞑了封建礼教和旧式婚姻的罪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金钱可以奇异地改变一个人,人性之光会在钱欲的污水中泯灭。”【3】
五结语
由此可见,只有正确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要求,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的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了解人物,应着重把握人物的性格及与其密切相连的人物命运。人物的典型性正在于他的典型性格及其具有社会性的人物命运。
注释:
【1】黄立华《繁漪和七巧——两个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比较阅读》,《黄山学院学报》第9卷第2期
【2】【3】《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第93页
一前言
本文论述了人物刻画的要求、方法,并以《金锁记》中的七巧作为案例进行重点分析。论述人物刻画的要求,对小说、传记、报告文学三种不同的文体进行比较分析,着重于刻画人物的个性和命运感。论述人物刻画的方法,则举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和心理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例子。
对七巧形象的个案分析,则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这个人物是怎样被刻画出来的”两方面解决问题。通过她人生中的两次转折,以她与姜季泽、与哥哥、与女儿长安、与儿子长白的关系为线索,刻画她性格的一步步转变,讲述她由一个女人变成一个女奴,又由一个女奴变成一个女畸人、女虐待狂的悲剧命运。而她的悲剧命运在于,她不仅仅是一个受害者—一个被贪财的哥嫂嫁给一个“骨痨”病人,正常的**得不到满足,自我受到压抑,并饱受婆家人的歧视;她同时又是一个施害者—将自己的愤恨倾洒在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运用多种人物刻画的方法进行分析,使七巧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丰满的呈现出来,深刻理解七巧那独具个性化的性格,并揭示与其性格密切相连的命运,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对封建伦理道德发起猛烈地抨击。
二要求
小说、传记、报告文学都强调人物描写为主,其描写人物的共同要求,是人物的个性要鲜明突出,具有独创性和典型性,而且个性发展要合逻辑;另一个就是人物的命运感。
它们描写人物的不同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人物真实性的把握不同。小说人物多是合成的,是典型环境中塑造出的典型人物,不是确有其人,是可虚构的。而传记文学的人物必须确有其人,在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刻画出传主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报告文学也是要运用除虚构外的多种手法描写真实的、现实中的人。二是对人物描写的时间长度不一。传记往往写人物的一生,而报告文学往往写人一生中的一个断面。三是人物刻画的褒贬不一。传记往往对人物进行肯定性描写,有歌功颂德的情绪,而报告文学往往批判性地描写人物。
三方法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这几大类。
其中,肖像描写是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分为静态法、动态法、分步完成法,目的都是抓住人物的特征,抓住其个性化的一面,并预示其人生的遭遇。动作和对话描写也是要凸显人物的个性化。心理描写是在描写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一是通过其他人的语言、评论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二是通过其他人的神态、动作衬托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三是通过写主要人物在环境中或其他人身上产生的影响来表现这一主要人物;四是通过人物生活或活动的环境、场所来表现人物。
环境烘托,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生活工作场所或周围的景物等客观环境来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的心情、心境和感触。
其他则有白描、工笔细描、细节描写等手法。
四个案分析
人物刻画比较成熟的文学形象,有《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中国现代文学女性悲剧人物形象中,她是集大成者。其形象塑造的成功性在于,她具有鲜明独特的人物个性,她有疯子般的审慎又有疯子般的矛盾。心理矛盾的不断碰撞中,推动着自身命运的发展。
“她的命运故事虽然令读者感慨有加,但其内在发展却是环环相扣,充分体现出七巧本人的性格发展逻辑。这个逻辑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生存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适逢这样一个乱世的年代。只能在欲望的追逐中堕落和沉沦。”【1】
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压迫,得不到幸福,自我受到压抑,最终走向毁灭的可怜人。又是一个长期欲求得不到满足后,变态地将愤恨发泄到儿女身上的可恨人。她出身低贱,娘家是开麻油店的,嫁给了性无能的残废丈夫,用自己的青春,受尽大家庭的欺侮,来换取一面沉重的金枷锁:金锁压制了情欲,在她对小叔姜季泽的畸形爱欲和幻想破灭后,她成了一个疯狂破坏的女人,别人毁了她的一生,她就毁了儿女的一生。她逼死了两房儿媳,又断送了女儿的姻缘,最后在黄金的枷锁中,油尽灯枯。
七巧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两次转折。这两次转折使她由一个女人变成一个女奴,又由一个女奴变成一个女畸人、女虐待狂。性格的转变又推动着她自身命运的发展。
小说开头,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下人丫鬟的语言、评论,表现七巧的粗俗,以及她在姜家地位的卑微,为她自身命运的发展做了一个铺陈。“咱们二爷你也见过,是个残废。”“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叫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丫鬟的对话中,道出了七巧这个本是麻油店家的小姐由姨奶奶扶成正奶奶的原因。也道出了由于七巧出身不好,加上丈夫的残废无能,造成她在姜家地位低下,连丫鬟也瞧不起她。“你还没瞧见她的谈吐呢,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我们拿什么比人家?”由丫鬟们讽刺七巧的话语中,也可看出七巧的粗俗、轻佻。
现实中情欲的极端压抑,内心对情欲的极端渴望,通过她复杂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表现出来。七巧回忆年轻时上街买菜,“朝禄赶着叫她曹大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她就一巴掌打在钩子背上,无数的空钩子荡过去锤他的眼睛,朝禄从钩子上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油,重重的向肉案一抛,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她皱紧了眉毛。床上睡着的她的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她想念年轻时喜欢她的年轻健壮的生命,而现实生活中,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却使她的情欲得不到满足。压抑的情欲为她日后的失常瞒下伏笔。情欲的压抑也使她毫无顾忌地在人前谈论一些羞于提起的隐私。新过门的三少奶奶嫌上海避难的房子太挤,七巧就笑她,“三妹妹原来也嫌人太多了。连我们都嫌人太多,像你们没满月的自然更嫌人多了!”招致他人的嘲弄,她吐出自己的心声,“知道你们都是清门净户的小姐,你倒跟我换一换试试,只怕你一晚上也过不惯。”这是她对正常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宣泄。因为自身欲求得不到满足,她嫉妒他人正常的夫妻生活。七巧对老太太说女大不中留,建议老太太把云泽早点嫁出去,则侧面表现了她将自己内心的情欲渴望,宣泄到他人身上。
七巧渴望一个活的新鲜的生命。三少爷季泽,这个“结实的小伙子”,“生得天圆地方,鲜红的腮颊,往下坠着一点,清湿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这个年轻而富有生气的人,成为七巧情欲宣泄的理想对象。这些都通过对七巧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来。“一眼看见了季泽,身不由主的就走了过来。”“她嘴里说笑着,心里却发烦,一双手也不肯闲着,把兰仙揣着捏着,锤着打着,恨不得把她挤得走了才好。”“她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只挨着他的椅子的一角,她将手贴在她腿上。”这一系列动作和想法,都侧面反映了她想取代兰仙和季泽在一起,她渴望触碰健壮有力的身躯。“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言语中,她道出了内心的苦闷、害怕和渴望。季泽在外面花天酒地,她只是说,“我不过是要你当心你的身子。”;此时,她是真的爱季泽,此时的她,有着女人的温柔和真心。“我就不懂,我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她大胆的向季泽表白,大胆地向季泽呈现自己内心的渴望。可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季泽拒绝了她。心灵受创的她,开始为自己戴上黄金的枷锁,将自己对欲求的不满,宣泄在对金钱的执著占有上。
七巧是尖酸刻薄,但仍有善良的一面,这表现在她哥哥探望她时的她的三哭中。在婆家受尽委屈,孤苦无依,见到了久别的哥哥,“七巧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上,纷纷落下泪来。”她想念亲人,渴望一个温暖的家。她恨哥哥为贪图富贵把她嫁到姜家,造成她的不幸。“她嫂子那句‘姑娘受的委屈不止这一件’的话却深深打进她心坎儿里去。”她又哭了,她恨哥哥,可又止不住对亲人的爱,她只能委屈的哭着。知道哥哥是为了钱才来,她第三次哭了,“熬不住那呜咽的声音,一声响似一声,憋了一上午的满腔幽恨,借着这因由尽情发泄了出来。”这时的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她渴望的,只是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哥嫂临走时,七巧还是给了他们不少的钱。对埋葬她幸福的哥嫂,她有着绝望的恨,却又有着超人的宽容。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性格,正是七巧形象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压抑的大家庭中浸染了五年的七巧,终究还是变了,她的变化通过她嫂嫂的话中侧面表现出来。“我们这位姑娘怎么换了个人?没出嫁的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暗喻这个封建家庭对七巧生命的剥蚀。
七巧的彻底转变,是分家后姜季泽向她表白却被揭穿目的后。以前的七巧,还有善良的一面,而这次见面后,却彻底的吞噬了希望和怀想,以及仅存的一点善良。
分家后季泽第一次登门,“虽然他不向她哭穷,但凡谈到银钱交易,她总觉得有点儿危险。”当季泽对她表白后,“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了她此刻的矛盾。她爱季泽,但又怕他要她的钱。微妙的心理变化表明,此时的她,已是金钱的奴隶了,连那仅剩的一点儿爱,也被金钱吞噬掉。
当七巧将想骗她钱的季泽赶走后,周围的环境又烘托出她此时的心情。“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寞的一刹那。”这滴走的,不仅仅是酸梅汤,还是七巧的灵魂,七巧曾经的爱与希望。将一刹那的时间无限延长,反映了她此刻绝望的、痛得麻木了的心情。“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单色的灰。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今天完全是他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湍急的动作及内心的独白,都表现此刻她内的矛盾挣扎。可是为了钱,为了她卖掉自己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她毅然地舍弃了她压抑多年的情欲。
这最后一次金钱与爱欲的抉择,让她的性格有发生改变,而她的命运也在这转变中发生了转折。
“过了秋天又是冬天,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虽然一样的使性子,打丫头,换厨子,总有些失魂落魄的。”她在待人处事上的微妙变化,侧面反映了她性格的转变。此时的七巧,已失了魂,落了魄,彻底地沦为金钱的奴隶、一个疯狂的人。
“众人的歧视,畸形的婚姻,情欲的压抑,精神的创伤,情人的金钱算计和情感背叛,这些邪恶的种子孕育的邪恶的花朵开始在她的心坟上无情地怒放。使七巧由一个对未来有美好憧憬的少女,逐渐变成一个疯狂施报的恶魔,并把这施报的可怕魔爪无情的伸向了她的一双儿女。她千方百计地破坏儿女的婚姻,亲手扼杀了自己一双儿女的幸福。”【2】《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93页
这可怕的转变,也使她毁灭别人的同时,毁灭了自己。她将自己的愤恨、不满,尽情地宣泄在儿女身上。
对女儿,她有着莫名的仇恨和嫉妒。七巧自己将棉花塞进鞋里,装成半大的文明脚,却要十三岁的女儿长安裹脚。“裹了一年多,七巧一时的兴致过去了,又经亲戚们劝着,也就渐渐放松了。”给女儿裹脚,饱受巨大的痛苦,不过是七巧的一时兴起,可见七巧的残忍无情。当年近三十的长安好不容易能结一段好姻缘时,七巧又万般阻拦,甚至背着长安请童世舫吃饭,暗示长安抽鸦片的事情,彻底地毁了女儿的终生幸福。因为被爱情滋润的长安“时时微笑着,”所以“七巧见了,不由的有气。”她嫉妒女儿的幸福,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她的母性,已被她的疯狂所湮灭,剩下的,只有残忍和报复。
对儿子,她却有着异常的占有欲。为了让儿子守在家,七巧给他娶亲。因为嫉妒媳妇占有了儿子,她又夜夜缠着儿子抽鸦片,并套出儿子与媳妇私密事,大肆宣扬。两房儿媳,都被她折磨而死。
在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七巧的母性也扭曲变态。她将自己不幸的婚姻带来的万般痛苦,都转化为对儿女的仇恨,把儿女当作自己盲目复仇,肆意摧残的牺牲品。“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七巧的扭曲变态,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文中的三次肖像描写,也暗示了两次转折形成的三段人生。
七巧第一次出场,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对她的外形作了精细的描述,表现她在希望未完全破灭下的一点鲜活。“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从她鲜艳的打扮和轻佻的举止可看出,已嫁入姜家五年的她还年轻;希望未完全破灭的她还鲜活。虽然她的青春与鲜活已被这姜家磨去了一大半,但她还有追求幸福的奢望。
“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年轻时的七巧,张扬着青春的气息,鲜活、可爱、美丽。这段描写穿插在小说中部,与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视觉冲突强烈,凸显七巧转变的鲜明性。
“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能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此时的七巧,已经油尽灯枯,那正在衰颓的干瘪身躯,也预示着她将尽的人生。
“张爱玲倾心塑造的曹七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控诉和鞭鞑了封建礼教和旧式婚姻的罪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金钱可以奇异地改变一个人,人性之光会在钱欲的污水中泯灭。”【3】
五结语
由此可见,只有正确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要求,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的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了解人物,应着重把握人物的性格及与其密切相连的人物命运。人物的典型性正在于他的典型性格及其具有社会性的人物命运。
注释:
【1】黄立华《繁漪和七巧——两个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比较阅读》,《黄山学院学报》第9卷第2期
【2】【3】《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第93页
泽呈现自己内心的渴望。可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季泽拒绝了她。心灵受创的她,开始为自己戴上黄金的枷锁,将自己对欲求的不满,宣泄在对金钱的执著占有上。
七巧是尖酸刻薄,但仍有善良的一面,这表现在她哥哥探望她时的她的三哭中。在婆家受尽委屈,孤苦无依,见到了久别的哥哥,“七巧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上,纷纷落下泪来。”她想念亲人,渴望一个温暖的家。她恨哥哥为贪图富贵把她嫁到姜家,造成她的不幸。“她嫂子那句‘姑娘受的委屈不止这一件’的话却深深打进她心坎儿里去。”她又哭了,她恨哥哥,可又止不住对亲人的爱,她只能委屈的哭着。知道哥哥是为了钱才来,她第三次哭了,“熬不住那呜咽的声音,一声响似一声,憋了一上午的满腔幽恨,借着这因由尽情发泄了出来。”这时的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她渴望的,只是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哥嫂临走时,七巧还是给了他们不少的钱。对埋葬她幸福的哥嫂,她有着绝望的恨,却又有着超人的宽容。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性格,正是七巧形象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压抑的大家庭中浸染了五年的七巧,终究还是变了,她的变化通过她嫂嫂的话中侧面表现出来。“我们这位姑娘怎么换了个人?没出嫁的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暗喻这个封建家庭对七巧生命的剥蚀。
七巧的彻底转变,是分家后姜季泽向她表白却被揭穿目的后。以前的七巧,还有善良的一面,而这次见面后,却彻底的吞噬了希望和怀想,以及仅存的一点善良。
分家后季泽第一次登门,“虽然他不向她哭穷,但凡谈到银钱交易,她总觉得有点儿危险。”当季泽对她表白后,“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了她此刻的矛盾。她爱季泽,但又怕他要她的钱。微妙的心理变化表明,此时的她,已是金钱的奴隶了,连那仅剩的一点儿爱,也被金钱吞噬掉。
当七巧将想骗她钱的季泽赶走后,周围的环境又烘托出她此时的心情。“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寞的一刹那。”这滴走的,不仅仅是酸梅汤,还是七巧的灵魂,七巧曾经的爱与希望。将一刹那的时间无限延长,反映了她此刻绝望的、痛得麻木了的心情。“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单色的灰。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今天完全是他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湍急的动作及内心的独白,都表现此刻她内的矛盾挣扎。可是为了钱,为了她卖掉自己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她毅然地舍弃了她压抑多年的情欲。
这最后一次金钱与爱欲的抉择,让她的性格有发生改变,而她的命运也在这转变中发生了转折。
“过了秋天又是冬天,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虽然一样的使性子,打丫头,换厨子,总有些失魂落魄的。”她在待人处事上的微妙变化,侧面反映了她性格的转变。此时的七巧,已失了魂,落了魄,彻底地沦为金钱的奴隶、一个疯狂的人。
“众人的歧视,畸形的婚姻,情欲的压抑,精神的创伤,情人的金钱算计和情感背叛,这些邪恶的种子孕育的邪恶的花朵开始在她的心坟上无情地怒放。使七巧由一个对未来有美好憧憬的少女,逐渐变成一个疯狂施报的恶魔,并把这施报的可怕魔爪无情的伸向了她的一双儿女。她千方百计地破坏儿女的婚姻,亲手扼杀了自己一双儿女的幸福。”【2】《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93页
这可怕的转变,也使她毁灭别人的同时,毁灭了自己。她将自己的愤恨、不满,尽情地宣泄在儿女身上。
对女儿,她有着莫名的仇恨和嫉妒。七巧自己将棉花塞进鞋里,装成半大的文明脚,却要十三岁的女儿长安裹脚。“裹了一年多,七巧一时的兴致过去了,又经亲戚们劝着,也就渐渐放松了。”给女儿裹脚,饱受巨大的痛苦,不过是七巧的一时兴起,可见七巧的残忍无情。当年近三十的长安好不容易能结一段好姻缘时,七巧又万般阻拦,甚至背着长安请童世舫吃饭,暗示长安抽鸦片的事情,彻底地毁了女儿的终生幸福。因为被爱情滋润的长安“时时微笑着,”所以“七巧见了,不由的有气。”她嫉妒女儿的幸福,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她的母性,已被她的疯狂所湮灭,剩下的,只有残忍和报复。
对儿子,她却有着异常的占有欲。为了让儿子守在家,七巧给他娶亲。因为嫉妒媳妇占有了儿子,她又夜夜缠着儿子抽鸦片,并套出儿子与媳妇私密事,大肆宣扬。两房儿媳,都被她折磨而死。
在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七巧的母性也扭曲变态。她将自己不幸的婚姻带来的万般痛苦,都转化为对儿女的仇恨,把儿女当作自己盲目复仇,肆意摧残的牺牲品。“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七巧的扭曲变态,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文中的三次肖像描写,也暗示了两次转折形成的三段人生。
七巧第一次出场,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对她的外形作了精细的描述,表现她在希望未完全破灭下的一点鲜活。“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从她鲜艳的打扮和轻佻的举止可看出,已嫁入姜家五年的她还年轻;希望未完全破灭的她还鲜活。虽然她的青春与鲜活已被这姜家磨去了一大半,但她还有追求幸福的奢望。
“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年轻时的七巧,张扬着青春的气息,鲜活、可爱、美丽。这段描写穿插在小说中部,与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视觉冲突强烈,凸显七巧转变的鲜明性。
“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能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此时的七巧,已经油尽灯枯,那正在衰颓的干瘪身躯,也预示着她将尽的人生。
“张爱玲倾心塑造的曹七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控诉和鞭鞑了封建礼教和旧式婚姻的罪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金钱可以奇异地改变一个人,人性之光会在钱欲的污水中泯灭。”【3】
五结语
由此可见,只有正确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要求,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的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了解人物,应着重把握人物的性格及与其密切相连的人物命运。人物的典型性正在于他的典型性格及其具有社会性的人物命运。
注释:
【1】黄立华《繁漪和七巧——两个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比较阅读》,《黄山学院学报》第9卷第2期
【2】【3】《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第93页
一前言
本文论述了人物刻画的要求、方法,并以《金锁记》中的七巧作为案例进行重点分析。论述人物刻画的要求,对小说、传记、报告文学三种不同的文体进行比较分析,着重于刻画人物的个性和命运感。论述人物刻画的方法,则举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和心理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例子。
对七巧形象的个案分析,则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这个人物是怎样被刻画出来的”两方面解决问题。通过她人生中的两次转折,以她与姜季泽、与哥哥、与女儿长安、与儿子长白的关系为线索,刻画她性格的一步步转变,讲述她由一个女人变成一个女奴,又由一个女奴变成一个女畸人、女虐待狂的悲剧命运。而她的悲剧命运在于,她不仅仅是一个受害者—一个被贪财的哥嫂嫁给一个“骨痨”病人,正常的**得不到满足,自我受到压抑,并饱受婆家人的歧视;她同时又是一个施害者—将自己的愤恨倾洒在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运用多种人物刻画的方法进行分析,使七巧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丰满的呈现出来,深刻理解七巧那独具个性化的性格,并揭示与其性格密切相连的命运,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对封建伦理道德发起猛烈地抨击。
二要求
小说、传记、报告文学都强调人物描写为主,其描写人物的共同要求,是人物的个性要鲜明突出,具有独创性和典型性,而且个性发展要合逻辑;另一个就是人物的命运感。
它们描写人物的不同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人物真实性的把握不同。小说人物多是合成的,是典型环境中塑造出的典型人物,不是确有其人,是可虚构的。而传记文学的人物必须确有其人,在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刻画出传主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报告文学也是要运用除虚构外的多种手法描写真实的、现实中的人。二是对人物描写的时间长度不一。传记往往写人物的一生,而报告文学往往写人一生中的一个断面。三是人物刻画的褒贬不一。传记往往对人物进行肯定性描写,有歌功颂德的情绪,而报告文学往往批判性地描写人物。
三方法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这几大类。
其中,肖像描写是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分为静态法、动态法、分步完成法,目的都是抓住人物的特征,抓住其个性化的一面,并预示其人生的遭遇。动作和对话描写也是要凸显人物的个性化。心理描写是在描写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一是通过其他人的语言、评论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二是通过其他人的神态、动作衬托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三是通过写主要人物在环境中或其他人身上产生的影响来表现这一主要人物;四是通过人物生活或活动的环境、场所来表现人物。
环境烘托,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生活工作场所或周围的景物等客观环境来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的心情、心境和感触。
其他则有白描、工笔细描、细节描写等手法。
四个案分析
人物刻画比较成熟的文学形象,有《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中国现代文学女性悲剧人物形象中,她是集大成者。其形象塑造的成功性在于,她具有鲜明独特的人物个性,她有疯子般的审慎又有疯子般的矛盾。心理矛盾的不断碰撞中,推动着自身命运的发展。
“她的命运故事虽然令读者感慨有加,但其内在发展却是环环相扣,充分体现出七巧本人的性格发展逻辑。这个逻辑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生存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适逢这样一个乱世的年代。只能在欲望的追逐中堕落和沉沦。”【1】
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压迫,得不到幸福,自我受到压抑,最终走向毁灭的可怜人。又是一个长期欲求得不到满足后,变态地将愤恨发泄到儿女身上的可恨人。她出身低贱,娘家是开麻油店的,嫁给了性无能的残废丈夫,用自己的青春,受尽大家庭的欺侮,来换取一面沉重的金枷锁:金锁压制了情欲,在她对小叔姜季泽的畸形爱欲和幻想破灭后,她成了一个疯狂破坏的女人,别人毁了她的一生,她就毁了儿女的一生。她逼死了两房儿媳,又断送了女儿的姻缘,最后在黄金的枷锁中,油尽灯枯。
七巧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两次转折。这两次转折使她由一个女人变成一个女奴,又由一个女奴变成一个女畸人、女虐待狂。性格的转变又推动着她自身命运的发展。
小说开头,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下人丫鬟的语言、评论,表现七巧的粗俗,以及她在姜家地位的卑微,为她自身命运的发展做了一个铺陈。“咱们二爷你也见过,是个残废。”“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叫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丫鬟的对话中,道出了七巧这个本是麻油店家的小姐由姨奶奶扶成正奶奶的原因。也道出了由于七巧出身不好,加上丈夫的残废无能,造成她在姜家地位低下,连丫鬟也瞧不起她。“你还没瞧见她的谈吐呢,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我们拿什么比人家?”由丫鬟们讽刺七巧的话语中,也可看出七巧的粗俗、轻佻。
现实中情欲的极端压抑,内心对情欲的极端渴望,通过她复杂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表现出来。七巧回忆年轻时上街买菜,“朝禄赶着叫她曹大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她就一巴掌打在钩子背上,无数的空钩子荡过去锤他的眼睛,朝禄从钩子上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油,重重的向肉案一抛,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她皱紧了眉毛。床上睡着的她的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她想念年轻时喜欢她的年轻健壮的生命,而现实生活中,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却使她的情欲得不到满足。压抑的情欲为她日后的失常瞒下伏笔。情欲的压抑也使她毫无顾忌地在人前谈论一些羞于提起的隐私。新过门的三少奶奶嫌上海避难的房子太挤,七巧就笑她,“三妹妹原来也嫌人太多了。连我们都嫌人太多,像你们没满月的自然更嫌人多了!”招致他人的嘲弄,她吐出自己的心声,“知道你们都是清门净户的小姐,你倒跟我换一换试试,只怕你一晚上也过不惯。”这是她对正常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宣泄。因为自身欲求得不到满足,她嫉妒他人正常的夫妻生活。七巧对老太太说女大不中留,建议老太太把云泽早点嫁出去,则侧面表现了她将自己内心的情欲渴望,宣泄到他人身上。
七巧渴望一个活的新鲜的生命。三少爷季泽,这个“结实的小伙子”,“生得天圆地方,鲜红的腮颊,往下坠着一点,清湿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这个年轻而富有生气的人,成为七巧情欲宣泄的理想对象。这些都通过对七巧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来。“一眼看见了季泽,身不由主的就走了过来。”“她嘴里说笑着,心里却发烦,一双手也不肯闲着,把兰仙揣着捏着,锤着打着,恨不得把她挤得走了才好。”“她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只挨着他的椅子的一角,她将手贴在她腿上。”这一系列动作和想法,都侧面反映了她想取代兰仙和季泽在一起,她渴望触碰健壮有力的身躯。“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言语中,她道出了内心的苦闷、害怕和渴望。季泽在外面花天酒地,她只是说,“我不过是要你当心你的身子。”;此时,她是真的爱季泽,此时的她,有着女人的温柔和真心。“我就不懂,我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她大胆的向季泽表白,大胆地向季泽呈现自己内心的渴望。可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季泽拒绝了她。心灵受创的她,开始为自己戴上黄金的枷锁,将自己对欲求的不满,宣泄在对金钱的执著占有上。
七巧是尖酸刻薄,但仍有善良的一面,这表现在她哥哥探望她时的她的三哭中。在婆家受尽委屈,孤苦无依,见到了久别的哥哥,“七巧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上,纷纷落下泪来。”她想念亲人,渴望一个温暖的家。她恨哥哥为贪图富贵把她嫁到姜家,造成她的不幸。“她嫂子那句‘姑娘受的委屈不止这一件’的话却深深打进她心坎儿里去。”她又哭了,她恨哥哥,可又止不住对亲人的爱,她只能委屈的哭着。知道哥哥是为了钱才来,她第三次哭了,“熬不住那呜咽的声音,一声响似一声,憋了一上午的满腔幽恨,借着这因由尽情发泄了出来。”这时的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她渴望的,只是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哥嫂临走时,七巧还是给了他们不少的钱。对埋葬她幸福的哥嫂,她有着绝望的恨,却又有着超人的宽容。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性格,正是七巧形象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压抑的大家庭中浸染了五年的七巧,终究还是变了,她的变化通过她嫂嫂的话中侧面表现出来。“我们这位姑娘怎么换了个人?没出嫁的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暗喻这个封建家庭对七巧生命的剥蚀。
七巧的彻底转变,是分家后姜季泽向她表白却被揭穿目的后。以前的七巧,还有善良的一面,而这次见面后,却彻底的吞噬了希望和怀想,以及仅存的一点善良。
分家后季泽第一次登门,“虽然他不向她哭穷,但凡谈到银钱交易,她总觉得有点儿危险。”当季泽对她表白后,“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了她此刻的矛盾。她爱季泽,但又怕他要她的钱。微妙的心理变化表明,此时的她,已是金钱的奴隶了,连那仅剩的一点儿爱,也被金钱吞噬掉。
当七巧将想骗她钱的季泽赶走后,周围的环境又烘托出她此时的心情。“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寞的一刹那。”这滴走的,不仅仅是酸梅汤,还是七巧的灵魂,七巧曾经的爱与希望。将一刹那的时间无限延长,反映了她此刻绝望的、痛得麻木了的心情。“七巧扶着头站着,倏地掉转身来上楼去,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青袄子上沾了大块的单色的灰。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今天完全是他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湍急的动作及内心的独白,都表现此刻她内的矛盾挣扎。可是为了钱,为了她卖掉自己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她毅然地舍弃了她压抑多年的情欲。
这最后一次金钱与爱欲的抉择,让她的性格有发生改变,而她的命运也在这转变中发生了转折。
“过了秋天又是冬天,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虽然一样的使性子,打丫头,换厨子,总有些失魂落魄的。”她在待人处事上的微妙变化,侧面反映了她性格的转变。此时的七巧,已失了魂,落了魄,彻底地沦为金钱的奴隶、一个疯狂的人。
“众人的歧视,畸形的婚姻,情欲的压抑,精神的创伤,情人的金钱算计和情感背叛,这些邪恶的种子孕育的邪恶的花朵开始在她的心坟上无情地怒放。使七巧由一个对未来有美好憧憬的少女,逐渐变成一个疯狂施报的恶魔,并把这施报的可怕魔爪无情的伸向了她的一双儿女。她千方百计地破坏儿女的婚姻,亲手扼杀了自己一双儿女的幸福。”【2】《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93页
这可怕的转变,也使她毁灭别人的同时,毁灭了自己。她将自己的愤恨、不满,尽情地宣泄在儿女身上。
对女儿,她有着莫名的仇恨和嫉妒。七巧自己将棉花塞进鞋里,装成半大的文明脚,却要十三岁的女儿长安裹脚。“裹了一年多,七巧一时的兴致过去了,又经亲戚们劝着,也就渐渐放松了。”给女儿裹脚,饱受巨大的痛苦,不过是七巧的一时兴起,可见七巧的残忍无情。当年近三十的长安好不容易能结一段好姻缘时,七巧又万般阻拦,甚至背着长安请童世舫吃饭,暗示长安抽鸦片的事情,彻底地毁了女儿的终生幸福。因为被爱情滋润的长安“时时微笑着,”所以“七巧见了,不由的有气。”她嫉妒女儿的幸福,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她的母性,已被她的疯狂所湮灭,剩下的,只有残忍和报复。
对儿子,她却有着异常的占有欲。为了让儿子守在家,七巧给他娶亲。因为嫉妒媳妇占有了儿子,她又夜夜缠着儿子抽鸦片,并套出儿子与媳妇私密事,大肆宣扬。两房儿媳,都被她折磨而死。
在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七巧的母性也扭曲变态。她将自己不幸的婚姻带来的万般痛苦,都转化为对儿女的仇恨,把儿女当作自己盲目复仇,肆意摧残的牺牲品。“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七巧的扭曲变态,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文中的三次肖像描写,也暗示了两次转折形成的三段人生。
七巧第一次出场,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对她的外形作了精细的描述,表现她在希望未完全破灭下的一点鲜活。“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从她鲜艳的打扮和轻佻的举止可看出,已嫁入姜家五年的她还年轻;希望未完全破灭的她还鲜活。虽然她的青春与鲜活已被这姜家磨去了一大半,但她还有追求幸福的奢望。
“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年轻时的七巧,张扬着青春的气息,鲜活、可爱、美丽。这段描写穿插在小说中部,与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视觉冲突强烈,凸显七巧转变的鲜明性。
“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能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此时的七巧,已经油尽灯枯,那正在衰颓的干瘪身躯,也预示着她将尽的人生。
“张爱玲倾心塑造的曹七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控诉和鞭鞑了封建礼教和旧式婚姻的罪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金钱可以奇异地改变一个人,人性之光会在钱欲的污水中泯灭。”【3】
五结语
由此可见,只有正确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要求,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的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了解人物,应着重把握人物的性格及与其密切相连的人物命运。人物的典型性正在于他的典型性格及其具有社会性的人物命运。
注释:
【1】黄立华《繁漪和七巧——两个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比较阅读》,《黄山学院学报》第9卷第2期
【2】【3】《心坟上怒放的邪恶花朵——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形象》《鸭绿江》2007/11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