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关山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顿完窦十三等人后,戚辽又被毛文龙找去,与会的只有毛文龙、陆继盛和戚辽三人。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就是向朝廷上奏镇江大捷。由于东江军中没有随行的监军太监,所以毛文龙的这封捷报就需要戚辽这个锦衣卫从旁作证。陆继盛曾提醒毛文龙不要太过于相信戚辽,可毛文龙却不这么看,他说锦衣卫和边军一样都是军户,与其让朝廷派个文官来瞎指挥、派个太监来掣肘,还不如把本就出身边军,又是老乡的戚辽留在身边。
“戚千总,这是我写给朝廷的奏折,请过目。”毛文龙把一本奏章递到了戚辽面前,安顿完城中事务后,毛文龙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向朝廷报捷。
戚辽接过奏折,小心翼翼的打开——这可是他在第一次接触真正的奏折啊!
在明朝,武将的奏折一般都是由师爷代笔的,而这封奏折却是毛文龙一笔一划亲自写完。毛文龙的字写得相当不错,工整而不失遒劲,武将能写得如此好字,实在是太难得了。在这道折子里,毛文龙既没有过于夸大自己的功劳(合理的润色是必需的),也没有掩盖东江军面临的困境,讲完镇江一战的始末后,不但向朝廷为所有立功的将士请功,还提出了巩固镇江城、加派粮饷的要求。
戚辽认认真真的把奏折读了一遍,然后“啪”一声把折子合上,道:“这道折子——”
“如何?”毛文龙问道。
“过谦了啊……”戚辽笑道。
毛文龙也笑了,道:“我大明朝的折子有千般写法,缺的就是据实禀奏。我东江军不比其它边军,若不这么写,只怕会活活饿死在鸭绿江畔。”
陆继盛道:“镇江大捷,是大明与建虏交战多年来的首胜,这道折子一到,陛下定会龙颜大悦,军门的副总兵怕是跑不掉了。”
“二位升守备也是十拿九稳了。戚守备——”毛文龙笑了笑,立刻改了对戚辽的称谓。
“在。”
“我的意思是,由戚守备亲自去一趟京城,把佟养真这厮押解回京,同时把这封奏折交给朝廷。”
戚辽望了他一眼,没有做声。毛文龙的话让他觉得他们是想找个借口把自己支回京城。
陆继盛见状,便接过话茬道:“戚守备是毛军门的老乡,此事由戚守备去办,便不怕有人从中作梗。”
戚辽有些不快,他并不愿意离开镇江城,于是淡淡道:“这等重要的折子,内阁和司礼监是不敢不报的,毛军门多虑了。”
“戚守备说得是,毛军门的顾虑是——”
“毛某绝非借机支走戚兄弟,而是不放心让别人去办这件事。”毛文龙一下就把话说穿了,戚辽是锦衣卫,锦衣卫又隶属于东厂兼管,而天启皇帝最信任的就是东厂大太监魏忠贤,有了这层关系,毛文龙便不怕朝中东林党人压下他的大捷。
不想戚辽却委婉的拒绝了他,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镇江初定,自己理当留下与东江军上下同舟共济,至于进京一事,他建议让机警灵光的猴子去办,只要他拿着自己的北镇抚司腰牌,京城那边便会有人接应。
毛文龙想了想,最终同意了戚辽的建议。留下戚辽,就等于留下了窦十三一伙;只要戚辽在,东厂和锦衣卫就会觉得毛文龙在控制之中。将在外,得到朝廷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夜幕垂临,闹腾了一天的镇江城再度安静下来。毛文龙在东北和西南各扎下一座大营,分别派张元祉和陈忠把守,两座大营与镇江城形成了一个面朝西北(即后金方向)的品字形,江上还有三艘战... -->>
安顿完窦十三等人后,戚辽又被毛文龙找去,与会的只有毛文龙、陆继盛和戚辽三人。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就是向朝廷上奏镇江大捷。由于东江军中没有随行的监军太监,所以毛文龙的这封捷报就需要戚辽这个锦衣卫从旁作证。陆继盛曾提醒毛文龙不要太过于相信戚辽,可毛文龙却不这么看,他说锦衣卫和边军一样都是军户,与其让朝廷派个文官来瞎指挥、派个太监来掣肘,还不如把本就出身边军,又是老乡的戚辽留在身边。
“戚千总,这是我写给朝廷的奏折,请过目。”毛文龙把一本奏章递到了戚辽面前,安顿完城中事务后,毛文龙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向朝廷报捷。
戚辽接过奏折,小心翼翼的打开——这可是他在第一次接触真正的奏折啊!
在明朝,武将的奏折一般都是由师爷代笔的,而这封奏折却是毛文龙一笔一划亲自写完。毛文龙的字写得相当不错,工整而不失遒劲,武将能写得如此好字,实在是太难得了。在这道折子里,毛文龙既没有过于夸大自己的功劳(合理的润色是必需的),也没有掩盖东江军面临的困境,讲完镇江一战的始末后,不但向朝廷为所有立功的将士请功,还提出了巩固镇江城、加派粮饷的要求。
戚辽认认真真的把奏折读了一遍,然后“啪”一声把折子合上,道:“这道折子——”
“如何?”毛文龙问道。
“过谦了啊……”戚辽笑道。
毛文龙也笑了,道:“我大明朝的折子有千般写法,缺的就是据实禀奏。我东江军不比其它边军,若不这么写,只怕会活活饿死在鸭绿江畔。”
陆继盛道:“镇江大捷,是大明与建虏交战多年来的首胜,这道折子一到,陛下定会龙颜大悦,军门的副总兵怕是跑不掉了。”
“二位升守备也是十拿九稳了。戚守备——”毛文龙笑了笑,立刻改了对戚辽的称谓。
“在。”
“我的意思是,由戚守备亲自去一趟京城,把佟养真这厮押解回京,同时把这封奏折交给朝廷。”
戚辽望了他一眼,没有做声。毛文龙的话让他觉得他们是想找个借口把自己支回京城。
陆继盛见状,便接过话茬道:“戚守备是毛军门的老乡,此事由戚守备去办,便不怕有人从中作梗。”
戚辽有些不快,他并不愿意离开镇江城,于是淡淡道:“这等重要的折子,内阁和司礼监是不敢不报的,毛军门多虑了。”
“戚守备说得是,毛军门的顾虑是——”
“毛某绝非借机支走戚兄弟,而是不放心让别人去办这件事。”毛文龙一下就把话说穿了,戚辽是锦衣卫,锦衣卫又隶属于东厂兼管,而天启皇帝最信任的就是东厂大太监魏忠贤,有了这层关系,毛文龙便不怕朝中东林党人压下他的大捷。
不想戚辽却委婉的拒绝了他,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镇江初定,自己理当留下与东江军上下同舟共济,至于进京一事,他建议让机警灵光的猴子去办,只要他拿着自己的北镇抚司腰牌,京城那边便会有人接应。
毛文龙想了想,最终同意了戚辽的建议。留下戚辽,就等于留下了窦十三一伙;只要戚辽在,东厂和锦衣卫就会觉得毛文龙在控制之中。将在外,得到朝廷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夜幕垂临,闹腾了一天的镇江城再度安静下来。毛文龙在东北和西南各扎下一座大营,分别派张元祉和陈忠把守,两座大营与镇江城形成了一个面朝西北(即后金方向)的品字形,江上还有三艘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