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梦穿康熙换乾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瞑目的阿吉尔兄弟——果然不对头!
对于小叶尔马克的骑射本领,科雷扎心知肚明。就算不喝酒,让他连发三箭射,哪怕其中有一支能命中五十步开外的大象都会成问题。也就是说,此人和普通哥萨克一样,箭术并不高明,甚至更差!但自己刚才悲痛之下却分明看到,射死阿吉尔的那杆羽箭可是直挺挺贯穿了脑壳!那力道和精准,绝对不是小叶尔马克的作品!
果然,这再次的一瞥,让科雷扎大惊失色——贯穿阿尔吉头颅的这根箭杆,一头是已经浸满鲜血的圆锥形铁箭头,另一端是黑色箭羽,全长怎么着也有三俄尺长[1]了!而且箭杆上还写着一串儿他不认识的文字……这明显不是哥萨克人惯用的箭杆,长太多了,也精致多了!
其实科雷扎哪里能够知道,这是满洲八旗通用的标配“战箭”!当下清军通用的箭头主要有三类:砒箭、梅针箭和战箭。批箭的主要特征是箭头薄而宽阔、箭杆较长,而梅针箭的箭头则更为细长。这两种和另外一类“响箭”一般是在校阅时使用的。而用来作战的,主要是战箭(射杀)和鸣摘(铁制的配小骨哨,示警之用)。战箭其箭头为圆锥形,所谓“凡成造长三尺,上围圆一寸二分,中围圆一寸四分,下围圆一寸箭杆”。
正如乌恩其的手下不无自豪的说的那样,如果此时科雷扎还有心思研究武器装备、将这只箭杆从四者脑袋上抽下来仔细把玩的话,他就会发现,大清的箭杆打造的是多么精细了——此物上围圆(靠箭尾处周长))1寸分,中围圆(中间部位的周长)1寸4分,下围圆(靠箭头端的周长))1寸。因为是打磨细做,所以箭杆粗细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应是呈流线形渐变的,以求飞行速度和稳定性。而这种前后粗细的变化很细小,通常观察不到,仅凭轻抚体会才能觉察出来。
至于科雷扎发现的箭杆上的文字,其实是弓箭使用者的名号。这一点即使是后世,也会有人大惑不解,还以为应该书写“制造者”而非“使用者”的名字。其实这很好理解——
清代箭体上书写使用者的姓名,尽管在前朝历代未曾听闻过,但清兵如此做法却自有道理:其一,箭通常是与弓配套使用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射手所用的箭都要完全一样,这样才可能达到“百发百中”。但箭不可能被制作的完全一样,如箭头的轻重、箭杆的弹性、箭杆重心与中心的比例关系等这些与箭杆材料直接相关的参数很难做到统一,即使是由一根木料制成的两根箭的性能也很难完全一样。这就要求射手对自己所用的每一支箭都要十分熟悉,要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最最合适的瞄准方法。因此,每一名射手的箭最好为其本人所用,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是一种“专用权”的体现。其二,箭与现代的子弹不同,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如此一来,箭经过射手的多次习射和实战后,会有一些变化,如锋利程度、箭杆的弯曲程度等,这时射手应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修理和校正,那么书写上射手的姓名还是利于对弓箭进行“动态管理”和“长期保养”的。其三,箭体上书写射手姓名,还便于统计习射时每一名射手的成绩,也有利于战后统计射手的作战效果。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一俄尺约为0.48厘米。清代木工尺多用“营造尺”,一营造尺约合现在1.1厘米。(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不瞑目的阿吉尔兄弟——果然不对头!
对于小叶尔马克的骑射本领,科雷扎心知肚明。就算不喝酒,让他连发三箭射,哪怕其中有一支能命中五十步开外的大象都会成问题。也就是说,此人和普通哥萨克一样,箭术并不高明,甚至更差!但自己刚才悲痛之下却分明看到,射死阿吉尔的那杆羽箭可是直挺挺贯穿了脑壳!那力道和精准,绝对不是小叶尔马克的作品!
果然,这再次的一瞥,让科雷扎大惊失色——贯穿阿尔吉头颅的这根箭杆,一头是已经浸满鲜血的圆锥形铁箭头,另一端是黑色箭羽,全长怎么着也有三俄尺长[1]了!而且箭杆上还写着一串儿他不认识的文字……这明显不是哥萨克人惯用的箭杆,长太多了,也精致多了!
其实科雷扎哪里能够知道,这是满洲八旗通用的标配“战箭”!当下清军通用的箭头主要有三类:砒箭、梅针箭和战箭。批箭的主要特征是箭头薄而宽阔、箭杆较长,而梅针箭的箭头则更为细长。这两种和另外一类“响箭”一般是在校阅时使用的。而用来作战的,主要是战箭(射杀)和鸣摘(铁制的配小骨哨,示警之用)。战箭其箭头为圆锥形,所谓“凡成造长三尺,上围圆一寸二分,中围圆一寸四分,下围圆一寸箭杆”。
正如乌恩其的手下不无自豪的说的那样,如果此时科雷扎还有心思研究武器装备、将这只箭杆从四者脑袋上抽下来仔细把玩的话,他就会发现,大清的箭杆打造的是多么精细了——此物上围圆(靠箭尾处周长))1寸分,中围圆(中间部位的周长)1寸4分,下围圆(靠箭头端的周长))1寸。因为是打磨细做,所以箭杆粗细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应是呈流线形渐变的,以求飞行速度和稳定性。而这种前后粗细的变化很细小,通常观察不到,仅凭轻抚体会才能觉察出来。
至于科雷扎发现的箭杆上的文字,其实是弓箭使用者的名号。这一点即使是后世,也会有人大惑不解,还以为应该书写“制造者”而非“使用者”的名字。其实这很好理解——
清代箭体上书写使用者的姓名,尽管在前朝历代未曾听闻过,但清兵如此做法却自有道理:其一,箭通常是与弓配套使用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射手所用的箭都要完全一样,这样才可能达到“百发百中”。但箭不可能被制作的完全一样,如箭头的轻重、箭杆的弹性、箭杆重心与中心的比例关系等这些与箭杆材料直接相关的参数很难做到统一,即使是由一根木料制成的两根箭的性能也很难完全一样。这就要求射手对自己所用的每一支箭都要十分熟悉,要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最最合适的瞄准方法。因此,每一名射手的箭最好为其本人所用,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是一种“专用权”的体现。其二,箭与现代的子弹不同,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如此一来,箭经过射手的多次习射和实战后,会有一些变化,如锋利程度、箭杆的弯曲程度等,这时射手应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修理和校正,那么书写上射手的姓名还是利于对弓箭进行“动态管理”和“长期保养”的。其三,箭体上书写射手姓名,还便于统计习射时每一名射手的成绩,也有利于战后统计射手的作战效果。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一俄尺约为0.48厘米。清代木工尺多用“营造尺”,一营造尺约合现在1.1厘米。(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