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新纪元1912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29章奇迹(万字更新!求月票!)
1914年的亚洲,对于世界来说,亚洲不过就是列强角逐势场合,是诸列强的殖民地、产品倾销地、原料来源地,如此而已。吞噬小说 www.tsxsw.com或许亚洲还有那么几个**的国家,但事实上,这几个**国家却不过是游走于列强的虎口之间,勉强利用列强的矛盾以维持自身的**。
不过,这却不是全部,至少在亚洲还有一个真正**的国家,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短短几十年间,从沦列强殖民地之境,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那就是日本
日本维新图强之路,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在亚洲引起强烈的反响,民族主义思潮迅猛勃兴、发展,民族运动空前高涨。日俄战争既是日本对俄国的胜利,又是有色人种对白色人种的胜利,因此,这种胜利和在日俄战争过程中爆发的第一次俄国**,就给了整个亚洲以闪电一般的影响。伊朗**,印度国大党的反英斗争**,中国的辛亥**等,无不是日俄战争后的亚洲民族主义激烈的浪花。
新兴的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唤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大鼓舞了他们反对西方殖民统治的斗志,坚信走日本维新之路,不仅能争得民族**的胜利,而且可以成为富强之国。亚洲许多国家的有志之士纷纷来到日本,在寻求政治庇护和支持的同时,亦在寻找着富强之首。
这就是日本,至少对于绝大多数亚洲人而言,日本不仅仅是一个强国,更是一个他们的效仿的、学习的榜样。
但事实上,在由弱国变为强国的日本,此时却面临着外债巨大,贸易入超,赤字预算,是明治末年日本国家财政状况窘迫的写照。1911年大藏次官若槻礼次郎对陆军大将山县有朋诉苦道,按此发展下去,政府保有的硬通货不久将消耗殆尽。造成这种局面的近因是输出不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远因却是扩军备战长期压迫财政,而国内市场又因地主制与资本制的矛盾而难以健康发育成长。这一看似无可救药的顽症,制约着日本的发展。
1912年7月30日,统治日本长达45年的明治天皇病逝。明治天皇死后,34岁的太子嘉仁即位,改年号为“大正”,取自中国《易经》中:“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的句子。日本从此进入了大正时代。
一方面外债达成协议1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6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另一方面同欧美列强的利益摩擦又日益增多,加上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日本的经济、政治以及外交陷于低迷状态。
在这种内忧之下,为解决那看似无可救药的顽症,日本企图强占满洲乃至整个中国,以通过对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解决国内问题,并进而称霸东亚的**更加强烈,它迫切需要再次获得一个契机以助其阴谋得逞。
1914年6月28日,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射向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的子弹,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欧洲列强尔虞我诈,度过紧张的“七月危机”后,7月28日,战争开始了。西方的硝烟遮住了欧洲列强的眼睛,它们顾不了远东。
消息传来,犹如给日本社会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连年逾八旬、患脑溢血卧床休息的元老井上馨都为之振奋,立即上书政府,讲明:“此次欧洲的大祸乱,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国运的天佑良机”,必须趁此“确立日本对东洋之利权”。
随着德国卷入战争,欧战于1914年8月1日全面爆发,尽管日本高层振奋非常,但是在8月4日,日本还是公开表示“严守中立”,因为直到此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家未表明态度,这个国家就是英国。
几乎是在德国卷入战争的当天,本就无意将战事扩大至远东的英国,担心一旦战事延及中国领土地、领海,势必引起中国的骚乱,影响英国对华贸易,损害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因为英国外交葛雷以同盟关系通知日本,他本人并未预见英国因同盟关系有向日本求助的可能,而决心趁火打劫的日本却不顾英国的表示,仍主动提出了参战的请求,与此同时,则加紧对德作战的军事部署,到8月3日,日本第二舰队在佐世堡已经作好了随时出动的准备,而陆军参谋本部已着手制订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对于日本参战的请求,英国心存疑惑,可以说是颇为矛盾,他既害怕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侵犯自己的在华权益,又担心日本占领德属太平洋诸岛会同澳大利亚以及美引起纷争,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日本海军的力量,消灭德国远东舰队,保护英国对华利益,尤其更为害怕日本倒向同盟国,对战争大局不利,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英国只能是希望日本在有限的范围内参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当天,即通过驻日大使格林向日本政府表示“万一战争波及远东,香港和威海卫受到攻击时,希望日本予以援助”,8月7日,英国驻日大使正式要求日本出动海军协助搜索并击毁正在中国海面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英国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日本仅在中国海范围内助他一臂之,却未料这正中日本下怀。
8月7晚10时,东京,首相官邸。
首相官邸会议室内,大隈内阁所有的阁员都齐聚于此,会议自然是由首相大隈重信主持,依次是外相加藤高明、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陆军大臣冈市之助、海军大臣八代六郎、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农商大臣大浦兼武、递信大臣武富时敏以及负责记录的内阁书记官长江木翼。
这是在格林大使提出希望日本参战的请求后,大隈重信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而会议的议题则只有一个——讨论参战问题。
“英国参战之后,即使战争继续下去,最后的胜利也在英国方面,就是最坏的情况也会是对英国有利的不分胜负的结局。所以日本参战没有什么损失。”
在会上外相加藤高明再一次强调着参战的好处。
“抓住好机会,在世界上提高日本的地位,在东亚进一步巩固日本的立脚点”。
接着他又把视线转给首相大隈重信,指出参战的理由。
“阁下,现今日本还没有处于根据同盟条约的义务而必须参战的立场,因为盟约所规定的协同作战事态,并未发生,但是基于英国的请求、同盟的情谊,和帝国趁此机会可以从东洋肃清德国的根据地,在国际上进一步提高地利的利益,所以断然参战,相信是适合时宜之良策。”
这么说倒不是为了促成首相同意参战,事实上,在参战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讨论,欧战爆发已十日,在日本国内,这场欧战已引起举国关注,而国内“举国一致”要求参战的口号更是几乎成了朝野上下共同的声音。
现在,这一切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而他把根据日英同盟的“义务”和“情谊”两者分别开加以使用,认为即使没有发生德国攻击威海卫和香港的情况,也可以“情谊”作为对德宣战的根据,而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保证日本在亚洲军事行动的自由。
果然他这么一说,无论是首相大隈重信或是海相八代六郎、陆相冈市之助以及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无不满意的直点头,这正是他们的目标。
事实上对于参战,各人有各人的出发点,但归根... -->>
.第229章奇迹(万字更新!求月票!)
1914年的亚洲,对于世界来说,亚洲不过就是列强角逐势场合,是诸列强的殖民地、产品倾销地、原料来源地,如此而已。吞噬小说 www.tsxsw.com或许亚洲还有那么几个**的国家,但事实上,这几个**国家却不过是游走于列强的虎口之间,勉强利用列强的矛盾以维持自身的**。
不过,这却不是全部,至少在亚洲还有一个真正**的国家,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短短几十年间,从沦列强殖民地之境,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那就是日本
日本维新图强之路,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在亚洲引起强烈的反响,民族主义思潮迅猛勃兴、发展,民族运动空前高涨。日俄战争既是日本对俄国的胜利,又是有色人种对白色人种的胜利,因此,这种胜利和在日俄战争过程中爆发的第一次俄国**,就给了整个亚洲以闪电一般的影响。伊朗**,印度国大党的反英斗争**,中国的辛亥**等,无不是日俄战争后的亚洲民族主义激烈的浪花。
新兴的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唤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大鼓舞了他们反对西方殖民统治的斗志,坚信走日本维新之路,不仅能争得民族**的胜利,而且可以成为富强之国。亚洲许多国家的有志之士纷纷来到日本,在寻求政治庇护和支持的同时,亦在寻找着富强之首。
这就是日本,至少对于绝大多数亚洲人而言,日本不仅仅是一个强国,更是一个他们的效仿的、学习的榜样。
但事实上,在由弱国变为强国的日本,此时却面临着外债巨大,贸易入超,赤字预算,是明治末年日本国家财政状况窘迫的写照。1911年大藏次官若槻礼次郎对陆军大将山县有朋诉苦道,按此发展下去,政府保有的硬通货不久将消耗殆尽。造成这种局面的近因是输出不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远因却是扩军备战长期压迫财政,而国内市场又因地主制与资本制的矛盾而难以健康发育成长。这一看似无可救药的顽症,制约着日本的发展。
1912年7月30日,统治日本长达45年的明治天皇病逝。明治天皇死后,34岁的太子嘉仁即位,改年号为“大正”,取自中国《易经》中:“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的句子。日本从此进入了大正时代。
一方面外债达成协议1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6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另一方面同欧美列强的利益摩擦又日益增多,加上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日本的经济、政治以及外交陷于低迷状态。
在这种内忧之下,为解决那看似无可救药的顽症,日本企图强占满洲乃至整个中国,以通过对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解决国内问题,并进而称霸东亚的**更加强烈,它迫切需要再次获得一个契机以助其阴谋得逞。
1914年6月28日,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射向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的子弹,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欧洲列强尔虞我诈,度过紧张的“七月危机”后,7月28日,战争开始了。西方的硝烟遮住了欧洲列强的眼睛,它们顾不了远东。
消息传来,犹如给日本社会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连年逾八旬、患脑溢血卧床休息的元老井上馨都为之振奋,立即上书政府,讲明:“此次欧洲的大祸乱,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国运的天佑良机”,必须趁此“确立日本对东洋之利权”。
随着德国卷入战争,欧战于1914年8月1日全面爆发,尽管日本高层振奋非常,但是在8月4日,日本还是公开表示“严守中立”,因为直到此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家未表明态度,这个国家就是英国。
几乎是在德国卷入战争的当天,本就无意将战事扩大至远东的英国,担心一旦战事延及中国领土地、领海,势必引起中国的骚乱,影响英国对华贸易,损害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因为英国外交葛雷以同盟关系通知日本,他本人并未预见英国因同盟关系有向日本求助的可能,而决心趁火打劫的日本却不顾英国的表示,仍主动提出了参战的请求,与此同时,则加紧对德作战的军事部署,到8月3日,日本第二舰队在佐世堡已经作好了随时出动的准备,而陆军参谋本部已着手制订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对于日本参战的请求,英国心存疑惑,可以说是颇为矛盾,他既害怕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侵犯自己的在华权益,又担心日本占领德属太平洋诸岛会同澳大利亚以及美引起纷争,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日本海军的力量,消灭德国远东舰队,保护英国对华利益,尤其更为害怕日本倒向同盟国,对战争大局不利,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英国只能是希望日本在有限的范围内参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当天,即通过驻日大使格林向日本政府表示“万一战争波及远东,香港和威海卫受到攻击时,希望日本予以援助”,8月7日,英国驻日大使正式要求日本出动海军协助搜索并击毁正在中国海面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英国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日本仅在中国海范围内助他一臂之,却未料这正中日本下怀。
8月7晚10时,东京,首相官邸。
首相官邸会议室内,大隈内阁所有的阁员都齐聚于此,会议自然是由首相大隈重信主持,依次是外相加藤高明、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陆军大臣冈市之助、海军大臣八代六郎、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农商大臣大浦兼武、递信大臣武富时敏以及负责记录的内阁书记官长江木翼。
这是在格林大使提出希望日本参战的请求后,大隈重信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而会议的议题则只有一个——讨论参战问题。
“英国参战之后,即使战争继续下去,最后的胜利也在英国方面,就是最坏的情况也会是对英国有利的不分胜负的结局。所以日本参战没有什么损失。”
在会上外相加藤高明再一次强调着参战的好处。
“抓住好机会,在世界上提高日本的地位,在东亚进一步巩固日本的立脚点”。
接着他又把视线转给首相大隈重信,指出参战的理由。
“阁下,现今日本还没有处于根据同盟条约的义务而必须参战的立场,因为盟约所规定的协同作战事态,并未发生,但是基于英国的请求、同盟的情谊,和帝国趁此机会可以从东洋肃清德国的根据地,在国际上进一步提高地利的利益,所以断然参战,相信是适合时宜之良策。”
这么说倒不是为了促成首相同意参战,事实上,在参战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讨论,欧战爆发已十日,在日本国内,这场欧战已引起举国关注,而国内“举国一致”要求参战的口号更是几乎成了朝野上下共同的声音。
现在,这一切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而他把根据日英同盟的“义务”和“情谊”两者分别开加以使用,认为即使没有发生德国攻击威海卫和香港的情况,也可以“情谊”作为对德宣战的根据,而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保证日本在亚洲军事行动的自由。
果然他这么一说,无论是首相大隈重信或是海相八代六郎、陆相冈市之助以及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无不满意的直点头,这正是他们的目标。
事实上对于参战,各人有各人的出发点,但归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