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天父地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将走偏。科学技术必须要有哲学和宗教的思考甚至引领。这是《天父地母》的一大思想脉络。它对于反思当下的中国与世界,也具有十分现实的针对意义。而在作品中,这些哲理思考化为鲜活的情节和人物行为,我想,当读到那位半文盲的救世主在对人类知识之树大肆删削时,读者在开怀一笑的同时,也将体会到这些情节中内蕴的沉重。
读《天父地母》这部作品时,我头脑里冒出柳文扬的一篇作品:《闪光的生命》。我也想到王晋康的另一部杰作《生命之歌》。在那座里程碑上,也展现了同样的光辉思想,王晋康把生命密码,化作一首乐曲,输入机器人的身体,让后者具有了灵性和人性,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事实上,王晋康所有的作品,都在回答什么是生命、怎么度过生命、生命有何价值、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等问题。比如《蚁生》中,王晋康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场社会实验,同样是超人,他们把自己改造成了一个完全以集体主义为归宿的新型物种,而这是一场生命悲剧。在《替天行道》中,生命是一场反抗。那么,《天父地母》中,生命更像是一个自证的过程,是永不放弃,在可歌可泣的时空大历史中,最终与宇宙合为一体。
三、坐标
中国科幻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它的发展多次被意外的因素打断。这期间,出现了不少星光闪耀的践行者,如最早的鲁迅、梁启超,后来的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再到王晋康、刘慈欣等人。相比之下,王、刘是一条没有断过的路线,既承袭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又广泛吸收了西方文明的先进因素,从而让科幻的浪花汇入中国民族崛起的大潮,成了我们时代的浓缩写照。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科幻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美国学者宋明炜说,中国科幻在2010年完成了创世纪。那么,王晋康则是在这创世纪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
首先,他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对科幻理念的坚守与开拓,也就是倡导以科学技术推动力为内涵的“核心科幻”,这在《天父地母》中,得到了进一步充分展现。王晋康是在一点一滴设计他的宇宙,使小说呈现出技术上的极端细节化。从宏观层面,到具微局部,无不要求经得起科学考验,以此展示科幻特殊的审美。小说中的冲击波、时空泡等,读来都非常真实可信。他坚持对物理学、宇宙学、航天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军事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的深度追问,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体系和假说。
其次,他把科幻发展为一种雅俗共赏、深刻通俗的艺术。读王晋康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他既能弘扬极为思辨性的抽象哲理,又十分擅长讲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惊险、出人意料,一些场面看得人屏住呼吸。这部长篇是散点式投视,故事发生在五个基本独立的时空,情节之间有很大的跳跃性。但通读全书后你会感到,在这些似乎分散的章节的深处,有一根非常清晰的一以贯之的链条。他的人物刻画十分有特点,常常栩栩如生。尤其是,他为中国科幻创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或丰满,或感性,或智慧,一个个亭亭玉立、善解人意、大气凛然,他能用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真实可感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天父地母》中的女性,从鱼乐水到褚文姬,升华到了一个让人崇敬的高度。
第三,他始终致力于科幻的文学性追求。文学就是以独一无二的笔法、用个人化的感受和小的视角,描写大的时代、大的变迁、大的历史。它是形象化的思维,把抽象和具象、理性和感性,结合成一体。在《天父地母》中,王晋康的感情如岩浆汹涌奔流,而这些情绪,是通过不同的场面、不同的人物有血有肉呈现的,特别是以科幻式的构思写出来,看后往往让人拍案称绝,如梦惊醒,如他写到六十亿地球人一瞬间集体灭绝,仅余二人,他们既是见证者,又是变革者。或许只有科幻作家,才能以那样“不留情”的笔触去关怀一个物种的命运,却又有满怀衷情,把人类的平庸与伟大、个体与种群,超越矛盾而齐聚于一体。在此意义上,作者本人就是以凡人之身,在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科幻的文学性,就是上帝的造物艺术。
总之,王晋康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取得了高超的成就。他为中国文化留下的一系列珍品,许久以后仍将耐人寻味。
四、鼓舞
王晋康最早是给十岁儿子讲故事而开始“编”科幻的,那时他已四十多岁。这看似有偶然性,然而,他的收获,却来自他生命体验的必然性,他的作品,乃是被他的生命闪光所照耀。
王晋康一九四八年出生于河南南阳,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亦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他还是*同盟会员。如上所说,他写出了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这与他的丰厚阅历有关。他当过知青,做过矿工和木模工,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分配到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工作,担任领导职务,是单位的学术带头人。这样的履历,恐怕当今的科幻作家中,很少有人能比肩。我一直觉得,他有一种超人般的气场,又鲜活地来自脚下这块肥沃的大地。
王晋康是充满爱心的人。2011年,国内主流文学评论刊物《南方文坛》第一期的一篇文章曾称,王晋康是中国新科幻作家最有人文情怀的一位。他很有正义感,是那种爱打抱不平的人。2013年11月15日,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有学生问王晋康,假如外星人与地球发生战争,他会站哪边?王晋康的回答是:“即便外星人道德正确,我也会站在地球人这一边。”他是表里如一的作家,他作品里的不少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他的文字和思想前后一致,他的行文和做人表里如一。他从无谄媚。他在生活中,像他笔下那些人物一样疾恶如仇。在《科幻世界》“倒社”事件中,他是第一批站出来明确表态的科幻作家。接受采访时,他说:“我没有一点儿忌讳,我可以说,这明显就是官僚,外行领导内行,都21世纪了,外行领导内行还能大行其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科幻世界》肯定完蛋。”
他深深地关切人类的命运。2012年,他曾说:“科学对人类的异化,接近了一个临界点。以前是补足阶段,达到了上帝造人标准;现在,正超过补足,到了改进,这一步,非常可怕,没有界限了,将产生新人类。”
从《逃出母宇宙》到《天父地母》,这个系列,很突出地展现了王晋康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情怀、知识、理想和节操。他用“未来”做承载,这是科幻创作中最重要的。我们说科幻是一种文化,就是指这个意思。
对于命运,他是不畏惧、不屈服的,又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待。2012年上半年,王晋康给我来信:“我这把年纪,不知道写到哪天就写不下去了,在尚未把弦崩断前再拼几年吧。”去年,在参加一次会议时,他对我讲到,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已有脑萎缩的迹象。而他家族有这个遗传因素。这大大增强了他的紧迫感,要抓紧时间,把想写的都写出来。
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也催我奋发。这是一些年轻的科幻作者比较缺乏的。王晋康身上的“正能量”,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这是我们要看他的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王晋康的创作,我要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四十五岁开始写作,二十年的创作时间——仅仅二十年,出产了大量极具才情魅力的作品。而他仍然在继续写作,并高产优产不断。对比我们自己,实在惭愧。他一刻不息地燃烧生命,以与天地要合为一体的大无畏精神,去做这事。他把科幻当作生命,而不放弃,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美。他成为中国文化在这个时代的一个标杆。他的作品,体现了真诚、善良、智慧、勇敢、开放、包容等价值。他做人写文,都是楷模。二十年,在宇宙中,太短暂了,人类却可以如此积极地思考宇宙本身。这种精神,对阅读《天父地母》这本书的所有读者,都是一个巨大鼓舞。王晋康的人生,就是一曲生命之歌。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人类这个物种的了不起。(未完待续)
,就将走偏。科学技术必须要有哲学和宗教的思考甚至引领。这是《天父地母》的一大思想脉络。它对于反思当下的中国与世界,也具有十分现实的针对意义。而在作品中,这些哲理思考化为鲜活的情节和人物行为,我想,当读到那位半文盲的救世主在对人类知识之树大肆删削时,读者在开怀一笑的同时,也将体会到这些情节中内蕴的沉重。
读《天父地母》这部作品时,我头脑里冒出柳文扬的一篇作品:《闪光的生命》。我也想到王晋康的另一部杰作《生命之歌》。在那座里程碑上,也展现了同样的光辉思想,王晋康把生命密码,化作一首乐曲,输入机器人的身体,让后者具有了灵性和人性,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事实上,王晋康所有的作品,都在回答什么是生命、怎么度过生命、生命有何价值、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等问题。比如《蚁生》中,王晋康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场社会实验,同样是超人,他们把自己改造成了一个完全以集体主义为归宿的新型物种,而这是一场生命悲剧。在《替天行道》中,生命是一场反抗。那么,《天父地母》中,生命更像是一个自证的过程,是永不放弃,在可歌可泣的时空大历史中,最终与宇宙合为一体。
三、坐标
中国科幻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它的发展多次被意外的因素打断。这期间,出现了不少星光闪耀的践行者,如最早的鲁迅、梁启超,后来的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再到王晋康、刘慈欣等人。相比之下,王、刘是一条没有断过的路线,既承袭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又广泛吸收了西方文明的先进因素,从而让科幻的浪花汇入中国民族崛起的大潮,成了我们时代的浓缩写照。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科幻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美国学者宋明炜说,中国科幻在2010年完成了创世纪。那么,王晋康则是在这创世纪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
首先,他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对科幻理念的坚守与开拓,也就是倡导以科学技术推动力为内涵的“核心科幻”,这在《天父地母》中,得到了进一步充分展现。王晋康是在一点一滴设计他的宇宙,使小说呈现出技术上的极端细节化。从宏观层面,到具微局部,无不要求经得起科学考验,以此展示科幻特殊的审美。小说中的冲击波、时空泡等,读来都非常真实可信。他坚持对物理学、宇宙学、航天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军事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的深度追问,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体系和假说。
其次,他把科幻发展为一种雅俗共赏、深刻通俗的艺术。读王晋康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他既能弘扬极为思辨性的抽象哲理,又十分擅长讲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惊险、出人意料,一些场面看得人屏住呼吸。这部长篇是散点式投视,故事发生在五个基本独立的时空,情节之间有很大的跳跃性。但通读全书后你会感到,在这些似乎分散的章节的深处,有一根非常清晰的一以贯之的链条。他的人物刻画十分有特点,常常栩栩如生。尤其是,他为中国科幻创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或丰满,或感性,或智慧,一个个亭亭玉立、善解人意、大气凛然,他能用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真实可感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天父地母》中的女性,从鱼乐水到褚文姬,升华到了一个让人崇敬的高度。
第三,他始终致力于科幻的文学性追求。文学就是以独一无二的笔法、用个人化的感受和小的视角,描写大的时代、大的变迁、大的历史。它是形象化的思维,把抽象和具象、理性和感性,结合成一体。在《天父地母》中,王晋康的感情如岩浆汹涌奔流,而这些情绪,是通过不同的场面、不同的人物有血有肉呈现的,特别是以科幻式的构思写出来,看后往往让人拍案称绝,如梦惊醒,如他写到六十亿地球人一瞬间集体灭绝,仅余二人,他们既是见证者,又是变革者。或许只有科幻作家,才能以那样“不留情”的笔触去关怀一个物种的命运,却又有满怀衷情,把人类的平庸与伟大、个体与种群,超越矛盾而齐聚于一体。在此意义上,作者本人就是以凡人之身,在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科幻的文学性,就是上帝的造物艺术。
总之,王晋康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取得了高超的成就。他为中国文化留下的一系列珍品,许久以后仍将耐人寻味。
四、鼓舞
王晋康最早是给十岁儿子讲故事而开始“编”科幻的,那时他已四十多岁。这看似有偶然性,然而,他的收获,却来自他生命体验的必然性,他的作品,乃是被他的生命闪光所照耀。
王晋康一九四八年出生于河南南阳,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亦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他还是*同盟会员。如上所说,他写出了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这与他的丰厚阅历有关。他当过知青,做过矿工和木模工,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分配到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工作,担任领导职务,是单位的学术带头人。这样的履历,恐怕当今的科幻作家中,很少有人能比肩。我一直觉得,他有一种超人般的气场,又鲜活地来自脚下这块肥沃的大地。
王晋康是充满爱心的人。2011年,国内主流文学评论刊物《南方文坛》第一期的一篇文章曾称,王晋康是中国新科幻作家最有人文情怀的一位。他很有正义感,是那种爱打抱不平的人。2013年11月15日,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有学生问王晋康,假如外星人与地球发生战争,他会站哪边?王晋康的回答是:“即便外星人道德正确,我也会站在地球人这一边。”他是表里如一的作家,他作品里的不少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他的文字和思想前后一致,他的行文和做人表里如一。他从无谄媚。他在生活中,像他笔下那些人物一样疾恶如仇。在《科幻世界》“倒社”事件中,他是第一批站出来明确表态的科幻作家。接受采访时,他说:“我没有一点儿忌讳,我可以说,这明显就是官僚,外行领导内行,都21世纪了,外行领导内行还能大行其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科幻世界》肯定完蛋。”
他深深地关切人类的命运。2012年,他曾说:“科学对人类的异化,接近了一个临界点。以前是补足阶段,达到了上帝造人标准;现在,正超过补足,到了改进,这一步,非常可怕,没有界限了,将产生新人类。”
从《逃出母宇宙》到《天父地母》,这个系列,很突出地展现了王晋康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情怀、知识、理想和节操。他用“未来”做承载,这是科幻创作中最重要的。我们说科幻是一种文化,就是指这个意思。
对于命运,他是不畏惧、不屈服的,又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待。2012年上半年,王晋康给我来信:“我这把年纪,不知道写到哪天就写不下去了,在尚未把弦崩断前再拼几年吧。”去年,在参加一次会议时,他对我讲到,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已有脑萎缩的迹象。而他家族有这个遗传因素。这大大增强了他的紧迫感,要抓紧时间,把想写的都写出来。
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也催我奋发。这是一些年轻的科幻作者比较缺乏的。王晋康身上的“正能量”,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这是我们要看他的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王晋康的创作,我要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四十五岁开始写作,二十年的创作时间——仅仅二十年,出产了大量极具才情魅力的作品。而他仍然在继续写作,并高产优产不断。对比我们自己,实在惭愧。他一刻不息地燃烧生命,以与天地要合为一体的大无畏精神,去做这事。他把科幻当作生命,而不放弃,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美。他成为中国文化在这个时代的一个标杆。他的作品,体现了真诚、善良、智慧、勇敢、开放、包容等价值。他做人写文,都是楷模。二十年,在宇宙中,太短暂了,人类却可以如此积极地思考宇宙本身。这种精神,对阅读《天父地母》这本书的所有读者,都是一个巨大鼓舞。王晋康的人生,就是一曲生命之歌。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人类这个物种的了不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