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大秦命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魏惠王屡次遭受军事上的失败,似乎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其执政后期(公元前335年-公元前319年)开始招贤纳士,孟子、邹衍、淳于髡等便是在这期间来到魏国的。但这些人终究与魏惠王不是一路人,所以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从魏惠王到魏国灭亡,还有五位魏国国君,分别是魏襄王、魏昭王、魏安厘王、魏景闵王和魏王假。
魏襄王用如耳而排斥成陵君,被苏代、张仪等忽悠得团团转;魏昭王时重用芒卯,但芒卯只善诡诈之术,实在难堪大用,我们就不去多说了。
魏安厘王时,信陵君魏无忌可谓大才,然而在公元前257年,为了援救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从此客居赵国十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回到魏国。信陵君回到魏国,马上组织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于是秦国采用离间计,挑拨魏安厘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信陵君再次不受重用,终于自暴自弃,酒色过度而死。而魏景闵王和魏王假时期,魏国已经如砧板上的鱼肉或癌症晚期的病人,只能任人宰割,已经无药可救。
我们梳理、回顾魏国走向灭亡之历程,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即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魏文侯能够重视人才,魏国便得到发展;魏文侯之后,魏国历代国君既不够重视人才,也无法善待人才,导致人才流失或无用武之地。于是,摆在魏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四面强敌环伺,基本无险可守。迫于形势,魏国最先开始变法,走上了强国之路。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兴修水利,奖励耕战,国力大增。各国优秀人才听说魏文侯贤明,纷纷来投,特别是吴起的到来,为魏国建立起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团——魏武卒。此时,秦国正处于百年衰落期,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关中平原,崤山、函谷关天险还在魏国手中,东进之路被三晋彻底堵死。第一次河西之战时,魏军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一点点向西深入,秦国无力抵抗,魏军一直深入临晋(陕西华县)才停止,距离秦都栎阳不过200里。秦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洛河沿岸才稳住阵脚。魏国完全占据了河西。
秦国失去河西后,秦都栎阳再无险可守,只要吴起愿意,完全可以一举突袭拿下栎阳,秦国将成为战国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为了夺回河西之地,秦国发动第二次河西之战,派五十万大军进攻阴晋,打算把魏军赶出河西。面对强大的秦军,魏军主将吴起激励士卒,仅用五万魏武卒就把秦军打得大败。
此时,秦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危机,稍有不慎就是亡国的下场。就在此时,魏武侯昏招频出,先是逼走了西河郡守吴起,又和赵国反目,魏国的战略目标从西线移到了东线,秦国压力大减。魏武侯错误的战略方向,把
魏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魏国忙于争霸中原,吊打燕赵,痛殴楚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是强弩之末。魏国四面树敌,胜仗虽然不少,却没有实质性的战略进展。马陵之战,十万魏军精锐被齐军歼灭,主将庞涓自刎,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回头看看魏国的衰落之路,倘若魏武侯、魏惠王继续执行魏文侯的西进战略,结好韩赵,趁秦国未崛起之前将其消灭,占据关中地区,把魏国原有的土地作为东进之路,那么,统一六国的就不是秦国而是魏国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魏武侯父子亲手葬送了先王留下的大好基业。
春秋时期,魏氏作为晋国六卿之一,看似不显山露水,其实一直颇具实力。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以后,魏氏割据了晋国的新老国都绛都和曲沃,可以算得上收获最大的一家之一。魏国从开始的零零碎碎的地盘慢慢发展成称霸诸侯的大国,然后再逐渐衰弱直至到被秦国灭亡,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魏国版图的变化是当时所有国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它就像天上一片云一样变幻莫测:一会成凹型包围韩国,一会又成||型被韩国分开,最终还是像一叶孤舟一样被秦国的大浪所吞没。三家灭智以后,各家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地盘,不断交换土地,好让各自的领土尽量连成一片,于是就形成了赵、魏、韩三国的雏形。
三家分晋以后,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魏文侯率... -->>
魏惠王屡次遭受军事上的失败,似乎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其执政后期(公元前335年-公元前319年)开始招贤纳士,孟子、邹衍、淳于髡等便是在这期间来到魏国的。但这些人终究与魏惠王不是一路人,所以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从魏惠王到魏国灭亡,还有五位魏国国君,分别是魏襄王、魏昭王、魏安厘王、魏景闵王和魏王假。
魏襄王用如耳而排斥成陵君,被苏代、张仪等忽悠得团团转;魏昭王时重用芒卯,但芒卯只善诡诈之术,实在难堪大用,我们就不去多说了。
魏安厘王时,信陵君魏无忌可谓大才,然而在公元前257年,为了援救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从此客居赵国十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回到魏国。信陵君回到魏国,马上组织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于是秦国采用离间计,挑拨魏安厘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信陵君再次不受重用,终于自暴自弃,酒色过度而死。而魏景闵王和魏王假时期,魏国已经如砧板上的鱼肉或癌症晚期的病人,只能任人宰割,已经无药可救。
我们梳理、回顾魏国走向灭亡之历程,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即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魏文侯能够重视人才,魏国便得到发展;魏文侯之后,魏国历代国君既不够重视人才,也无法善待人才,导致人才流失或无用武之地。于是,摆在魏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四面强敌环伺,基本无险可守。迫于形势,魏国最先开始变法,走上了强国之路。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兴修水利,奖励耕战,国力大增。各国优秀人才听说魏文侯贤明,纷纷来投,特别是吴起的到来,为魏国建立起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团——魏武卒。此时,秦国正处于百年衰落期,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关中平原,崤山、函谷关天险还在魏国手中,东进之路被三晋彻底堵死。第一次河西之战时,魏军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一点点向西深入,秦国无力抵抗,魏军一直深入临晋(陕西华县)才停止,距离秦都栎阳不过200里。秦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洛河沿岸才稳住阵脚。魏国完全占据了河西。
秦国失去河西后,秦都栎阳再无险可守,只要吴起愿意,完全可以一举突袭拿下栎阳,秦国将成为战国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为了夺回河西之地,秦国发动第二次河西之战,派五十万大军进攻阴晋,打算把魏军赶出河西。面对强大的秦军,魏军主将吴起激励士卒,仅用五万魏武卒就把秦军打得大败。
此时,秦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危机,稍有不慎就是亡国的下场。就在此时,魏武侯昏招频出,先是逼走了西河郡守吴起,又和赵国反目,魏国的战略目标从西线移到了东线,秦国压力大减。魏武侯错误的战略方向,把
魏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魏国忙于争霸中原,吊打燕赵,痛殴楚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是强弩之末。魏国四面树敌,胜仗虽然不少,却没有实质性的战略进展。马陵之战,十万魏军精锐被齐军歼灭,主将庞涓自刎,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回头看看魏国的衰落之路,倘若魏武侯、魏惠王继续执行魏文侯的西进战略,结好韩赵,趁秦国未崛起之前将其消灭,占据关中地区,把魏国原有的土地作为东进之路,那么,统一六国的就不是秦国而是魏国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魏武侯父子亲手葬送了先王留下的大好基业。
春秋时期,魏氏作为晋国六卿之一,看似不显山露水,其实一直颇具实力。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以后,魏氏割据了晋国的新老国都绛都和曲沃,可以算得上收获最大的一家之一。魏国从开始的零零碎碎的地盘慢慢发展成称霸诸侯的大国,然后再逐渐衰弱直至到被秦国灭亡,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魏国版图的变化是当时所有国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它就像天上一片云一样变幻莫测:一会成凹型包围韩国,一会又成||型被韩国分开,最终还是像一叶孤舟一样被秦国的大浪所吞没。三家灭智以后,各家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地盘,不断交换土地,好让各自的领土尽量连成一片,于是就形成了赵、魏、韩三国的雏形。
三家分晋以后,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魏文侯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