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建设 (2/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一揽众美在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发给农具与种子,对开垦荒地多的农发给以奖励,十年内所开荒地归自己所有,十年后由官府收回重新分配,对豪强的土地全部以现金赎买,力争在三年之内实现辽东境内土地国有统一分配,如此即安抚了豪强又将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进行了解决,对于有条件农民官府鼓励实行集体农庄制度,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互帮互助,可以说是最早的**的雏形。
而最近投奔自己的国渊更是向自己提出了士兵屯田的策略,袁新深以为然,认为这样既解决了军队的用粮问题,又可以减轻了农民负担。
与此同时,袁新根据后世所掌握的技术对农具进行了改良,鼓励农民使用肥料,虽说一时无法生产出后世的化肥,但塞外的农家肥遍地都是,所以肥源还是不缺的。
对于所有人关注的农业税,袁新也想象后世的中国一样进行取消,但徐庶的一席话使袁新改变了这个想法,在农业占赋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古代,取消农业税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工商业产值超出农业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无奈之下袁新只好退一步实行农业税逐渐减免政策,以期有朝一日可以真正取消农业税,让老百姓真正的挺直腰杆。
军事上,袁新将实行正规军与预备民兵相结合的方式,常年保持三到五万规模的正规军进行严格的训练,将辽东适龄青年都编入预备民兵,平时为民,战时可以迅速招集为兵,在农闲时进行训练,以作为正规部队的补充。
对正规军,袁新不惜血本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之上,从兵器到铠甲均为三国时代之冠,什么攻城的投石机、攻城冲车一样不少,还有同时代所没有的复合弓与精制的铁制兵器,再加上高顺严格的军事训练,奖罚分明的奖励军功的制度,这支军队俨然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在文化教育方面,来自未来的袁新深知,文化与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必须异常重视起来。三国时期的文人大多是士族子弟,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袁新要建立起现代的教育制度,设立县学与国学两级的学习制度,在襄平城中设立国学院,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由袁新亲自参与教材的编写,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跨时代的修改,立争培养出新一代的实用型人才,达到启发民智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对各类人才给以高度重视,成立各种旨在以传播技能为主的专业学校,提高师者的带遇,吸引各方面的人才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各级医馆,成立医学院,由华佗进行主持,培养****千万万的小华佗来,官府平时对医馆行医进行补贴,对实在没有能力的患者可以减免医药费,然后在军队中设立医官一职,如此可大大减少官兵的死亡率。
最后的一项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这是此次改革中触及面最大,阻力最大的一项。在东汉士族当政的时代,做官只能靠官员之间的相互推举,这就造成了官宦之家垄断朝政,而绝大多数平民则被挡在了仕途之外,所以首先必须费除的就是这种察举制度,建立一种类似于现代的以考试为主的任人体系,所有不论贵贱只要你能够通过官府的考试,并在实考察期内通过实践的考核,就可以为官,这将大大拓宽学子出仕的道路,天才俊才必将蜂拥而至。
对行政体系的改革,与其说是改革,倒不如说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建,在未来袁新打算建立一个以民选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权,因为在民智未开的三国,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以君主立宪作为现行的政体,设立各级代表大会制度以限制君权,但这只是一个构想,要等到一统天下时再说,现在的先做的是把各级的选举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最后一个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少数民族的处理问题,袁新主张实行民族大一统的政策,这完全不同于东汉王朝的大汉族主义,有些类似于刘虞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袁新的民族大一统政策不是对少数民族单一的安抚,而是让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进行整体的逐步融合,最后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这样就可以杜决未来长达三百余年五胡乱华中华民族元气大伤的悲剧发生,从而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大大向前加速。当然,具体的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先要是对少数民族必须确立统治地位,然后加以改造,最后才可以达到最终目地。因此袁新决定,一旦辽东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有一定成效,将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加以讨伐,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第一步先西击乌恒,再东下高句丽统一中国的东北部,然后收复北方的秦胡等小民族,最后对强大的鲜卑实行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统一整个长城以北建立一个多民族相融合的政权。在夺取中原之后,袁新将会将这种制度用于西方与南方的少数民族,最终让中国成为一个民族大一统的国家。
经过以上的各项政策袁新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一个富饶强大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最东方,中华民族必然常胜不衰,未来二千年内,中国领袖世界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
,发给农具与种子,对开垦荒地多的农发给以奖励,十年内所开荒地归自己所有,十年后由官府收回重新分配,对豪强的土地全部以现金赎买,力争在三年之内实现辽东境内土地国有统一分配,如此即安抚了豪强又将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进行了解决,对于有条件农民官府鼓励实行集体农庄制度,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互帮互助,可以说是最早的**的雏形。
而最近投奔自己的国渊更是向自己提出了士兵屯田的策略,袁新深以为然,认为这样既解决了军队的用粮问题,又可以减轻了农民负担。
与此同时,袁新根据后世所掌握的技术对农具进行了改良,鼓励农民使用肥料,虽说一时无法生产出后世的化肥,但塞外的农家肥遍地都是,所以肥源还是不缺的。
对于所有人关注的农业税,袁新也想象后世的中国一样进行取消,但徐庶的一席话使袁新改变了这个想法,在农业占赋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古代,取消农业税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工商业产值超出农业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无奈之下袁新只好退一步实行农业税逐渐减免政策,以期有朝一日可以真正取消农业税,让老百姓真正的挺直腰杆。
军事上,袁新将实行正规军与预备民兵相结合的方式,常年保持三到五万规模的正规军进行严格的训练,将辽东适龄青年都编入预备民兵,平时为民,战时可以迅速招集为兵,在农闲时进行训练,以作为正规部队的补充。
对正规军,袁新不惜血本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之上,从兵器到铠甲均为三国时代之冠,什么攻城的投石机、攻城冲车一样不少,还有同时代所没有的复合弓与精制的铁制兵器,再加上高顺严格的军事训练,奖罚分明的奖励军功的制度,这支军队俨然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在文化教育方面,来自未来的袁新深知,文化与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必须异常重视起来。三国时期的文人大多是士族子弟,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袁新要建立起现代的教育制度,设立县学与国学两级的学习制度,在襄平城中设立国学院,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由袁新亲自参与教材的编写,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跨时代的修改,立争培养出新一代的实用型人才,达到启发民智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对各类人才给以高度重视,成立各种旨在以传播技能为主的专业学校,提高师者的带遇,吸引各方面的人才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各级医馆,成立医学院,由华佗进行主持,培养****千万万的小华佗来,官府平时对医馆行医进行补贴,对实在没有能力的患者可以减免医药费,然后在军队中设立医官一职,如此可大大减少官兵的死亡率。
最后的一项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这是此次改革中触及面最大,阻力最大的一项。在东汉士族当政的时代,做官只能靠官员之间的相互推举,这就造成了官宦之家垄断朝政,而绝大多数平民则被挡在了仕途之外,所以首先必须费除的就是这种察举制度,建立一种类似于现代的以考试为主的任人体系,所有不论贵贱只要你能够通过官府的考试,并在实考察期内通过实践的考核,就可以为官,这将大大拓宽学子出仕的道路,天才俊才必将蜂拥而至。
对行政体系的改革,与其说是改革,倒不如说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建,在未来袁新打算建立一个以民选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权,因为在民智未开的三国,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以君主立宪作为现行的政体,设立各级代表大会制度以限制君权,但这只是一个构想,要等到一统天下时再说,现在的先做的是把各级的选举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最后一个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少数民族的处理问题,袁新主张实行民族大一统的政策,这完全不同于东汉王朝的大汉族主义,有些类似于刘虞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袁新的民族大一统政策不是对少数民族单一的安抚,而是让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进行整体的逐步融合,最后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这样就可以杜决未来长达三百余年五胡乱华中华民族元气大伤的悲剧发生,从而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大大向前加速。当然,具体的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先要是对少数民族必须确立统治地位,然后加以改造,最后才可以达到最终目地。因此袁新决定,一旦辽东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有一定成效,将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加以讨伐,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第一步先西击乌恒,再东下高句丽统一中国的东北部,然后收复北方的秦胡等小民族,最后对强大的鲜卑实行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统一整个长城以北建立一个多民族相融合的政权。在夺取中原之后,袁新将会将这种制度用于西方与南方的少数民族,最终让中国成为一个民族大一统的国家。
经过以上的各项政策袁新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一个富饶强大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最东方,中华民族必然常胜不衰,未来二千年内,中国领袖世界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