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三国:黄巾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今的李汗青贵为汉中之主,他要做任何事都不会缺人手:麾下精兵数万,随军眷属十余万,只要他愿意,还有汉中郡原有的数十万百姓也可以供他驱策。
但是,他手底下缺少人才,缺少科技人才,缺少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也缺少能为官理政的人才。
所以,他此次匆匆地赶回西城就是为了兴办学堂,培养一些人才。
黄昏时分,火车停靠在了西城南郊的骡马渡站,李汗青便下了车,自有亲卫从后面的车厢里牵下了赤兔马,然后护卫着他策马驶往西城。
亲卫营的主力被他留在了沔阳加强各处作坊的安保工作,这次随他赶回西城的只有吕布和麾下百余骑。
原本,吕布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半年后上阵立功,但是半年时间已经过去月余,他却不急了,因为这段时间李汗青在沔阳鼓捣出的东西带给他了太多的震撼:大帅造出的这些东西必将让这天下天翻地覆,征战天下又何必急于一时!
驶离人潮熙攘的骡马渡,奔驰在通往西城的大道上,望着大道两侧那黄灿灿的稻田,李汗青喜形于色,“好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
见李汗青兴致颇高,吕布连忙笑着拍了记马匹,“全赖大帅在沔阳造出的磷肥和尿素,否则,何来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
他九原吕奉先本是新高气傲之辈,何曾拍过他人的马匹,但他喜欢拍李汗青的马匹:大帅如此惊才绝艳,堪比神仙一般的人物,有机会拍他的马匹,是我吕奉先之幸啊!
李汗青第一次听到吕布拍他马屁是在造出蒸汽机的那一天,当时他还颇有些震惊,但后来造出蒸汽轮船、造出火车……吕布抓住机会便会拍上一记马屁,以至于他慢慢地也就习以为常了。
此刻听了吕布拍马屁的话,他只是一声轻叹,颇有些感慨,“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丰收,从来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啊!”
华夏上下五千年,最苦最累的一直都是农民,哪怕在他以前生活的那个时代,农民依旧很苦很累,农民的辛劳付出依旧不值钱!
如今,他李汗青成为了汉中这片土地的主人,绝不会再亏待那些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了!
叹罢,他强自一振精神,“走,去训导部!”
当他在沔阳埋头苦干之时,西城的变化同样不小:城外的营寨和帐篷已经被一片井然有序的房屋取代了,虽然都是些土木结构的小院,却别有一番古朴韵味;各部衙门驻地也全部搬迁到了西郊,崭新的房屋虽不奢华却也够大气。
训导部搬迁到了西山脚下,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殿,这是现今整个汉中唯一的一座大殿。
大殿前是一片崭新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丰碑,上书一列鲜红的大字——阵亡将士纪念碑,下面的基座上还有一排小字——请铭记曾为黄巾大业而牺牲的每一位将士!
正因如此,训导部才会拥有整个汉中唯一的一座大殿。
走到广场中央的丰碑下,李汗青一整甲胄,肃然良久,这才转身走向了大殿。
见状,陪同在一旁的波才连忙轻声解释起来,“左侧的偏殿陈列着自长社起兵以来历次大战的军报和在历次大战中阵亡的将士们的名册,我部的日常会议都在右侧偏殿进行,正殿是留给大帅举行朝会的!”
李汗青脚步一顿,猛然回头,“何来朝会?”
臣见君是为朝,君见臣是为会,如今汉中尚无君臣之别,何来朝会?
波才连忙郑重一礼,“如今,汉中局势已稳,而大帅众望所归……波才代汉中臣民劝进!”
李汗青静静地望着郑重其事的波才,稍一犹豫,最终却轻轻地摇了摇头,“时机未到啊!”
说罢,他转身便走,“奉先,立刻去叫杨部长、郝部长和钟主事前来训导部议事!”
“诺!”
跟在后面的吕布连忙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波才心有不甘,连忙又有再劝,“大帅……”
李汗青却轻声打断了他的话,“古语有云: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等何必急于求成?”
说着,李汗青突然声音一扬,“去右侧偏殿吧!本帅此次回来是为了办学一事!”
见李汗青态度坚决,波才不好再劝,只得快步跟了上来,“办学一事?不知大帅有何章程?”
李汗青步履不停,“本帅准备办三所新式学堂,具体章程等人到齐了再议!先进去,说说训导部近来的情况……”
说着,他迈上大殿前的台阶,径直走向了右侧偏殿。
进得偏殿,李汗青坐到主位,波才坐在下手位置,开始汇报起了训导部近来的情况。
当然,并无大事。
毕竟,各部每遇大事,都会先派人去沔阳向李汗青请示。
不多时,杨赛儿、郝贵和钟繇匆匆赶来,见过礼,各自汇报了所部的近况,会议正式开始。
主位上,李汗青神色肃然,声音凝重,“我军本是流民队伍,军中虽然也有寒门儒生,世家子弟,但人数总归有限,眼下汉中诸事铺开,各部人手便已捉襟见肘,本帅在沔阳这些天常有无才可用之感呐!”
闻言,钟繇连忙起身一礼,“大帅,天下之大不乏英才,我军在西城之战和安众之战俘获的汉军将士中便有可用之才,荀攸、苏固……”
荀攸出身颍川荀氏,才名尚在他钟繇之上,苏固虽然出身寒门,却一路做到了汉中郡守,自有一番才干,虽然两人都因不肯投诚而被李汗青弄去挖矿了,但是钟繇却极为看中两人,此刻便趁机... -->>
如今的李汗青贵为汉中之主,他要做任何事都不会缺人手:麾下精兵数万,随军眷属十余万,只要他愿意,还有汉中郡原有的数十万百姓也可以供他驱策。
但是,他手底下缺少人才,缺少科技人才,缺少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也缺少能为官理政的人才。
所以,他此次匆匆地赶回西城就是为了兴办学堂,培养一些人才。
黄昏时分,火车停靠在了西城南郊的骡马渡站,李汗青便下了车,自有亲卫从后面的车厢里牵下了赤兔马,然后护卫着他策马驶往西城。
亲卫营的主力被他留在了沔阳加强各处作坊的安保工作,这次随他赶回西城的只有吕布和麾下百余骑。
原本,吕布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半年后上阵立功,但是半年时间已经过去月余,他却不急了,因为这段时间李汗青在沔阳鼓捣出的东西带给他了太多的震撼:大帅造出的这些东西必将让这天下天翻地覆,征战天下又何必急于一时!
驶离人潮熙攘的骡马渡,奔驰在通往西城的大道上,望着大道两侧那黄灿灿的稻田,李汗青喜形于色,“好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
见李汗青兴致颇高,吕布连忙笑着拍了记马匹,“全赖大帅在沔阳造出的磷肥和尿素,否则,何来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
他九原吕奉先本是新高气傲之辈,何曾拍过他人的马匹,但他喜欢拍李汗青的马匹:大帅如此惊才绝艳,堪比神仙一般的人物,有机会拍他的马匹,是我吕奉先之幸啊!
李汗青第一次听到吕布拍他马屁是在造出蒸汽机的那一天,当时他还颇有些震惊,但后来造出蒸汽轮船、造出火车……吕布抓住机会便会拍上一记马屁,以至于他慢慢地也就习以为常了。
此刻听了吕布拍马屁的话,他只是一声轻叹,颇有些感慨,“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丰收,从来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啊!”
华夏上下五千年,最苦最累的一直都是农民,哪怕在他以前生活的那个时代,农民依旧很苦很累,农民的辛劳付出依旧不值钱!
如今,他李汗青成为了汉中这片土地的主人,绝不会再亏待那些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了!
叹罢,他强自一振精神,“走,去训导部!”
当他在沔阳埋头苦干之时,西城的变化同样不小:城外的营寨和帐篷已经被一片井然有序的房屋取代了,虽然都是些土木结构的小院,却别有一番古朴韵味;各部衙门驻地也全部搬迁到了西郊,崭新的房屋虽不奢华却也够大气。
训导部搬迁到了西山脚下,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殿,这是现今整个汉中唯一的一座大殿。
大殿前是一片崭新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丰碑,上书一列鲜红的大字——阵亡将士纪念碑,下面的基座上还有一排小字——请铭记曾为黄巾大业而牺牲的每一位将士!
正因如此,训导部才会拥有整个汉中唯一的一座大殿。
走到广场中央的丰碑下,李汗青一整甲胄,肃然良久,这才转身走向了大殿。
见状,陪同在一旁的波才连忙轻声解释起来,“左侧的偏殿陈列着自长社起兵以来历次大战的军报和在历次大战中阵亡的将士们的名册,我部的日常会议都在右侧偏殿进行,正殿是留给大帅举行朝会的!”
李汗青脚步一顿,猛然回头,“何来朝会?”
臣见君是为朝,君见臣是为会,如今汉中尚无君臣之别,何来朝会?
波才连忙郑重一礼,“如今,汉中局势已稳,而大帅众望所归……波才代汉中臣民劝进!”
李汗青静静地望着郑重其事的波才,稍一犹豫,最终却轻轻地摇了摇头,“时机未到啊!”
说罢,他转身便走,“奉先,立刻去叫杨部长、郝部长和钟主事前来训导部议事!”
“诺!”
跟在后面的吕布连忙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波才心有不甘,连忙又有再劝,“大帅……”
李汗青却轻声打断了他的话,“古语有云: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等何必急于求成?”
说着,李汗青突然声音一扬,“去右侧偏殿吧!本帅此次回来是为了办学一事!”
见李汗青态度坚决,波才不好再劝,只得快步跟了上来,“办学一事?不知大帅有何章程?”
李汗青步履不停,“本帅准备办三所新式学堂,具体章程等人到齐了再议!先进去,说说训导部近来的情况……”
说着,他迈上大殿前的台阶,径直走向了右侧偏殿。
进得偏殿,李汗青坐到主位,波才坐在下手位置,开始汇报起了训导部近来的情况。
当然,并无大事。
毕竟,各部每遇大事,都会先派人去沔阳向李汗青请示。
不多时,杨赛儿、郝贵和钟繇匆匆赶来,见过礼,各自汇报了所部的近况,会议正式开始。
主位上,李汗青神色肃然,声音凝重,“我军本是流民队伍,军中虽然也有寒门儒生,世家子弟,但人数总归有限,眼下汉中诸事铺开,各部人手便已捉襟见肘,本帅在沔阳这些天常有无才可用之感呐!”
闻言,钟繇连忙起身一礼,“大帅,天下之大不乏英才,我军在西城之战和安众之战俘获的汉军将士中便有可用之才,荀攸、苏固……”
荀攸出身颍川荀氏,才名尚在他钟繇之上,苏固虽然出身寒门,却一路做到了汉中郡守,自有一番才干,虽然两人都因不肯投诚而被李汗青弄去挖矿了,但是钟繇却极为看中两人,此刻便趁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