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天下第一逆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次停靠交趾建昌府,是在计划之外的事情。
原因则是,当初朱瞻基从徽州府送往应天的几分书信,就有一份是送给了郑和的。
郑和也要来了!
朱瞻基很开心!
朱瞻基并没有在安州府多做停留。
两卫兵马,几乎全都留在了安州城休整,他只带着罗向阳的锦衣卫,前往建昌府。
理由,自然是皇太孙采纳了布政左使黄福的意见,要在交趾走一走看一看。
原本黄福是准备亲自和太孙走一遭的。
按照他的想法,是要继续借此机会,多与皇太孙亲近亲近。
君不见,皇太孙去了一趟中都,原本只是小小一介指挥使的齐子安,就成了五军都督府的佥事了吗?
除此之外,皇太孙又去了一趟徽州府。
现在,整个徽州府从大明正常的行政序列里暂时去除,成了那什么试点之地,属于太子爷直管州府。
只怕要不了几年,朝堂上就要多出好几位从徽州府走出去的部堂大员了。
黄福没有太多的想法。
只要能从这千里之外的交趾回到应天,哪怕只在六部做个侍郎,他也心满意足。
朱瞻基拒绝了黄福的请求。
理由同样很充分。
你黄福是交趾布政左使,政务繁忙,若是你不在,出了事谁来担着。
在正常不过的理由,却让黄福不敢再多做请求。
他很清楚,若是表现的太过热切谄媚,不说能不能得偿所愿,只怕最后还会在太孙心里留下个不好的影响。
摆脱了一心想着重回应天的黄福后,朱瞻基终于是能安心启程,一路慢悠悠的前往建昌府。
按照罗向阳的消息,郑和的宝船队大抵还要差不多一旬时间才能抵达建昌府。
宝船队不是一条两条的船。
数百艘各式船舶,整齐摆开几乎能占据整片海域,速度自然快不了。
所以,朱瞻基走的并不急,一路上甚至特意多次绕道。
为的便是多看看南疆这片土地。
朱瞻基曾经,从未来过这片几乎可是说作天赐之地的南疆。
如今,真正的踏足这片土地,亲眼见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给朱瞻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地广人稀!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
钱!
南疆的一切,映入朱瞻基的眼中,统统转变成一个钱字。
这个的土地,还处于最为原始的耕种模式。
春撒一把种,秋收万斤粮。
说的就是这片土地。
看得越多,朱瞻基心中的热切便越发的大。
于是自然而然的,他开始了各种推算。
若是大明彻底占据整个南疆以南,中原迁移大批明人定居,这片土地该是能产出多少的粮食,供应大明多少的子民。
若是心再大一些。
从半岛一路往西……
那片河流两岸的平原土地,又能产出多少的粮食,养活多少的明人?
朱瞻基想了想,若是开发完善,在去除运输途中的损耗之后,这两片土地上产出的粮食,只怕是能再供养出一个大明来!
而除了粮食外,这片土地上还拥有着数不尽的,让大明眼馋到流口水的物资原料。
香料!
矿产!
宝石!
这些东西,一旦开发出来。
朱瞻基觉得自己可以就此躺平了。
而眼下。
如何让大明真正的重视这片土地。
让大明境内的权贵士绅们,看中这片土地上的利益。从而推动大明境内资金转移,推动移民、生产的发展。
朝廷又该如何彻底的控制这片土地,再造一个从未有过的自古以来。
成为了朱瞻基头疼的事情。
当朱瞻基快要走进死胡同,开始钻牛角尖的时候,队伍已经到了建昌府沿海港口。
凉爽的海风吹在脸上,让朱瞻基搅在一起的思绪,重新清明起来。
因为有天然的优良海港。
沿岸,自然就出现了一座依靠海港生活的小镇。
镇子里,多数都是渔民。
直通海港的街上,则是玲琅满目的商铺和仓库。
将交趾境内的各种物品带到这里,通过停泊在海港里的船舶,运送到大明。
再将从大明运来的物品,从海港运到交趾境内。
往日舰船拥挤的海港,这几日变得空空如也。
朝廷下西洋的宝船队,即将抵达这里地靠补给。
鼎鼎有名,震慑整片南海的三宝太监将要踏足此处。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进到这片海港里来。
不久之前,大明皇太孙一举歼灭胡氏余孽的消息,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交趾。
所有人,变得更加的温顺听话。
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了朝廷的面子。
尽管交趾的天气,让朱瞻基很想穿上自制的大裤衩和小背心。
然后在洁白的沙滩上,肆意的奔跑,在凉爽的海水中冲浪。
但是按照时间,今天就是郑和的宝船队抵达建昌府海港的日子。
所以,他换上了一身累赘无比的宗室装束。
这是皇太孙特意为之。
海港上,已经被罗向阳手下的锦衣卫彻底清空。
五步一人,警示四方。
后面的小镇里,更是调集了建昌府的卫所官兵巡逻。
皇太孙全歼胡氏余孽,却不代表,交趾境内就此就没了贼心不死,意图复辟前朝的乱党贼子。
朱瞻基挺身站在港口最前面。
在他的身后,罗向阳、于谦等人,垂手肃立。
“船帆!”
于谦瞪大了眼睛,抬起手指着前面的海平面,惊呼了一声。
随着于谦的提醒,所有人的目光投向远处的海平面。
高耸入云的船帆,眨眼间布满了整个海面。
随着海风的鼓动,船帆下的船体渐渐暴露出来。
庞大的船身,一瞬间就霸占了所有人的视线。
打头的,连成片的,是身长四五十丈的宝船。
这是大明如今造船工业,集大成之作。
举世无敌!
然而,海面上的宝船,就像是不要钱一样的,细数之下,竟然不下三五十艘。
更不要说在周围,还有那些三十丈、二十丈左右的马船、兵船、粮船了。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
海港上的所有人,几乎是统一的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如同汹涌的海浪一般冲向他们。
船队在逐渐降低速度。
巨大的船帆,在官兵熟练的操作下,缓缓降下,依靠着海浪的推动和自身的惯性,缓慢驶入海港里。
郑和统帅的宝船队实在是太多了。
上百艘的舰船,若是全都要驶进港口里,只怕是要再次上演一场赤壁了。
建造的最是雄伟高大的宝船,带着几艘运输船,缓缓的驶进了港口里。
余下的舰船,则是在速度降低到足够程度之后,便开始纷纷抛下船锚,将自己固定在海面上。
港口里,波浪徒然变大,汹涌的砸在堤坝上。
一时间,浪花翻滚。
港口上,所有人的眼前,同样是徒然一暗。
那是宝船,高大的将阳光都给遮蔽了。
朱瞻基始终保持着微笑。
他知道。
郑和来了!
这次停靠交趾建昌府,是在计划之外的事情。
原因则是,当初朱瞻基从徽州府送往应天的几分书信,就有一份是送给了郑和的。
郑和也要来了!
朱瞻基很开心!
朱瞻基并没有在安州府多做停留。
两卫兵马,几乎全都留在了安州城休整,他只带着罗向阳的锦衣卫,前往建昌府。
理由,自然是皇太孙采纳了布政左使黄福的意见,要在交趾走一走看一看。
原本黄福是准备亲自和太孙走一遭的。
按照他的想法,是要继续借此机会,多与皇太孙亲近亲近。
君不见,皇太孙去了一趟中都,原本只是小小一介指挥使的齐子安,就成了五军都督府的佥事了吗?
除此之外,皇太孙又去了一趟徽州府。
现在,整个徽州府从大明正常的行政序列里暂时去除,成了那什么试点之地,属于太子爷直管州府。
只怕要不了几年,朝堂上就要多出好几位从徽州府走出去的部堂大员了。
黄福没有太多的想法。
只要能从这千里之外的交趾回到应天,哪怕只在六部做个侍郎,他也心满意足。
朱瞻基拒绝了黄福的请求。
理由同样很充分。
你黄福是交趾布政左使,政务繁忙,若是你不在,出了事谁来担着。
在正常不过的理由,却让黄福不敢再多做请求。
他很清楚,若是表现的太过热切谄媚,不说能不能得偿所愿,只怕最后还会在太孙心里留下个不好的影响。
摆脱了一心想着重回应天的黄福后,朱瞻基终于是能安心启程,一路慢悠悠的前往建昌府。
按照罗向阳的消息,郑和的宝船队大抵还要差不多一旬时间才能抵达建昌府。
宝船队不是一条两条的船。
数百艘各式船舶,整齐摆开几乎能占据整片海域,速度自然快不了。
所以,朱瞻基走的并不急,一路上甚至特意多次绕道。
为的便是多看看南疆这片土地。
朱瞻基曾经,从未来过这片几乎可是说作天赐之地的南疆。
如今,真正的踏足这片土地,亲眼见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给朱瞻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地广人稀!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
钱!
南疆的一切,映入朱瞻基的眼中,统统转变成一个钱字。
这个的土地,还处于最为原始的耕种模式。
春撒一把种,秋收万斤粮。
说的就是这片土地。
看得越多,朱瞻基心中的热切便越发的大。
于是自然而然的,他开始了各种推算。
若是大明彻底占据整个南疆以南,中原迁移大批明人定居,这片土地该是能产出多少的粮食,供应大明多少的子民。
若是心再大一些。
从半岛一路往西……
那片河流两岸的平原土地,又能产出多少的粮食,养活多少的明人?
朱瞻基想了想,若是开发完善,在去除运输途中的损耗之后,这两片土地上产出的粮食,只怕是能再供养出一个大明来!
而除了粮食外,这片土地上还拥有着数不尽的,让大明眼馋到流口水的物资原料。
香料!
矿产!
宝石!
这些东西,一旦开发出来。
朱瞻基觉得自己可以就此躺平了。
而眼下。
如何让大明真正的重视这片土地。
让大明境内的权贵士绅们,看中这片土地上的利益。从而推动大明境内资金转移,推动移民、生产的发展。
朝廷又该如何彻底的控制这片土地,再造一个从未有过的自古以来。
成为了朱瞻基头疼的事情。
当朱瞻基快要走进死胡同,开始钻牛角尖的时候,队伍已经到了建昌府沿海港口。
凉爽的海风吹在脸上,让朱瞻基搅在一起的思绪,重新清明起来。
因为有天然的优良海港。
沿岸,自然就出现了一座依靠海港生活的小镇。
镇子里,多数都是渔民。
直通海港的街上,则是玲琅满目的商铺和仓库。
将交趾境内的各种物品带到这里,通过停泊在海港里的船舶,运送到大明。
再将从大明运来的物品,从海港运到交趾境内。
往日舰船拥挤的海港,这几日变得空空如也。
朝廷下西洋的宝船队,即将抵达这里地靠补给。
鼎鼎有名,震慑整片南海的三宝太监将要踏足此处。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进到这片海港里来。
不久之前,大明皇太孙一举歼灭胡氏余孽的消息,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交趾。
所有人,变得更加的温顺听话。
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了朝廷的面子。
尽管交趾的天气,让朱瞻基很想穿上自制的大裤衩和小背心。
然后在洁白的沙滩上,肆意的奔跑,在凉爽的海水中冲浪。
但是按照时间,今天就是郑和的宝船队抵达建昌府海港的日子。
所以,他换上了一身累赘无比的宗室装束。
这是皇太孙特意为之。
海港上,已经被罗向阳手下的锦衣卫彻底清空。
五步一人,警示四方。
后面的小镇里,更是调集了建昌府的卫所官兵巡逻。
皇太孙全歼胡氏余孽,却不代表,交趾境内就此就没了贼心不死,意图复辟前朝的乱党贼子。
朱瞻基挺身站在港口最前面。
在他的身后,罗向阳、于谦等人,垂手肃立。
“船帆!”
于谦瞪大了眼睛,抬起手指着前面的海平面,惊呼了一声。
随着于谦的提醒,所有人的目光投向远处的海平面。
高耸入云的船帆,眨眼间布满了整个海面。
随着海风的鼓动,船帆下的船体渐渐暴露出来。
庞大的船身,一瞬间就霸占了所有人的视线。
打头的,连成片的,是身长四五十丈的宝船。
这是大明如今造船工业,集大成之作。
举世无敌!
然而,海面上的宝船,就像是不要钱一样的,细数之下,竟然不下三五十艘。
更不要说在周围,还有那些三十丈、二十丈左右的马船、兵船、粮船了。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
海港上的所有人,几乎是统一的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如同汹涌的海浪一般冲向他们。
船队在逐渐降低速度。
巨大的船帆,在官兵熟练的操作下,缓缓降下,依靠着海浪的推动和自身的惯性,缓慢驶入海港里。
郑和统帅的宝船队实在是太多了。
上百艘的舰船,若是全都要驶进港口里,只怕是要再次上演一场赤壁了。
建造的最是雄伟高大的宝船,带着几艘运输船,缓缓的驶进了港口里。
余下的舰船,则是在速度降低到足够程度之后,便开始纷纷抛下船锚,将自己固定在海面上。
港口里,波浪徒然变大,汹涌的砸在堤坝上。
一时间,浪花翻滚。
港口上,所有人的眼前,同样是徒然一暗。
那是宝船,高大的将阳光都给遮蔽了。
朱瞻基始终保持着微笑。
他知道。
郑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