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权握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各位朋友,我出差归来了,更新开始恢复!
关于加精,由于精华有限,我只能先保留着,如果周末未用完,我会加各位的评一一补上精华的!
元宁实录amp;#822;顺宗卷
崇明十一年六月,帝奉太后幸承清行宫,携后宫数人。初九,贺千秋节。初十,东山乱起。
在元宁收复的北疆东部,有一块特殊的土地——那里虽然临海,但是,海域之中暗礁密布,陆上是除了原始山林一无所有的高山,在至略的官方文献中,那块土地被称东山,山林中的原住民也就被称为东山人,他们以山林为生,无论是至略还是周扬都更多地称之为野人,在史料中难寻踪迹。
也正是这些连语言都没有的东山人,在崇明十一年,给元宁的历史留下的浓重的一笔,在数百年后,一些学者更是将之视为元宁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无论后世赋予了多么崇高的意义,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崇明十一年,东山人的数量从十五万减少到不到二万。
至略的学者为此寻找了很多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它国家的学者却直言不讳地指出,东山人所遭遇的残酷灭绝,最重要的原因除了东山人的顽强战力之外,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时间反抗。
皇太后的千秋节,阳玄颢下旨连贺五天,而燕州的急报在六月十二直递御前——燕州十三郡中与东山相邻的三个郡全部遭袭,伤亡惨重。
尽管燕州军民一体,但是,出于战备的需要,大多集中在与周扬、古曼相邻的边郡,这三个郡处于后方,反而军力空虚,或者说,无论是朝廷还是燕州都不认为东山人会有多么大的威胁。
燕州军自成一体,但是,同样受永宁王节制,边郡军力哪怕只调动一营一部,也需要有镇北大将军的加印调令,并报兵部备案。——这是当年太祖皇帝同意燕州保留军民一体制度的条件之一。
由于紫苏的生辰,夏承正也到了承清行宫,燕州太守只能将调军文书送到承清行宫。燕州此时的太守正是外放地方的夏承思。用的是军情急报。军情急报是不能耽搁的,即使是太后千秋节的游园赏也不能阻止,凭着燕州军令牌,报信的军士直入行宫,但是,仍被行宫总管拦了下来,遣了人去急报夏承正。
永宁王正陪着太后,宫人知道总管的意思,不敢扫太后的兴,只能找太后注意不到的角度,拼命给永宁王打手势,夏承正这才悄然退开,寻了过去。
“永宁王殿下,燕州军急报!”宫人低声急言,夏承正脸色大变,顾不上其它,急忙离开。
“大将军,东海三郡被血洗!”军士一见夏承正便单膝点头,失声禀告。
夏承正强压下所有震惊,沉声问道“怎么回事?周扬还是普兰?”
“是东山野人!”说着,那名军士取出军情急报,双手奉上。
“什么?”夏承正由震惊转为不信,并不接那份急报“云成海开什么玩笑?”
燕州十三郡以云、古、风三家为首,云成海是云家的宗主,东海郡是云家的祖籍,夏承正自然有些不相信。
“殿下,事实如此!”军士立刻回答,斩钉截铁的语气令夏承正脸色再次大变,冷言“你说血洗?”
“是的!”
“东山人?”
“是的!”
夏承正冷笑,接过急报,随手撕开封纸,细细看了那两张纸,一脸冷然地折起“本王知道了!”言罢转身就要走。那名军士急道“大将军”
“你是云家人?”夏承正扬眉,那人硬着头皮点头,夏承正的眼神更冷冽了,抿出一抹冷笑,便不理他的阻拦,转身要回去。
“大将军!”那人眼见被宫人拦下,再顾不得宫规森严,双膝跪下,声音凄厉地大喊“东海三郡俱是老弱妇孺!烽火已燃,战报之上鲜血淋漓!情势危急!大将军!真的”
“怎么回事?”夏承正正要阻止他的吵嚷,就听到一个慵懒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不由苦笑,转过身,道“东海三郡请求调军而已!”
谢清身着色彩鲜艳的常服官袍,站在不远处,听到永宁王这么一说,也是微微挑眉,认真地道“燕州?周扬还是普兰?”
“都不是!”夏承正的眼中显出三分笑意“所以,没什么!”
谢清皱眉,看了永宁王几眼,却没有再说话,只是,侧身抬手“那么,回去吧!太后娘娘问起殿下您了。”
“大将军!”
“你先回去吧!”夏承正冷言“本王自会考虑清楚的!”
“可是”
“没有可是!如果云家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燕州军就可以将云氏除名了!”夏承正说得冷漠。
谢清虽然并不清楚情况,但是,此时也说了一句“幽燕铁骑从来无所畏惧,自坚自强,不是吗?”——“无所畏惧,自坚自强!”正是燕州军的军风军魂,燕州三岁稚儿也会骄傲地对任何人如此宣称。
夏承正却不等谢清说完便离去开,谢清愣了愣,也笑着离开。
园中繁花似锦,阳玄颢在这些事上从不吝于让母亲开心。随驾的后妃与受邀的官员、家眷分别聚集在一起,对各色奇花异草指点作评,各处皆是笑语吟吟,和乐非常,紫苏却坐在亭子里,身边只有皇帝与亲信宫人,一身黄色的宫装,妆束有些素净,却也因此分外显眼。夏承正与谢清自然直接到了紫苏面前。
“太后娘娘!”两人同时参礼,紫苏微笑,并不在意,笑道“大哥擅离,若没有合适的理由,哀家可是要罚的!”
“没什么!”夏承正很平静地回答“一份军报,臣必须立刻知晓,却不是什么严重的状况!”他避重就轻地说了情况。
“哦?”紫苏轻触手边的冰块,随即因为寒意收回手“燕州的事吗?”
从两人的眼神中,紫苏已经知道了答案,随即扬眉轻笑“北疆军报,有事的地方却也有限,既然大哥说不严重,那也就只有燕州能有这样的情况了!”
“太后圣明!”夏承正微笑着行礼,紫苏只是笑笑,无意再说,毕竟是军政事务,她不想当着皇帝的面干涉。
阳玄颢却道“燕州既然没什么事,何必这个时候急报军情?”眉目间有几分压迫的疑惑。
“是东山人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夏承正如实回禀,却说得轻描淡写。
“东山人?”阳玄颢一时想不起自己治内是否有这个民族,十分困惑地思索着。
紫苏也不着痕迹地皱眉,却没有多问,只是对儿子道“皇帝只怕一时想不起来,关于东山人的记述非常少承清行宫的文华阁中应该有谭庆秀的行旅录,哀家记得在东行卷里有提到,还算详细。”
“是!”阳玄颢恭敬地应下,给梁应一个眼色,梁应会意,立刻前往文华阁。
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站在太后身边的叶原秋在听到这番对话后,眼中凝起了一片深遂。
回到寝宫,紫苏一边让宫人服侍着换下宫装,一边对赵全吩咐“你去文华阁,给哀家找找有没有永宁贞王的手记,哀家想看。”
赵全一愣,看到紫苏冷冽的眼神,连忙低头退出。
有没有永宁贞王的手记?——赵全百思不得其解,他从皇宫最低层做起,自然也在皇室的藏书地待过... -->>
各位朋友,我出差归来了,更新开始恢复!
关于加精,由于精华有限,我只能先保留着,如果周末未用完,我会加各位的评一一补上精华的!
元宁实录amp;#822;顺宗卷
崇明十一年六月,帝奉太后幸承清行宫,携后宫数人。初九,贺千秋节。初十,东山乱起。
在元宁收复的北疆东部,有一块特殊的土地——那里虽然临海,但是,海域之中暗礁密布,陆上是除了原始山林一无所有的高山,在至略的官方文献中,那块土地被称东山,山林中的原住民也就被称为东山人,他们以山林为生,无论是至略还是周扬都更多地称之为野人,在史料中难寻踪迹。
也正是这些连语言都没有的东山人,在崇明十一年,给元宁的历史留下的浓重的一笔,在数百年后,一些学者更是将之视为元宁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无论后世赋予了多么崇高的意义,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崇明十一年,东山人的数量从十五万减少到不到二万。
至略的学者为此寻找了很多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它国家的学者却直言不讳地指出,东山人所遭遇的残酷灭绝,最重要的原因除了东山人的顽强战力之外,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时间反抗。
皇太后的千秋节,阳玄颢下旨连贺五天,而燕州的急报在六月十二直递御前——燕州十三郡中与东山相邻的三个郡全部遭袭,伤亡惨重。
尽管燕州军民一体,但是,出于战备的需要,大多集中在与周扬、古曼相邻的边郡,这三个郡处于后方,反而军力空虚,或者说,无论是朝廷还是燕州都不认为东山人会有多么大的威胁。
燕州军自成一体,但是,同样受永宁王节制,边郡军力哪怕只调动一营一部,也需要有镇北大将军的加印调令,并报兵部备案。——这是当年太祖皇帝同意燕州保留军民一体制度的条件之一。
由于紫苏的生辰,夏承正也到了承清行宫,燕州太守只能将调军文书送到承清行宫。燕州此时的太守正是外放地方的夏承思。用的是军情急报。军情急报是不能耽搁的,即使是太后千秋节的游园赏也不能阻止,凭着燕州军令牌,报信的军士直入行宫,但是,仍被行宫总管拦了下来,遣了人去急报夏承正。
永宁王正陪着太后,宫人知道总管的意思,不敢扫太后的兴,只能找太后注意不到的角度,拼命给永宁王打手势,夏承正这才悄然退开,寻了过去。
“永宁王殿下,燕州军急报!”宫人低声急言,夏承正脸色大变,顾不上其它,急忙离开。
“大将军,东海三郡被血洗!”军士一见夏承正便单膝点头,失声禀告。
夏承正强压下所有震惊,沉声问道“怎么回事?周扬还是普兰?”
“是东山野人!”说着,那名军士取出军情急报,双手奉上。
“什么?”夏承正由震惊转为不信,并不接那份急报“云成海开什么玩笑?”
燕州十三郡以云、古、风三家为首,云成海是云家的宗主,东海郡是云家的祖籍,夏承正自然有些不相信。
“殿下,事实如此!”军士立刻回答,斩钉截铁的语气令夏承正脸色再次大变,冷言“你说血洗?”
“是的!”
“东山人?”
“是的!”
夏承正冷笑,接过急报,随手撕开封纸,细细看了那两张纸,一脸冷然地折起“本王知道了!”言罢转身就要走。那名军士急道“大将军”
“你是云家人?”夏承正扬眉,那人硬着头皮点头,夏承正的眼神更冷冽了,抿出一抹冷笑,便不理他的阻拦,转身要回去。
“大将军!”那人眼见被宫人拦下,再顾不得宫规森严,双膝跪下,声音凄厉地大喊“东海三郡俱是老弱妇孺!烽火已燃,战报之上鲜血淋漓!情势危急!大将军!真的”
“怎么回事?”夏承正正要阻止他的吵嚷,就听到一个慵懒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不由苦笑,转过身,道“东海三郡请求调军而已!”
谢清身着色彩鲜艳的常服官袍,站在不远处,听到永宁王这么一说,也是微微挑眉,认真地道“燕州?周扬还是普兰?”
“都不是!”夏承正的眼中显出三分笑意“所以,没什么!”
谢清皱眉,看了永宁王几眼,却没有再说话,只是,侧身抬手“那么,回去吧!太后娘娘问起殿下您了。”
“大将军!”
“你先回去吧!”夏承正冷言“本王自会考虑清楚的!”
“可是”
“没有可是!如果云家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燕州军就可以将云氏除名了!”夏承正说得冷漠。
谢清虽然并不清楚情况,但是,此时也说了一句“幽燕铁骑从来无所畏惧,自坚自强,不是吗?”——“无所畏惧,自坚自强!”正是燕州军的军风军魂,燕州三岁稚儿也会骄傲地对任何人如此宣称。
夏承正却不等谢清说完便离去开,谢清愣了愣,也笑着离开。
园中繁花似锦,阳玄颢在这些事上从不吝于让母亲开心。随驾的后妃与受邀的官员、家眷分别聚集在一起,对各色奇花异草指点作评,各处皆是笑语吟吟,和乐非常,紫苏却坐在亭子里,身边只有皇帝与亲信宫人,一身黄色的宫装,妆束有些素净,却也因此分外显眼。夏承正与谢清自然直接到了紫苏面前。
“太后娘娘!”两人同时参礼,紫苏微笑,并不在意,笑道“大哥擅离,若没有合适的理由,哀家可是要罚的!”
“没什么!”夏承正很平静地回答“一份军报,臣必须立刻知晓,却不是什么严重的状况!”他避重就轻地说了情况。
“哦?”紫苏轻触手边的冰块,随即因为寒意收回手“燕州的事吗?”
从两人的眼神中,紫苏已经知道了答案,随即扬眉轻笑“北疆军报,有事的地方却也有限,既然大哥说不严重,那也就只有燕州能有这样的情况了!”
“太后圣明!”夏承正微笑着行礼,紫苏只是笑笑,无意再说,毕竟是军政事务,她不想当着皇帝的面干涉。
阳玄颢却道“燕州既然没什么事,何必这个时候急报军情?”眉目间有几分压迫的疑惑。
“是东山人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夏承正如实回禀,却说得轻描淡写。
“东山人?”阳玄颢一时想不起自己治内是否有这个民族,十分困惑地思索着。
紫苏也不着痕迹地皱眉,却没有多问,只是对儿子道“皇帝只怕一时想不起来,关于东山人的记述非常少承清行宫的文华阁中应该有谭庆秀的行旅录,哀家记得在东行卷里有提到,还算详细。”
“是!”阳玄颢恭敬地应下,给梁应一个眼色,梁应会意,立刻前往文华阁。
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站在太后身边的叶原秋在听到这番对话后,眼中凝起了一片深遂。
回到寝宫,紫苏一边让宫人服侍着换下宫装,一边对赵全吩咐“你去文华阁,给哀家找找有没有永宁贞王的手记,哀家想看。”
赵全一愣,看到紫苏冷冽的眼神,连忙低头退出。
有没有永宁贞王的手记?——赵全百思不得其解,他从皇宫最低层做起,自然也在皇室的藏书地待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