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1/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不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3
歌德去世那年,贝蒂娜写信给朋友赫尔曼冯普克勒-穆斯卡乌伯爵,其中描述了发生在二十年前那个夏天的一件事。她说是直接从贝多芬那里听说的。一八一二年(眼镜打碎的黑色日子后又过了十个月),贝多芬在特普利茨温泉住了一些日子,在这里他第一次会见歌德。有一天,他俩一道出去散步。他们正沿着一条大街走着,突然遇到皇后及家人一行。歌德一见,顾不得贝多芬正跟他说些什么,立刻捱到路边,脱帽肃立。贝多芬则相反,他把礼帽紧紧地按在脑门上,两道浓眉一皱,足足又冒出两寸;步幅丝毫不减地继续往前走。这样,宫廷显要们只好停靠一边,并向他打招呼致意。他走过这一行人之后,转过身来等歌德跟上。然后,他直言不讳向歌德谈了对他奴颜卑膝行为的看法。那一通训斥,简直像教训一个拖鼻涕的小学生。
这一幕是否真有其事?是不是贝多芬的杜撰?自始至终如上所说,还是他又添油加醋?贝蒂娜有无添油加醋?或者从头到尾是她捏造?谁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写信给普克勒-穆斯卡乌时,已意识到这件轶闻极有价值。惟有这个故事才能揭示她与歌德之恋的真正意义。可是,如何才能让大家都知道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她问赫尔曼冯普克勒-穆斯卡乌。“kannstdusiebrauchen?”你能用它吗?看来伯爵无意用它,于是贝蒂娜考虑是否应该发表与他的通信;而就在这时候,一件大好事发生了:一八三九年,她在athenaum这份刊物上发表了一封信,声称贝多芬本人讲述过同样的故事!这封署明写于一八一二年的信的原件从来没有发现过,目前看到的只是出自贝蒂娜之手的抄件。信中有若干细节(例如确切的日期)可以说明贝多芬从未这样写过,或至少不是像贝蒂娜抄写的这样写的。可是,不论这封信是纯粹伪造还是真假参半,这件轶闻蛊惑力极大,于是不腔而走,家喻户晓。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难怪歌德宁可放弃伟大的爱情去要那根香肠;当贝多芬礼帽压得低低的,双手叉在背后,昂首阔步向前的时候,歌德却像个卑躬屈膝的仆人,乖乖地站在路边。
14
贝蒂娜学过音乐,她甚至作过几首乐曲,所以她有一定的基础,能够领会贝多芬音乐中的新颖优美之处。但我有一个问题:令她着迷的是贝多芬的音乐,那音乐的音符,还是那音乐所表现的,换句话说,即音乐与贝蒂娜这一代人的思想和态度的共呜?真有所谓对艺术的爱,它真地存在过吗?它莫不是一种幻念?当列宁声称热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真正所爱的究竟是什么呢?他听到的是什么?是音乐?还是一个雄浑的声音,使他回想起灵魂深处有过的庄严的震颤,一种对于鲜血、兄弟之情、行刑、正义、以及绝对存在的向往?他是从音乐中感受到愉悦,还是从音乐所触发的遐想中得到快感呢?而后者则与艺术和美无关。我们还是再回到贝蒂娜:她所感兴趣的是作为音乐家的贝多芬,还是反歌德的贝多芬?她对音乐的爱,究竟是一种把我们引向神奇的隐喻、引向两种绘画色彩的和谐的无声的爱呢,还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激情,激励我们去加入政党?无论是哪样(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真相),贝蒂娜反正是把一个礼帽压低、阔步向前的贝多芬的形象送入了这个世界,而且,这个形象将世世代代走下去。
一九二七年,贝多芬逝世百年以后,德国的著名杂志dieliterarischewelt(文学世界)采访当代最著名的作曲家,询问贝多芬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对这位将礼帽紧扣在脑门上的贝多芬作身后的调查结果如何,编辑们事前一无所知。“巴黎六人团”成员奥利克1以他同代人的名义指出:他们对贝多芬毫无兴趣,他根本不值得一提。那么,是否哪天他会被重新发现、重作评价呢?也绝无可能。简直荒唐!雅纳切克2也认定,贝多芬的作品从来没有让他激动过。拉威尔3的结论是,他不喜欢贝多芬,因为他的声名不是建立在音乐之上,而是关于他生平的文学传奇造成的,就他的音乐而言,根本谈不上完美。
谈到文学传奇,这一次涉及到两顶帽子:一顶是低低地压在两道扫帚眉的前额上;另一顶则拿在一躬到地的人的手中。魔术师爱用帽子变戏法。他们能让物件在帽子中消失,也能让帽中飞出一群鸽子。贝蒂娜从歌德的帽子里变出了象征他的奴性的丑鸟,接着又让贝多芬的音乐消失(当然很不聪明地)在他的帽子里。她为歌德准备了当年泰彻奥布拉得到的和吉米卡特将要得到的东西:荒唐可笑的不朽。但是,荒唐可笑的不朽其实正等着每一个人;对拉威尔来说,把礼帽扣在眉沿的贝多芬比垂首鞠躬的歌德更加荒唐可笑。
看来,人们即使可能提前设计、操纵并照章实施安排一个人身后的不朽,那最终的结果也绝不会符合原先的意图。贝多芬的礼帽已成不朽,这个计划成功了;然而,这顶不朽的礼帽究竟产生什么意义,却不是事先决定的。
1乔治奥利克(1899一?),法国著名作曲家。
2雅纳切克(1854一1928),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捷克作曲家。
3莫里斯拉威尔(1875一1937),法国著名作曲家。
15
“你知道,约翰,”海明威说“他们也不断向我发难。他们不去读我的书,却撰写什么关于我的书。他们说我不爱我的几个妻子,说我不关心我的儿子,说我一拳把某个批评家的鼻子打歪了,说我撤谎,说我言不由衷,说我自负,说我阳亢,说我自称在战场上负了二百三十处伤,而实际上只有二百一十处,说我手淫,说我不听我母亲的话。”
“这就是不朽。”歌德说。“不朽即永恒的审判。”
“若是永恒的审判,那也应该有个像样的法官才是,不该是心胸狭隘的教员,手里还攥着一根答鞭。”
“手执笞鞭、心胸狭隘的教员,永恒的审判就是这么回事。你还想要什么,厄内斯特?”
“我什么也没想要。我曾指望死后平安无事。”
“但你却千方百计想成为不朽。”
“胡说。我只写书,仅此而已。”
“对,一点不错!”歌德大笑。
&nb... -->>
13
歌德去世那年,贝蒂娜写信给朋友赫尔曼冯普克勒-穆斯卡乌伯爵,其中描述了发生在二十年前那个夏天的一件事。她说是直接从贝多芬那里听说的。一八一二年(眼镜打碎的黑色日子后又过了十个月),贝多芬在特普利茨温泉住了一些日子,在这里他第一次会见歌德。有一天,他俩一道出去散步。他们正沿着一条大街走着,突然遇到皇后及家人一行。歌德一见,顾不得贝多芬正跟他说些什么,立刻捱到路边,脱帽肃立。贝多芬则相反,他把礼帽紧紧地按在脑门上,两道浓眉一皱,足足又冒出两寸;步幅丝毫不减地继续往前走。这样,宫廷显要们只好停靠一边,并向他打招呼致意。他走过这一行人之后,转过身来等歌德跟上。然后,他直言不讳向歌德谈了对他奴颜卑膝行为的看法。那一通训斥,简直像教训一个拖鼻涕的小学生。
这一幕是否真有其事?是不是贝多芬的杜撰?自始至终如上所说,还是他又添油加醋?贝蒂娜有无添油加醋?或者从头到尾是她捏造?谁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写信给普克勒-穆斯卡乌时,已意识到这件轶闻极有价值。惟有这个故事才能揭示她与歌德之恋的真正意义。可是,如何才能让大家都知道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她问赫尔曼冯普克勒-穆斯卡乌。“kannstdusiebrauchen?”你能用它吗?看来伯爵无意用它,于是贝蒂娜考虑是否应该发表与他的通信;而就在这时候,一件大好事发生了:一八三九年,她在athenaum这份刊物上发表了一封信,声称贝多芬本人讲述过同样的故事!这封署明写于一八一二年的信的原件从来没有发现过,目前看到的只是出自贝蒂娜之手的抄件。信中有若干细节(例如确切的日期)可以说明贝多芬从未这样写过,或至少不是像贝蒂娜抄写的这样写的。可是,不论这封信是纯粹伪造还是真假参半,这件轶闻蛊惑力极大,于是不腔而走,家喻户晓。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难怪歌德宁可放弃伟大的爱情去要那根香肠;当贝多芬礼帽压得低低的,双手叉在背后,昂首阔步向前的时候,歌德却像个卑躬屈膝的仆人,乖乖地站在路边。
14
贝蒂娜学过音乐,她甚至作过几首乐曲,所以她有一定的基础,能够领会贝多芬音乐中的新颖优美之处。但我有一个问题:令她着迷的是贝多芬的音乐,那音乐的音符,还是那音乐所表现的,换句话说,即音乐与贝蒂娜这一代人的思想和态度的共呜?真有所谓对艺术的爱,它真地存在过吗?它莫不是一种幻念?当列宁声称热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真正所爱的究竟是什么呢?他听到的是什么?是音乐?还是一个雄浑的声音,使他回想起灵魂深处有过的庄严的震颤,一种对于鲜血、兄弟之情、行刑、正义、以及绝对存在的向往?他是从音乐中感受到愉悦,还是从音乐所触发的遐想中得到快感呢?而后者则与艺术和美无关。我们还是再回到贝蒂娜:她所感兴趣的是作为音乐家的贝多芬,还是反歌德的贝多芬?她对音乐的爱,究竟是一种把我们引向神奇的隐喻、引向两种绘画色彩的和谐的无声的爱呢,还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激情,激励我们去加入政党?无论是哪样(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真相),贝蒂娜反正是把一个礼帽压低、阔步向前的贝多芬的形象送入了这个世界,而且,这个形象将世世代代走下去。
一九二七年,贝多芬逝世百年以后,德国的著名杂志dieliterarischewelt(文学世界)采访当代最著名的作曲家,询问贝多芬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对这位将礼帽紧扣在脑门上的贝多芬作身后的调查结果如何,编辑们事前一无所知。“巴黎六人团”成员奥利克1以他同代人的名义指出:他们对贝多芬毫无兴趣,他根本不值得一提。那么,是否哪天他会被重新发现、重作评价呢?也绝无可能。简直荒唐!雅纳切克2也认定,贝多芬的作品从来没有让他激动过。拉威尔3的结论是,他不喜欢贝多芬,因为他的声名不是建立在音乐之上,而是关于他生平的文学传奇造成的,就他的音乐而言,根本谈不上完美。
谈到文学传奇,这一次涉及到两顶帽子:一顶是低低地压在两道扫帚眉的前额上;另一顶则拿在一躬到地的人的手中。魔术师爱用帽子变戏法。他们能让物件在帽子中消失,也能让帽中飞出一群鸽子。贝蒂娜从歌德的帽子里变出了象征他的奴性的丑鸟,接着又让贝多芬的音乐消失(当然很不聪明地)在他的帽子里。她为歌德准备了当年泰彻奥布拉得到的和吉米卡特将要得到的东西:荒唐可笑的不朽。但是,荒唐可笑的不朽其实正等着每一个人;对拉威尔来说,把礼帽扣在眉沿的贝多芬比垂首鞠躬的歌德更加荒唐可笑。
看来,人们即使可能提前设计、操纵并照章实施安排一个人身后的不朽,那最终的结果也绝不会符合原先的意图。贝多芬的礼帽已成不朽,这个计划成功了;然而,这顶不朽的礼帽究竟产生什么意义,却不是事先决定的。
1乔治奥利克(1899一?),法国著名作曲家。
2雅纳切克(1854一1928),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捷克作曲家。
3莫里斯拉威尔(1875一1937),法国著名作曲家。
15
“你知道,约翰,”海明威说“他们也不断向我发难。他们不去读我的书,却撰写什么关于我的书。他们说我不爱我的几个妻子,说我不关心我的儿子,说我一拳把某个批评家的鼻子打歪了,说我撤谎,说我言不由衷,说我自负,说我阳亢,说我自称在战场上负了二百三十处伤,而实际上只有二百一十处,说我手淫,说我不听我母亲的话。”
“这就是不朽。”歌德说。“不朽即永恒的审判。”
“若是永恒的审判,那也应该有个像样的法官才是,不该是心胸狭隘的教员,手里还攥着一根答鞭。”
“手执笞鞭、心胸狭隘的教员,永恒的审判就是这么回事。你还想要什么,厄内斯特?”
“我什么也没想要。我曾指望死后平安无事。”
“但你却千方百计想成为不朽。”
“胡说。我只写书,仅此而已。”
“对,一点不错!”歌德大笑。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