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穿越的单家桥? (1/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喜欢鲫花的杨天干”“予你同行2015 ”“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灵丹阁的佐藤美穗”“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 ”“雪兔子momo ”“桑呐”“喜欢链荚豆的芈家人”“爱吃老北京灌肠的安轩”“熊山道的冷厉 ”“墨竹修染”的打赏。
祝身体健康,父母安康,财源广进。
————
【并且这封信里的彰义门,且不说到底是金元时期的彰义门?还是后来明代修的广宁门?】
【就说一个御河,这个就是大家熟知的如今京杭大运河中的南运河。】
【宋元时期包括明初叫:御河。】
【明清时期叫:卫河。】
【元朝时期御河指的是:通惠河到通州这一段,即便把北运河加上去也仅仅到天津。】
【平安大军都已经开始打德州了,又准备派兵向反方向赶往一百公里之外控制御河……】
【还不如编其实是徐凯去控制御河,好歹徐凯还近一点。】
【而且既然这段被控制了,朱棣的新附义勇军和缴获的粮食又是怎么通过此条路线的?】
————
【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刚才提到的第一条:单家桥。】
【给大家摘录一下来自百科以及文献记载的单家桥。】
【明正统六年,单家桥始建,由单姓大户所建,为木桥。】
【明正德六年,五名妇女被匪徒抓住,路过单家桥时,为保住名节一同投河自尽,从此单家桥改名为“五节桥”】
【明崇祯初年,单家桥倒塌。】
【崇祯二年,筹资改修石桥。】
【崇祯六年,立修桥功德牌。崇祯十三年,石桥修成。】
【清顺治元年、二年,对桥进行修补。】
【1991年9月,发现崇祯六年的单桥建桥功德碑,并重修立于在单桥北端西侧。】
【现在告诉我,正统是谁的年号?】
【朱棣的曾孙朱祁镇。】
【正统五年,这座桥才开始修建,才有单家桥这个名字。】
【那请问,明太宗实录中的单家桥哪里来的?】
【明太宗实录是明实录其中一部分,成书于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的宣德五年。】
【但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就要开始修实录,所以整个明实录其实是一直在修的。】
【而且其中发生了几件重大事故。】
【嘉靖十三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并将之前的各朝《实录》《宝训》重新工整抄写,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实录》转藏于皇史宬。而原来藏于内府的《实录》,后来被大火焚毁,藏于皇史宬的《实录》遂成为唯一正本。】
【万历十六年二月,万历皇帝为了阅读方便,命大学士申时行“自太祖起,累朝《训》《录》都誊写装潢进览,有几部就进几部”。趁此机会,翰林院誊录官员和校对官员,开始转相抄录,各种传抄本才得以流传。
申时行认为“旧本简秩繁多,今宜并省,不拘卷数”,而且抄录时内府旧本已毁,皇史宬正本又不能随便翻阅,因此申时行只能照内阁的副本誊写。但此时的内阁副本已经“时有污损”。】
【万历二十四年三月乙亥“火发坤宁宫,延及乾清宫,一时俱尽”。导致了申时行抄本,全部被焚毁。
万历不得不下令重抄,此次誊录的负责人是大学士赵志皋,到万历二十六年八月丙辰抄写完毕。】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已经懂了,这简直是给了造史的人明目张胆造假的机会,谁能完完整整背下整个实录?
越到后面皇帝,实录字数越多,文人这里加几句,那里改几句、删几句,皇帝能知道吗?
更不用说还允许大臣私自抄录,文人不往里面掺杂私货,简直天理难容!
文臣突然松了口气,好险,这最早只能追溯到燕王曾孙那里去,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与我们是否有关,起码没有证据。
坏消息:陛下杀人从来不需要证据。
————
大唐 贞观年间
李世民都有些无力吐槽了,古物造假尚且知道最重要的就是细节,这群文人写故事时候就一点逻辑都不讲了吗?
这么大的漏洞……我唐朝之后的文人不会也是这样编我的故事的吧?
比如后辈提到的挫宋,他们该不会武功不行,就在私德方面编排朕吧?
————
【一座几十年之后的桥这么突兀的出现在朱棣的实录里,这用抄写错误来解释应该解释不过去吧?】
【而且不要用什么之前献县也有姓单的,人家万一之前修了桥,就叫单家桥怎么着的来解释!】
【献县单姓是朱棣登基并且迁都之后从浙江移民充实河北之后而来的。】
PS:网上有族谱,大家可以自己查。
【这个记录的离谱程度,相当于你突然看到史书记录八国联军是从西直门立交桥打进来的一样离谱。】
【朱棣可能不仅是风之子,还是能带领大军集体穿越的系统拥有者。】
【带着燕军和南军穿越到正统五年打了一仗,又穿越回来。】
————
现在对于嘉靖朝的文官们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咱们这位爷对这应该不会有太重的处罚,毕竟太宗改为成祖,再把仁宗扔出太庙的事都能做的出来,指望他为成祖正名还不如指望他修仙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
坏消息:有个叫海瑞的准备弹劾他们。
而万历朝的文官却只有一个坏消息和更坏的消息。
坏消息:咱们这位爷说了不算,只能“垂帘听政”。
更坏的消息:说了算的叫张居正,本来他就强势,他肯定要借着这件事扫除异己。
永乐朝的实录编纂官杨士奇则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我不太通兵事,但故事编的如此拙劣,至少我家往下数三代干不出来这么傻的事,毕竟有单家桥时候都是陛下的曾孙了,搞不好那时候我孙子都没了,也是曾孙。
但后世这些编实录的人,我一时间竟分不清他们究竟是想夸陛下还是损陛下……
说损吧,人家把陛下夸的如此睿智。
说夸吧,你们能不能去现场实际看一下,实在不行找张我们这时候的地图看看也行啊,你们该不会窝在家里纯靠想象写的吧?
————
【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
【名侦探拾柒上线。】
【有没有一种可能?文人是在造神,而这个神叫铁铉。】
【为什么不是统领大军的盛庸而是铁铉?】
【因为盛庸最后投降朱棣,即便他是在南京被攻破之后才投降。】
【但在文人看来,盛庸和李景隆一样就是投降了。】
【反观铁铉,不管实际战绩如何,铁铉坦然赴死。】
【而且别看铁铉领兵和朱棣作战,可人家正儿八经是文官,是自己人。】
【铁铉在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
【盛庸在洪武年间就是都指挥使,妥妥的武官,就不是一个派别的。】
【何况盛庸还投降了,这不把铁铉夸成文官标杆都对不起那群文人的笔。】
————
>
感谢“喜欢鲫花的杨天干”“予你同行2015 ”“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灵丹阁的佐藤美穗”“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 ”“雪兔子momo ”“桑呐”“喜欢链荚豆的芈家人”“爱吃老北京灌肠的安轩”“熊山道的冷厉 ”“墨竹修染”的打赏。
祝身体健康,父母安康,财源广进。
————
【并且这封信里的彰义门,且不说到底是金元时期的彰义门?还是后来明代修的广宁门?】
【就说一个御河,这个就是大家熟知的如今京杭大运河中的南运河。】
【宋元时期包括明初叫:御河。】
【明清时期叫:卫河。】
【元朝时期御河指的是:通惠河到通州这一段,即便把北运河加上去也仅仅到天津。】
【平安大军都已经开始打德州了,又准备派兵向反方向赶往一百公里之外控制御河……】
【还不如编其实是徐凯去控制御河,好歹徐凯还近一点。】
【而且既然这段被控制了,朱棣的新附义勇军和缴获的粮食又是怎么通过此条路线的?】
————
【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刚才提到的第一条:单家桥。】
【给大家摘录一下来自百科以及文献记载的单家桥。】
【明正统六年,单家桥始建,由单姓大户所建,为木桥。】
【明正德六年,五名妇女被匪徒抓住,路过单家桥时,为保住名节一同投河自尽,从此单家桥改名为“五节桥”】
【明崇祯初年,单家桥倒塌。】
【崇祯二年,筹资改修石桥。】
【崇祯六年,立修桥功德牌。崇祯十三年,石桥修成。】
【清顺治元年、二年,对桥进行修补。】
【1991年9月,发现崇祯六年的单桥建桥功德碑,并重修立于在单桥北端西侧。】
【现在告诉我,正统是谁的年号?】
【朱棣的曾孙朱祁镇。】
【正统五年,这座桥才开始修建,才有单家桥这个名字。】
【那请问,明太宗实录中的单家桥哪里来的?】
【明太宗实录是明实录其中一部分,成书于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的宣德五年。】
【但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就要开始修实录,所以整个明实录其实是一直在修的。】
【而且其中发生了几件重大事故。】
【嘉靖十三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并将之前的各朝《实录》《宝训》重新工整抄写,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实录》转藏于皇史宬。而原来藏于内府的《实录》,后来被大火焚毁,藏于皇史宬的《实录》遂成为唯一正本。】
【万历十六年二月,万历皇帝为了阅读方便,命大学士申时行“自太祖起,累朝《训》《录》都誊写装潢进览,有几部就进几部”。趁此机会,翰林院誊录官员和校对官员,开始转相抄录,各种传抄本才得以流传。
申时行认为“旧本简秩繁多,今宜并省,不拘卷数”,而且抄录时内府旧本已毁,皇史宬正本又不能随便翻阅,因此申时行只能照内阁的副本誊写。但此时的内阁副本已经“时有污损”。】
【万历二十四年三月乙亥“火发坤宁宫,延及乾清宫,一时俱尽”。导致了申时行抄本,全部被焚毁。
万历不得不下令重抄,此次誊录的负责人是大学士赵志皋,到万历二十六年八月丙辰抄写完毕。】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已经懂了,这简直是给了造史的人明目张胆造假的机会,谁能完完整整背下整个实录?
越到后面皇帝,实录字数越多,文人这里加几句,那里改几句、删几句,皇帝能知道吗?
更不用说还允许大臣私自抄录,文人不往里面掺杂私货,简直天理难容!
文臣突然松了口气,好险,这最早只能追溯到燕王曾孙那里去,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与我们是否有关,起码没有证据。
坏消息:陛下杀人从来不需要证据。
————
大唐 贞观年间
李世民都有些无力吐槽了,古物造假尚且知道最重要的就是细节,这群文人写故事时候就一点逻辑都不讲了吗?
这么大的漏洞……我唐朝之后的文人不会也是这样编我的故事的吧?
比如后辈提到的挫宋,他们该不会武功不行,就在私德方面编排朕吧?
————
【一座几十年之后的桥这么突兀的出现在朱棣的实录里,这用抄写错误来解释应该解释不过去吧?】
【而且不要用什么之前献县也有姓单的,人家万一之前修了桥,就叫单家桥怎么着的来解释!】
【献县单姓是朱棣登基并且迁都之后从浙江移民充实河北之后而来的。】
PS:网上有族谱,大家可以自己查。
【这个记录的离谱程度,相当于你突然看到史书记录八国联军是从西直门立交桥打进来的一样离谱。】
【朱棣可能不仅是风之子,还是能带领大军集体穿越的系统拥有者。】
【带着燕军和南军穿越到正统五年打了一仗,又穿越回来。】
————
现在对于嘉靖朝的文官们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咱们这位爷对这应该不会有太重的处罚,毕竟太宗改为成祖,再把仁宗扔出太庙的事都能做的出来,指望他为成祖正名还不如指望他修仙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
坏消息:有个叫海瑞的准备弹劾他们。
而万历朝的文官却只有一个坏消息和更坏的消息。
坏消息:咱们这位爷说了不算,只能“垂帘听政”。
更坏的消息:说了算的叫张居正,本来他就强势,他肯定要借着这件事扫除异己。
永乐朝的实录编纂官杨士奇则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我不太通兵事,但故事编的如此拙劣,至少我家往下数三代干不出来这么傻的事,毕竟有单家桥时候都是陛下的曾孙了,搞不好那时候我孙子都没了,也是曾孙。
但后世这些编实录的人,我一时间竟分不清他们究竟是想夸陛下还是损陛下……
说损吧,人家把陛下夸的如此睿智。
说夸吧,你们能不能去现场实际看一下,实在不行找张我们这时候的地图看看也行啊,你们该不会窝在家里纯靠想象写的吧?
————
【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
【名侦探拾柒上线。】
【有没有一种可能?文人是在造神,而这个神叫铁铉。】
【为什么不是统领大军的盛庸而是铁铉?】
【因为盛庸最后投降朱棣,即便他是在南京被攻破之后才投降。】
【但在文人看来,盛庸和李景隆一样就是投降了。】
【反观铁铉,不管实际战绩如何,铁铉坦然赴死。】
【而且别看铁铉领兵和朱棣作战,可人家正儿八经是文官,是自己人。】
【铁铉在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
【盛庸在洪武年间就是都指挥使,妥妥的武官,就不是一个派别的。】
【何况盛庸还投降了,这不把铁铉夸成文官标杆都对不起那群文人的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