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朱元璋问自己,便赶紧回答:“父皇所言甚是。以宋先生之高才,尚难断其意。恐怕只有写出此句之人,才知其中真意。然,儿臣以为,似这等文辞,难以广传。后世好学之人读之,全凭学识自行断句,揣摩文意,难免偏颇,再以此口口相传,则其真意恐难再现。以儿臣愚见,父皇重开混沌之天,一统四海,教化万民,所颁律法,所刊书籍,当使民易知其意,方得遵行不悖。儿臣斗胆建议,凡书写之文字,当有断句之标识,以便阅读。”
未等朱元璋发话,朱标趁热打铁在纸上画了现代的逗号、句号、问号以及感叹号,这四个最常用、最基本的标点符号。“请父皇观之。这是儿臣想到的断句标识。”朱标指着几个标点符号说道。
朱元璋凑近一瞧,完全没看懂这几个点点、圈圈是什么意思,又抬头看着朱标。
朱标秒懂,便说道:“父皇请看,这第一个曰逗号,表示较短的停顿,文意未完;第二个曰句号,表示句子结束,文意完整;第三个曰问号,表示疑问、疑惑之意;第四个曰感叹号,表示感慨,赞叹之意。以此作为断句标识,则天下文章其意自明。”
“妙啊!太子殿下所书断句标识真是妙不可言。如此一来,文章语义明晰,易于理解,不失其真意。这些符号与前代的句读相较,是大大的进步,此乃万世之功也!恭喜陛下,得此玄妙之法。”一旁的宋濂激动不已,两眼放光,连忙赞道。
朱元璋此时虽然满腹狐疑,他不认为太子能有这般见识,但表面仍不动声色,说道:“兹事体大,待咱与众卿商议之后,再做定论。来人,把这两张纸收了。”言毕,便朝大本堂门口走去,自有内官收了纸张,尾随其后。众人再拜恭送。
刚要跨出门槛,朱元璋突然来了一句:“太子跟咱出来。”
朱标口称遵旨,随后便也出了门。他早已想到,自己刚才所为,朱元璋必然要怀疑。洪武元年,众臣请仿元制,设中书令,以太子为之,朱元璋以‘吾子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为由拒之。由此可见,朱元璋显然对朱标的学识心知肚明,刚才那一出建言,必定要找他问明出处。然而,朱标早有准备,打好了腹稿,唯恐朱元璋不找他,否则怎么忽悠便宜老爹呢!
一众人出了大本堂,行走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之上,朱元璋问朱标:“老大,给咱实话实说吧,谁给你出的主意?”
朱标快走两步跟上,一脸正色地小声说:“回父皇,儿子不敢隐瞒。此乃昨夜儿子梦中所遇仙人所言,其教儿以此广传天下,造福读书人。”
“此话当真?真是怪了,你怎么总有怪梦!”朱元璋疑虑未消。
“儿子不知,这两日也未感异状。”
“如你所言,难道是上天赐福?你小子,交了好运啦!”
“儿子以为此乃上天感念父皇创业之艰辛、驱除鞑虏之功绩。世人常言,皇帝乃是上天之子,代苍天牧万民。天子做得好,老天肯定要赏的。”听朱元璋这话,有意不追究此事,朱标赶紧马屁奉上。
“臭小子,就你会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既如此,当择吉日祭天。”朱元璋眉开眼笑地说道。
“儿子还有一件喜事,本想今日稍晚向父皇母后禀报。”朱标眼见一计得逞,又施一计,打算把土豆、红薯的事儿也说了。
“还有喜事儿?”朱元璋有点儿诧异,这两天太子总有惊人之语,他一时跟不上节奏。“等等,还要向你娘禀报?怎么不能直接跟咱说?难道是你小子有了心仪的姑娘?”
朱标听着话茬不对,有点儿跑偏了,急忙说:“回父皇,儿子没有心仪的姑娘,婚姻大事,但凭父皇母后做主。儿子所说喜事是,昨夜仙人降赐我大明两件神物。据那仙人说,是极好的粮食,亩产25石。仙人叮嘱,要先将神物中下,等其结果后,再行推广。儿子思忖,既是神物,必由天家栽种,父皇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恐无暇侍弄,而母后恰有此好,因而欲向父皇母后禀报。”朱标虽不清楚这时候的粮食亩产,但土豆、红薯绝对高产。(明朝一石约153.5斤,每斤约合594.6克,25石相当于2280公斤)
朱元璋听到这话,吓了一跳,愣在原地。他是知农事的,南方上好的水田,即便一年两茬,也不过亩产4石。旋即追问朱标:“老大,你没记错吧,真是25石?”
“儿子记得清楚,确是25石,仙人说只多不少。”朱标十分肯定地说。
“好!好!好!”朱元璋连声称好,“神物何在,取来给咱看看。
到朱元璋问自己,便赶紧回答:“父皇所言甚是。以宋先生之高才,尚难断其意。恐怕只有写出此句之人,才知其中真意。然,儿臣以为,似这等文辞,难以广传。后世好学之人读之,全凭学识自行断句,揣摩文意,难免偏颇,再以此口口相传,则其真意恐难再现。以儿臣愚见,父皇重开混沌之天,一统四海,教化万民,所颁律法,所刊书籍,当使民易知其意,方得遵行不悖。儿臣斗胆建议,凡书写之文字,当有断句之标识,以便阅读。”
未等朱元璋发话,朱标趁热打铁在纸上画了现代的逗号、句号、问号以及感叹号,这四个最常用、最基本的标点符号。“请父皇观之。这是儿臣想到的断句标识。”朱标指着几个标点符号说道。
朱元璋凑近一瞧,完全没看懂这几个点点、圈圈是什么意思,又抬头看着朱标。
朱标秒懂,便说道:“父皇请看,这第一个曰逗号,表示较短的停顿,文意未完;第二个曰句号,表示句子结束,文意完整;第三个曰问号,表示疑问、疑惑之意;第四个曰感叹号,表示感慨,赞叹之意。以此作为断句标识,则天下文章其意自明。”
“妙啊!太子殿下所书断句标识真是妙不可言。如此一来,文章语义明晰,易于理解,不失其真意。这些符号与前代的句读相较,是大大的进步,此乃万世之功也!恭喜陛下,得此玄妙之法。”一旁的宋濂激动不已,两眼放光,连忙赞道。
朱元璋此时虽然满腹狐疑,他不认为太子能有这般见识,但表面仍不动声色,说道:“兹事体大,待咱与众卿商议之后,再做定论。来人,把这两张纸收了。”言毕,便朝大本堂门口走去,自有内官收了纸张,尾随其后。众人再拜恭送。
刚要跨出门槛,朱元璋突然来了一句:“太子跟咱出来。”
朱标口称遵旨,随后便也出了门。他早已想到,自己刚才所为,朱元璋必然要怀疑。洪武元年,众臣请仿元制,设中书令,以太子为之,朱元璋以‘吾子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为由拒之。由此可见,朱元璋显然对朱标的学识心知肚明,刚才那一出建言,必定要找他问明出处。然而,朱标早有准备,打好了腹稿,唯恐朱元璋不找他,否则怎么忽悠便宜老爹呢!
一众人出了大本堂,行走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之上,朱元璋问朱标:“老大,给咱实话实说吧,谁给你出的主意?”
朱标快走两步跟上,一脸正色地小声说:“回父皇,儿子不敢隐瞒。此乃昨夜儿子梦中所遇仙人所言,其教儿以此广传天下,造福读书人。”
“此话当真?真是怪了,你怎么总有怪梦!”朱元璋疑虑未消。
“儿子不知,这两日也未感异状。”
“如你所言,难道是上天赐福?你小子,交了好运啦!”
“儿子以为此乃上天感念父皇创业之艰辛、驱除鞑虏之功绩。世人常言,皇帝乃是上天之子,代苍天牧万民。天子做得好,老天肯定要赏的。”听朱元璋这话,有意不追究此事,朱标赶紧马屁奉上。
“臭小子,就你会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既如此,当择吉日祭天。”朱元璋眉开眼笑地说道。
“儿子还有一件喜事,本想今日稍晚向父皇母后禀报。”朱标眼见一计得逞,又施一计,打算把土豆、红薯的事儿也说了。
“还有喜事儿?”朱元璋有点儿诧异,这两天太子总有惊人之语,他一时跟不上节奏。“等等,还要向你娘禀报?怎么不能直接跟咱说?难道是你小子有了心仪的姑娘?”
朱标听着话茬不对,有点儿跑偏了,急忙说:“回父皇,儿子没有心仪的姑娘,婚姻大事,但凭父皇母后做主。儿子所说喜事是,昨夜仙人降赐我大明两件神物。据那仙人说,是极好的粮食,亩产25石。仙人叮嘱,要先将神物中下,等其结果后,再行推广。儿子思忖,既是神物,必由天家栽种,父皇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恐无暇侍弄,而母后恰有此好,因而欲向父皇母后禀报。”朱标虽不清楚这时候的粮食亩产,但土豆、红薯绝对高产。(明朝一石约153.5斤,每斤约合594.6克,25石相当于2280公斤)
朱元璋听到这话,吓了一跳,愣在原地。他是知农事的,南方上好的水田,即便一年两茬,也不过亩产4石。旋即追问朱标:“老大,你没记错吧,真是25石?”
“儿子记得清楚,确是25石,仙人说只多不少。”朱标十分肯定地说。
“好!好!好!”朱元璋连声称好,“神物何在,取来给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