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洪荒封神之云落千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云霄掰指头算了算,自己自有孕到现在,也不知过了一千两百年还是一千三百年,总之人世间已经朝代更迭了数轮,而今当是盛唐之期,倒是可以下界看上一看……
人皇得子,众仙不免又要道贺一番。云霄自公孙轩辕口中得知楚笙的性别之后,担忧之心大增。她倒不是担心自家儿子成了断袖,只不过看起来太好欺负,日后只怕要吃些苦头。至于大儿子,暂时还轮不到她操心。毕竟在她体内经过柔和的灵气滋养,又有天池之水淬体,暴戾之气也消解了十之八九。二儿子听话是听话,可哪有时时刻刻黏在母亲身边的儿子?
恰好公孙轩辕提议,要让大儿子到她的世界中去历练一番,横竖不会受到太大伤害,也不会闯下太大祸来。云霄心念一转,索性将小儿子也送了进去。至于他二人在那里会生出什么事端,她也不想太过追究,横竖还有自己收拾残局。
却不知人间是什么时日了?
云霄这个念头一冒出,便再也收不回去。她按捺不住,向公孙轩辕提出了下界的建议。公孙轩辕沉吟半晌,方才说道:“过些时日罢,莫要在这节骨眼上下凡。过了这一段,我陪你下界便是。”
云霄一怔,也不去掐算天机,只问:“怎么了?”
公孙轩辕喟叹一声,言道:“你久居火云宫不出,又不曾查探过下界,自是不知。数百年前佛门在东方建了白马寺,前有鸠摩罗什东传佛教,后有玄奘法师西取真经,早将东方世界搅得一团糟。此时天帝正恼火着呢。”
云霄大奇:“老师与诸位同门却从未跟我提起过。”
“一来你有孕在身,需要静养;二来三清在人间的香火气运只剩下了一丝,九成九倒被天庭占了去。元始、通天二位圣人宁可顾着地仙界,也不愿去理会人间。老子圣人担着东方道教教主的虚名,信仰之力却远不如天庭一个小小土地,索性也就任由天庭与佛门去闹。”公孙轩辕一一解释。
云霄一愣,取经已毕,天庭竟没有太大动静?是天帝天后另有计谋,还是天庭实在是腾不出人手去对付?照那两位的性格,前者的几率似乎要大些。她向人界望了望,又算了片刻,喃喃自语道:“元和十四年……元和十四年?”
公孙轩辕望着惊愕的云霄,不免有些担心,问道:“元和十四年怎么了?”
云霄微微蹙眉,伸手一挥,凭空造出一面巨大的水镜,镜中正是人间之像。自梁武帝三度舍身之后,佛教在东方广为流传,一度挤压了东方道门,一向被视为正统的儒家亦有摇摇欲坠之感。虽有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二度灭佛,终究无法阻拦佛教大兴之势。而元和十四年,人间的家韩愈写了一封奏章,名曰:谏迎佛骨表。
也就是说,不久之后,唐王当迎佛骨入宫供养三日,以表向佛之心?
云霄不知那位天庭至尊究竟有何打算,却明了他向来不是忍气吞声之辈。佛教“三武之难”,多半便是他的手笔。可佛教毕竟已经大兴,三清又是一片模棱两可的态度,只说圣人不好插手晚辈之事,却不知那位天帝要如何应对?
人教几乎断根,阐、截二教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弟子,三者勉强撑起了东方道门;天庭起先以神仙崇拜取代人族问道之心,本身便是一步臭棋;纵然三清脾气再好,也不可能在东方世界沦陷之前,去帮天庭一把。对于那位陛下接下来的动作,云霄可是有些期待。
出戏时间太久,看戏成了习惯,也就习惯挑戏了不是?
人世间,唐宪宗浩浩荡荡地率了车驾,亲迎佛骨。民间向佛之意愈发旺盛,寺庙佛塔大肆修建,纵使寻常山野人家,亦备了佛龛香炉,老太太们手捻佛珠,一下一下地敲着木鱼。她们只向佛家乞求来世的好报,默默地积攒着一世善因。
渐渐地,佛教开始被东方子民以自己固有的思维诠释,佛教教义只留其表,骨子里却是各家驳杂的道。佛教在东方的气运一丝丝衰弱下去,表面上却依旧是一片旺盛的香火。佛祖释迦牟尼不解,却也只认为是东方气运衰微,连带佛教所得也渐渐衰弱了下去。可他佛门已几乎遍传了世界,他还有更大的对手要处理。至于这小小的华夏神州,暂且放下便是。
次年,宪宗皇帝薨。韩愈奏章上的“信佛皇帝皆短命”之言一语成谶,天下震服。再看《谏迎佛骨表》,字字珠玑,字字啼血,好一个洞悉福祸的臣子,好一个忠心耿耿的韩愈!
二十一年后的秋天,唐武宗诏命:天下佛寺僧尼并勒归俗。佛家称其为“会昌之难”,意为佛门在东土的最大一场劫难。僧尼还俗,香火不复,流传民间的小乘佛教因不带上乘道法,渐渐为乡野黎民所曲解,同化为东土自己的佛教。
天庭之上昊天只觉扬眉吐气,未免又动了别样心思。他托梦于后世帝王,又频频显圣,令得后世自称受命于天的帝王叹服不已。宋大中祥符八年,真宗尊昊天上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生生将“开天”之名安在了昊天身上,民间向佛之... -->>
云霄掰指头算了算,自己自有孕到现在,也不知过了一千两百年还是一千三百年,总之人世间已经朝代更迭了数轮,而今当是盛唐之期,倒是可以下界看上一看……
人皇得子,众仙不免又要道贺一番。云霄自公孙轩辕口中得知楚笙的性别之后,担忧之心大增。她倒不是担心自家儿子成了断袖,只不过看起来太好欺负,日后只怕要吃些苦头。至于大儿子,暂时还轮不到她操心。毕竟在她体内经过柔和的灵气滋养,又有天池之水淬体,暴戾之气也消解了十之八九。二儿子听话是听话,可哪有时时刻刻黏在母亲身边的儿子?
恰好公孙轩辕提议,要让大儿子到她的世界中去历练一番,横竖不会受到太大伤害,也不会闯下太大祸来。云霄心念一转,索性将小儿子也送了进去。至于他二人在那里会生出什么事端,她也不想太过追究,横竖还有自己收拾残局。
却不知人间是什么时日了?
云霄这个念头一冒出,便再也收不回去。她按捺不住,向公孙轩辕提出了下界的建议。公孙轩辕沉吟半晌,方才说道:“过些时日罢,莫要在这节骨眼上下凡。过了这一段,我陪你下界便是。”
云霄一怔,也不去掐算天机,只问:“怎么了?”
公孙轩辕喟叹一声,言道:“你久居火云宫不出,又不曾查探过下界,自是不知。数百年前佛门在东方建了白马寺,前有鸠摩罗什东传佛教,后有玄奘法师西取真经,早将东方世界搅得一团糟。此时天帝正恼火着呢。”
云霄大奇:“老师与诸位同门却从未跟我提起过。”
“一来你有孕在身,需要静养;二来三清在人间的香火气运只剩下了一丝,九成九倒被天庭占了去。元始、通天二位圣人宁可顾着地仙界,也不愿去理会人间。老子圣人担着东方道教教主的虚名,信仰之力却远不如天庭一个小小土地,索性也就任由天庭与佛门去闹。”公孙轩辕一一解释。
云霄一愣,取经已毕,天庭竟没有太大动静?是天帝天后另有计谋,还是天庭实在是腾不出人手去对付?照那两位的性格,前者的几率似乎要大些。她向人界望了望,又算了片刻,喃喃自语道:“元和十四年……元和十四年?”
公孙轩辕望着惊愕的云霄,不免有些担心,问道:“元和十四年怎么了?”
云霄微微蹙眉,伸手一挥,凭空造出一面巨大的水镜,镜中正是人间之像。自梁武帝三度舍身之后,佛教在东方广为流传,一度挤压了东方道门,一向被视为正统的儒家亦有摇摇欲坠之感。虽有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二度灭佛,终究无法阻拦佛教大兴之势。而元和十四年,人间的家韩愈写了一封奏章,名曰:谏迎佛骨表。
也就是说,不久之后,唐王当迎佛骨入宫供养三日,以表向佛之心?
云霄不知那位天庭至尊究竟有何打算,却明了他向来不是忍气吞声之辈。佛教“三武之难”,多半便是他的手笔。可佛教毕竟已经大兴,三清又是一片模棱两可的态度,只说圣人不好插手晚辈之事,却不知那位天帝要如何应对?
人教几乎断根,阐、截二教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弟子,三者勉强撑起了东方道门;天庭起先以神仙崇拜取代人族问道之心,本身便是一步臭棋;纵然三清脾气再好,也不可能在东方世界沦陷之前,去帮天庭一把。对于那位陛下接下来的动作,云霄可是有些期待。
出戏时间太久,看戏成了习惯,也就习惯挑戏了不是?
人世间,唐宪宗浩浩荡荡地率了车驾,亲迎佛骨。民间向佛之意愈发旺盛,寺庙佛塔大肆修建,纵使寻常山野人家,亦备了佛龛香炉,老太太们手捻佛珠,一下一下地敲着木鱼。她们只向佛家乞求来世的好报,默默地积攒着一世善因。
渐渐地,佛教开始被东方子民以自己固有的思维诠释,佛教教义只留其表,骨子里却是各家驳杂的道。佛教在东方的气运一丝丝衰弱下去,表面上却依旧是一片旺盛的香火。佛祖释迦牟尼不解,却也只认为是东方气运衰微,连带佛教所得也渐渐衰弱了下去。可他佛门已几乎遍传了世界,他还有更大的对手要处理。至于这小小的华夏神州,暂且放下便是。
次年,宪宗皇帝薨。韩愈奏章上的“信佛皇帝皆短命”之言一语成谶,天下震服。再看《谏迎佛骨表》,字字珠玑,字字啼血,好一个洞悉福祸的臣子,好一个忠心耿耿的韩愈!
二十一年后的秋天,唐武宗诏命:天下佛寺僧尼并勒归俗。佛家称其为“会昌之难”,意为佛门在东土的最大一场劫难。僧尼还俗,香火不复,流传民间的小乘佛教因不带上乘道法,渐渐为乡野黎民所曲解,同化为东土自己的佛教。
天庭之上昊天只觉扬眉吐气,未免又动了别样心思。他托梦于后世帝王,又频频显圣,令得后世自称受命于天的帝王叹服不已。宋大中祥符八年,真宗尊昊天上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生生将“开天”之名安在了昊天身上,民间向佛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