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春秋我为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惬意于安乐,开始对战争消极的人,并不在少数啊。所幸多数贵族大夫想要获取荣耀,下层的兵卒庶民则想得到财富和土地,只要把控好赏赐的度和量,这些人的**永远无法满足,战争的呼声,就会永不衰竭。
当然了,其实对外获取土地,颠覆别国政权的方法,也不单单战争一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若权谋与外交能解决的事情,赵无恤也不会动用武力。
等明年开春后,正好在卫国试一试伐谋、伐交的效果。
他想了想后,在奏疏上写下了一番勉励之词,让任章知道,君主已经吸取了他的意见,会加以考虑的,你以后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进谏。但实际上,赵无恤却会将他调离中枢,远离决策圈,去地方上安民和财,无为而治去吧……
任章还是没融汇贯通啊,他忘了,老子之学里不仅有反战,还有道、势、术。
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
虽然赵无恤把任章提出的反战请求扔到一边,但他老师姑布子卿献上的“人君南面之术”,倒是可以好好学学,对赵无恤而言,这才是道家最有价值的东西呢!
……
将任章的奏疏扔到一边,案几上的灯烛又下去了一截,已经开始打瞌睡的宫装女婢连忙过来添油更换,赵无恤随她们摆弄,他自己则嗅着乐灵子配置的醒神熏香,闭目养神。
听说秦始皇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的奏章,因为是用竹简写成,所以大概2o到3o万字之间,阅读量已经极其恐怖。
赵无恤算了算,自己每天大概要批六七万字,比秦始皇差远了,又因为各郡县奏章统一采用轻便的竹纸,所以读书批阅不再是体力活。不过随着赵氏疆域日渐广阔,官僚机构日益增加,赵无恤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也开始递增,每天都要忙碌到入夜。
天天这么劳累,也不是个办法啊。
赵无恤根据自己多年经验,结合姑布子卿献上的人君南面之术,知道”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事“。他有自知之明,为君者并不需要大事小事都事必躬亲,而是要善于任用下属为自己分担任务。
“看来是时候再招几位为我筛选文书的近臣笔吏了……”
随着项橐去做监察御史,赵无恤身边的近臣出现了空缺,他也曾考虑过用任章,但任章已经把赵氏内部强大的主战派得罪了个遍,无法引为近臣……此人的性格,和汉武帝时的道家汲黯颇为相似。加上他的思想与赵氏国策不符,所以赵无恤已经在心中将其悄悄划去了。
于是他只能考虑新的人选,共需要三人,赵无恤已经想好了,一名大夫子弟,一名士人,一名黎庶,让各阶层都无话可说。
其余俩人的名额已定下,还剩一个,赵无恤想着最好要有临漳学宫背景,而且聪明好学。因为这些带在身边的近侍文秘,也是卓拔为赵氏重臣的一条捷径,他的选择,要让在临漳学宫里的士人看到希望,毕竟进入学宫之时,他们都和赵氏签了“卖身契”的……
其实学宫大祭酒苌弘已经将几个人选递上来了,就压在奏疏下面,只是一个小纸条,写了三人人选的名、字。
赵无恤只扫了一眼,目光就被其中一个吸引住了。
“卜商,字子夏?”
(未完待续。)8
</br>
惬意于安乐,开始对战争消极的人,并不在少数啊。所幸多数贵族大夫想要获取荣耀,下层的兵卒庶民则想得到财富和土地,只要把控好赏赐的度和量,这些人的**永远无法满足,战争的呼声,就会永不衰竭。
当然了,其实对外获取土地,颠覆别国政权的方法,也不单单战争一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若权谋与外交能解决的事情,赵无恤也不会动用武力。
等明年开春后,正好在卫国试一试伐谋、伐交的效果。
他想了想后,在奏疏上写下了一番勉励之词,让任章知道,君主已经吸取了他的意见,会加以考虑的,你以后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进谏。但实际上,赵无恤却会将他调离中枢,远离决策圈,去地方上安民和财,无为而治去吧……
任章还是没融汇贯通啊,他忘了,老子之学里不仅有反战,还有道、势、术。
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
虽然赵无恤把任章提出的反战请求扔到一边,但他老师姑布子卿献上的“人君南面之术”,倒是可以好好学学,对赵无恤而言,这才是道家最有价值的东西呢!
……
将任章的奏疏扔到一边,案几上的灯烛又下去了一截,已经开始打瞌睡的宫装女婢连忙过来添油更换,赵无恤随她们摆弄,他自己则嗅着乐灵子配置的醒神熏香,闭目养神。
听说秦始皇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的奏章,因为是用竹简写成,所以大概2o到3o万字之间,阅读量已经极其恐怖。
赵无恤算了算,自己每天大概要批六七万字,比秦始皇差远了,又因为各郡县奏章统一采用轻便的竹纸,所以读书批阅不再是体力活。不过随着赵氏疆域日渐广阔,官僚机构日益增加,赵无恤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也开始递增,每天都要忙碌到入夜。
天天这么劳累,也不是个办法啊。
赵无恤根据自己多年经验,结合姑布子卿献上的人君南面之术,知道”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事“。他有自知之明,为君者并不需要大事小事都事必躬亲,而是要善于任用下属为自己分担任务。
“看来是时候再招几位为我筛选文书的近臣笔吏了……”
随着项橐去做监察御史,赵无恤身边的近臣出现了空缺,他也曾考虑过用任章,但任章已经把赵氏内部强大的主战派得罪了个遍,无法引为近臣……此人的性格,和汉武帝时的道家汲黯颇为相似。加上他的思想与赵氏国策不符,所以赵无恤已经在心中将其悄悄划去了。
于是他只能考虑新的人选,共需要三人,赵无恤已经想好了,一名大夫子弟,一名士人,一名黎庶,让各阶层都无话可说。
其余俩人的名额已定下,还剩一个,赵无恤想着最好要有临漳学宫背景,而且聪明好学。因为这些带在身边的近侍文秘,也是卓拔为赵氏重臣的一条捷径,他的选择,要让在临漳学宫里的士人看到希望,毕竟进入学宫之时,他们都和赵氏签了“卖身契”的……
其实学宫大祭酒苌弘已经将几个人选递上来了,就压在奏疏下面,只是一个小纸条,写了三人人选的名、字。
赵无恤只扫了一眼,目光就被其中一个吸引住了。
“卜商,字子夏?”
(未完待续。)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