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三国有君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韩浩的印象里,月旦评的上榜之人,许子将一般只会给予两句的点评亦或是评价……
但是这次的月旦评,对于陶商,许劭可谓是出血大奉送……买二赠八,直接给陶商捧到了顶峰上。
陶商自己都有点弄不明白。
这他么是眼瞅过年了……团购的吗?
像是这样的例子,原先倒不能说是没有,但绝对不是随便来一个人就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的。
韩浩疑惑的主要是陶商这个人!许子将到底见没见过他?
这个一到了河内,第一件事就是装成白波军打劫河内四大望族产业的人,居然被许子将以十句真言评价,而且其中金句真言更是有“孝子携戈甲,坦坦分父忧。”以及“清平有君子,忠良乱世隆。”这几句。
前一句直接把替父分忧从军的陶商推到了当世“孝”之楷模,而后两句更是把陶商评价成了“忠心不二的当世之君子忠臣。”
而且,十句评句上的最后一句“二十尚不足,太平公子容。”
竟然还直接给他定了一个“太平公子”的雅号?
许子将的眼睛到底是有多瞎啊?
而陶商此刻,汗水亦是流如泉涌。
这个许靖……做事未免也有点太过了吧。
我不是告诉过他,我就要一句“清平之君子,乱世之忠良”就行了吗?
他怎么还给我整了这么多没用的!
还有,那句土的不能再土的‘’太平公子‘’……这不是毁我么!
此时此刻,站在陶商身边的小司马懿两眼直冒小星星,崇拜的看着陶商,惊喜道:“你看,我没说错吧,这上面评的不正是您……太平公子嘛!”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陶商猛然低下头,一双眼睛喷火似的瞪视着他,眼神之凶悍,差点没把小正太给吓哭。
“不许……叫我……太平公子!”
司马懿小正太哆哆嗦嗦的咽了一口吐沫,低声诺诺道:“哦,知道了,太平……陶公子。”
……
……
与此同时,长安,相国府。
“哈哈哈哈哈!”
董卓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月旦评的副本,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擦拭着眼泪,乐道:“好一个太平公子,真他娘的……俗气!想不到汝南许劭也是个妙人,居然给那陶家小子弄出这么一个诨号……丹阳陶氏和汝南许氏,他们两家何时绑到一块去了!”
董卓下方,李儒亦是感慨着摇了摇头,叹道:“按道理应该是不能,汝南许氏和丹阳陶氏往日应是从无往来,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属下的猜度,士族中事从来都是以利益为主,家声至上!丹阳陶氏若是和汝南许家有什么私下串联,倒也不足为奇……不过吕布被奉侯之事,乃是上个月相国刚刚才度定下来的,许子将居然会知道的这么快,看来也是颇有些门道。”
董卓嘿笑一声,不屑道:“他能有什么门道,还不是靠着那个偷跑的许靖安插在京都的耳朵传递回去的,这也正常……陶家小子跟许氏一定是有所勾连。”
李儒闻言不明所以。
却见董卓将桌案上的一卷简牍抛给他,道:“这是今年颍川派遣计吏,前来朝中上报的推荐孝廉名单,上面清清楚楚的标有陶家小儿的名字,而且举荐之人,还是咱们昔日的大尚书郎,许靖~许、大、人。”
许大人三个字被董卓拉的极长,显然是充满了不屑之意。
李儒将颍川计吏的举荐表册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然后摸着胡须道:“陶商之父乃是陶谦,陶谦身为刺史,想给自己的儿子在彭城举孝廉,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何必舍近求远跑到颍川让孔和许靖帮忙?况且陶商也非颍川人士,户籍亦不在此,举了孝廉也不能往颍川试考,此君端的是不合朝廷法度……相国不必睬他,大可不准。”
“不!”
>
在韩浩的印象里,月旦评的上榜之人,许子将一般只会给予两句的点评亦或是评价……
但是这次的月旦评,对于陶商,许劭可谓是出血大奉送……买二赠八,直接给陶商捧到了顶峰上。
陶商自己都有点弄不明白。
这他么是眼瞅过年了……团购的吗?
像是这样的例子,原先倒不能说是没有,但绝对不是随便来一个人就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的。
韩浩疑惑的主要是陶商这个人!许子将到底见没见过他?
这个一到了河内,第一件事就是装成白波军打劫河内四大望族产业的人,居然被许子将以十句真言评价,而且其中金句真言更是有“孝子携戈甲,坦坦分父忧。”以及“清平有君子,忠良乱世隆。”这几句。
前一句直接把替父分忧从军的陶商推到了当世“孝”之楷模,而后两句更是把陶商评价成了“忠心不二的当世之君子忠臣。”
而且,十句评句上的最后一句“二十尚不足,太平公子容。”
竟然还直接给他定了一个“太平公子”的雅号?
许子将的眼睛到底是有多瞎啊?
而陶商此刻,汗水亦是流如泉涌。
这个许靖……做事未免也有点太过了吧。
我不是告诉过他,我就要一句“清平之君子,乱世之忠良”就行了吗?
他怎么还给我整了这么多没用的!
还有,那句土的不能再土的‘’太平公子‘’……这不是毁我么!
此时此刻,站在陶商身边的小司马懿两眼直冒小星星,崇拜的看着陶商,惊喜道:“你看,我没说错吧,这上面评的不正是您……太平公子嘛!”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陶商猛然低下头,一双眼睛喷火似的瞪视着他,眼神之凶悍,差点没把小正太给吓哭。
“不许……叫我……太平公子!”
司马懿小正太哆哆嗦嗦的咽了一口吐沫,低声诺诺道:“哦,知道了,太平……陶公子。”
……
……
与此同时,长安,相国府。
“哈哈哈哈哈!”
董卓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月旦评的副本,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擦拭着眼泪,乐道:“好一个太平公子,真他娘的……俗气!想不到汝南许劭也是个妙人,居然给那陶家小子弄出这么一个诨号……丹阳陶氏和汝南许氏,他们两家何时绑到一块去了!”
董卓下方,李儒亦是感慨着摇了摇头,叹道:“按道理应该是不能,汝南许氏和丹阳陶氏往日应是从无往来,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属下的猜度,士族中事从来都是以利益为主,家声至上!丹阳陶氏若是和汝南许家有什么私下串联,倒也不足为奇……不过吕布被奉侯之事,乃是上个月相国刚刚才度定下来的,许子将居然会知道的这么快,看来也是颇有些门道。”
董卓嘿笑一声,不屑道:“他能有什么门道,还不是靠着那个偷跑的许靖安插在京都的耳朵传递回去的,这也正常……陶家小子跟许氏一定是有所勾连。”
李儒闻言不明所以。
却见董卓将桌案上的一卷简牍抛给他,道:“这是今年颍川派遣计吏,前来朝中上报的推荐孝廉名单,上面清清楚楚的标有陶家小儿的名字,而且举荐之人,还是咱们昔日的大尚书郎,许靖~许、大、人。”
许大人三个字被董卓拉的极长,显然是充满了不屑之意。
李儒将颍川计吏的举荐表册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然后摸着胡须道:“陶商之父乃是陶谦,陶谦身为刺史,想给自己的儿子在彭城举孝廉,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何必舍近求远跑到颍川让孔和许靖帮忙?况且陶商也非颍川人士,户籍亦不在此,举了孝廉也不能往颍川试考,此君端的是不合朝廷法度……相国不必睬他,大可不准。”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