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朕的大明朕做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闲,真闲。”
手中拿着茶杯,坐在内阁的班房之中,韩爌感叹着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做的清闲。
六部直接上奏章给皇帝,皇帝御批后发到内阁来拟旨,他这个内阁辅臣让上下人手一起给架空了。
顶多在四方有奏本的时候,提笔来个票拟。
但大明如今哪儿来那么多的四方奏本埃
地方上个个盼着自己辖区内风平浪静,除非是压不住盖子的事儿,才会上报。
“辅臣,你看看这道奏章,是董应举送上来的。”
就在韩爌觉得今天又要无所事事的度过时,一个内阁中书步履紧张的拿着份奏本进了他的班房。
“董应举?他清田清出民变了?”
不算胜,先算败。
一张口,就盼着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韩爌也是老兵法家了。
“不是,他要规定京中各个寺庙道观的田亩数。”
“嗯?”
闻言,韩爌顿时就睁大了眼睛。
董应举这是光拿了皇庄和勋贵的田还觉不够,现在连佛祖的香火钱都惦记上了?!
这是个什么事儿埃
翻开手中董应举的奏本看了一会儿,越看韩爌越是觉得心惊。
京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根据估算,手中居然拥有京畿周遭上百万亩的田地。
这个田亩数量,按照新政亩收一斗这种一刀切的税算,朝廷一年就能增加十万石粮食的税收。
手指一阵掐算,韩爌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清丈了寺庙道观的田亩,光是在京畿就能增加这么多的税收的功劳,让韩爌很是眼馋。
他现在就缺少一个让皇帝重看他的契机。
但同时,韩爌也在考虑一件事情。
大明的寺庙道观背后,都是有人的,而且,寺庙道观擅长走夫人路线,若是他同意了,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并且,这寺庙道观关乎着谶讳之事。
想到这里,韩爌提笔的手渐渐的放了下来。
皱着眉头思索着这件事情背后的利益,好一会儿,韩爌才提笔在奏章上写下了一个拟准。
随着韩爌写下了票拟,这道奏本很快就被送往司礼监。
而后,马不停蹄的被送到了朱由校的案头上。
“诡寄田?”
看的出来,董应举想对寺庙、道观这些秃驴牛鼻子动手的心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已经大致的统计出了寺庙道观手中所拥有的田亩数量。
忍不住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朱由校有些感叹。
这偷税漏税的邪门歪道是真的多埃
通俗的说,就是将有的人虽然是大户,但没考上大明的功名,也没捞到个一官半职,但是家里的田太多了。
优免新例虽然很慷慨,但对于未仕之人还是不够的。
未仕进士最高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一千二百亩。
而生员、监生、秀才则只有八十亩。
家里这代没能出个举人进士,但家里的田却多了该怎么办呢?
找善良大老爷?
你知道善良大老爷不会仗着手中的权力,把你的挂靠田真的变成他家的田亩埃
这找不到能信的过的大老爷,那就只能挂靠到寺庙道观之地,来躲避朝廷正赋了。
“有钱,都有钱。”
看着董应举列举出京城各家香火比较旺盛的寺庙名下,动辄就是十数万亩良田的数字,朱由校不由得又多感叹了几句。
“清了,都清了,今后寺庙道观之流的田亩悉数纳入民田计算。”
提笔在董应举的奏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御批后,朱由校尤觉得不够,又补充道。
“按照大小给京城寺庙道观分级,许持田亩从万亩到千亩,按等级给留,剩下的悉数散与民众,谁种归谁。”
这么写下自己的批语,朱由校突然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朕让天津府从山东北直隶招揽一些无地之民,去辽东屯田的事,如何了?”
“奴婢听说,已经招了五百户,正在天津卫等待登船。”
作为司礼监大珰,对于朝廷各地上来的奏本,刘时敏心里都是有数的,当即回答到。
“五百户,还是有些少。”
听到刘时敏的回答,朱由校点了点头,又在奏本上批注道。
“若是有人不服,报个名字上来,让锦衣卫抓的送去辽东,给那些蛮子宣传宣传教化。”
说着,朱由校将自己批完的奏本递给刘时敏。
“发回去,尽快让做。”
“奴婢领旨。”
偷眼看到了皇帝批阅的内容,刘时敏对京城的和尚道士们有了一份同情。
很快,有了皇帝批示的奏章就又回到了内阁。
看着皇帝写在奏章上的红字,韩爌觉得自己对皇帝的了解又多了一分。
皇帝的那个句想要看看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的话,不是空说的。
先是自己带头让皇庄纳税,然后是勋贵被带动交税,紧接着就是清查寺庙田亩。
再想想皇帝为什么给官员发俸,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缙绅交税能站的住脚,免得有人说大明光让人干活,不给人发工资。
这是不断的在施压,想要看看,士绅豪右们的极限在哪里。
再看看皇帝对于不服之人的处置,让到辽东去宣传教化。
那是去宣传教化吗?
那分明就是流放。
他敢肯定,皇帝的屠刀早已举在空中,就是不知道挥下来的那一刻在何时了。
收回了自己的想法,韩爌让人将奏本上皇帝的批注抄录,以为留档,而后令人飞速将奏本送给顺天府知府董应举。
没参与,这事儿我这个内阁辅臣没有发言权。
随着奏章被发回顺天府衙门里,在看到皇帝的回批后,董应举的双眼顿时就亮了起来。
本来,他还以为他的想法不会得到支持,或者支持了,但只支持一点点。
毕竟,大明皇帝的宣称中,就有一个是真武大帝转世。
而且,历代皇帝后宫中,太后、皇后都有信佛的习俗,逢年过节或者死人了,都会令人到寺庙祈福。
但没想到,皇帝给了这么大的支持。
直接就一刀砍在了大动脉上。
“将本官的这道奏本拿去,让巡检司的赵主事他们准备,去把京城里的大小道观寺庙都走上一遭。” 对师爷吩咐着,董应举从椅子上站起,将奏本交给对方到。
“是1
听到董应举的话,师爷连忙接过奏本向外面走去。
这件事都是有准备的,就等着这奏章皇帝御批送回来后,开始干活了。
京郊以... -->>
“闲,真闲。”
手中拿着茶杯,坐在内阁的班房之中,韩爌感叹着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做的清闲。
六部直接上奏章给皇帝,皇帝御批后发到内阁来拟旨,他这个内阁辅臣让上下人手一起给架空了。
顶多在四方有奏本的时候,提笔来个票拟。
但大明如今哪儿来那么多的四方奏本埃
地方上个个盼着自己辖区内风平浪静,除非是压不住盖子的事儿,才会上报。
“辅臣,你看看这道奏章,是董应举送上来的。”
就在韩爌觉得今天又要无所事事的度过时,一个内阁中书步履紧张的拿着份奏本进了他的班房。
“董应举?他清田清出民变了?”
不算胜,先算败。
一张口,就盼着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韩爌也是老兵法家了。
“不是,他要规定京中各个寺庙道观的田亩数。”
“嗯?”
闻言,韩爌顿时就睁大了眼睛。
董应举这是光拿了皇庄和勋贵的田还觉不够,现在连佛祖的香火钱都惦记上了?!
这是个什么事儿埃
翻开手中董应举的奏本看了一会儿,越看韩爌越是觉得心惊。
京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根据估算,手中居然拥有京畿周遭上百万亩的田地。
这个田亩数量,按照新政亩收一斗这种一刀切的税算,朝廷一年就能增加十万石粮食的税收。
手指一阵掐算,韩爌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清丈了寺庙道观的田亩,光是在京畿就能增加这么多的税收的功劳,让韩爌很是眼馋。
他现在就缺少一个让皇帝重看他的契机。
但同时,韩爌也在考虑一件事情。
大明的寺庙道观背后,都是有人的,而且,寺庙道观擅长走夫人路线,若是他同意了,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并且,这寺庙道观关乎着谶讳之事。
想到这里,韩爌提笔的手渐渐的放了下来。
皱着眉头思索着这件事情背后的利益,好一会儿,韩爌才提笔在奏章上写下了一个拟准。
随着韩爌写下了票拟,这道奏本很快就被送往司礼监。
而后,马不停蹄的被送到了朱由校的案头上。
“诡寄田?”
看的出来,董应举想对寺庙、道观这些秃驴牛鼻子动手的心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已经大致的统计出了寺庙道观手中所拥有的田亩数量。
忍不住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朱由校有些感叹。
这偷税漏税的邪门歪道是真的多埃
通俗的说,就是将有的人虽然是大户,但没考上大明的功名,也没捞到个一官半职,但是家里的田太多了。
优免新例虽然很慷慨,但对于未仕之人还是不够的。
未仕进士最高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一千二百亩。
而生员、监生、秀才则只有八十亩。
家里这代没能出个举人进士,但家里的田却多了该怎么办呢?
找善良大老爷?
你知道善良大老爷不会仗着手中的权力,把你的挂靠田真的变成他家的田亩埃
这找不到能信的过的大老爷,那就只能挂靠到寺庙道观之地,来躲避朝廷正赋了。
“有钱,都有钱。”
看着董应举列举出京城各家香火比较旺盛的寺庙名下,动辄就是十数万亩良田的数字,朱由校不由得又多感叹了几句。
“清了,都清了,今后寺庙道观之流的田亩悉数纳入民田计算。”
提笔在董应举的奏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御批后,朱由校尤觉得不够,又补充道。
“按照大小给京城寺庙道观分级,许持田亩从万亩到千亩,按等级给留,剩下的悉数散与民众,谁种归谁。”
这么写下自己的批语,朱由校突然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朕让天津府从山东北直隶招揽一些无地之民,去辽东屯田的事,如何了?”
“奴婢听说,已经招了五百户,正在天津卫等待登船。”
作为司礼监大珰,对于朝廷各地上来的奏本,刘时敏心里都是有数的,当即回答到。
“五百户,还是有些少。”
听到刘时敏的回答,朱由校点了点头,又在奏本上批注道。
“若是有人不服,报个名字上来,让锦衣卫抓的送去辽东,给那些蛮子宣传宣传教化。”
说着,朱由校将自己批完的奏本递给刘时敏。
“发回去,尽快让做。”
“奴婢领旨。”
偷眼看到了皇帝批阅的内容,刘时敏对京城的和尚道士们有了一份同情。
很快,有了皇帝批示的奏章就又回到了内阁。
看着皇帝写在奏章上的红字,韩爌觉得自己对皇帝的了解又多了一分。
皇帝的那个句想要看看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的话,不是空说的。
先是自己带头让皇庄纳税,然后是勋贵被带动交税,紧接着就是清查寺庙田亩。
再想想皇帝为什么给官员发俸,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缙绅交税能站的住脚,免得有人说大明光让人干活,不给人发工资。
这是不断的在施压,想要看看,士绅豪右们的极限在哪里。
再看看皇帝对于不服之人的处置,让到辽东去宣传教化。
那是去宣传教化吗?
那分明就是流放。
他敢肯定,皇帝的屠刀早已举在空中,就是不知道挥下来的那一刻在何时了。
收回了自己的想法,韩爌让人将奏本上皇帝的批注抄录,以为留档,而后令人飞速将奏本送给顺天府知府董应举。
没参与,这事儿我这个内阁辅臣没有发言权。
随着奏章被发回顺天府衙门里,在看到皇帝的回批后,董应举的双眼顿时就亮了起来。
本来,他还以为他的想法不会得到支持,或者支持了,但只支持一点点。
毕竟,大明皇帝的宣称中,就有一个是真武大帝转世。
而且,历代皇帝后宫中,太后、皇后都有信佛的习俗,逢年过节或者死人了,都会令人到寺庙祈福。
但没想到,皇帝给了这么大的支持。
直接就一刀砍在了大动脉上。
“将本官的这道奏本拿去,让巡检司的赵主事他们准备,去把京城里的大小道观寺庙都走上一遭。” 对师爷吩咐着,董应举从椅子上站起,将奏本交给对方到。
“是1
听到董应举的话,师爷连忙接过奏本向外面走去。
这件事都是有准备的,就等着这奏章皇帝御批送回来后,开始干活了。
京郊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