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帝国争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当然,真要挑毛病,也就续航力有点勉强。
把防鱼雷隔舱用上,至少能多装5000吨重油,让续航力达到8500海里,不过会因为储备浮力降低导致抗沉能力恶化。
关键,“北河”级在设计的时候留下了大概15%的吨位冗余。
这意味着,可以在牺牲一点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几千吨装甲,把防护提升到战列舰水准。
当时,南江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做了估算。在增加3500吨装甲,把主装甲带的厚度提高到350毫米,炮塔与司令塔提高到400毫米,炮座提高到350毫米后,航速仍然能保持在30节以上。
这不是帝国海军梦寐以求的快速战列舰吗?
在前两艘开工之后,海军向战时内阁递交了一份追加建造计划书,打算再订购四艘。
按海军的设想,在新历78年前,由六艘“北河”级组建一支战列巡洋舰分队。不管是在东望洋,还是梵炎洋,乃至今后进军夕落洋,由六艘“北河”级组成的战巡分队,能靠速度与火力击败任何对手。
关键,海军高层被南江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给说动心了。
当时,由刺州舰船设计院负责的“x甲”型主力舰,也就是采用“3944”标准,按照计划在“龙兴”级之后开工建造的快速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肯定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
为了保险起见,海军授予了南江舰船设计院一项单独的授权合同,由其在“北河”级的基础之上,按照“3944”标准设计一种能全面碾压当今所有的战列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快速战列舰。
所谓的“3944”标准,就是航速30节、9门400毫米主炮与400毫米装甲带。
其实,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把15%的冗余排水量用上的快速战列舰方案。
只是,有一个前提,得首先保证“北河”级的建造工作顺利完成。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需要首先保证六艘“北河”级,对快速战列舰的需求反到不太迫切。
到了年底,帝国海军拿到了建造后四艘的预算。
只是,海军并没有立即跟造船厂签署采购合同。
不是缺钱,而是在战时建造战舰,除采购经费,还需要工业配额,也就是拿到建造战列巡洋舰的钢铁配额。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四万多吨的战舰,实在太大了。
哪怕帝国海军财大气粗,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高质量舰用钢,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情报机构就在这个时候跟海军开了个玩笑。
新历76年1月份,谍报人员拍摄的几张照片,不但证实“反击”号已经在布朗造船厂下水,还证明之前的情报有问题。
这种战舰,没有之前吹嘘的那么强大。
严格的说,就是在“复仇”级战列舰之上,去掉了一座主炮炮塔与弹药库,同时将舰体加长了几十米,在增加的空间内安装了更多的燃油锅炉,并且大幅度削减防护,由此获得更快的速度。
该舰仅配备三座双联装主炮炮塔,还是与“复仇”级一样的十五英寸舰炮。
这个火力,最多算及格。
为了降低重量,该舰使用的竟然是四英寸副炮,而且安装在炮廓里面,没有采用已经开始流行的炮塔。
显然,“声望”级根本没有资格跟“北河”级相提并论。
当时,海军还对这份情报提出了质疑。
到了3月,在“声望”号下水后,怀疑与质疑顿时烟消云散。
情报没错,准确说是现在的情报没错,之前的情报错了,布兰皇家海军根本没有建造所谓的“理想型战列巡洋舰”。
不是费希尔不想造,而是造不起。
原因无二,太贵了!
这下,帝国海军还有什么理由建造更多的“北河”级呢?
就算要对付“声望”级,两艘也够了。
当然,“声望”号与“反击”号下水,刺激了帝国海军,把“北河”级放在了在建主力舰的第一顺位。
关键就是,“声望”级的航速肯定超过了三十一节!
这意味着,帝国海军现役战列巡洋舰,没有一艘追得上,追得上的装甲巡洋舰与轻巡洋舰又肯定不是“声望”级的对手。
如果两艘“声望”级杀入梵炎洋,帝国海军将一筹莫展。
为此,帝国海军给两家造船厂下了死命令。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在新历76年底之前建成交付。
哪里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同“声望”级惹得帝国海军上马了“北河”级一样,“北河”级的出现也影响了布兰皇家海军。
“声望”号下水的当月,差不多晚了一个星期,情报机构就获知,布兰皇家海军已经完成了另外一种超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预计在两个月内开工建造,其主要性能指标全都超越了“北河”级。
到5月份,情报得到了证实。
这种新式战列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肯定超过四万吨,满载排水量达四万五千吨,至少有八门主炮。
关键,布兰皇家海军打算一口气建造四艘。
当时,帝国情报机构甚至搞到了这四艘战舰的名称,即“胡德”、“罗德尼”、“豪”与“安森”。
这就是“胡德”级。
虽然由战后获得的情报,布兰皇家海军正是因为受到帝国海军的刺激,才做出了如此疯狂的举动,但是在战争时期,肯定没有人管这么多,至少帝国海军的高层不会考虑这些战舰能否建成。
此外,东望洋对岸的纽兰海军也开始蠢蠢欲动。
也是在这一年,纽兰国会通过了建造十艘战列舰与六艘战列巡洋舰的造舰法案,要向帝国与布兰王国看齐。虽然到大战结束,纽兰海军的战列巡洋舰都没能开工,但是准备动工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始终让帝国海军如鲠在喉。有意思的是,这六艘战列巡洋舰中的前两艘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均在大战结束之后以另外一重面貌问世,跟“北河”级后四艘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关键还有,纽兰联邦参战的迹象是越来越明显,帝国海军必须在东望洋保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可见,哪怕再增加四艘“北河”级,帝国海军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正是如此,在新历76年6月份,帝国海军按战时拨款条例,通过预购的方式下达了后四艘“北河”级的订单。
哪里想到,天有不测风云!
三个月之后的九月,保持中立的狭夷皇国发起偷袭,一举夺得了南北撒豆群岛,随后就控制了守望者海峡。
十月,纽兰联邦正式向帝国宣战,并同时加入同盟集团。
到当年的年底,帝国海军不得不承认,无法保证两洋制海权,必须对军备建设做出重大调整。
当务之急,肯定是夺回南北撒豆群岛,打通由旭海进出东望洋的通道。
显然,需要的肯定不是快速的主力舰,而是坚甲重炮的,更适合执行舰队决战任务的战列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降低了后四艘“北河”级的优先级,着力打早六艘“龙兴”级。
虽然前两艘都顺利建成,而且在战争后期大放异彩,但是直到大战结束的时候,后四艘都摆在船台上。
只是,这四艘“北河”级并没有就此消亡。
十年之后,她们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问世,而且将在下一场大战当中,成为帝国海军的绝对主力。
那时,这种帝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继续书写传奇!
在此多说几句后话。
“北河”级是不是最强战巡,其实并没有争议。被西方人吹上天的“胡德”级,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北河”级,特别是总体设计上的差距,根本没办法弥补。拿实战来说,在守望者海峡海战中,“北河”号与“南江”号均遭到重创,前者被十多枚十四英寸及更大口径的炮弹击中,后者也挨了数枚,两舰都没有战沉,主体结构没受到严重损坏,全都在数个月内修复,此后还升格为快速战列舰。“胡德”号仅仅被一枚十五英寸穿甲弹打中,就因为主炮弹药库殉爆而战沉。
真正有争议的,其实是战列巡洋舰自身的价值。
虽然在福克兰海战当中,布兰皇家海军的两艘战列巡洋舰用犀利炮火,证明“巡洋舰杀手”并非浪得虚名,但是在此后的几次决定性海战当中,包括守望者海峡海战,战列巡洋舰的表现都差强人意。
大战期间,所有在无畏舰后建造的主力舰里面,结局最悲惨的就是战列巡洋舰!
按帝国海军在战后做的统计,每一百名在战斗中阵亡的海军官兵当中,就有十一人是在战列巡洋舰上服役,所占的比例最高。如果比较阵亡率,仅次于潜艇,为大战期间第二高的舰种。
要说的话,肯定有很多原因。
战后,很多人由此认为,战列巡洋舰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舰种,甚至被当成是个人喜好导致的错误。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没有一个列强发展战列巡洋舰,而且除布兰皇家海军,其他几个列强都把战列巡洋舰升格为快速战列舰。哪怕是迢曼海军、洛克海军与纽兰海军,后来建造的那些所谓的战列巡洋舰,严格说起来的话,不是装甲巡洋舰,就是大型巡洋舰。
正是如此,有人得出了战列巡洋舰无用的结论。
果真如此?
按照梁夏海军、布兰皇家海军与狭夷海军做的统计,在整个大战期间,战列巡洋舰的出动率在主力舰当中遥遥领先,几乎是战列舰的三倍,执行作战任务的效率达到普通战列舰的五倍。
如果把作战强度当分母,那么战列巡洋舰的伤亡比例反而低于战列舰。
此外,战列巡洋舰并没消亡,而是进化成了后条约型快速战列舰。
从这个角度看,当坚甲利炮的钢铁怪兽被移动的海上机场取代时,战列巡洋舰,这种浑身上下都是时代烙印的战舰,用华丽、炫目的方式完成绝唱,为这个铁火奔腾、波澜壮魄的时代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 当然,真要挑毛病,也就续航力有点勉强。
把防鱼雷隔舱用上,至少能多装5000吨重油,让续航力达到8500海里,不过会因为储备浮力降低导致抗沉能力恶化。
关键,“北河”级在设计的时候留下了大概15%的吨位冗余。
这意味着,可以在牺牲一点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几千吨装甲,把防护提升到战列舰水准。
当时,南江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做了估算。在增加3500吨装甲,把主装甲带的厚度提高到350毫米,炮塔与司令塔提高到400毫米,炮座提高到350毫米后,航速仍然能保持在30节以上。
这不是帝国海军梦寐以求的快速战列舰吗?
在前两艘开工之后,海军向战时内阁递交了一份追加建造计划书,打算再订购四艘。
按海军的设想,在新历78年前,由六艘“北河”级组建一支战列巡洋舰分队。不管是在东望洋,还是梵炎洋,乃至今后进军夕落洋,由六艘“北河”级组成的战巡分队,能靠速度与火力击败任何对手。
关键,海军高层被南江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给说动心了。
当时,由刺州舰船设计院负责的“x甲”型主力舰,也就是采用“3944”标准,按照计划在“龙兴”级之后开工建造的快速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肯定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
为了保险起见,海军授予了南江舰船设计院一项单独的授权合同,由其在“北河”级的基础之上,按照“3944”标准设计一种能全面碾压当今所有的战列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快速战列舰。
所谓的“3944”标准,就是航速30节、9门400毫米主炮与400毫米装甲带。
其实,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把15%的冗余排水量用上的快速战列舰方案。
只是,有一个前提,得首先保证“北河”级的建造工作顺利完成。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需要首先保证六艘“北河”级,对快速战列舰的需求反到不太迫切。
到了年底,帝国海军拿到了建造后四艘的预算。
只是,海军并没有立即跟造船厂签署采购合同。
不是缺钱,而是在战时建造战舰,除采购经费,还需要工业配额,也就是拿到建造战列巡洋舰的钢铁配额。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四万多吨的战舰,实在太大了。
哪怕帝国海军财大气粗,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高质量舰用钢,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情报机构就在这个时候跟海军开了个玩笑。
新历76年1月份,谍报人员拍摄的几张照片,不但证实“反击”号已经在布朗造船厂下水,还证明之前的情报有问题。
这种战舰,没有之前吹嘘的那么强大。
严格的说,就是在“复仇”级战列舰之上,去掉了一座主炮炮塔与弹药库,同时将舰体加长了几十米,在增加的空间内安装了更多的燃油锅炉,并且大幅度削减防护,由此获得更快的速度。
该舰仅配备三座双联装主炮炮塔,还是与“复仇”级一样的十五英寸舰炮。
这个火力,最多算及格。
为了降低重量,该舰使用的竟然是四英寸副炮,而且安装在炮廓里面,没有采用已经开始流行的炮塔。
显然,“声望”级根本没有资格跟“北河”级相提并论。
当时,海军还对这份情报提出了质疑。
到了3月,在“声望”号下水后,怀疑与质疑顿时烟消云散。
情报没错,准确说是现在的情报没错,之前的情报错了,布兰皇家海军根本没有建造所谓的“理想型战列巡洋舰”。
不是费希尔不想造,而是造不起。
原因无二,太贵了!
这下,帝国海军还有什么理由建造更多的“北河”级呢?
就算要对付“声望”级,两艘也够了。
当然,“声望”号与“反击”号下水,刺激了帝国海军,把“北河”级放在了在建主力舰的第一顺位。
关键就是,“声望”级的航速肯定超过了三十一节!
这意味着,帝国海军现役战列巡洋舰,没有一艘追得上,追得上的装甲巡洋舰与轻巡洋舰又肯定不是“声望”级的对手。
如果两艘“声望”级杀入梵炎洋,帝国海军将一筹莫展。
为此,帝国海军给两家造船厂下了死命令。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在新历76年底之前建成交付。
哪里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同“声望”级惹得帝国海军上马了“北河”级一样,“北河”级的出现也影响了布兰皇家海军。
“声望”号下水的当月,差不多晚了一个星期,情报机构就获知,布兰皇家海军已经完成了另外一种超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预计在两个月内开工建造,其主要性能指标全都超越了“北河”级。
到5月份,情报得到了证实。
这种新式战列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肯定超过四万吨,满载排水量达四万五千吨,至少有八门主炮。
关键,布兰皇家海军打算一口气建造四艘。
当时,帝国情报机构甚至搞到了这四艘战舰的名称,即“胡德”、“罗德尼”、“豪”与“安森”。
这就是“胡德”级。
虽然由战后获得的情报,布兰皇家海军正是因为受到帝国海军的刺激,才做出了如此疯狂的举动,但是在战争时期,肯定没有人管这么多,至少帝国海军的高层不会考虑这些战舰能否建成。
此外,东望洋对岸的纽兰海军也开始蠢蠢欲动。
也是在这一年,纽兰国会通过了建造十艘战列舰与六艘战列巡洋舰的造舰法案,要向帝国与布兰王国看齐。虽然到大战结束,纽兰海军的战列巡洋舰都没能开工,但是准备动工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始终让帝国海军如鲠在喉。有意思的是,这六艘战列巡洋舰中的前两艘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均在大战结束之后以另外一重面貌问世,跟“北河”级后四艘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关键还有,纽兰联邦参战的迹象是越来越明显,帝国海军必须在东望洋保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可见,哪怕再增加四艘“北河”级,帝国海军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正是如此,在新历76年6月份,帝国海军按战时拨款条例,通过预购的方式下达了后四艘“北河”级的订单。
哪里想到,天有不测风云!
三个月之后的九月,保持中立的狭夷皇国发起偷袭,一举夺得了南北撒豆群岛,随后就控制了守望者海峡。
十月,纽兰联邦正式向帝国宣战,并同时加入同盟集团。
到当年的年底,帝国海军不得不承认,无法保证两洋制海权,必须对军备建设做出重大调整。
当务之急,肯定是夺回南北撒豆群岛,打通由旭海进出东望洋的通道。
显然,需要的肯定不是快速的主力舰,而是坚甲重炮的,更适合执行舰队决战任务的战列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降低了后四艘“北河”级的优先级,着力打早六艘“龙兴”级。
虽然前两艘都顺利建成,而且在战争后期大放异彩,但是直到大战结束的时候,后四艘都摆在船台上。
只是,这四艘“北河”级并没有就此消亡。
十年之后,她们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问世,而且将在下一场大战当中,成为帝国海军的绝对主力。
那时,这种帝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继续书写传奇!
在此多说几句后话。
“北河”级是不是最强战巡,其实并没有争议。被西方人吹上天的“胡德”级,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北河”级,特别是总体设计上的差距,根本没办法弥补。拿实战来说,在守望者海峡海战中,“北河”号与“南江”号均遭到重创,前者被十多枚十四英寸及更大口径的炮弹击中,后者也挨了数枚,两舰都没有战沉,主体结构没受到严重损坏,全都在数个月内修复,此后还升格为快速战列舰。“胡德”号仅仅被一枚十五英寸穿甲弹打中,就因为主炮弹药库殉爆而战沉。
真正有争议的,其实是战列巡洋舰自身的价值。
虽然在福克兰海战当中,布兰皇家海军的两艘战列巡洋舰用犀利炮火,证明“巡洋舰杀手”并非浪得虚名,但是在此后的几次决定性海战当中,包括守望者海峡海战,战列巡洋舰的表现都差强人意。
大战期间,所有在无畏舰后建造的主力舰里面,结局最悲惨的就是战列巡洋舰!
按帝国海军在战后做的统计,每一百名在战斗中阵亡的海军官兵当中,就有十一人是在战列巡洋舰上服役,所占的比例最高。如果比较阵亡率,仅次于潜艇,为大战期间第二高的舰种。
要说的话,肯定有很多原因。
战后,很多人由此认为,战列巡洋舰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舰种,甚至被当成是个人喜好导致的错误。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没有一个列强发展战列巡洋舰,而且除布兰皇家海军,其他几个列强都把战列巡洋舰升格为快速战列舰。哪怕是迢曼海军、洛克海军与纽兰海军,后来建造的那些所谓的战列巡洋舰,严格说起来的话,不是装甲巡洋舰,就是大型巡洋舰。
正是如此,有人得出了战列巡洋舰无用的结论。
果真如此?
按照梁夏海军、布兰皇家海军与狭夷海军做的统计,在整个大战期间,战列巡洋舰的出动率在主力舰当中遥遥领先,几乎是战列舰的三倍,执行作战任务的效率达到普通战列舰的五倍。
如果把作战强度当分母,那么战列巡洋舰的伤亡比例反而低于战列舰。
此外,战列巡洋舰并没消亡,而是进化成了后条约型快速战列舰。
从这个角度看,当坚甲利炮的钢铁怪兽被移动的海上机场取代时,战列巡洋舰,这种浑身上下都是时代烙印的战舰,用华丽、炫目的方式完成绝唱,为这个铁火奔腾、波澜壮魄的时代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