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重生之大科学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三一、百无一用是书生
杨度首先想到,钱只能捐给政党的掌权者,而不能直接给政党本身。 因为政党本身是一个组织,除了虚头巴脑的精神嘉奖,是不会记住捐款人恩情的,更不会给捐款人带来任何好处。而捐给政党的掌权人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恩怨分明,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自然而然会考虑捐款人的利益。
最简单的例子,企业要想获得关照,是给市政府捐一千万效果好,还是给市委书记长分别送一百万效果好?虽然后者可能涉嫌贿赂,但越是非法的途径,收益也越大。
如此一来,目标就圈定了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光复会会长章太炎两人。眼下孙中山还不在日本,要想捐款,只能先找章太炎。问题随之而来:众所周知,孙元起和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有仇,而且仇还不。现在烧香求佛还有用么?
杨度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先去拜访一下章太炎为宜:谁知道光复会以后会不会鲤鱼化龙?再者,陶成章只是副职,章太炎才是正主,谁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仇隙?
1908年底,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后,作为主编的章太炎也渐渐淡出政治宣传舞台,转而在东京组织成立“国学讲习会”编写国学振兴社的讲义,开始大力宣讲国学,内容包括文解字、庄子、楚辞、尔雅、广雅疏证、汉书、文心雕龙、毛诗、文史通义。受业弟子也多是一时俊杰,著名的有钱玄同、黄侃、沈兼士、周树人、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沈尹默、马裕藻、吴承仕、刘文典,以后都成为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教授学者。
这一日,章太炎正给弟子讲授文字音韵之学,门房来报:“先生,湘潭杨皙子前来拜访。”
章太炎微微皱眉,旋即道:“让他进来听听吧。”
随后,杨度被领进屋里,在最后面的空位上落座,听章太炎讲课。总也有两三个时,章太炎才结束本日的课程。学生们整理完笔墨纸砚,陆续散去,屋中只剩下章、杨二人。
不待杨度上前问安,章太炎先问道:“皙子,觉得我刚才的可有道理?”
杨度拱手答道:“适才听先生,文字先有声音而后有字形,文字的创造和演变都与声音有莫大关系。这真是想前人之不敢想,言前人之未能言,而且鞭辟入里,诚为千古不刊之论,直令在下茅塞顿开!”
对于清代书人来,文字音韵这类的“学”就如同今天大学里的英语四六级,学不好,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杨度本来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名师指导,尽管不是专门研究文字音韵的学者,也知道什么好什么坏。
章太炎满意地点点头:这确实是他的创论,能被人准确地发现并加以赞誉,如何能不开心呢?
这时他才招手把杨度唤至自己的身边,一边喝茶一边解释道:“近些年,中国衰惫极了,却总也找不到出路,于是有一种人总中国人与西洋人相差甚远,所以自暴自弃,认为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要想崛起,就应该全面欧美化。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的长处,便觉得华夏旧土没有一丝可爱,爱国爱种之心也开始淡薄衰微。长此以往,亡国灭种就不远了。
“华夏旧土真没有可爱之处么?我想不是的。在日本生活了三四年,我始终觉得只有中国的饮食、中国的语言、中国的风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环境,才最适合中国人,即便是近邻的日本也不能替代。只要我国国民意识到中国的长处,那么他们的爱国爱种之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这也是我在东京开办国学讲习会,宣讲国学的原因。因为古事古迹,都可以动人爱国的心思。”
杨度插话道:“经世大学在建校之初便设立国学院,想来是和先生出于同一目的。”
章太炎仰着脸,颇为傲然地道:“当今在世之人,能让章某佩服的只有两个。虽然佩服,但并不赞同。他们都姓孙,其中一个便是孙百熙。”
“哦?”杨度有些好奇“还望章先生赐教!”
章太炎也不拿乔:“孙百熙年纪轻轻,便学究天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据他的理论非常深邃,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位最聪明的科学家才能看懂,看懂之后都齐声赞誉;其他人则视如天书,不知所云,毁也无从毁,誉也无从誉。这是让章某最为佩服的。
“他编写的教材很多都被翻译到日本,成为学校里的教科书。甲午以来,日本普通民众是非常看不起中国人的。只有提到‘孙元起’这个名字,他们才一脸景仰,认为孙百熙非常了不起,在西方人的学问上打败了西方人,替亚洲人争了光。
“再者,孙百熙除了在职期间,利用公帑兴办不少学校外,还凭一己之力在大江南北兴办数十所大中学。这些学校或是免费,或是只收很少的费用,让贫寒子弟有学可上、有书可。天下有钱人那么多,比孙百熙有钱的也不在少数,谁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宁肯把钱挥霍在青楼、赌场,也不愿扔给穷人一个铜圆。如此大力兴学,怎能不让章某佩服?”
“那为何又不赞同呢?”杨度问道。
章太炎道:“我最不赞同的是孙百熙对于时局的态度。他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尽管可以看出他对时局不满,却不允许学生起来抗议请愿,只要求大家关起门来好好书,认真做学问。国家都有亡了,书做学问还有什么意义?
“他创办的大学美其名曰‘经世’,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可他把‘经世’用在了哪里?是替满清鞑子续命,还是给满清鞑子培养奴才?孙百熙在国内外有巨大的影响力,他要是登高一呼,全国局势必然为之震动,何愁革命不成功?”
杨度听到这里,脸上虽然含笑不语,心中对章太炎的评价却调低了一级。
章太炎又道:“孙百熙对国学的态度,我也非常不赞同。所谓国学,乃是一国固有之学问,由无数典籍、无数哲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酝酿而成的文化,里面... -->>
二三一、百无一用是书生
杨度首先想到,钱只能捐给政党的掌权者,而不能直接给政党本身。 因为政党本身是一个组织,除了虚头巴脑的精神嘉奖,是不会记住捐款人恩情的,更不会给捐款人带来任何好处。而捐给政党的掌权人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恩怨分明,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自然而然会考虑捐款人的利益。
最简单的例子,企业要想获得关照,是给市政府捐一千万效果好,还是给市委书记长分别送一百万效果好?虽然后者可能涉嫌贿赂,但越是非法的途径,收益也越大。
如此一来,目标就圈定了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光复会会长章太炎两人。眼下孙中山还不在日本,要想捐款,只能先找章太炎。问题随之而来:众所周知,孙元起和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有仇,而且仇还不。现在烧香求佛还有用么?
杨度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先去拜访一下章太炎为宜:谁知道光复会以后会不会鲤鱼化龙?再者,陶成章只是副职,章太炎才是正主,谁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仇隙?
1908年底,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后,作为主编的章太炎也渐渐淡出政治宣传舞台,转而在东京组织成立“国学讲习会”编写国学振兴社的讲义,开始大力宣讲国学,内容包括文解字、庄子、楚辞、尔雅、广雅疏证、汉书、文心雕龙、毛诗、文史通义。受业弟子也多是一时俊杰,著名的有钱玄同、黄侃、沈兼士、周树人、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沈尹默、马裕藻、吴承仕、刘文典,以后都成为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教授学者。
这一日,章太炎正给弟子讲授文字音韵之学,门房来报:“先生,湘潭杨皙子前来拜访。”
章太炎微微皱眉,旋即道:“让他进来听听吧。”
随后,杨度被领进屋里,在最后面的空位上落座,听章太炎讲课。总也有两三个时,章太炎才结束本日的课程。学生们整理完笔墨纸砚,陆续散去,屋中只剩下章、杨二人。
不待杨度上前问安,章太炎先问道:“皙子,觉得我刚才的可有道理?”
杨度拱手答道:“适才听先生,文字先有声音而后有字形,文字的创造和演变都与声音有莫大关系。这真是想前人之不敢想,言前人之未能言,而且鞭辟入里,诚为千古不刊之论,直令在下茅塞顿开!”
对于清代书人来,文字音韵这类的“学”就如同今天大学里的英语四六级,学不好,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杨度本来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名师指导,尽管不是专门研究文字音韵的学者,也知道什么好什么坏。
章太炎满意地点点头:这确实是他的创论,能被人准确地发现并加以赞誉,如何能不开心呢?
这时他才招手把杨度唤至自己的身边,一边喝茶一边解释道:“近些年,中国衰惫极了,却总也找不到出路,于是有一种人总中国人与西洋人相差甚远,所以自暴自弃,认为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要想崛起,就应该全面欧美化。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的长处,便觉得华夏旧土没有一丝可爱,爱国爱种之心也开始淡薄衰微。长此以往,亡国灭种就不远了。
“华夏旧土真没有可爱之处么?我想不是的。在日本生活了三四年,我始终觉得只有中国的饮食、中国的语言、中国的风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环境,才最适合中国人,即便是近邻的日本也不能替代。只要我国国民意识到中国的长处,那么他们的爱国爱种之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这也是我在东京开办国学讲习会,宣讲国学的原因。因为古事古迹,都可以动人爱国的心思。”
杨度插话道:“经世大学在建校之初便设立国学院,想来是和先生出于同一目的。”
章太炎仰着脸,颇为傲然地道:“当今在世之人,能让章某佩服的只有两个。虽然佩服,但并不赞同。他们都姓孙,其中一个便是孙百熙。”
“哦?”杨度有些好奇“还望章先生赐教!”
章太炎也不拿乔:“孙百熙年纪轻轻,便学究天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据他的理论非常深邃,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位最聪明的科学家才能看懂,看懂之后都齐声赞誉;其他人则视如天书,不知所云,毁也无从毁,誉也无从誉。这是让章某最为佩服的。
“他编写的教材很多都被翻译到日本,成为学校里的教科书。甲午以来,日本普通民众是非常看不起中国人的。只有提到‘孙元起’这个名字,他们才一脸景仰,认为孙百熙非常了不起,在西方人的学问上打败了西方人,替亚洲人争了光。
“再者,孙百熙除了在职期间,利用公帑兴办不少学校外,还凭一己之力在大江南北兴办数十所大中学。这些学校或是免费,或是只收很少的费用,让贫寒子弟有学可上、有书可。天下有钱人那么多,比孙百熙有钱的也不在少数,谁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宁肯把钱挥霍在青楼、赌场,也不愿扔给穷人一个铜圆。如此大力兴学,怎能不让章某佩服?”
“那为何又不赞同呢?”杨度问道。
章太炎道:“我最不赞同的是孙百熙对于时局的态度。他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尽管可以看出他对时局不满,却不允许学生起来抗议请愿,只要求大家关起门来好好书,认真做学问。国家都有亡了,书做学问还有什么意义?
“他创办的大学美其名曰‘经世’,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可他把‘经世’用在了哪里?是替满清鞑子续命,还是给满清鞑子培养奴才?孙百熙在国内外有巨大的影响力,他要是登高一呼,全国局势必然为之震动,何愁革命不成功?”
杨度听到这里,脸上虽然含笑不语,心中对章太炎的评价却调低了一级。
章太炎又道:“孙百熙对国学的态度,我也非常不赞同。所谓国学,乃是一国固有之学问,由无数典籍、无数哲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酝酿而成的文化,里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