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幽默化三国演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官员们再次聚集在宏伟的殿堂中,命令宦官进宫请见献帝。
献帝心中忧虑恐惧,不敢露面。
曹后问道:“群臣请求陛下举行朝会,陛下为何推辞?”
献帝含泪回答:“你的兄长意图篡位,指使百官逼迫我,所以我不愿出去。”
曹后怒气冲冲地说:“我兄长怎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话音未落,只见曹洪和曹休带剑闯入,请求献帝出殿。
曹后痛斥他们:“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贪图荣华富贵,共同策划叛乱!我父亲功高震主,威名远播,尚且不敢觊觎帝位。现在我兄长继位不久,就急于篡夺汉室,天意绝不会保佑你们!”
说完,悲痛欲绝地返回宫中。在场的侍从们,无不感慨万分,泪水涟涟。
曹洪和曹休坚持要求献帝出殿。
献帝无奈之下,只得更衣后前往前殿。
华歆上奏说:“陛下应听从我们昨天的建议,以避免大祸。”
献帝痛哭流涕地说:“你们都长久享受汉朝的俸禄,其中还有许多是汉朝功臣的后代,怎能忍心做这种不忠之事?”
华歆说:“如果陛下不接受大家的意见,恐怕不久将有灾难降临,这不是我们不忠于陛下。”
献帝问:“谁敢谋害我?”
华歆严厉地说:“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没有为君之福,导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想谋害陛下的人岂止一个?陛下还不感激图报,难道想让天下人共讨之吗?”
献帝震惊,愤然起身。王朗用目光示意华歆。
华歆迈步上前,抓住龙袍,脸色一变说:“答应与否,请尽快表态!”
献帝颤抖着无法言语。
曹洪和曹休拔剑高呼:“符宝郎何在?”
祖弼应声而出:“符宝郎在此。”
曹洪索要玉玺,祖弼斥责道:“玉玺乃天子之物,岂能随意索取!”
曹洪下令将祖弼推出斩首,祖弼怒骂至死。
后人有诗赞颂他:
奸佞当权汉室衰,假托禅让模仿尧舜。
满朝百官皆尊魏,唯有忠臣符宝郎。
皇帝浑身战栗,目光所及,只见台阶下铠甲闪耀,戈矛林立,数百人的队伍,尽是魏国的士兵。
皇帝带着泪水对群臣说道:“我愿意将帝位禅让给魏王,祈求留下一线生机,以终我的余生。”
贾诩回答说:“魏王定不会辜负陛下。陛下应当立即下达诏令,以安定人心。”
于是皇帝命令陈群起草让位的诏书,命华歆携带诏书和国玺,引领百官前往魏王宫进献。
曹丕喜不自胜,宣读诏书说:
我在位三十二年,经历了天下的大动荡,幸得祖宗神灵庇佑,危难中得以存活。
然而现在仰望天象,俯视民心,汉朝的命运已然终结,时运已转至曹氏。
因此前有先王树立了神武的功绩,如今又有魏王彰显明德,顺应了这一时代。历史规律清晰可见,确实可信。
大道之行,以天下为公。唐尧没有偏爱自己的儿子,名声流传无穷,我私下里非常仰慕。
今日我愿追随尧帝的典范,将皇位禅让给丞相魏王。魏王请不要推辞!
曹丕听完后,准备接受诏书。司马懿劝谏说:
“不可。尽管诏书和国玺已经到来,殿下应当暂且上表谦虚地推辞,以消除天下人的非议。”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王朗撰写表文,自称德行浅薄,请求另寻贤能之人,继承帝位。
皇帝看了表文,心中既惊讶又疑惑,对群臣说:
“魏王如此谦逊,我们该如何应对?”
华歆说:“过去魏武王接受王位时,三次推辞而朝廷不允许,最终才接受。现在陛下可以再次下诏,魏王自然会同意。”
皇帝别无选择,又命令桓阶起草诏书,派高庙使者张音持节捧玺前往魏王宫。
曹丕打开阅读,诏书说:
魏王,你上书谦让。我私下认为汉家道统衰微,历时已久;
幸亏有魏武王曹操以德行应天命,振奋神武之力,铲除凶暴,安定华夏。如今王曹丕继承前业,
至高德行光辉照耀,声威教化遍及四海,仁爱之风遍布八方。天命历数,现在落在你的身上。
昔日虞舜立下大功二十件,而放勋便将天下禅让给他;大禹有治水的功绩,而重华便将帝位禅让给他。
汉室承继尧的运数,有传承圣人的义务,加之顺应神灵,继承天命。特派御史大夫张音,持节捧皇帝玺绶,魏王请接受吧。
曹丕接到诏书后心悦诚服,对贾诩说道:
“虽然已有两道诏书,但我仍然担心未来的历史会给我冠上篡位的污名。”
贾诩回应说:“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困难。您可以让张音带着玉玺返回,并指示华歆让汉帝建造一座名为‘受禅台’的高台。
在选定的吉日良辰,召集所有官员到台下集合,由皇帝亲自奉上玉玺,将天下禅让给您,如此便可以消除所有人的疑虑,终结所有的非议。”
曹丕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张音带着玉玺返回,并再次上表谦虚辞让。
张音回到献帝那里报告,帝询问群臣:
“魏王再次辞让,这是什么意思?”
华歆奏答道:“陛下应当建造一座名为‘受禅台’的高台。在公卿和百姓面前明确表示禅位,这样陛下的子孙后代,都将受到魏的恩惠。”
献帝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派遣太常院官在繁阳选地,建起了三层高台,选择在十月庚午日寅时进行禅让。
到了预定的日子,帝邀请魏王曹丕上台接受禅让,台下聚集了四百多名各级官员,以及三十多万御林军和虎贲禁军。
帝亲自捧着玉玺献给曹丕,曹丕接受了。台下的群臣跪着聆听册命说:
“魏王啊!古时唐尧将帝位禅让给虞舜,虞舜又将帝位传给了禹,天命不是永恒的,只归于有德之人。汉室的道统衰微,社会秩序丧失,灾难波及到我身上,大乱愈发严重,群凶横行逆施,国家颠覆。
... -->>
第二天,官员们再次聚集在宏伟的殿堂中,命令宦官进宫请见献帝。
献帝心中忧虑恐惧,不敢露面。
曹后问道:“群臣请求陛下举行朝会,陛下为何推辞?”
献帝含泪回答:“你的兄长意图篡位,指使百官逼迫我,所以我不愿出去。”
曹后怒气冲冲地说:“我兄长怎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话音未落,只见曹洪和曹休带剑闯入,请求献帝出殿。
曹后痛斥他们:“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贪图荣华富贵,共同策划叛乱!我父亲功高震主,威名远播,尚且不敢觊觎帝位。现在我兄长继位不久,就急于篡夺汉室,天意绝不会保佑你们!”
说完,悲痛欲绝地返回宫中。在场的侍从们,无不感慨万分,泪水涟涟。
曹洪和曹休坚持要求献帝出殿。
献帝无奈之下,只得更衣后前往前殿。
华歆上奏说:“陛下应听从我们昨天的建议,以避免大祸。”
献帝痛哭流涕地说:“你们都长久享受汉朝的俸禄,其中还有许多是汉朝功臣的后代,怎能忍心做这种不忠之事?”
华歆说:“如果陛下不接受大家的意见,恐怕不久将有灾难降临,这不是我们不忠于陛下。”
献帝问:“谁敢谋害我?”
华歆严厉地说:“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没有为君之福,导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想谋害陛下的人岂止一个?陛下还不感激图报,难道想让天下人共讨之吗?”
献帝震惊,愤然起身。王朗用目光示意华歆。
华歆迈步上前,抓住龙袍,脸色一变说:“答应与否,请尽快表态!”
献帝颤抖着无法言语。
曹洪和曹休拔剑高呼:“符宝郎何在?”
祖弼应声而出:“符宝郎在此。”
曹洪索要玉玺,祖弼斥责道:“玉玺乃天子之物,岂能随意索取!”
曹洪下令将祖弼推出斩首,祖弼怒骂至死。
后人有诗赞颂他:
奸佞当权汉室衰,假托禅让模仿尧舜。
满朝百官皆尊魏,唯有忠臣符宝郎。
皇帝浑身战栗,目光所及,只见台阶下铠甲闪耀,戈矛林立,数百人的队伍,尽是魏国的士兵。
皇帝带着泪水对群臣说道:“我愿意将帝位禅让给魏王,祈求留下一线生机,以终我的余生。”
贾诩回答说:“魏王定不会辜负陛下。陛下应当立即下达诏令,以安定人心。”
于是皇帝命令陈群起草让位的诏书,命华歆携带诏书和国玺,引领百官前往魏王宫进献。
曹丕喜不自胜,宣读诏书说:
我在位三十二年,经历了天下的大动荡,幸得祖宗神灵庇佑,危难中得以存活。
然而现在仰望天象,俯视民心,汉朝的命运已然终结,时运已转至曹氏。
因此前有先王树立了神武的功绩,如今又有魏王彰显明德,顺应了这一时代。历史规律清晰可见,确实可信。
大道之行,以天下为公。唐尧没有偏爱自己的儿子,名声流传无穷,我私下里非常仰慕。
今日我愿追随尧帝的典范,将皇位禅让给丞相魏王。魏王请不要推辞!
曹丕听完后,准备接受诏书。司马懿劝谏说:
“不可。尽管诏书和国玺已经到来,殿下应当暂且上表谦虚地推辞,以消除天下人的非议。”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王朗撰写表文,自称德行浅薄,请求另寻贤能之人,继承帝位。
皇帝看了表文,心中既惊讶又疑惑,对群臣说:
“魏王如此谦逊,我们该如何应对?”
华歆说:“过去魏武王接受王位时,三次推辞而朝廷不允许,最终才接受。现在陛下可以再次下诏,魏王自然会同意。”
皇帝别无选择,又命令桓阶起草诏书,派高庙使者张音持节捧玺前往魏王宫。
曹丕打开阅读,诏书说:
魏王,你上书谦让。我私下认为汉家道统衰微,历时已久;
幸亏有魏武王曹操以德行应天命,振奋神武之力,铲除凶暴,安定华夏。如今王曹丕继承前业,
至高德行光辉照耀,声威教化遍及四海,仁爱之风遍布八方。天命历数,现在落在你的身上。
昔日虞舜立下大功二十件,而放勋便将天下禅让给他;大禹有治水的功绩,而重华便将帝位禅让给他。
汉室承继尧的运数,有传承圣人的义务,加之顺应神灵,继承天命。特派御史大夫张音,持节捧皇帝玺绶,魏王请接受吧。
曹丕接到诏书后心悦诚服,对贾诩说道:
“虽然已有两道诏书,但我仍然担心未来的历史会给我冠上篡位的污名。”
贾诩回应说:“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困难。您可以让张音带着玉玺返回,并指示华歆让汉帝建造一座名为‘受禅台’的高台。
在选定的吉日良辰,召集所有官员到台下集合,由皇帝亲自奉上玉玺,将天下禅让给您,如此便可以消除所有人的疑虑,终结所有的非议。”
曹丕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张音带着玉玺返回,并再次上表谦虚辞让。
张音回到献帝那里报告,帝询问群臣:
“魏王再次辞让,这是什么意思?”
华歆奏答道:“陛下应当建造一座名为‘受禅台’的高台。在公卿和百姓面前明确表示禅位,这样陛下的子孙后代,都将受到魏的恩惠。”
献帝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派遣太常院官在繁阳选地,建起了三层高台,选择在十月庚午日寅时进行禅让。
到了预定的日子,帝邀请魏王曹丕上台接受禅让,台下聚集了四百多名各级官员,以及三十多万御林军和虎贲禁军。
帝亲自捧着玉玺献给曹丕,曹丕接受了。台下的群臣跪着聆听册命说:
“魏王啊!古时唐尧将帝位禅让给虞舜,虞舜又将帝位传给了禹,天命不是永恒的,只归于有德之人。汉室的道统衰微,社会秩序丧失,灾难波及到我身上,大乱愈发严重,群凶横行逆施,国家颠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