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顽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月十三,肃州城。
赶鸭子上架的世袭指挥使胡志深立在城头六神无主,望向西方一脸忧虑。
肃州卫的军人一辈子看不见战事,都有股闻战则喜的劲头儿,但胡志深没有这种劲头。
从他十八岁继承世袭指挥使这一官职,十二年来没有落得实授差遣,文不能安天下、武不能定乾坤,却练就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简单来说——看谁都比自己厉害。
他相信一个道理,在有数千户人家的肃州卫,一定会有几个赵之瑞、丁国栋那样的盖世大英雄,也一定该有几个没啥用的废物小点心。
可是令人困惑的是这么多年了,他从未在肃州卫发现废物小点心,那么很可能……这个小废物就是他自己。
毕竟肃州城最后一场战役是隆庆四年,作为世袭指挥使,胡志深父亲在职时就没打过仗,到他这,名字是起岔了,别说志深了,那完全是胸无志向沉迷生活,每天观花种树喂猫养兔,有用的东西一窍不通。
从嘉峪关升起第一股烽烟算起,已经满打满算五天了。
在这五天时间里,肃州的第一号人物,参将赵之瑞的军队被叛将张天琳击败;肃州卫的掌印指挥使没于阵中,据说是被战马一蹄子踹死了;最有本事的千总,黑承印和米剌印,一个在嘉峪关协助守城、一个被张天琳围在临水驿城。
大明的幸运数字是三和七,北边明军的马步装备,是三马七步;卫所的轮流耕战,也同样是三守七耕。
肃州卫最野的那帮人,都跟着黑承印与米剌印出城了,留在城里的都是老实、本分、乖巧的好人。
但是在大明打仗,胡志深觉得这事儿还得坏人来,好人不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就比如他身边,眼下就有仨好人非常积极,都跑到城头要在叛军围城时为守城出一份力,全是肃州名人。
其中他最熟悉的人叫董矩,是肃州桃李满卫所的教谕,非常博学,孙子兵法倒背如流,执教三十八载,一个考出去的学生都没有,这会要以五十九岁高龄赴国难,腰悬雁翎刀、肩扛三眼铳,老当益壮。
第二个年轻一点,名叫颜秩,四十六岁的英俊老先生,这是位富有声望的肃州乡绅,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地没地,当上乡绅一靠婆姨、二靠自己。
十六年前,婆姨病死,颜老爷立誓终身不再娶妻,独自一人抚养抚养子女,虽然朝廷没有修座牌坊表示表示,但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敬其情深,称其为义丈夫,有什么大事都要请过来,可惜十六年了,从没在大事上发表过啥有用的建议。
这二位在人品道德上都无懈可击,但对守城真的没有太大帮助。
所幸还有最后一位,是跟胡志深一样没有实授的世袭指挥使王彦明,这老兄有十二个家丁,是位熟悉操典的光杆将军。
再加上啥也不会的胡志深,肃州的四大狠人就算凑齐了。
其实胡志深也不算一无是处,他有认识自家短处的自知之明,也有看出旁人长处的识人之智,所以在他看来,依靠这几块材料,击退来犯之敌很难,但据守坚城几日,却也不是不可能。
指挥使王彦明熟悉操典,会排兵布阵;老教谕董矩知晓兵法,可任军师;义丈夫颜秩广富声望,可招募乡勇。
肃州又是卫城,招募野战之军很难,但男女老少俱可担当守城之职,易如反掌。
如今只剩一个难点……他们四个是穷光蛋,尽管都在肃州有远超常人的地位,却都没钱没粮也没权,招兵要钱、守城要粮,没有这两样东西,恐怕人们不愿登城作战。
“挨家挨户让人捐!”指挥使王彦明气愤道:“城都没了,他们还要钱要粮?”
“万万不可。”
义丈夫颜秩似乎本不愿说话,只是这会听说王彦明打算让人捐钱粮,这才急忙道:“王指挥使有所不知,那刘元帅能成气候,一靠善战,二靠人心,那叛军都不会让百姓捐钱粮,若我们让百姓捐钱粮,这城恐怕也不必守了。”
“颜丈夫说的这叫什么话!”
王彦明顶了一句,却也没坚持,只是气呼呼地走到一旁:“那你们说怎么办?”
几人看向老教谕,董矩沉吟片刻道:“颜丈夫说得多,依老夫之见,钱粮还是要寻富户出捐。”
“老先生,这事可不好办。”
胡志深摇摇头,看着几人叹了口气,道:“肃州城的有钱有粮的就那么几个,最有可能捐钱粮的是赵将军家,眼下将军新败,人还没回来,我们能再上门逼捐?”
赵将军说的是肃州参将赵之瑞,这事肯定不妥。
却听董矩道:“肃州城有钱粮的可不仅赵将军一个,咱们城里那位豪侠也能出钱粮,我教过他,知道他不坏,真诚坦荡,应是愿意出力。”
三个人听见豪侠二字,面上表情都有些古怪。
因为这个词在肃州贬义居多,城里只有一个人有这称号,名叫宋贤,乳名小狸。
这人是贫家农户出身,十四岁丧父,又遭逢母亲病重,尽心服侍母亲,以孝顺闻名,无法维持学业,家中田地也无人操持不免荒废,母亲病逝后,就将田地都卖给乡邻换了本金,家道中落,成了坐贾行商之辈,没赚着什么钱,却也多少算个有营生的正经人。
五年前,宋贤干了票大的,他卖尽家当,换了一批西域买来的玩意儿去了江南,一去就是三年杳无音信,人们都以为这孤儿客死他乡,他却带着千两之财与仆从伴当衣锦还乡。
仆从伴当凶狠矫健,听说都是旱灾里被收留的乱兵饥贼,个个儿都是狠角色,宋贤也性情大变,在城内开起米行当铺、城外修起赌档青楼,倒卖劣酒,以放贷为生。
人们称他做豪侠,全是因为其虚伪做派。
所谓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低,因为士是官员,农家小户可能不会大富,但读得起书,总有科举转运大贵那天;工匠的手艺精湛,照样也能当官;商贾不一样,这辈子撑死就只能有俩臭钱儿了,谁都瞧不起。
当然,士农工商里的工,指的不是力夫,而是有手艺在人的匠人,宣德年有凋虫小技的无锡石匠陆祥、永乐年设计承天门也就是后来天安门的吴县木匠蒯祥,都靠技艺官拜工部侍郎,主持大型工程;嘉靖年修三大殿的扬州木匠徐杲更是做了工部尚书,空前绝后。
士农工商里的农,指的也不是佃户帮佣,而是有地的自耕农和地主。
四民制度是国之柱石,明代在朝廷层面上没人头税,佃户帮佣一不给国家交税、二不给国家服役,所以他们不是农,甚至不属于民,有工作、有地佃的时候还勉强算个民。
&nb... -->>
三月十三,肃州城。
赶鸭子上架的世袭指挥使胡志深立在城头六神无主,望向西方一脸忧虑。
肃州卫的军人一辈子看不见战事,都有股闻战则喜的劲头儿,但胡志深没有这种劲头。
从他十八岁继承世袭指挥使这一官职,十二年来没有落得实授差遣,文不能安天下、武不能定乾坤,却练就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简单来说——看谁都比自己厉害。
他相信一个道理,在有数千户人家的肃州卫,一定会有几个赵之瑞、丁国栋那样的盖世大英雄,也一定该有几个没啥用的废物小点心。
可是令人困惑的是这么多年了,他从未在肃州卫发现废物小点心,那么很可能……这个小废物就是他自己。
毕竟肃州城最后一场战役是隆庆四年,作为世袭指挥使,胡志深父亲在职时就没打过仗,到他这,名字是起岔了,别说志深了,那完全是胸无志向沉迷生活,每天观花种树喂猫养兔,有用的东西一窍不通。
从嘉峪关升起第一股烽烟算起,已经满打满算五天了。
在这五天时间里,肃州的第一号人物,参将赵之瑞的军队被叛将张天琳击败;肃州卫的掌印指挥使没于阵中,据说是被战马一蹄子踹死了;最有本事的千总,黑承印和米剌印,一个在嘉峪关协助守城、一个被张天琳围在临水驿城。
大明的幸运数字是三和七,北边明军的马步装备,是三马七步;卫所的轮流耕战,也同样是三守七耕。
肃州卫最野的那帮人,都跟着黑承印与米剌印出城了,留在城里的都是老实、本分、乖巧的好人。
但是在大明打仗,胡志深觉得这事儿还得坏人来,好人不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就比如他身边,眼下就有仨好人非常积极,都跑到城头要在叛军围城时为守城出一份力,全是肃州名人。
其中他最熟悉的人叫董矩,是肃州桃李满卫所的教谕,非常博学,孙子兵法倒背如流,执教三十八载,一个考出去的学生都没有,这会要以五十九岁高龄赴国难,腰悬雁翎刀、肩扛三眼铳,老当益壮。
第二个年轻一点,名叫颜秩,四十六岁的英俊老先生,这是位富有声望的肃州乡绅,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地没地,当上乡绅一靠婆姨、二靠自己。
十六年前,婆姨病死,颜老爷立誓终身不再娶妻,独自一人抚养抚养子女,虽然朝廷没有修座牌坊表示表示,但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敬其情深,称其为义丈夫,有什么大事都要请过来,可惜十六年了,从没在大事上发表过啥有用的建议。
这二位在人品道德上都无懈可击,但对守城真的没有太大帮助。
所幸还有最后一位,是跟胡志深一样没有实授的世袭指挥使王彦明,这老兄有十二个家丁,是位熟悉操典的光杆将军。
再加上啥也不会的胡志深,肃州的四大狠人就算凑齐了。
其实胡志深也不算一无是处,他有认识自家短处的自知之明,也有看出旁人长处的识人之智,所以在他看来,依靠这几块材料,击退来犯之敌很难,但据守坚城几日,却也不是不可能。
指挥使王彦明熟悉操典,会排兵布阵;老教谕董矩知晓兵法,可任军师;义丈夫颜秩广富声望,可招募乡勇。
肃州又是卫城,招募野战之军很难,但男女老少俱可担当守城之职,易如反掌。
如今只剩一个难点……他们四个是穷光蛋,尽管都在肃州有远超常人的地位,却都没钱没粮也没权,招兵要钱、守城要粮,没有这两样东西,恐怕人们不愿登城作战。
“挨家挨户让人捐!”指挥使王彦明气愤道:“城都没了,他们还要钱要粮?”
“万万不可。”
义丈夫颜秩似乎本不愿说话,只是这会听说王彦明打算让人捐钱粮,这才急忙道:“王指挥使有所不知,那刘元帅能成气候,一靠善战,二靠人心,那叛军都不会让百姓捐钱粮,若我们让百姓捐钱粮,这城恐怕也不必守了。”
“颜丈夫说的这叫什么话!”
王彦明顶了一句,却也没坚持,只是气呼呼地走到一旁:“那你们说怎么办?”
几人看向老教谕,董矩沉吟片刻道:“颜丈夫说得多,依老夫之见,钱粮还是要寻富户出捐。”
“老先生,这事可不好办。”
胡志深摇摇头,看着几人叹了口气,道:“肃州城的有钱有粮的就那么几个,最有可能捐钱粮的是赵将军家,眼下将军新败,人还没回来,我们能再上门逼捐?”
赵将军说的是肃州参将赵之瑞,这事肯定不妥。
却听董矩道:“肃州城有钱粮的可不仅赵将军一个,咱们城里那位豪侠也能出钱粮,我教过他,知道他不坏,真诚坦荡,应是愿意出力。”
三个人听见豪侠二字,面上表情都有些古怪。
因为这个词在肃州贬义居多,城里只有一个人有这称号,名叫宋贤,乳名小狸。
这人是贫家农户出身,十四岁丧父,又遭逢母亲病重,尽心服侍母亲,以孝顺闻名,无法维持学业,家中田地也无人操持不免荒废,母亲病逝后,就将田地都卖给乡邻换了本金,家道中落,成了坐贾行商之辈,没赚着什么钱,却也多少算个有营生的正经人。
五年前,宋贤干了票大的,他卖尽家当,换了一批西域买来的玩意儿去了江南,一去就是三年杳无音信,人们都以为这孤儿客死他乡,他却带着千两之财与仆从伴当衣锦还乡。
仆从伴当凶狠矫健,听说都是旱灾里被收留的乱兵饥贼,个个儿都是狠角色,宋贤也性情大变,在城内开起米行当铺、城外修起赌档青楼,倒卖劣酒,以放贷为生。
人们称他做豪侠,全是因为其虚伪做派。
所谓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低,因为士是官员,农家小户可能不会大富,但读得起书,总有科举转运大贵那天;工匠的手艺精湛,照样也能当官;商贾不一样,这辈子撑死就只能有俩臭钱儿了,谁都瞧不起。
当然,士农工商里的工,指的不是力夫,而是有手艺在人的匠人,宣德年有凋虫小技的无锡石匠陆祥、永乐年设计承天门也就是后来天安门的吴县木匠蒯祥,都靠技艺官拜工部侍郎,主持大型工程;嘉靖年修三大殿的扬州木匠徐杲更是做了工部尚书,空前绝后。
士农工商里的农,指的也不是佃户帮佣,而是有地的自耕农和地主。
四民制度是国之柱石,明代在朝廷层面上没人头税,佃户帮佣一不给国家交税、二不给国家服役,所以他们不是农,甚至不属于民,有工作、有地佃的时候还勉强算个民。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