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眩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不愧是教授,真是见多识广啊!”“因为我一直都对荣格心理学有很大兴趣。”
“接下来应该走这枚棋子了。刚才,教授不是提到了陶太想利用电话与外界联络,却始终无法取得联系的这个情节吗?”
“是的。”
“陶太在电话中听到的是一连串的数字。可是,当他跑出屋外,徘徊于外面的世界时,街上只有山叶和三洋的招牌,却看不到罗列数字的招牌,这里似乎出现了小矛盾。我觉得这一点也必须加以注意。”
“不错,我多少也注意到这点。不过,陶太从路上与其擦肩而过的人口中也听到一连串数字。”
“对。这表示当数字以口头传达的形态出现时,他才能认知。”
“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是有意义的。此外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十一点前后,太阳消失了。文章对于时间的记述非常明确,正如前面能正确无误地描述环境污染那样,就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来看,这一点确实是比较罕见的。”
“正因如此,你才认为这是一篇很有逻辑性的文章吧?”
“是的。连出事那天的日期也交代得一清二楚。”
“日期?”
“对。文章不是清楚写明那天是天气晴朗的五月二十六日吗?在后面的段落,又清楚说明那天是电视剧编剧梶原一骑因犯伤害罪被东京爱宕警署逮捕的第二天。我自己都还记得,那时确实发生了电视剧编剧被捕的事件,还有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技术官员新药泄密事件。文章对于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述得清清楚楚,如此从头到尾严格符合逻辑的文章是很少见的。所以我很难认同你所说的,陶太思想混乱甚至精神分裂。”
“我只能说你是在和我,以及其他学者做出的符合常识的判断唱反调。你明知无论是谁在读了这篇文章后都会觉得荒唐的情况下,还故意向常识和权威发出挑战,是不是?”
我也觉得教授说得有道理,可是御手洗却在一旁微笑,不为所动。
“你竟然会提出这么荒唐的意见,真让我吃惊。”
“是否合理暂且不提。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是太阳消失的时间。陶太是如何得知太阳消失的时间呢?”
“当然是看表才知道时间的。”
“可是教授,他看的是怀表哟!陶太只有二十一岁,二十一岁的青年通常都使用手表吧?”
“不管是二十一岁还是十九岁,持有怀表又不犯法。这或许是陶太的习惯吧。”
“就算如此吧,但还有一个非常奇怪且难以理解的事实。在这之后,他的左手被怪兽吞噬掉了,如果他戴的是手表的话,这手表也肯定被损毁了。正因为他持有怀表,才能发挥报时的作用。”
教授又露出惊讶的神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偶然的巧合吗?御手洗君,你认为这个情节也有重大意义吗?”
“是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继水的旋涡、香织的胸部之后的第三重点。”
“哈哈,那就让我领教一下你的本领。我总算引出了你荒诞不经,并且先后矛盾的棋子了。”
“你马上就会明白的,教授。”御手洗兴致勃勃地说道。他的样子就像眼前摆着许多上等食材的厨师。
“还有一些重大的要点,譬如公寓大楼电梯中的按钮写着‘关’字,也是一个重点。”
“你说什么?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教授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这也是令人吃惊的地方。接着来看看切断两具尸体的场面吧。我和教授都有解剖尸体的经验,这部分的描写,让人感到格外的真实,像脂肪渗出黏在手上滑溜溜的感觉,没有解剖经验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这真是荣格的梦境,对这部分的描写恐怕就不会这么详尽了。”
“确实,这部分的描写特别冗长,若是梦境,或许会简短得多。”
“啊,终于说到这里了!下面这个场景——在切断尸体途中突然失去知觉,不久后醒来去洗脸——也很重要。主角在洗脸池中放满水,洗完脸后拔去塞子。此时,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排水形成的旋涡,文章写道,这旋涡呈右旋。”
教授又露出惊讶状。“这段描写又有什么玄机呢?”
“还记不记得文章开头也说过排水旋涡的事吗?但那时候写的是左旋。”
教授从御手洗手中取回小册子,匆匆翻动书页,看来要亲眼证实御手洗说的话是否真实。
“确实如此。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不见得有什么微言大义吧!说不定是印刷错误呢。”
“我不这样认为。当然,如果只看这一点,不能绝对否定印刷错误的可能性。但文章中其他所有要素,都告诉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正确的。”
“哦!是吗?”教授惊讶地说道。御手洗净说些稀奇古怪的话,教授看起来已经有点厌倦了。
“其他还有什么吗?”
“就是以上这些了。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提出的棋子,来搭建各自的推理模型吧!”
“使用对方提出的棋子可以吗?”
“当然可以。那么请教授先讲吧。”
“我对这篇文章一直很感兴趣,不过几经考虑,到现在还得不到一个清晰的结论,所以我只能一边思考一边说了,可以吗?”
“没问题。”
“你的想法很奇怪,认为这篇文章为正常人所写。我当然没有这种非常识的想法,只能认为这篇文章是有病的大脑狂想的产物。至于所患病症,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感,对他患有的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作某种程度的判断。一般而言,前者无病感,后者则为病感过剩。”
“所谓病感,是指患者对自身患病这一事实的意识吗?”御手洗大概是为我发问。
“是的。我读这篇文章时,想起了很多事情。首先是一九八二年二月发生的日航坠机事件,在羽田冲海面上空做逆喷射操作的片桐机长,经过三个月慎重的精神鉴定,被确定患了妄想型分裂症。记得当时也有人认为他是因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了身心疲惫症,但最终还是确认为妄想型分裂症。我从这篇文章中,也见到陶太身上患妄想型分裂症的特征。所以他既不是身心疲惫,也不是躁郁,而是分裂症,还是重度的分裂症。
“关于陶太的脑部功能,也就是在知、情、意三方面的表现来说,意的功能看来没有什么异变,但在知和情两方面,则可看到明显的异常。陶太的分裂性格,是由知和情的混乱所引起的。首先我怀疑陶太的杏仁体是否正常。以猫来说,即使完全切除大脑,只要下视丘健在的话,猫仍能做出愤怒的表情。如果在下视丘的特定部位埋入电极,一旦予以电流刺激,猫除了做出愤怒的表情,还会袭击置于它旁边的老鼠。
“研究显示,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体与情感波动大有关系。对杏仁体予以电流刺激,或使之受伤、向其注射化学物质,就可以引发其人勃然大怒或使其变得温顺,食欲大增,性冲动也会高亢起来。情感冲动与本能行动互为表里关系。食物与异性能挑起愉快的情感冲动,动物便向这些东西接近,做出本能行为。下视丘是发现情感冲动,并导致本能行动的场所,而杏仁体位于把情报输送给视丘的前沿位置,具有判断外部刺激的功能。由上所述,我怀疑陶太的杏仁体很可能出了问题。
“御手洗君,我想你也知道这个著名的实验:弄坏猫的杏仁体后,它把饲料误认为异性,主动做出性行为。黑猩猩的实验也是类似,在正常情况下,让黑猩猩看到蛇或头盖骨之类的东西,它会露出惊恐的表情,一旦破坏它的杏仁体后,它就对上述物品视若无睹了。这说明了杏仁体具有判断目击物件之生物学价值的功能,一旦杏仁体受损,这功能就失常甚至消失了。上面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就是说,动物的情感冲动是生物学价值判断的表露。当某一刺激被判断为对个体有益,便引起愉快的情感冲动,使其做出接近行动。反之,当另一个刺激被判断为对个体有害,便引起不愉快的情感冲动,于是导引动物做出逃避乃至攻击的行动。脑的这种功能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纵观陶太的行为,譬如对进食的厌恶、对尸体的强烈爱恋,以及对分尸行为的向往等,可见他的情感冲动与一般人有很大区别,我推测这与他的杏仁体病变有关。”
古井教授就像给学生上课似的滔滔而论。御手洗没有插嘴,交抱双臂静静地听着。教授的口气很自然地流露出日本一流专家的威严。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稍后再说,反正我也是一边思考一边讲述。接下来再谈谈‘知’的问题吧。此刻在我脑际浮现的,是所谓的‘跟随现象说’。这是上世纪某位学者提出的学说,想必你也有一定的了解。做个粗糙的比喻,思想相对于脑髓的关系,就相当于胆汁由肝脏分泌,尿液由肾脏分泌一样。这个学说与‘创发说’有共通之处,不过它是唯物论的产物。由于对涵盖知、情、意各领域的脑机能分析不断取得惊人的成果,使我们逐渐开始接受这种观点。
“譬如要回答笛卡尔注所提出的‘梦的怀疑’的问题,心究竟处于脑子的哪个部位呢?又或者在布洛德曼所提出的脑地图中注,心位于何处?我觉得现在已有条件进行探讨。假设把心与脑直接联结起来考虑,即认为心这种东西是在脑子内部发生的现象的话,那么‘培养脑之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将慢慢变得没有区别。笛卡尔的所谓‘梦的怀疑’,梦与清醒的界线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现代人倾向于把它闭锁在脑中。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与脑中纯粹培养出来的‘心’之认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便假定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实际并不存在,那持有这些理念的意识,亦将不会产生任何变化。看了这篇文章,使我有了这样的想法,或者可以说,它迫使我承认这种思考方法。
注笛卡尔(1596一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
注即布洛德曼区。一九〇九年,德国的科学家布洛德曼出版了一幅大脑皮质图,将大脑皮质依组织的特性分成五十二个区域.
“现在不妨来考虑一下通过视觉认知现实的模型。此刻,我的眼睛看见这个茶杯,由这个陶瓷物表面反射电灯的光线,透过眼睛内的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网膜上,映出的茶杯被分解成许多点,一点一点的情报透过一根一根的神经纤维转换成电波信号,以左右半交叉的模式传到位于大脑皮质后部的视觉联合区。这个视觉联合区,大致位于布洛德曼脑地图的十七、十八、十九区域。大脑皮质的视觉联合区收集这些一点一点的情报,组合成线情报,并提取出这个茶杯的倾斜、曲率、移动方向等富有特征的性质。这些提取出来的情报又被送往其他区域进行处理。譬如关于色彩的情报集中在十九区域处理,关于形状的情报在下侧脑回部,有关空间位置和距离的情报则约在头顶联合区后部。这就是说,有关形状与空间的情报,是由大脑不同的领域分开处理。
“再以猴子为例,它是如何判断眼前的物体是否是饲料,并做出伸手取食的决定的呢?如上所述,视觉电波信号被送往视觉联合区,在那里提取特征,然后在下侧脑回部进行形状识别,再加上杏仁体的认证,下视丘就能判别是否为饲料。下视丘还能判断眼前的东西是已见过的东西,还是陌生的东西。这种判断功能也是极为重要的。记得一九八二年的大脑杂志刊登过一篇有趣的研究论文。在猴子眼前放置一个荧幕,荧幕上交替映出猴子脸部、风景照片和水果照片的幻灯片。开始放映各张幻灯片时,猴子就算有回应,实验人员也不会给予果汁作为奖励。但从第二轮放映开始,若有回应,就给予果汁。通过反复做这实验,记录猴脑视丘内侧单一细胞的活动,结果发现无论回应正确与否,只有出现熟悉的刺激时,细胞的活跃程度才开始上升,然后找到了在第一次刺激时没有反应的细胞。这就证明了在下视丘确实存在与再次确认有关的细胞。
“不过,与记忆最有关系的部位是显叶和海马回。这就是说,下视丘、显叶和海马回左右着包括人在内的动物行为。就人类而言,已有实验确认,当用电流刺激显叶,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回应。对癫痫患者做脑部手术时,在显叶安装电极,然后予以电流刺激,结果在患者的脑际,会浮现昔日见过的风景和旧情人的身影。这与前面的情况正好相反,视觉影像实际上并不存在,但透过电流刺激却能在脑际浮现影像。具体来说,对显叶外侧部三十八号区域予以刺激,癫痫患者说‘见到了童年时代女友的脸’;刺激十九号区域,他说‘见到了以前见过的风景’。此外,也有患者的耳边响起过去听过的音乐,更有患者惊呼‘眼前有人打架’或‘有小偷’。总之,往昔的人生体验一一回到眼前。当然,我们不一定认为三十八号和十九号区域存在着那种记忆的储藏库,但起码是从与其有联络的某处取出这些记忆。总之,只要刺激显叶,就能引起视觉和听觉的记忆,这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
“再者,对大脑皮质的刺激不一定非电流不可,或许还存在其他的方法,譬如利用药物。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影响心智的药物,举例来说,酒和烟就是这类药物。此外,生长于黑麦或其他谷物的麦角菌,据说能带来一种精神病者的酩酊感;咀嚼古柯叶,可去除疲劳、带来陶醉感等。最近数十年来,人类已成功地从这些受到禁止的分泌液中分离出纯粹成分。例如从罂粟果实的分泌液(即生鸦片中)分离出吗啡,从古柯叶中抽取出古柯硷,从角麦菌中抽提出lsd-25。此外,又从麻黄中分离出安非他命,利用它可以合成化学结构相似的兴奋剂甲苯丙胺。以上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的化学物质。利用这些化学物质,一种刺激侧脑联合区城,另一种刺激海马回,还有一种刺激下视丘,或许能在人心中唤起错误的认识。不,应该说唤起笛卡尔或荣格的培养脑之梦。”
教授难以令人明白的长篇大论暂告结束,我连十分之一都没听懂。
“那么教授,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在某种药物作用下写出来的?”御手洗问道。
“至于lsd-25与甲苯丙胺透过怎样的途径对脑的哪一部分起作用,目前还没搞清楚,所以暂时不能做具体的说明。但我们既然已明显地看到‘知’的部分产生变化,那么无视药物作用的可能性就不是做学问的态度了。所以我暂时的结论是,假如他不是经常服用兴奋剂的人,必定是先天性甲状腺异常者——因为若非动过非常大的手术,甲状腺不可能受到后天性伤害。”
“也就是说,接下来只要对这篇文章仔细检查,就能判断陶太是不是兴奋剂的倚赖者了吧?”
“按照我的论述,应该是这样。”
“教授刚才限定于甲状腺异常,但在乳头体受到损伤的病例中,也会引起相似的现象吧?”
“确实如此。乳头体位于下视丘后侧,离杏仁体和海马回很近。不过,在乳头体受损的病例中,大多会伴随失忆的情况。”
“所以你才会认为文章中有许多编造出来的假话。”
“不过,陶太患的似乎是逆向性健忘症,他并没有出现弄不清今天是何时或自己身在何处这类时间和空间上的失忆现象。”
“是的。”御手洗点点头。
“所以我觉得利用形态疗法的手段或荣格的解析手法来阐明因药物或杏仁体病变引起患者幻觉的各种模型,进而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应该是有效的。这种方法也被叫做‘自由画’,属于生物反馈疗法的范畴,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患有疾病,例如让身心俱疲的患者描绘自己身体的图画。我所知的病例中就有这种例子。有一名‘歪脖子’患者(即脖子扭向一边),她总是画出脖子歪曲的人体画。但有趣的是,歪曲的地方还用又黑又粗的线条勾勒出来。医生耐心地与该名患者对话,问她这线条是怎么回事。她说自己性格倔犟,粗线代表铁棒。有一次,她突然又说铁棒就是父亲。从那时起,她开始意识到铁棒代表她父亲,自己之所以变成歪脖子,是因为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不好造成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病例。我的介绍可能过分简略,当然这名患者还画了许多图画。但我的医生朋友独具慧眼,挑了这张画进行分析。
“另一个病例是,某名因患不孕症而感到烦恼的女性,画了一张有宽大子宫和小心脏的人体图。医生一边看画一边与患者对话,问说要不要检查一下她的心脏。患者说我的心脏已经冰冷了。几经诱导,患者说出心脏变冷的原因——原来她与丈夫的关系长期处于低潮,最后确诊这就是不孕的原因。此外还有这样的例子:有一幅图画把头部画成球状,像太空人的头盔,头里面还有阶梯。这是对他人恐惧症患者画的,患者说要沿着阶梯从头顶上出去。其实这是患者对他人恐惧症已被治愈的自觉症状表现,即在不知不觉中透露了自己的病况。
“用这样的思考方法来分析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闯入房间的强盗。此人用长筒丝袜套在头上,丝袜里还戴上面罩,这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如此怪异的打扮说明了什么?我还是认为陶太本人患了自闭症或对他人恐惧症,表达了想把自己闭锁在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愿望。急救医院里的医生(即患者眼中恐怖的对象)对患者视而不见的情节,更最清楚地表现了这种愿望。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自己的化身以强盗的姿态出现不知御手洗君是怎么想的?”
“啊?”御手洗交抱手臂,抬起低下的头,好像陷入沉思之中,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你刚才有没有在听我讲话?那强盗为什么要在长筒丝袜下再戴上面罩,作如此古怪的打扮”
“啊,那是因为他是陶太的父亲呀!”御手洗稍显烦燥地说道。
“父亲?你是说这是陶太父亲的投影吗?嗯?”
“不,强盗就是陶太的父亲,而不是什么投影。父亲对于仅仅用长筒丝袜套头感到不放心,毕竟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呀!他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除了容貌,还有声音。戴上面罩是希望隐蔽声音,声音变得闷声闷气,就不容易被陶太察觉。”
“哦,是吗?身份暴露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教授。是陶太的父亲旭屋架十郎打扮成强盗,闯入儿子的房间的。”
“我不明白你话中的意思。是不是指陶太本人在无意识中有这样的想法”
“不,我指的是实际情况。”御手洗有点不耐烦地说道。
古井教授瞠目结舌,一时语塞。“你,你说什么?”教授结结巴巴地问道。
“教授,我是说,凡是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事情都是实际存在的。”
教授表情愕然,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摇摇肩膀笑着说:“御手洗君,你是否思考过度,也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御手洗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文章里不是写着在镰仓的树林里出现恐龙,还有穿西装的兔子和猴子载歌载舞吗?”
御手洗点头,说:“所以我说是游戏嘛,教授。下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了。你说这篇文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我则认为是逻辑严谨且符合事实的文章。我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一场公平的辩论吧!”
“原来是这样。你把它看成游戏,嗯,你把自己完全置于无理的立场上,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在我的进攻下熬多久。你是想玩这样的游戏吗?”
“是的。”
“那我明白了。但这实在没有道理,你马上就会碰壁的。”
“试试吧,看你怎么让我碰壁。”
“实在太简单了就像刚才,你替强盗在长筒丝袜下加面罩的怪异做法制造了一个理由。”
“这种解释有何不可呢?要知道在爱因斯坦出生之前,这宇宙间的光线就已经弯曲了。这可不是牵强附会哦。”
“那么我问你,强盗明明对着加鸟开枪,香织怎么也死了?”
“道理很简单,子弹射到刺在加鸟身上的刀子,反弹后穿入香织腹部。正因为如此,手枪发射时出现了‘当’的奇怪响声,子弹的反弹力使刀身弯曲,也就在这一瞬间,刀子从加鸟的侧腹完全脱出。这一连串情况在文章中都得到了正确的描述。”
“嗯,原来如此”古井教授又拿起放在茶几上的小册子,翻到这一部分予以确认。“那么,之后强盗没有开枪射击陶太,只对他喷杀虫剂,又怎么解释?”
“因为强盗是陶太的爸爸,他不想杀死自己的儿子。”
“于是就向儿子喷杀蟑螂之类的杀虫剂?”
“不,那不是杀虫剂,而是催眠喷雾。或许强盗希望儿子短暂地昏睡一会儿。”
“催眠喷雾?是真的吗?”
“确实是如此。”
“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呢?”教授耸耸肩膀笑着说道“这未免也太牵强附会了。这种事怎么可能!”
“教授,陷入情绪化的常识论那是邪道。常识对于最新的科学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有在十九世纪,两者才有并存的可能。”
“虽然如此,可是现在我们既没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也没有以天体望远镜仰望,而是置身于世俗的现实世界呀!现实世界很无聊,人类一步也不能逾越吃喝拉撒这个生物框架。对于发生在世界上的各种行为,我们已知之甚详,恐怕不能期待再见到什么戏剧性的东西了!像这种白日梦,是不可能出现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的。”
“是吗?如果真是如此,我早就来敲你研究室的门了,毕竟我们还不能舍弃这个世界。”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下面的情节又是怎么回事?我看你还能如何强词夺理。”
“你说什么?”
“陶太被恐龙嗯,那只恐龙吞噬了陶太的左手,但很快从他的肩膀又生出新手。对于这个情节,你怎么解释?还能自圆其说吗?”
被教授这么一说,御手洗似乎陷入沉思中。不过对御手洗这样的人来说,他不可能没想到教授会发动此种程度的攻击。
“喂,怎么啦?”教授脸上浮现得意的浅笑。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请你回想一下我刚才拿出来的几枚棋子——陶太拥有许多环境污染的书籍,而且做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
“嗯。”教授点头,他唇边从容的笑容尚未完全退去。
“还有主角想削柠檬时,香织说:‘还是把刀给我吧,让我来处理。’”
“嗯。”“接下来又提到,这篇文章的时间正好是编剧梶原一骑被逮捕的那年,当时陶太的年纪是二十一岁。我把这四枚棋子并列,利用这四只棋子,就能顺利解谜了。”
教授似乎也陷入沉思之中,暂时无语。不一会儿,教授突然提高音量说道:“如果你能解谜的话,那一定是施了魔法。让我见识见识吧!”
听教授这么说,御手洗霍地起身,穿过起居室,蹿进自己的房间里。不久,他从房间出来,双手捧着一本报社发行的厚厚的战后重大事件速查表年鉴,上面还放着一本小册子。他坐回原来的沙发,然后说:“梶原一骑被捕事件,是什么时候来着?”
“不知道。”古井教授说道。
御手洗迅速翻动年鉴,翻到某一页后,便把年鉴面向我们摆在茶几上。
“那是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发生的事,也就是昭和五十八年。这年,陶太是二十一岁,如果他是在五月二十五日以前出生,那他应该生于昭和三十七年,对吧?”
御手洗像是在征求教授的同意。教授点头道:“是的。”
御手洗又拿起小册子,翻动书页。封面上印着“对食物与文明及食品添加物的思考”
“请看此处。”御手洗打开那一页,用手压一压装订处,然后把书朝向我们放在茶几上。这一页的上方写着“食品公害事件”下面附了一个表,表格中有写着“年代”的栏位。御手洗将食指指向昭和二十三年,然后向旁边滑去,最后停在昭和三十七年,接着,又将食指往下移到与“年代”栏对应的“内容”栏,只见栏内写着如下文字:“海豹肢畸形儿事件。”
啊!我不禁惊呼出声,一个意想不到的解答竟出现在我们眼前,看来无言辩解的并非御手洗。古井教授屏声凝气,一脸愕然。
“你知道海豹肢畸形儿事件吧,起因是德国药厂制造的某种安眠药。这种药具有强大的催眠效果,在做动物实验时完全没有问题,但用在人身上后,却出现了畸形儿。在现在常见的食物污染与药物毒害复合化前,畸形与药物间被证明存在因果关系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服用这种安眠药的母亲所产下的婴儿,都没有健全的双手,有的是从肩部直接长出手掌,有的则从手肘部位长出手掌,因此用‘海豹肢’来形容。显然,陶太也是这样的海豹肢畸形儿。这可由刚才我拿出的两枚棋子来证明。第二枚棋子是,当陶太想自己处理柠檬时,香织说‘还是把刀给我吧,让我来处理’,这是因为陶太的双手不方便,难以做出把四片柠檬叠起来,然后用茶匙背压挤果肉的动作。
“再来看最初拿出的那枚棋子。陶太房间的书架上堆满了有关环境污染和药害方面的书籍,他非常热心地阅读和学习这些书籍,其理由现在也不难理解了。他本人是药物的受害者,从广义来说,药害也是环境污染的一部分,所以他比一般人更关心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海豹肢畸形儿这个关键点,应该能解释这两颗棋子的谜团。我在举出这四枚棋子之前,还提出过其他的棋子。你记不记得,我曾指出陶太不戴手表而使用怀表?此外,教授也提出一枚棋子:在树荫下出现的恐龙噬食了陶太的左手,但很快他的肩膀又长出新手。
“这些情节告诉我们陶太装了假肢的事实。因为是假肢,佩戴手表很不方便,所以才用怀表。也因为是假肢的关系,即使被恐龙咬碎噬食了,他仍可以若无其事地行动,然后凝视长在自己肩膀的左手。有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来到他的身旁,但立即惊惶逃走,也是因为男人第一次见到畸形人的关系。掌握了这把钥匙,所有情节就变得合理化了。怎么样,这篇文章是不是很符合逻辑呀?文章中没有存在任何虚假的描写。”
听了御手洗这番话,我和教授都完全失语了。我倒是已经习惯这种情况了,但教授显然还不适应,他长久地保持沉默。对教授来说,御手洗所做的说明简直是从异次元世界飞来的天外奇谈。他就好像看到眼前的茶杯突然消失在四维世界的黑暗中那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时说不出话来。
“海豹肢畸形儿长大成人,还装了义肢有可能吗?这个海豹肢畸形儿”教授嗫嚅着说道“那么,我再问你,恐龙又是怎么回事呢?根据你的说法,恐龙也是实际存在的了?”教授的攻势似乎有所减弱,声音也像平时聊天时一样微微放低下来。
“按照我的理论,确实如此。”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恐龙张开一直咧到耳边的大口,露出一排尖利的牙齿,它的口中喷出一阵阵好像吃过腐肉般的臭气。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物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也不能马上给出解释。”
“哈哈,这个问题把你难倒了吧。”
“其实,文中的恐龙应该是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效果。”
“什么?综合性效果?请你不要诡辩了。你想把它说成是综合性效果造成的幻觉吗?这完全是强词夺理。你不是坚持文章完全符合事实且富有逻辑性吗?假如这个怪物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话,你的立场就站不住脚了。我希望你明确回答是或不是,有或者没有。”
“不,教授,我绝对不会回避这个问题,以后也一定会回答,但现在还没到达那个阶段。”
“什么?没到那个阶段?你以为用缓兵之计就可以蒙混过关了吗?”
“这不是蒙混过关。就算我现在回答,你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我不相信,难道稍后再讲就能说服我了吗?”
“的确如此。”
“难道你想说陶太乘搭时光机回到过去?”
御手洗露出不好意思的样子,说:“的确有类似的意思。”
“唉,想不到你竟然荒唐到这个地步确实,至今为止你已经把很多无法理解的谜团解释清楚了,这点我承认,但下面的情节又是怎么回事——你说陶太的父亲就是那个强盗,还向自己的儿子喷催眠剂。既然如此,他为什么没有喷射足够的催眠剂,好让儿子马上昏睡过去呢?儿子被喷雾后根本没有睡意,仍然活蹦乱跳地到处走动,这又如何解释?”
“这是父亲行动慌乱的缘故。”
“为什么会慌乱?”
“因为未能按计划行事。由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父亲慌了手脚,只想尽快逃离现场,再谋对策。按照当初的计划,的确是要向儿子喷催眠气体。所以慌乱中,他仍下意识地向儿子喷雾。但计划已经失败,他突然想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了,所以半途而废,匆匆逃走。”
“计划失败?那怎么样才算成功?强盗的目的是抢劫吗?”
“父亲虽然扮成强盗,但绝不可能抢夺儿子的钱,儿子的钱还不是他自己给的!”
“但父亲确实是强盗呀,不抢钱,那是为了什么?”
“显然,父亲行凶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其他。我觉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是为了杀害加鸟,找不出第二个可能性了。”
“杀害加鸟?如果是这样,那加鸟已死,计划成功,为什么还会乱了手脚呢?”
“仅仅杀死加鸟,不能说大功告成。这是一个怎样的杀人计划呢?儿子担任什么角色?为什么特地来到儿子的房间?要知道儿子是畸形残障者。香织又担任什么角色?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把所有条件都弄清楚,才能揭示这个杀人计划的全貌。”
“究竟是怎样的全貌?我对杀人之类的刑事案件一无所知。”
“杀人这种事,并非杀了对方就算了事。具有杀人动机的犯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消除办案人员的怀疑,以此来逃避法律的惩罚。”
“嗯。”“为此就要制造不在现场证明,也就是凶手必须伪造不在杀人现场的证据。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制造亲眼看到并非凶手本人杀死加鸟的目击者。陶太正好被利用来扮演目击证人的角色。”
“我想问一下,香织不也可以做目击证人吗?”
“不,这不行。为什么呢?因为香织是共犯。不管怎么说,必须要有一个对杀人计划完全不知情的人来举证破门入屋的强盗用枪射杀了加鸟,父亲旭屋把这个角色分配给儿子。如果这样思考,就可以明白旭屋后来为什么惊慌失措——因为共犯香织出乎意料地死亡了。我认为这个计划本来为香织而设,香织一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时凶手悲痛万分、急火攻心,做事也就手忙脚乱了。”
“就如你所说的,强盗是主角的父亲吧。也就是说,按照计划的设计,这个旭屋架十郎应该是不在案发现场的,是吧?”
“完全正确,这就是计划所要达到的效果。”
“那他在什么地方?”
“北海道,他在那里拍摄外景。出事那天早上,他还与儿子通过电话。”
“对,确实如此。那么,如果父亲要扮成强盗的话,就必须回到镰仓。但这么一来,拍摄现场的人不是马上就发现大明星从现场消失了。”
“是呀。这一点现在还无法作出解释,不过原理上应该就如教授所说的。制订了计划之后,就会付诸行动,然后用某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不认为有这样的方法。他可是世界著名的大牌演员,又不是什么二三流的小角色。而且你刚才的话,我实在难以苟同。利用自己的儿子来做杀人的目击证人是愚蠢至极的事,倒不如用第三者好。”
“要是在一般的案子里,你说得当然没错。但在这个案例中,陌生目击者则有可能会妨碍到整个杀人行动。”
“什么?”
“教授,请你不要忘记陶太有一双不健全的手。如此一来,他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地观看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作为目击证人,没有比儿子更理想的人选了。如果目击者四肢健全,则很可能会妨碍杀人计划的施行。”
“但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
“由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测,计划失败是因为香织太活跃了。”
“香织太活跃了?”
“很明显的,她的活跃程度已超出原来计划的轨道,教授。”
“看起来,她的动作的确超乎常理,但我认为这不过是陶太深层心理的反映,实际上不应该成为问题说实在的,我从根本上就不明白,为什么你确信强盗就是陶太的父亲呢?”
“我并不确信,只是按逻辑推理出来的。因为无论怎么看,这个强盗都不像是真正的强盗。”
“怎么说?”
“屋内的成年人都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是双手不方便的一名青年,但强盗完全不想抢劫财物。”
“如果这篇文章描述的是现实情况,你说的是有道理的”
“再说,强盗进门后,举起手枪威胁屋内的人,但香织对此并不害怕或在意,继续向加鸟发动攻击,拳打脚踢还不够,甚至用刀刺向加鸟。而加鸟在强盗的威吓下,老老实实地举手。从这点来看,加鸟并不知道强盗的真面目,以为对方是真正的强盗;香织则明白强盗不会向自己开枪,所以有恃无恐地活跃起来。也就是说,这名强盗与香织合谋的可能性非常高。至于香织取出切鱼刀的行为,与其说她极度仇恨加鸟这个男人,还不如说她已预知加鸟将被杀害的结局。反正加鸟必死无疑,倒不如自己先刺他一刀。没想到正因为这把刀子,自己反而被反弹的子弹打中了。”
“由此就判断香识是同谋,理由似乎不够充分呀!”
“还有一枚棋子,我先前就提出了。香织突然歇斯底里发作,变成恐怖的厉鬼,那是因陶太向她询问父亲主演的电影而引起的吧?”
“嗯,是有这么回事。”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一切在今天结束,但香织似乎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看来,她是在那时才第一次听到这部片名。”
“嗯,应该是。”
“从这篇文章的描述来判断,陶太是在没有预先说明接下来要讨论电影的情况下,突然提到这部电影的片名。那么,听在香织耳中的,已不是电影的名称,而变成了陶太讲话的一部分内容。”
教授皱起眉头,想象着这个场景。
“换言之,香织听到的话就变成:‘一切在今天结束,你知道吗?’”
啊!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了!
“如果她不清楚这是电影的片名,那么当她听到陶太说这种话时,对于马上就要与男人合谋杀人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她误以为眼前的青年已经洞悉一切,并以嘲讽的口气说自己今天就要结束了。于是香织歇斯底里发作,呕出口中的饭粒,然后一边叫喊‘你这小子,为什么还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一边把炒蛋掷到陶太脸上。她发狂的举止,与稍后拿刀刺杀加鸟的愚行不无关系。”
“啊,原来是这样。不过你竟把这称为‘愚行’”
“从以上事实,我认为香织知道之后在屋子里将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强盗进屋后,她一点都不在乎,还拿着刀向加鸟挥舞,由此可推断她与强盗是同谋。再加上强盗根本不想抢劫屋内的财物,所以进一步推断两人合谋的真正目的就是杀害加鸟,我想不出还有其他目的。至于香织之死,当然是意外。还有,强盗在长筒丝袜下还戴上面罩,而且他只射击加鸟,却不射陶太。由此两点,不难推断强盗极有可能是陶太的父亲旭屋架十郎。若以上推断是正确的话,那香织向加鸟挥舞切鱼刀,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愚蠢的行为。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就算非常成功地射杀加鸟,陶太还是会举证加鸟被香织拿刀砍杀,这就超出了当初计划的轨道。事实上,从香织脑袋发热,歇斯底里发作开始,计划就走上歧路了。所以,倚赖女性协助实行杀人计划是非常靠不住的。”
“确实如此。”古井教授爽快地说道“御手洗君的推论,不管何时都让人耳目一新,令人佩服。”
御手洗听罢,面露得意之色。
“不过,我不能完全接受你的看法。除了恐龙,还有将两具男女裸体切断后再拼接起来,然后通过咒文复活的情节,简直匪夷所思,恐怕连你也不相信吧。这多半是幻想或妄想。”
“那么,教授,你看文章最后部分的描写,他幻想在夕阳下,自己躺在一块浮于海面的木板上,随着水波荡漾,又是怎么回事?”
“啊,这个嘛嗯”“根据我的记忆,在幻想中再幻想的精神分裂症病例是极其罕见的。”
“确实不多见,但并非没有。”
“但是在这个案例中,陶太能明确区分幻想与之前的行为。这在妄想症患者中是极特殊的例子。”
“嗯,或许可以这么说吧”
“作为特殊案例,应该与教授以前研究过的特殊案例有所不同吧?”
“这个嘛”
“其实,这不是供教授研究的材料,而是属于我的研究领域的文章。”
教授无言以对。
“那么今天的讨论暂时到此为止吧。其实,我有许多问题还没搞清楚。我对这位名叫旭屋架十郎的艺人竟一无所知。事件发生在九年前,这位电影明星还在世吗?或是已经死亡?现在住在何处?再有,三崎陶太这名青年现在又怎么样了?他还住在稻村崎的公寓大楼里吗?当然,更想搞清楚的是: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那一天,旭屋架十郎在北海道的拍摄现场吗?还是已经飞回镰仓到儿子的屋里杀死加鸟?再说,加鸟是怎样一个人?文章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如果被我不幸言中,旭屋架十郎在九年前的那一天杀死了两个人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也一无所知。所以,我想明天先对这些问题做一番调查,多少能查到一些眉目吧。后天我有事会去东京,中午我们在东大学生食堂碰面,你看如何?”
“没有问题。不过我还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
“什么问题?”
“如果实际情形正如你所说,那么旭屋和香织这两个人为什么要杀加鸟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试着回答,但此时只能算是一种揣测,还不到推理的阶段。记得我前面提过,加鸟进门看到香织跌坐在地板上,俯身伸手想拉香织起身,但香织呼喝道:‘别碰我!真讨厌!’我想这句话蕴藏了很大的玄机。
“教授,久别重逢,你给我们看了非常有趣的资料,真是感激不尽!目前我正在写一篇英文论文,非得马上赶出来不可,所以不能向你多讨教了。我的朋友石冈君尚未全部看过这篇文章,如果方便的话,这本小册子是否暂时借我一用,待我把文章影印下来,后天再归还,可以吗?”
“啊,没问题。”
“今天的谈话真是相当有意思,非常感谢!”
“哪里,我也收获不小。那么我先告辞,打扰了。”
教授起身,与御手洗握手告别。室外继续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屋里只剩我们两人了。御手洗问我知不知道旭屋架十郎这位演员,我说知道,但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不过倒没看到他已去世的新闻报道,也未曾听说近期会有他的电影上映。至于他有一个海豹肢畸形的儿子,则是第一次听到。
“今晚和明天我必须赶论文,所以你明天清早一个人去县警局和镰仓走一趟,调查旭屋架十郎和他儿子的消息。此外还要查一查九年前北海道拍摄现场的事。”
我的脸刷地一下青了,万万没想到御手洗会让我一个人去调查这么复杂且年代久远的事件!
“明天一整天我都在家,你若打听到什么消息,就打电话告诉我,我或许会给你必要的指示。不用说,文章中提到陶太所住的那座位于稻村崎的公寓大楼要仔细调查,看看他是否还住在里头。估计已经搬走了。”
/>
“不愧是教授,真是见多识广啊!”“因为我一直都对荣格心理学有很大兴趣。”
“接下来应该走这枚棋子了。刚才,教授不是提到了陶太想利用电话与外界联络,却始终无法取得联系的这个情节吗?”
“是的。”
“陶太在电话中听到的是一连串的数字。可是,当他跑出屋外,徘徊于外面的世界时,街上只有山叶和三洋的招牌,却看不到罗列数字的招牌,这里似乎出现了小矛盾。我觉得这一点也必须加以注意。”
“不错,我多少也注意到这点。不过,陶太从路上与其擦肩而过的人口中也听到一连串数字。”
“对。这表示当数字以口头传达的形态出现时,他才能认知。”
“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是有意义的。此外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十一点前后,太阳消失了。文章对于时间的记述非常明确,正如前面能正确无误地描述环境污染那样,就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来看,这一点确实是比较罕见的。”
“正因如此,你才认为这是一篇很有逻辑性的文章吧?”
“是的。连出事那天的日期也交代得一清二楚。”
“日期?”
“对。文章不是清楚写明那天是天气晴朗的五月二十六日吗?在后面的段落,又清楚说明那天是电视剧编剧梶原一骑因犯伤害罪被东京爱宕警署逮捕的第二天。我自己都还记得,那时确实发生了电视剧编剧被捕的事件,还有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技术官员新药泄密事件。文章对于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述得清清楚楚,如此从头到尾严格符合逻辑的文章是很少见的。所以我很难认同你所说的,陶太思想混乱甚至精神分裂。”
“我只能说你是在和我,以及其他学者做出的符合常识的判断唱反调。你明知无论是谁在读了这篇文章后都会觉得荒唐的情况下,还故意向常识和权威发出挑战,是不是?”
我也觉得教授说得有道理,可是御手洗却在一旁微笑,不为所动。
“你竟然会提出这么荒唐的意见,真让我吃惊。”
“是否合理暂且不提。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是太阳消失的时间。陶太是如何得知太阳消失的时间呢?”
“当然是看表才知道时间的。”
“可是教授,他看的是怀表哟!陶太只有二十一岁,二十一岁的青年通常都使用手表吧?”
“不管是二十一岁还是十九岁,持有怀表又不犯法。这或许是陶太的习惯吧。”
“就算如此吧,但还有一个非常奇怪且难以理解的事实。在这之后,他的左手被怪兽吞噬掉了,如果他戴的是手表的话,这手表也肯定被损毁了。正因为他持有怀表,才能发挥报时的作用。”
教授又露出惊讶的神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偶然的巧合吗?御手洗君,你认为这个情节也有重大意义吗?”
“是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继水的旋涡、香织的胸部之后的第三重点。”
“哈哈,那就让我领教一下你的本领。我总算引出了你荒诞不经,并且先后矛盾的棋子了。”
“你马上就会明白的,教授。”御手洗兴致勃勃地说道。他的样子就像眼前摆着许多上等食材的厨师。
“还有一些重大的要点,譬如公寓大楼电梯中的按钮写着‘关’字,也是一个重点。”
“你说什么?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教授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这也是令人吃惊的地方。接着来看看切断两具尸体的场面吧。我和教授都有解剖尸体的经验,这部分的描写,让人感到格外的真实,像脂肪渗出黏在手上滑溜溜的感觉,没有解剖经验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这真是荣格的梦境,对这部分的描写恐怕就不会这么详尽了。”
“确实,这部分的描写特别冗长,若是梦境,或许会简短得多。”
“啊,终于说到这里了!下面这个场景——在切断尸体途中突然失去知觉,不久后醒来去洗脸——也很重要。主角在洗脸池中放满水,洗完脸后拔去塞子。此时,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排水形成的旋涡,文章写道,这旋涡呈右旋。”
教授又露出惊讶状。“这段描写又有什么玄机呢?”
“还记不记得文章开头也说过排水旋涡的事吗?但那时候写的是左旋。”
教授从御手洗手中取回小册子,匆匆翻动书页,看来要亲眼证实御手洗说的话是否真实。
“确实如此。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不见得有什么微言大义吧!说不定是印刷错误呢。”
“我不这样认为。当然,如果只看这一点,不能绝对否定印刷错误的可能性。但文章中其他所有要素,都告诉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正确的。”
“哦!是吗?”教授惊讶地说道。御手洗净说些稀奇古怪的话,教授看起来已经有点厌倦了。
“其他还有什么吗?”
“就是以上这些了。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提出的棋子,来搭建各自的推理模型吧!”
“使用对方提出的棋子可以吗?”
“当然可以。那么请教授先讲吧。”
“我对这篇文章一直很感兴趣,不过几经考虑,到现在还得不到一个清晰的结论,所以我只能一边思考一边说了,可以吗?”
“没问题。”
“你的想法很奇怪,认为这篇文章为正常人所写。我当然没有这种非常识的想法,只能认为这篇文章是有病的大脑狂想的产物。至于所患病症,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感,对他患有的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作某种程度的判断。一般而言,前者无病感,后者则为病感过剩。”
“所谓病感,是指患者对自身患病这一事实的意识吗?”御手洗大概是为我发问。
“是的。我读这篇文章时,想起了很多事情。首先是一九八二年二月发生的日航坠机事件,在羽田冲海面上空做逆喷射操作的片桐机长,经过三个月慎重的精神鉴定,被确定患了妄想型分裂症。记得当时也有人认为他是因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了身心疲惫症,但最终还是确认为妄想型分裂症。我从这篇文章中,也见到陶太身上患妄想型分裂症的特征。所以他既不是身心疲惫,也不是躁郁,而是分裂症,还是重度的分裂症。
“关于陶太的脑部功能,也就是在知、情、意三方面的表现来说,意的功能看来没有什么异变,但在知和情两方面,则可看到明显的异常。陶太的分裂性格,是由知和情的混乱所引起的。首先我怀疑陶太的杏仁体是否正常。以猫来说,即使完全切除大脑,只要下视丘健在的话,猫仍能做出愤怒的表情。如果在下视丘的特定部位埋入电极,一旦予以电流刺激,猫除了做出愤怒的表情,还会袭击置于它旁边的老鼠。
“研究显示,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体与情感波动大有关系。对杏仁体予以电流刺激,或使之受伤、向其注射化学物质,就可以引发其人勃然大怒或使其变得温顺,食欲大增,性冲动也会高亢起来。情感冲动与本能行动互为表里关系。食物与异性能挑起愉快的情感冲动,动物便向这些东西接近,做出本能行为。下视丘是发现情感冲动,并导致本能行动的场所,而杏仁体位于把情报输送给视丘的前沿位置,具有判断外部刺激的功能。由上所述,我怀疑陶太的杏仁体很可能出了问题。
“御手洗君,我想你也知道这个著名的实验:弄坏猫的杏仁体后,它把饲料误认为异性,主动做出性行为。黑猩猩的实验也是类似,在正常情况下,让黑猩猩看到蛇或头盖骨之类的东西,它会露出惊恐的表情,一旦破坏它的杏仁体后,它就对上述物品视若无睹了。这说明了杏仁体具有判断目击物件之生物学价值的功能,一旦杏仁体受损,这功能就失常甚至消失了。上面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就是说,动物的情感冲动是生物学价值判断的表露。当某一刺激被判断为对个体有益,便引起愉快的情感冲动,使其做出接近行动。反之,当另一个刺激被判断为对个体有害,便引起不愉快的情感冲动,于是导引动物做出逃避乃至攻击的行动。脑的这种功能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纵观陶太的行为,譬如对进食的厌恶、对尸体的强烈爱恋,以及对分尸行为的向往等,可见他的情感冲动与一般人有很大区别,我推测这与他的杏仁体病变有关。”
古井教授就像给学生上课似的滔滔而论。御手洗没有插嘴,交抱双臂静静地听着。教授的口气很自然地流露出日本一流专家的威严。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稍后再说,反正我也是一边思考一边讲述。接下来再谈谈‘知’的问题吧。此刻在我脑际浮现的,是所谓的‘跟随现象说’。这是上世纪某位学者提出的学说,想必你也有一定的了解。做个粗糙的比喻,思想相对于脑髓的关系,就相当于胆汁由肝脏分泌,尿液由肾脏分泌一样。这个学说与‘创发说’有共通之处,不过它是唯物论的产物。由于对涵盖知、情、意各领域的脑机能分析不断取得惊人的成果,使我们逐渐开始接受这种观点。
“譬如要回答笛卡尔注所提出的‘梦的怀疑’的问题,心究竟处于脑子的哪个部位呢?又或者在布洛德曼所提出的脑地图中注,心位于何处?我觉得现在已有条件进行探讨。假设把心与脑直接联结起来考虑,即认为心这种东西是在脑子内部发生的现象的话,那么‘培养脑之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将慢慢变得没有区别。笛卡尔的所谓‘梦的怀疑’,梦与清醒的界线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现代人倾向于把它闭锁在脑中。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与脑中纯粹培养出来的‘心’之认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便假定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实际并不存在,那持有这些理念的意识,亦将不会产生任何变化。看了这篇文章,使我有了这样的想法,或者可以说,它迫使我承认这种思考方法。
注笛卡尔(1596一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
注即布洛德曼区。一九〇九年,德国的科学家布洛德曼出版了一幅大脑皮质图,将大脑皮质依组织的特性分成五十二个区域.
“现在不妨来考虑一下通过视觉认知现实的模型。此刻,我的眼睛看见这个茶杯,由这个陶瓷物表面反射电灯的光线,透过眼睛内的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网膜上,映出的茶杯被分解成许多点,一点一点的情报透过一根一根的神经纤维转换成电波信号,以左右半交叉的模式传到位于大脑皮质后部的视觉联合区。这个视觉联合区,大致位于布洛德曼脑地图的十七、十八、十九区域。大脑皮质的视觉联合区收集这些一点一点的情报,组合成线情报,并提取出这个茶杯的倾斜、曲率、移动方向等富有特征的性质。这些提取出来的情报又被送往其他区域进行处理。譬如关于色彩的情报集中在十九区域处理,关于形状的情报在下侧脑回部,有关空间位置和距离的情报则约在头顶联合区后部。这就是说,有关形状与空间的情报,是由大脑不同的领域分开处理。
“再以猴子为例,它是如何判断眼前的物体是否是饲料,并做出伸手取食的决定的呢?如上所述,视觉电波信号被送往视觉联合区,在那里提取特征,然后在下侧脑回部进行形状识别,再加上杏仁体的认证,下视丘就能判别是否为饲料。下视丘还能判断眼前的东西是已见过的东西,还是陌生的东西。这种判断功能也是极为重要的。记得一九八二年的大脑杂志刊登过一篇有趣的研究论文。在猴子眼前放置一个荧幕,荧幕上交替映出猴子脸部、风景照片和水果照片的幻灯片。开始放映各张幻灯片时,猴子就算有回应,实验人员也不会给予果汁作为奖励。但从第二轮放映开始,若有回应,就给予果汁。通过反复做这实验,记录猴脑视丘内侧单一细胞的活动,结果发现无论回应正确与否,只有出现熟悉的刺激时,细胞的活跃程度才开始上升,然后找到了在第一次刺激时没有反应的细胞。这就证明了在下视丘确实存在与再次确认有关的细胞。
“不过,与记忆最有关系的部位是显叶和海马回。这就是说,下视丘、显叶和海马回左右着包括人在内的动物行为。就人类而言,已有实验确认,当用电流刺激显叶,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回应。对癫痫患者做脑部手术时,在显叶安装电极,然后予以电流刺激,结果在患者的脑际,会浮现昔日见过的风景和旧情人的身影。这与前面的情况正好相反,视觉影像实际上并不存在,但透过电流刺激却能在脑际浮现影像。具体来说,对显叶外侧部三十八号区域予以刺激,癫痫患者说‘见到了童年时代女友的脸’;刺激十九号区域,他说‘见到了以前见过的风景’。此外,也有患者的耳边响起过去听过的音乐,更有患者惊呼‘眼前有人打架’或‘有小偷’。总之,往昔的人生体验一一回到眼前。当然,我们不一定认为三十八号和十九号区域存在着那种记忆的储藏库,但起码是从与其有联络的某处取出这些记忆。总之,只要刺激显叶,就能引起视觉和听觉的记忆,这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
“再者,对大脑皮质的刺激不一定非电流不可,或许还存在其他的方法,譬如利用药物。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影响心智的药物,举例来说,酒和烟就是这类药物。此外,生长于黑麦或其他谷物的麦角菌,据说能带来一种精神病者的酩酊感;咀嚼古柯叶,可去除疲劳、带来陶醉感等。最近数十年来,人类已成功地从这些受到禁止的分泌液中分离出纯粹成分。例如从罂粟果实的分泌液(即生鸦片中)分离出吗啡,从古柯叶中抽取出古柯硷,从角麦菌中抽提出lsd-25。此外,又从麻黄中分离出安非他命,利用它可以合成化学结构相似的兴奋剂甲苯丙胺。以上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的化学物质。利用这些化学物质,一种刺激侧脑联合区城,另一种刺激海马回,还有一种刺激下视丘,或许能在人心中唤起错误的认识。不,应该说唤起笛卡尔或荣格的培养脑之梦。”
教授难以令人明白的长篇大论暂告结束,我连十分之一都没听懂。
“那么教授,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在某种药物作用下写出来的?”御手洗问道。
“至于lsd-25与甲苯丙胺透过怎样的途径对脑的哪一部分起作用,目前还没搞清楚,所以暂时不能做具体的说明。但我们既然已明显地看到‘知’的部分产生变化,那么无视药物作用的可能性就不是做学问的态度了。所以我暂时的结论是,假如他不是经常服用兴奋剂的人,必定是先天性甲状腺异常者——因为若非动过非常大的手术,甲状腺不可能受到后天性伤害。”
“也就是说,接下来只要对这篇文章仔细检查,就能判断陶太是不是兴奋剂的倚赖者了吧?”
“按照我的论述,应该是这样。”
“教授刚才限定于甲状腺异常,但在乳头体受到损伤的病例中,也会引起相似的现象吧?”
“确实如此。乳头体位于下视丘后侧,离杏仁体和海马回很近。不过,在乳头体受损的病例中,大多会伴随失忆的情况。”
“所以你才会认为文章中有许多编造出来的假话。”
“不过,陶太患的似乎是逆向性健忘症,他并没有出现弄不清今天是何时或自己身在何处这类时间和空间上的失忆现象。”
“是的。”御手洗点点头。
“所以我觉得利用形态疗法的手段或荣格的解析手法来阐明因药物或杏仁体病变引起患者幻觉的各种模型,进而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应该是有效的。这种方法也被叫做‘自由画’,属于生物反馈疗法的范畴,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患有疾病,例如让身心俱疲的患者描绘自己身体的图画。我所知的病例中就有这种例子。有一名‘歪脖子’患者(即脖子扭向一边),她总是画出脖子歪曲的人体画。但有趣的是,歪曲的地方还用又黑又粗的线条勾勒出来。医生耐心地与该名患者对话,问她这线条是怎么回事。她说自己性格倔犟,粗线代表铁棒。有一次,她突然又说铁棒就是父亲。从那时起,她开始意识到铁棒代表她父亲,自己之所以变成歪脖子,是因为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不好造成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病例。我的介绍可能过分简略,当然这名患者还画了许多图画。但我的医生朋友独具慧眼,挑了这张画进行分析。
“另一个病例是,某名因患不孕症而感到烦恼的女性,画了一张有宽大子宫和小心脏的人体图。医生一边看画一边与患者对话,问说要不要检查一下她的心脏。患者说我的心脏已经冰冷了。几经诱导,患者说出心脏变冷的原因——原来她与丈夫的关系长期处于低潮,最后确诊这就是不孕的原因。此外还有这样的例子:有一幅图画把头部画成球状,像太空人的头盔,头里面还有阶梯。这是对他人恐惧症患者画的,患者说要沿着阶梯从头顶上出去。其实这是患者对他人恐惧症已被治愈的自觉症状表现,即在不知不觉中透露了自己的病况。
“用这样的思考方法来分析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闯入房间的强盗。此人用长筒丝袜套在头上,丝袜里还戴上面罩,这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如此怪异的打扮说明了什么?我还是认为陶太本人患了自闭症或对他人恐惧症,表达了想把自己闭锁在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愿望。急救医院里的医生(即患者眼中恐怖的对象)对患者视而不见的情节,更最清楚地表现了这种愿望。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自己的化身以强盗的姿态出现不知御手洗君是怎么想的?”
“啊?”御手洗交抱手臂,抬起低下的头,好像陷入沉思之中,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你刚才有没有在听我讲话?那强盗为什么要在长筒丝袜下再戴上面罩,作如此古怪的打扮”
“啊,那是因为他是陶太的父亲呀!”御手洗稍显烦燥地说道。
“父亲?你是说这是陶太父亲的投影吗?嗯?”
“不,强盗就是陶太的父亲,而不是什么投影。父亲对于仅仅用长筒丝袜套头感到不放心,毕竟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呀!他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除了容貌,还有声音。戴上面罩是希望隐蔽声音,声音变得闷声闷气,就不容易被陶太察觉。”
“哦,是吗?身份暴露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教授。是陶太的父亲旭屋架十郎打扮成强盗,闯入儿子的房间的。”
“我不明白你话中的意思。是不是指陶太本人在无意识中有这样的想法”
“不,我指的是实际情况。”御手洗有点不耐烦地说道。
古井教授瞠目结舌,一时语塞。“你,你说什么?”教授结结巴巴地问道。
“教授,我是说,凡是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事情都是实际存在的。”
教授表情愕然,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摇摇肩膀笑着说:“御手洗君,你是否思考过度,也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御手洗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文章里不是写着在镰仓的树林里出现恐龙,还有穿西装的兔子和猴子载歌载舞吗?”
御手洗点头,说:“所以我说是游戏嘛,教授。下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了。你说这篇文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我则认为是逻辑严谨且符合事实的文章。我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一场公平的辩论吧!”
“原来是这样。你把它看成游戏,嗯,你把自己完全置于无理的立场上,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在我的进攻下熬多久。你是想玩这样的游戏吗?”
“是的。”
“那我明白了。但这实在没有道理,你马上就会碰壁的。”
“试试吧,看你怎么让我碰壁。”
“实在太简单了就像刚才,你替强盗在长筒丝袜下加面罩的怪异做法制造了一个理由。”
“这种解释有何不可呢?要知道在爱因斯坦出生之前,这宇宙间的光线就已经弯曲了。这可不是牵强附会哦。”
“那么我问你,强盗明明对着加鸟开枪,香织怎么也死了?”
“道理很简单,子弹射到刺在加鸟身上的刀子,反弹后穿入香织腹部。正因为如此,手枪发射时出现了‘当’的奇怪响声,子弹的反弹力使刀身弯曲,也就在这一瞬间,刀子从加鸟的侧腹完全脱出。这一连串情况在文章中都得到了正确的描述。”
“嗯,原来如此”古井教授又拿起放在茶几上的小册子,翻到这一部分予以确认。“那么,之后强盗没有开枪射击陶太,只对他喷杀虫剂,又怎么解释?”
“因为强盗是陶太的爸爸,他不想杀死自己的儿子。”
“于是就向儿子喷杀蟑螂之类的杀虫剂?”
“不,那不是杀虫剂,而是催眠喷雾。或许强盗希望儿子短暂地昏睡一会儿。”
“催眠喷雾?是真的吗?”
“确实是如此。”
“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呢?”教授耸耸肩膀笑着说道“这未免也太牵强附会了。这种事怎么可能!”
“教授,陷入情绪化的常识论那是邪道。常识对于最新的科学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有在十九世纪,两者才有并存的可能。”
“虽然如此,可是现在我们既没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也没有以天体望远镜仰望,而是置身于世俗的现实世界呀!现实世界很无聊,人类一步也不能逾越吃喝拉撒这个生物框架。对于发生在世界上的各种行为,我们已知之甚详,恐怕不能期待再见到什么戏剧性的东西了!像这种白日梦,是不可能出现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的。”
“是吗?如果真是如此,我早就来敲你研究室的门了,毕竟我们还不能舍弃这个世界。”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下面的情节又是怎么回事?我看你还能如何强词夺理。”
“你说什么?”
“陶太被恐龙嗯,那只恐龙吞噬了陶太的左手,但很快从他的肩膀又生出新手。对于这个情节,你怎么解释?还能自圆其说吗?”
被教授这么一说,御手洗似乎陷入沉思中。不过对御手洗这样的人来说,他不可能没想到教授会发动此种程度的攻击。
“喂,怎么啦?”教授脸上浮现得意的浅笑。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请你回想一下我刚才拿出来的几枚棋子——陶太拥有许多环境污染的书籍,而且做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
“嗯。”教授点头,他唇边从容的笑容尚未完全退去。
“还有主角想削柠檬时,香织说:‘还是把刀给我吧,让我来处理。’”
“嗯。”“接下来又提到,这篇文章的时间正好是编剧梶原一骑被逮捕的那年,当时陶太的年纪是二十一岁。我把这四枚棋子并列,利用这四只棋子,就能顺利解谜了。”
教授似乎也陷入沉思之中,暂时无语。不一会儿,教授突然提高音量说道:“如果你能解谜的话,那一定是施了魔法。让我见识见识吧!”
听教授这么说,御手洗霍地起身,穿过起居室,蹿进自己的房间里。不久,他从房间出来,双手捧着一本报社发行的厚厚的战后重大事件速查表年鉴,上面还放着一本小册子。他坐回原来的沙发,然后说:“梶原一骑被捕事件,是什么时候来着?”
“不知道。”古井教授说道。
御手洗迅速翻动年鉴,翻到某一页后,便把年鉴面向我们摆在茶几上。
“那是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发生的事,也就是昭和五十八年。这年,陶太是二十一岁,如果他是在五月二十五日以前出生,那他应该生于昭和三十七年,对吧?”
御手洗像是在征求教授的同意。教授点头道:“是的。”
御手洗又拿起小册子,翻动书页。封面上印着“对食物与文明及食品添加物的思考”
“请看此处。”御手洗打开那一页,用手压一压装订处,然后把书朝向我们放在茶几上。这一页的上方写着“食品公害事件”下面附了一个表,表格中有写着“年代”的栏位。御手洗将食指指向昭和二十三年,然后向旁边滑去,最后停在昭和三十七年,接着,又将食指往下移到与“年代”栏对应的“内容”栏,只见栏内写着如下文字:“海豹肢畸形儿事件。”
啊!我不禁惊呼出声,一个意想不到的解答竟出现在我们眼前,看来无言辩解的并非御手洗。古井教授屏声凝气,一脸愕然。
“你知道海豹肢畸形儿事件吧,起因是德国药厂制造的某种安眠药。这种药具有强大的催眠效果,在做动物实验时完全没有问题,但用在人身上后,却出现了畸形儿。在现在常见的食物污染与药物毒害复合化前,畸形与药物间被证明存在因果关系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服用这种安眠药的母亲所产下的婴儿,都没有健全的双手,有的是从肩部直接长出手掌,有的则从手肘部位长出手掌,因此用‘海豹肢’来形容。显然,陶太也是这样的海豹肢畸形儿。这可由刚才我拿出的两枚棋子来证明。第二枚棋子是,当陶太想自己处理柠檬时,香织说‘还是把刀给我吧,让我来处理’,这是因为陶太的双手不方便,难以做出把四片柠檬叠起来,然后用茶匙背压挤果肉的动作。
“再来看最初拿出的那枚棋子。陶太房间的书架上堆满了有关环境污染和药害方面的书籍,他非常热心地阅读和学习这些书籍,其理由现在也不难理解了。他本人是药物的受害者,从广义来说,药害也是环境污染的一部分,所以他比一般人更关心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海豹肢畸形儿这个关键点,应该能解释这两颗棋子的谜团。我在举出这四枚棋子之前,还提出过其他的棋子。你记不记得,我曾指出陶太不戴手表而使用怀表?此外,教授也提出一枚棋子:在树荫下出现的恐龙噬食了陶太的左手,但很快他的肩膀又长出新手。
“这些情节告诉我们陶太装了假肢的事实。因为是假肢,佩戴手表很不方便,所以才用怀表。也因为是假肢的关系,即使被恐龙咬碎噬食了,他仍可以若无其事地行动,然后凝视长在自己肩膀的左手。有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来到他的身旁,但立即惊惶逃走,也是因为男人第一次见到畸形人的关系。掌握了这把钥匙,所有情节就变得合理化了。怎么样,这篇文章是不是很符合逻辑呀?文章中没有存在任何虚假的描写。”
听了御手洗这番话,我和教授都完全失语了。我倒是已经习惯这种情况了,但教授显然还不适应,他长久地保持沉默。对教授来说,御手洗所做的说明简直是从异次元世界飞来的天外奇谈。他就好像看到眼前的茶杯突然消失在四维世界的黑暗中那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时说不出话来。
“海豹肢畸形儿长大成人,还装了义肢有可能吗?这个海豹肢畸形儿”教授嗫嚅着说道“那么,我再问你,恐龙又是怎么回事呢?根据你的说法,恐龙也是实际存在的了?”教授的攻势似乎有所减弱,声音也像平时聊天时一样微微放低下来。
“按照我的理论,确实如此。”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恐龙张开一直咧到耳边的大口,露出一排尖利的牙齿,它的口中喷出一阵阵好像吃过腐肉般的臭气。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物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也不能马上给出解释。”
“哈哈,这个问题把你难倒了吧。”
“其实,文中的恐龙应该是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效果。”
“什么?综合性效果?请你不要诡辩了。你想把它说成是综合性效果造成的幻觉吗?这完全是强词夺理。你不是坚持文章完全符合事实且富有逻辑性吗?假如这个怪物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话,你的立场就站不住脚了。我希望你明确回答是或不是,有或者没有。”
“不,教授,我绝对不会回避这个问题,以后也一定会回答,但现在还没到达那个阶段。”
“什么?没到那个阶段?你以为用缓兵之计就可以蒙混过关了吗?”
“这不是蒙混过关。就算我现在回答,你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我不相信,难道稍后再讲就能说服我了吗?”
“的确如此。”
“难道你想说陶太乘搭时光机回到过去?”
御手洗露出不好意思的样子,说:“的确有类似的意思。”
“唉,想不到你竟然荒唐到这个地步确实,至今为止你已经把很多无法理解的谜团解释清楚了,这点我承认,但下面的情节又是怎么回事——你说陶太的父亲就是那个强盗,还向自己的儿子喷催眠剂。既然如此,他为什么没有喷射足够的催眠剂,好让儿子马上昏睡过去呢?儿子被喷雾后根本没有睡意,仍然活蹦乱跳地到处走动,这又如何解释?”
“这是父亲行动慌乱的缘故。”
“为什么会慌乱?”
“因为未能按计划行事。由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父亲慌了手脚,只想尽快逃离现场,再谋对策。按照当初的计划,的确是要向儿子喷催眠气体。所以慌乱中,他仍下意识地向儿子喷雾。但计划已经失败,他突然想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了,所以半途而废,匆匆逃走。”
“计划失败?那怎么样才算成功?强盗的目的是抢劫吗?”
“父亲虽然扮成强盗,但绝不可能抢夺儿子的钱,儿子的钱还不是他自己给的!”
“但父亲确实是强盗呀,不抢钱,那是为了什么?”
“显然,父亲行凶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其他。我觉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是为了杀害加鸟,找不出第二个可能性了。”
“杀害加鸟?如果是这样,那加鸟已死,计划成功,为什么还会乱了手脚呢?”
“仅仅杀死加鸟,不能说大功告成。这是一个怎样的杀人计划呢?儿子担任什么角色?为什么特地来到儿子的房间?要知道儿子是畸形残障者。香织又担任什么角色?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把所有条件都弄清楚,才能揭示这个杀人计划的全貌。”
“究竟是怎样的全貌?我对杀人之类的刑事案件一无所知。”
“杀人这种事,并非杀了对方就算了事。具有杀人动机的犯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消除办案人员的怀疑,以此来逃避法律的惩罚。”
“嗯。”“为此就要制造不在现场证明,也就是凶手必须伪造不在杀人现场的证据。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制造亲眼看到并非凶手本人杀死加鸟的目击者。陶太正好被利用来扮演目击证人的角色。”
“我想问一下,香织不也可以做目击证人吗?”
“不,这不行。为什么呢?因为香织是共犯。不管怎么说,必须要有一个对杀人计划完全不知情的人来举证破门入屋的强盗用枪射杀了加鸟,父亲旭屋把这个角色分配给儿子。如果这样思考,就可以明白旭屋后来为什么惊慌失措——因为共犯香织出乎意料地死亡了。我认为这个计划本来为香织而设,香织一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时凶手悲痛万分、急火攻心,做事也就手忙脚乱了。”
“就如你所说的,强盗是主角的父亲吧。也就是说,按照计划的设计,这个旭屋架十郎应该是不在案发现场的,是吧?”
“完全正确,这就是计划所要达到的效果。”
“那他在什么地方?”
“北海道,他在那里拍摄外景。出事那天早上,他还与儿子通过电话。”
“对,确实如此。那么,如果父亲要扮成强盗的话,就必须回到镰仓。但这么一来,拍摄现场的人不是马上就发现大明星从现场消失了。”
“是呀。这一点现在还无法作出解释,不过原理上应该就如教授所说的。制订了计划之后,就会付诸行动,然后用某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不认为有这样的方法。他可是世界著名的大牌演员,又不是什么二三流的小角色。而且你刚才的话,我实在难以苟同。利用自己的儿子来做杀人的目击证人是愚蠢至极的事,倒不如用第三者好。”
“要是在一般的案子里,你说得当然没错。但在这个案例中,陌生目击者则有可能会妨碍到整个杀人行动。”
“什么?”
“教授,请你不要忘记陶太有一双不健全的手。如此一来,他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地观看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作为目击证人,没有比儿子更理想的人选了。如果目击者四肢健全,则很可能会妨碍杀人计划的施行。”
“但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
“由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测,计划失败是因为香织太活跃了。”
“香织太活跃了?”
“很明显的,她的活跃程度已超出原来计划的轨道,教授。”
“看起来,她的动作的确超乎常理,但我认为这不过是陶太深层心理的反映,实际上不应该成为问题说实在的,我从根本上就不明白,为什么你确信强盗就是陶太的父亲呢?”
“我并不确信,只是按逻辑推理出来的。因为无论怎么看,这个强盗都不像是真正的强盗。”
“怎么说?”
“屋内的成年人都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是双手不方便的一名青年,但强盗完全不想抢劫财物。”
“如果这篇文章描述的是现实情况,你说的是有道理的”
“再说,强盗进门后,举起手枪威胁屋内的人,但香织对此并不害怕或在意,继续向加鸟发动攻击,拳打脚踢还不够,甚至用刀刺向加鸟。而加鸟在强盗的威吓下,老老实实地举手。从这点来看,加鸟并不知道强盗的真面目,以为对方是真正的强盗;香织则明白强盗不会向自己开枪,所以有恃无恐地活跃起来。也就是说,这名强盗与香织合谋的可能性非常高。至于香织取出切鱼刀的行为,与其说她极度仇恨加鸟这个男人,还不如说她已预知加鸟将被杀害的结局。反正加鸟必死无疑,倒不如自己先刺他一刀。没想到正因为这把刀子,自己反而被反弹的子弹打中了。”
“由此就判断香识是同谋,理由似乎不够充分呀!”
“还有一枚棋子,我先前就提出了。香织突然歇斯底里发作,变成恐怖的厉鬼,那是因陶太向她询问父亲主演的电影而引起的吧?”
“嗯,是有这么回事。”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一切在今天结束,但香织似乎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看来,她是在那时才第一次听到这部片名。”
“嗯,应该是。”
“从这篇文章的描述来判断,陶太是在没有预先说明接下来要讨论电影的情况下,突然提到这部电影的片名。那么,听在香织耳中的,已不是电影的名称,而变成了陶太讲话的一部分内容。”
教授皱起眉头,想象着这个场景。
“换言之,香织听到的话就变成:‘一切在今天结束,你知道吗?’”
啊!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了!
“如果她不清楚这是电影的片名,那么当她听到陶太说这种话时,对于马上就要与男人合谋杀人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她误以为眼前的青年已经洞悉一切,并以嘲讽的口气说自己今天就要结束了。于是香织歇斯底里发作,呕出口中的饭粒,然后一边叫喊‘你这小子,为什么还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一边把炒蛋掷到陶太脸上。她发狂的举止,与稍后拿刀刺杀加鸟的愚行不无关系。”
“啊,原来是这样。不过你竟把这称为‘愚行’”
“从以上事实,我认为香织知道之后在屋子里将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强盗进屋后,她一点都不在乎,还拿着刀向加鸟挥舞,由此可推断她与强盗是同谋。再加上强盗根本不想抢劫屋内的财物,所以进一步推断两人合谋的真正目的就是杀害加鸟,我想不出还有其他目的。至于香织之死,当然是意外。还有,强盗在长筒丝袜下还戴上面罩,而且他只射击加鸟,却不射陶太。由此两点,不难推断强盗极有可能是陶太的父亲旭屋架十郎。若以上推断是正确的话,那香织向加鸟挥舞切鱼刀,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愚蠢的行为。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就算非常成功地射杀加鸟,陶太还是会举证加鸟被香织拿刀砍杀,这就超出了当初计划的轨道。事实上,从香织脑袋发热,歇斯底里发作开始,计划就走上歧路了。所以,倚赖女性协助实行杀人计划是非常靠不住的。”
“确实如此。”古井教授爽快地说道“御手洗君的推论,不管何时都让人耳目一新,令人佩服。”
御手洗听罢,面露得意之色。
“不过,我不能完全接受你的看法。除了恐龙,还有将两具男女裸体切断后再拼接起来,然后通过咒文复活的情节,简直匪夷所思,恐怕连你也不相信吧。这多半是幻想或妄想。”
“那么,教授,你看文章最后部分的描写,他幻想在夕阳下,自己躺在一块浮于海面的木板上,随着水波荡漾,又是怎么回事?”
“啊,这个嘛嗯”“根据我的记忆,在幻想中再幻想的精神分裂症病例是极其罕见的。”
“确实不多见,但并非没有。”
“但是在这个案例中,陶太能明确区分幻想与之前的行为。这在妄想症患者中是极特殊的例子。”
“嗯,或许可以这么说吧”
“作为特殊案例,应该与教授以前研究过的特殊案例有所不同吧?”
“这个嘛”
“其实,这不是供教授研究的材料,而是属于我的研究领域的文章。”
教授无言以对。
“那么今天的讨论暂时到此为止吧。其实,我有许多问题还没搞清楚。我对这位名叫旭屋架十郎的艺人竟一无所知。事件发生在九年前,这位电影明星还在世吗?或是已经死亡?现在住在何处?再有,三崎陶太这名青年现在又怎么样了?他还住在稻村崎的公寓大楼里吗?当然,更想搞清楚的是: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那一天,旭屋架十郎在北海道的拍摄现场吗?还是已经飞回镰仓到儿子的屋里杀死加鸟?再说,加鸟是怎样一个人?文章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如果被我不幸言中,旭屋架十郎在九年前的那一天杀死了两个人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也一无所知。所以,我想明天先对这些问题做一番调查,多少能查到一些眉目吧。后天我有事会去东京,中午我们在东大学生食堂碰面,你看如何?”
“没有问题。不过我还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
“什么问题?”
“如果实际情形正如你所说,那么旭屋和香织这两个人为什么要杀加鸟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试着回答,但此时只能算是一种揣测,还不到推理的阶段。记得我前面提过,加鸟进门看到香织跌坐在地板上,俯身伸手想拉香织起身,但香织呼喝道:‘别碰我!真讨厌!’我想这句话蕴藏了很大的玄机。
“教授,久别重逢,你给我们看了非常有趣的资料,真是感激不尽!目前我正在写一篇英文论文,非得马上赶出来不可,所以不能向你多讨教了。我的朋友石冈君尚未全部看过这篇文章,如果方便的话,这本小册子是否暂时借我一用,待我把文章影印下来,后天再归还,可以吗?”
“啊,没问题。”
“今天的谈话真是相当有意思,非常感谢!”
“哪里,我也收获不小。那么我先告辞,打扰了。”
教授起身,与御手洗握手告别。室外继续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屋里只剩我们两人了。御手洗问我知不知道旭屋架十郎这位演员,我说知道,但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不过倒没看到他已去世的新闻报道,也未曾听说近期会有他的电影上映。至于他有一个海豹肢畸形的儿子,则是第一次听到。
“今晚和明天我必须赶论文,所以你明天清早一个人去县警局和镰仓走一趟,调查旭屋架十郎和他儿子的消息。此外还要查一查九年前北海道拍摄现场的事。”
我的脸刷地一下青了,万万没想到御手洗会让我一个人去调查这么复杂且年代久远的事件!
“明天一整天我都在家,你若打听到什么消息,就打电话告诉我,我或许会给你必要的指示。不用说,文章中提到陶太所住的那座位于稻村崎的公寓大楼要仔细调查,看看他是否还住在里头。估计已经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