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七年八月初 北京 紫禁城
八月的北京气氛有点凝重,北方接连传来的两份捷报并未将气氛改变多少,崇德殿与养心殿每天人来人往,居于两者之间的乾清宫就更加繁忙!
乾清宫南书房,崇祯帝朱由检拿着两份捷报多少有点欣慰,想起扎心事,暗骂道:他奶奶的,你们不服?蒙古人服气!老毛子服气!
边上的案几上同样摆着几份奏章,最上两本就有新任江南总督陈奇瑜与新任两湖总督熊文灿的请罪折子。
朱由检强压着内阁开始改造儒学、改造社会,自然侵犯了不少人的利益,果如卢象升担心的那样,最终还是江南率先出了问题。
虽然经过多次打压,江南士族的力量依然强大,面对朝廷的变革措施,守旧的势力的又一次站出来表达不满。
孔运贞的文章出现没多久,一个名叫“复社”的组织在南京冒头,而且依照《大明社团组织管理条例》自觉的在应天府(南京)登记在册。
这个“复社”也是有趣,同样以历史上“复社四公子”为主,汇集了“燕台十子”部分人士;登记注册成功后,也不违法在街头乱发传单,也没钱给官府做抵押办自己的报刊;而是向《江南春秋》、《金陵周刊》等朝廷控制的邸报不停投稿,这些稿子无一不是推崇理宋儒学的,对孔运贞的“不敬”言论发起反攻。
陈奇瑜毕竟是个书生,认同“辩则明、思则清”思想,竟然倡导什么言论自由,同意了这些稿子的发表,整个江南好看了。
陈奇瑜的初衷也许是好的,希望两种思想、声音相互辩驳,让普通人更加直观、主动的认识其中的差异,进而选择适合大明的东西。
可惜的是一部分人把这当成是鼓励与支持,一些比“复社”更加激进的组织先后冒出来,如“几社”言论更加激进,直接要回到西周的“井田制”,取消各地工坊、海关、新学等一切新的事物;极端的儒学 “原教旨主义”组织加入论战,将江南的局面彻底搅浑。
相比“复社”,这些人暴力倾向更加严重,不时与新学学生发生口头与肢体冲突,在江南各城市的街头上演了“罪恶的街头”闹剧。
武斗的出现,让新学支持者和政治投机者抓到了机会,工人们被组织上街,很顺利的“镇压”了街头运动,应天府和松江府则很干脆取缔了“几社”。
面对两地官府的强硬回应,温和的“复社”不干了,发起了新的街头抗议运动,整个江南三省乱成一片,还有往其它省份蔓延的趋势。
到这时江南总督陈奇瑜已骑虎难下,激烈的文章又不能不让发表,因为这不仅违反言论自由的初衷,也会落下把柄,从而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更也不能动用皇家陆军或海军陆战队暴力镇压,毕竟这些人没有公然造反。
面对乱局,崇祯帝朱由检派出内阁次辅李邦华南下协助,动用了隐秘力量让曲阜孔府出面,衍圣公在《江南春秋》发表文展支持改造“儒学”;孔府的出面,带动了几个大儒,如钱谦易、钱龙锡、黄道周等出面,先后发文支持朝廷行为。
没错!强权和利益面前,真正保持
自己理想的文人没几个,除了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年轻,成了某些人的“工具”,还在那沾沾自喜坚持了自己的理想。
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什么理由,老“东林”出面支持新政、支持改造儒学;很快将东林后辈组成的“复社”火力压了下去,江南的局面渐渐趋于平静;可是按住了葫芦又起瓢,江南的乱事渐渐平息,湖北又出新的问题,性质确更加严重。
几名“几社”的学子对应天府和松江府两位府伊大人倪文焕、马英士取缔‘几社’的无耻行径不满,不知怎么和驻扎在襄阳的湖北巡防营长官左良玉勾搭上;也不知左良玉哪根神经不对,与襄阳府府伊何吾驺狼狈为奸,两人在襄阳举起了“扶圣教、清君侧”的大旗,公然起兵作乱。
朱由检拿到这个奏报当真是哭笑不得,他当然清楚左良玉是何许人?要不也不会在第一次边军整编时就砸了他的饭碗;哪知这人在军界和政界都有点门路,不在山东老家老实呆着,又跑到湖北都指挥司做了巡防营的军官。
事后朱由检才发现自己处理山东事件过于草率,左良玉在山东就做过巡防营的军官,结果因贪污问题又被刷下,也是刺杀总督陈奇瑜的幕后黑手之一,只不过那几位讲义气没供出他,让他漏了网。
至于何吾驺是何许人?何吾驺是万历年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仕途一直不得志;崇祯一年外放做了襄阳府伊,政绩一般未得升迁,这货倒自认不凡郁郁不得志,与经历坎坷的左良玉打得火热。
“几社”的小年轻还没开口忽悠,这位“大叔”主动来了个“富贵险中求”,与“老相好”一起谋大事!... -->>
崇祯七年八月初 北京 紫禁城
八月的北京气氛有点凝重,北方接连传来的两份捷报并未将气氛改变多少,崇德殿与养心殿每天人来人往,居于两者之间的乾清宫就更加繁忙!
乾清宫南书房,崇祯帝朱由检拿着两份捷报多少有点欣慰,想起扎心事,暗骂道:他奶奶的,你们不服?蒙古人服气!老毛子服气!
边上的案几上同样摆着几份奏章,最上两本就有新任江南总督陈奇瑜与新任两湖总督熊文灿的请罪折子。
朱由检强压着内阁开始改造儒学、改造社会,自然侵犯了不少人的利益,果如卢象升担心的那样,最终还是江南率先出了问题。
虽然经过多次打压,江南士族的力量依然强大,面对朝廷的变革措施,守旧的势力的又一次站出来表达不满。
孔运贞的文章出现没多久,一个名叫“复社”的组织在南京冒头,而且依照《大明社团组织管理条例》自觉的在应天府(南京)登记在册。
这个“复社”也是有趣,同样以历史上“复社四公子”为主,汇集了“燕台十子”部分人士;登记注册成功后,也不违法在街头乱发传单,也没钱给官府做抵押办自己的报刊;而是向《江南春秋》、《金陵周刊》等朝廷控制的邸报不停投稿,这些稿子无一不是推崇理宋儒学的,对孔运贞的“不敬”言论发起反攻。
陈奇瑜毕竟是个书生,认同“辩则明、思则清”思想,竟然倡导什么言论自由,同意了这些稿子的发表,整个江南好看了。
陈奇瑜的初衷也许是好的,希望两种思想、声音相互辩驳,让普通人更加直观、主动的认识其中的差异,进而选择适合大明的东西。
可惜的是一部分人把这当成是鼓励与支持,一些比“复社”更加激进的组织先后冒出来,如“几社”言论更加激进,直接要回到西周的“井田制”,取消各地工坊、海关、新学等一切新的事物;极端的儒学 “原教旨主义”组织加入论战,将江南的局面彻底搅浑。
相比“复社”,这些人暴力倾向更加严重,不时与新学学生发生口头与肢体冲突,在江南各城市的街头上演了“罪恶的街头”闹剧。
武斗的出现,让新学支持者和政治投机者抓到了机会,工人们被组织上街,很顺利的“镇压”了街头运动,应天府和松江府则很干脆取缔了“几社”。
面对两地官府的强硬回应,温和的“复社”不干了,发起了新的街头抗议运动,整个江南三省乱成一片,还有往其它省份蔓延的趋势。
到这时江南总督陈奇瑜已骑虎难下,激烈的文章又不能不让发表,因为这不仅违反言论自由的初衷,也会落下把柄,从而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更也不能动用皇家陆军或海军陆战队暴力镇压,毕竟这些人没有公然造反。
面对乱局,崇祯帝朱由检派出内阁次辅李邦华南下协助,动用了隐秘力量让曲阜孔府出面,衍圣公在《江南春秋》发表文展支持改造“儒学”;孔府的出面,带动了几个大儒,如钱谦易、钱龙锡、黄道周等出面,先后发文支持朝廷行为。
没错!强权和利益面前,真正保持
自己理想的文人没几个,除了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年轻,成了某些人的“工具”,还在那沾沾自喜坚持了自己的理想。
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什么理由,老“东林”出面支持新政、支持改造儒学;很快将东林后辈组成的“复社”火力压了下去,江南的局面渐渐趋于平静;可是按住了葫芦又起瓢,江南的乱事渐渐平息,湖北又出新的问题,性质确更加严重。
几名“几社”的学子对应天府和松江府两位府伊大人倪文焕、马英士取缔‘几社’的无耻行径不满,不知怎么和驻扎在襄阳的湖北巡防营长官左良玉勾搭上;也不知左良玉哪根神经不对,与襄阳府府伊何吾驺狼狈为奸,两人在襄阳举起了“扶圣教、清君侧”的大旗,公然起兵作乱。
朱由检拿到这个奏报当真是哭笑不得,他当然清楚左良玉是何许人?要不也不会在第一次边军整编时就砸了他的饭碗;哪知这人在军界和政界都有点门路,不在山东老家老实呆着,又跑到湖北都指挥司做了巡防营的军官。
事后朱由检才发现自己处理山东事件过于草率,左良玉在山东就做过巡防营的军官,结果因贪污问题又被刷下,也是刺杀总督陈奇瑜的幕后黑手之一,只不过那几位讲义气没供出他,让他漏了网。
至于何吾驺是何许人?何吾驺是万历年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仕途一直不得志;崇祯一年外放做了襄阳府伊,政绩一般未得升迁,这货倒自认不凡郁郁不得志,与经历坎坷的左良玉打得火热。
“几社”的小年轻还没开口忽悠,这位“大叔”主动来了个“富贵险中求”,与“老相好”一起谋大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